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首頁 > 最新文章 > 特稿

擁抱「新」江南共話「最」江南(2022.10)

發布日期:2022-11-07

◎顏菁、南燕

南上海,賢者地,江南韻,國際範。第一屆「新江南文化與新城建設」高峰論壇上,專家學者齊聚上海市奉賢區,以「傳承與創新」為主題,聚焦新江南文化的精神內涵和當代價值,詮釋新江南文化之源流。

本屆「新江南文化與新城建設」高峰論壇以「1個主論壇+5個平行論壇」的方式舉行,圍繞「傳承與創新」,專家學者聚焦「以『家文化」助推基層社會治理」「國際化大都市背景下的鄉村振興」「新江南文化與城市軟實力」「從江南城市建設閱讀江南文化意蘊」「走進奉賢探尋江南史前文明演進」五個分主題,踴躍發言,碰撞思想,交流研討。論壇還設置了李窯村、淳之文化、博物館等特色點位參觀配套活動,沉浸式體驗新江南水鄉景致。

激發新江南文化的澎湃動力

上海市奉賢區區委書記李政指出,塑造新江南文化,基礎在厚植生態基底。奉賢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家園,讓楊柳依依、桃花十裡,荷塘月色、蛙聲一片成為新江南文化最靚麗的生態名片。塑造新江南文化,關鍵在重塑城鄉空間。奉賢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以「最現代」「最生態」「最便利」「最具活力」和「最具特色」為目標,規劃一批具有現代時尚的引領項目,挖掘一批古風古韻的特色項目,重塑一批河湖相串的田園項目,建設一批可閱讀體驗的民心項目。塑造新南文化,重點在激發澎湃動力。奉賢注重以文化產業振興為引領、以文化活動繁榮為引領、以文化生態構建為引領,發揚傳承、矢志創新、不斷創造,讓新江南文化迸發出無窮的創造力、展現無限的可能性。塑造新江南文化,本質在凝聚民心民智。奉賢立足獨特精神品格、人文傳承、資源稟賦,把新江南文化全方位融入城市的成長基因,全面打造獨具魅力的個性特質,讓每個人為這座城市感到驕傲和自豪。

高峰論壇上,有經驗的交流、思想的交鋒,也有理念的交融。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王戰在主旨演講中提到,奉賢孕育的「賢美文化」,優勢獨特,對江南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具有很好的借鑒作用。王戰認為,「賢美文化」的核心是「敬奉賢人、見賢思齊」,營造了「重賢、尚賢、敬賢」的社會氛圍,優化了營商環境,也為高品質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創新的土壤,比創新本身更重要;發展的方式,比發展本身更重要。

上海社科院研究員、中國史學會原副會長熊月之在主旨演講中談到,開放是江南的傳統,是江南地區文化的共性,奉賢「賢文化」中的見賢思齊的本質就是開明、開放。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可以預期,在新時代改革開放征途上,江南文化一定能取得新的更大的輝煌。

南京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江蘇省城市現代化研究基地主任和首席專家張鴻雁認為,城市更新需要考慮地方特色,江南文化,是一個很好的表達方式。上海「五個新城」建設中,就要注重「江南文化城鄉美學」這個概念。張鴻雁提到,要深化江南城鄉美學詩意棲居理想與文化類型的認知,立足於新海派江南文化城鄉創新發展,對標對表先進地區的經驗做法,進一步釋放城市價值力,推動文旅引力轉變為城市軟實力。

傳承與創新新江南文化

論壇上,如何傳承與創新新江南文化成為熱點話題。30多位滬上知名專家學者在「以『家文化」助推基層社會治理」「國際化大都市背景下的鄉村振興」「新江南文化與城市軟實力」「從江南城市建設閱讀江南文化意蘊」「走進奉賢探尋江南史前文明演進」等五大平行論壇暢談「新江南」的底色、氣韻和胸懷,探討「新江南」與新片區、新城市、新農村、新經濟的關係,亮出「最江南」的精彩答卷。

