國際聚焦

首頁 > 最新文章 > 國際聚焦

歐洲能源危機:對俄制裁惹的禍(2022.10)

發布日期:2022-11-07

◎胡后法

政治家在公開場合講話總是含蓄的,尤其是當面臨困難和危機時,往往都採取「報喜不報憂」的態度來應對公眾。但是,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9月14日在法國斯特拉斯堡向歐洲議會發表的講話卻是罕見的直截了當。她警告在座的歐洲議員,由於受烏克蘭局勢的衝擊,歐盟家庭和工商業將迎來艱難時光。當天,馮德萊恩在向歐洲議會發表「盟情諮文」時說,讓我們打開天窗說亮話,我們將面對的未來不會輕鬆,不管是對苦苦支撐的普通家庭來說,還是對面臨艱難抉擇的企業來說。從這位歐盟首腦的語氣中,足以看出歐盟所面臨的嚴峻形勢,以及歐盟政治家們對前景的極度悲觀。

能源危機席捲全歐

俄烏衝突爆發以來,遭受衝擊最大的無疑是歐盟各國。歐盟國家在俄羅斯對烏克蘭實施「特別軍事行動」後,在美國的「一呼百應」下,對俄採取了空前嚴厲的制裁措施。外交上,歐盟堅定站在美國一邊,對俄推出了一系列孤立打壓行動;貿易上,歐盟和美國一起,對俄實施了全面封鎖政策;金融上,歐盟和美國將盧布清除出國際資金清算系統,使歐盟國家不再用盧布進行貿易結算,向俄投擲了一枚「金融核彈」,還凍結了大量俄羅斯海外資產。

然而,俄羅斯是歐盟的重要交易夥伴,特別是在能源領域,俄羅斯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歐洲國家嚴重依賴俄羅斯的石油和天然氣。在歐盟的天然氣總消費量中,高達40%都來自於俄羅斯。去年歐盟從俄進口了1550億立方米天然氣,佔總進口量的近一半。雖然歐盟自俄烏衝突以來想方設法減少對俄能源的依賴,但如此大量的進口量,不可能在短期內找到替代的供應來源。

歐洲國家不顧對俄能源上的高度依賴,瞬間切斷了與俄幾乎全部經濟往來,其後果正在對歐盟經濟造成巨大衝擊。由於俄羅斯大幅度減少對歐盟的能源出口,一場大規模的能源危機正在對歐洲社會經濟帶來全方位的打擊,而面對這場危機,歐洲各國顯得一籌莫展、束手無策。歐洲國家的對俄「圍毆」行動所產生的惡果正越來越顯現出來。在歐洲,通貨膨脹不斷打破幾十年來的紀錄,而其中的重要原因正是能源價格的飆升。歐盟經濟面臨幾十年來最嚴峻的挑戰,歐元兌美元的匯率一再下跌,已跌至20年來最低點。由於能源供應受阻,通脹壓力巨大,投資不振,消費低迷,歐盟經濟極度疲軟,從長遠看,歐盟目前遭遇的這場危機將影響未來歐洲國家的對外競爭力。

作為歐洲天然氣價格風向標的荷蘭天然氣交易中心期貨價格在8月底已衝破1兆瓦時345歐元的創紀錄水平,與去年同期的1兆瓦時33歐元相比,上漲了10倍多。雖然近來有所回落,但總體上依然處於歷史高位。歐洲國家的老百姓對能源價格的飆升苦不堪言,多數家庭不得不將大部分收入用於購買電和氣。

在英國,電價已於4月份上漲了50%,10月還將上漲60%。英國能源機構已宣布,電價將不再每年上調兩次,而是每三個月上調一次。面對「能源貧困」的威脅,英國部分民眾發起了「不支付」運動,發起者敦促民眾不要支付電費。據估計,今年冬天,英國將有630萬戶家庭無力支付電費,1000萬戶家庭面臨「能源壓力」。

在巴黎,市政府每天提前一小時熄滅埃菲爾鐵塔的景觀燈。在西班牙,政府對民眾使用空調實施限制。在荷蘭,政府敦促居民縮短沐浴的時間。在德國,每天提前關閉紀念性建築物的燈光。面對日益加劇的能源供應緊張,各國和各方提出的緩解危機的主張五花八門,眾說紛紜,如對俄天然氣設置價格上限,但遭到俄羅斯堅決反對,並威脅將完全斷供對歐天然氣。又如,對歐盟的能源企業徵收利潤稅,用於補貼民眾的能源支出,但在歐盟內部引起很大爭議,一時難以取得一致。然而,歐洲要想擺脫能源危機,開源節流才是最根本的辦法。雖然歐洲政治家們近來一直四處奔波,以開闢新的能源來源,但至今收效甚微。

危機撬動地緣政治

能源危機也對國際格局產生影響。一些能源產出大國的國際地位明顯提升,其話語權得到加強。由於俄烏衝突是由美國一手挑起的,美國在相當程度上是歐洲能源危機的罪魁禍首,因此美國也想幫助歐洲擺脫危機,但至今並未見到實際效果,倒是引起了美國對外政策的某些微調。比如,委內瑞拉近年來一直遭受美國和西方的打壓、孤立和制裁,但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便開始與委進行接觸,美國派出高級官員訪問委內瑞拉,並就開展能源合作進行磋商。美國總統拜登也於5月宣布放鬆對委內瑞拉的制裁措施。日前,歐佩克秘書長海賽姆·蓋斯訪問委內瑞拉,與委總統馬杜羅就穩定國際原油市場舉行了會談。

委內瑞拉對俄烏衝突一直持中立態度,反對美國和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馬杜羅認為,針對俄羅斯不合理、不正當和不合邏輯的制裁令世界陷入瘋狂,歐洲在經濟、能源等所有方面都註定會一敗塗地。馬杜羅作為能源大國的元首,底氣十足地宣布,委內瑞拉已做好準備,以穩定和安全的方式向世界市場供應石油和天然氣。

石油市場的動盪對世界地緣政治產生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中東產油大國雖然沒有將本次能源危機作為「武器」加以利用,但這些國家對國際事務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明顯增強。比如,沙烏地阿拉伯一直是美國在中東的盟友,在重大國際問題上與美國基本保持一致,但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沙特並沒有聽從美國的對俄制裁要求。對於美國提出的增加原油產量的要求,沙特也並不言聽計從。甚至對拜登總統的通話請求,沙特國王竟然以漠視相待。

歐洲的能源危機還在有關國家引起了政治震盪,特別是右翼政黨的政治影響力不斷擴大,民粹主義在歐盟各國更加盛行。在9月14日舉行的瑞典大選中,極右翼政黨瑞典民主黨躍升為第二大党,成為大贏家,在歐洲引起引震驚,也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瑞典首相安德松承認選舉失敗並宣布辭去首相職務。瑞典民主黨在2005年的得票率只有微不足道的1%,而這次選舉竟然獲得20.5%的高票,實屬政治奇跡。

人們之所以對瑞典民主黨獲得高票感到震驚,是因為該黨是從1980年代的暴力新納粹組織蛻變而來。為了獲得選民的認可,該黨不斷調整自己的政治口號,適應了時代變化的需要。瑞典民主黨成功將自己標榜為社會保守派政黨。針對瑞典近年來大規模移民潮的衝擊,該黨以捍衛民族傳統文化為口號,提出了反對外來移民的政治綱領,得到了選民的廣泛支持。

伴隨俄烏戰爭而來的能源危機,助推了歐洲右翼勢力的上升。他們利用民眾對能源短缺和價格暴漲的不滿,煽動民眾用選票阻止傳統主流政黨的內外政策,而瑞典民主黨正是成功實現其政治目標的右翼政黨。雖然右翼勢力目前還不大可能大規模在歐洲上臺執政,但其進一步上升的勢頭將不可阻擋。在義大利,右翼政黨聯盟的崛起也已成為引人注目的政治現象。在法國,雖然馬克龍在今年四月連任總統,但選民支持率低於預期,而極右國民聯盟候選人勒龐在法國政壇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其政治影響力不可低估。歐洲極右政黨的興起,雖然主要是民粹主義和逆全球化潮流的反映,但能源危機的衝擊給右翼政治力量在歐洲崛起無疑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能源危機不僅折射到了歐洲國家的「政治光譜」,而且也開始影響到歐洲國家的社會穩定。在德國、捷克等多個歐洲國家,民眾已開始走上街頭,抗議能源漲價,要求政府保障能源供給、降低石油和天然氣價格。觀察人士估計,隨着冬季的來臨,歐盟各國的能源短缺將更加突出,民眾的不滿情緒將進一步上升,屆時很可能出現更多的社會抗議和街頭示威。能源危機也將成為催發罷工運動的重要因素。