立足新農村,共話「新江南」,專家學者感悟頗多。四川大學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姜曉萍提出,鄉村振興,關鍵在於解決鄉愁為何不愁、鄉村誰來振興兩大問題。她提到,要按照「人民至上」的鄉村美好生活服務體系,秉持「三共融三治」的鄉村基層治理原則,用「集成創新」的戰略思路,遵循「統籌推進」的實現途徑,構建「望山見水」的鄉村生態體系、「授權賦能」的鄉村人才振興體系、「持續發展」的鄉村治理創新擴散體系,來引領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的變革。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張樂天說,要特別關注「人的轉型」,尤其要重視農民在新形勢下正經歷的轉變,建議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積極傳承、啟動中華傳統文化,讓農民的主體性、傳統的轉化性在實踐中發光發熱,創造更多地方特色,讓人民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深化「慈善孝賢」五地合作

從2015年開始,慈溪、嘉善、孝感、上虞、奉賢五地便建立起文化研究合作機制,輪流舉辦研討交流活動。此次,傳承與創新—— 「新江南文化與新城建設」高峰論壇,專設「慈善孝賢」五地平行論壇,圍繞「『家文化」建設助推基層社會治理」進行相關研討,五地現場簽署了新一輪「慈善孝賢」文化研究合作框架協議。

上海市奉賢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向義海介紹,奉賢區在源遠流長的「賢文化」基礎上,結合貫徹落實十九大報告提出的「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東方美谷產業發展的實際,啟動「賢美文化「建設。奉賢區通過「圓夢行動」「好家訓好家風培育」「東方美谷藝術節」等工作抓手和最美家庭、道德模範、新時代好少年、世賢學子、賢城好家長等系列評選活動,推進「賢美文化」的踐行。

打響「新江南文化」品牌

文化,是奉賢軟實力的基石。正因為有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紅色文化的滋養,奉賢這座「敬奉賢人、見賢思齊」的城市才充滿了活力,展現出了自己的個性,賦能奉賢新城建設。在以「新江南文化與城市軟實力」「從江南城市建設閱讀江南文化意蘊」「走進奉賢探尋江南史前文明演進」為主題的平行論壇上,圍繞如何打響「新江南文化」品牌、提升城市軟實力,專家學者各抒己見,紛紛建言獻策。

圍繞「新江南文化與城市軟實力」,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徐錦江認為,以生態、文化和生活品質為主要評判標準的「文化型城市群」,正日益成為全球城市化和區域發展的主流。新江南文化,是推動奉賢新城建設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撐。以新江南文化為引領,奉賢新城必將匯入這一大趨勢。圍繞「從江南城市建設閱讀江南文化意蘊」,上海交通大學城市科學研究院院長、教授劉士林認為,在中國的新城發展階段中,當前正處於文化引領城市發展的建設階段。在此過程中,必須要重視保護城市的歷史和文脈。上海市社聯專職副主席任小文提出,江南文化是豐富多樣的江南地域文化的總和,同樣的文化元素有着多樣的文化表達,也受到不同地域的文化影響而不斷形成新的文化形態。圍繞「走進奉賢探尋江南史前文明演進」,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教授林留根提到,以良諸文化為代表的史前文明在距今五千三百年前就已經完成了長三角一體化的進程。長三角區域文明的最大價值體現在它的整體性中,長三角地區史前考古所發現的重要文化遺產應該加強其遺產價值的整體表述,需要加強國保省保以及重要文物點的保護、展示和利用。

鄉村之美,不僅僅在於田園牧歌、山清水秀的「面子」,更在於民風淳樸善良、鄰里和睦有愛的「裡子」。奉賢,兼具新城、縣域和鄉村三重色彩。在城鄉融合發展的背景下,奉賢通過優化新城、鎮域與鄉村「三大空間」的佈局,邁向三位一體的新發展格局。楊柳依依、煙雨迷蒙、粉牆黛瓦、小橋流水,如今,隨着奉賢鄉村振興的深入推進,聽鄉音、敘鄉情、解鄉愁,這份令人憧憬嚮往的「江南文化」,正以全新的姿態回歸人們視野,演繹着別樣的「詩與遠方」。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