以俄烏衝突和能源危機為主導,歐洲正在進入多事之秋。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再次燃起戰火,波蘭向德國提出巨額戰爭賠款,遭到德國拒絕。而塞爾維亞與科索沃間的矛盾近來也差點釀成衝突。歐洲議會於9月15日通過決議,不再將匈牙利視為「民主國家」,指責匈目前的執政當局是「民選獨裁的混合政權」,嚴重違反歐盟的民主規範。這是歐盟機構首次否決成員國的「民主國家」資格,匈牙利總理對此嗤之以鼻,譏笑歐洲議會的決議是「無聊的笑話」。歐洲議會對匈牙利的指責折射出歐洲內部的深刻矛盾,預示着歐盟統一進程將迎來新的障礙和曲折。

眾所周知,匈牙利是歐盟成員國中明確反對制裁俄羅斯的國家。在歐盟和其他西方國家完全聽從美國指揮,全力發起對俄「圍毆式」制裁的國際背景下,匈牙利始終堅持與俄羅斯保持貿易關係,反對在能源供應上與俄羅斯「脫鈎」。匈總理歐爾班近年來在內政外交上奉行獨立自主原則,在對待俄烏戰爭的態度上,歐爾班始終以維護本國利益為最高準則,反對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

歐爾班認為,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無異於向自己的肺部開槍,制裁將最終摧毀歐盟的經濟。他嘲諷歐盟限制進口俄羅斯能源的做法實際上是「能源侏儒」對能源巨人的制裁。歐爾班內外政策上特立獨行的行為,雖然在歐盟受到主流國家的批評,但隨着歐盟經濟形勢的惡化、民怨的不斷上升,歐盟將出現更多歐爾班的仿效者。

實際上,歐洲的這場能源危機本來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它的爆發歸因於歐盟政治家們的冷戰思維,缺乏處理自身安全事務的政治智慧。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特別軍事行動」後,歐盟國家盲目跟隨美國的對俄極限制裁行動,切斷了與俄羅斯的一切聯繫,而不是從自身利益出發,選擇勸和促談的政策。

如果從地緣政治角度觀察歐盟當前面臨的危機,美國毫無疑問是最大的獲益者。美國實際上也是俄烏衝突的幕後策劃者和助推者。冷戰後,美國一直沒有放棄對俄戰略擠壓,不斷推動北約東擴,直到將北約的武器部署到俄羅斯的家門口。面對美國不斷慫恿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挑釁,俄羅斯深感不能繼續容忍北約對自己製造的生存危機,從而被迫對烏實施「特別軍事行動」。美國的謀略取得了一箭多雕的戰略效果。

美國通過挑起俄烏衝突謀求達到以下三大戰略目標:一是歐洲國家因俄烏衝突而再次認識到美國軍事保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北約成員國再次與美國緊緊地捆綁在一起,從而挽救瀕臨「腦死亡」的北約。二是從經濟、貿易、金融、外交等各個方面給俄羅斯以沉重打擊,大大削弱了俄羅斯的國力。三是打消了歐盟「戰略自主」的念頭,打擊了歐盟經濟,削弱了歐元地位,使歐盟成為未來多極世界中一極的希望變得渺茫。

目前,共同打壓俄羅斯依然是歐美之間的最大「政治正確」,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歐洲國家將逐漸認清美國稱霸世界的本質。不管俄烏衝突結局如何,歐洲都無法承受長期與俄羅斯對抗的局面。對歐洲而言,在安全上完全依賴於美國是無益的。只有建立公正、平衡的歐洲安全架構,讓歐洲的事情由歐洲人做主,這才是最符合歐洲利益的政治選擇。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