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會中的「習拜會」達成哪些共識(2022.12)
發布日期:2023-01-03◎邵宗海 澳門理工大學名譽教授
2022年11月14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尼巴里島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這項被稱為「習拜會」的中美高層會談,在該天傍晚5時36分開始,到8時48分結束,總計長達三個小時又12分鐘。
在會議一開場時習近平就致辭稱,他願就中美關係、戰略性問題,以及重大全球問題與拜登坦誠交換意見,令兩國關係重回正軌。拜登則稱美中可控制分歧、防止衝突,並在氣候等領域合作。
再根據中央電視台新聞報道說,習近平在會談剛開始時曾指出:中美兩國從接觸、建交走到今天,歷經50多年風風雨雨,有得也有失,有經驗也有教訓。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美應該以史為鑑、面向未來。當前,中美關係面臨的局面不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國際社會期待。他與拜登作為兩個大國的領導人,要起到把舵定向的作用,應該為兩國關係找到正確的發展方向,推動中美關係向上提升。政治家要思考和明確本國的發展方向,也要思考和明確同他國、同世界的相處之道。
若再根據彭博社的報道說,拜登迎表示很高興與習近平見面,他認為美中可分擔責任,管理兩國之間的分歧,防止競爭變成任何衝突,並在需要中美合作、具緊迫性的全球問題上找到共同努力的方法。世界期待美中在應對氣候變化、糧食短缺等全球挑戰上發揮關鍵作用,如果中國希望,美國隨時準備在這些領域展開合作。
接着會談就進入閉門式的交換意見。習近平與拜登就中美關係中的戰略性問題以及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坦誠深入交換了看法。特別是在針對台灣問題提出看法時,習近平是直接亮出底線:認為大陸始終致力於保持台海的和平穩定,但「台獨」和台海和平穩定水火不容,希望美方言行一致,恪守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至於拜登則是回應說,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也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而且也無意和中國發生衝突。美國政府會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不尋求利用台灣問題作為工具遏制中國,希望看到台海和平穩定。
由於會後雙方在早先就確定不會達成具體協議,同時也不會發表聯合聲明。因此作者特別就新聞媒體摘取自會場中所獲致的訊息,整理出這次會談裡有關中美雙方領導人的對台政策立場、中美關係發展、以及雙方達成共識可以合作的議題,作個整合的整理,以嚮讀者。
一、習近平對台政策的基本立埸
先根據央視新聞報道,習近平系統的闡述了台灣問題由來以及中方原則立場。習近平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
而且習近平也鄭重表示,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是中國的內政。維護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共同心願。任何人想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都違背中國的民族大義,中國人民都絕不會答應。
習近平也同樣明確畫出中國大陸的紅線:「我們希望看到並始終致力於保持台海的和平穩定,但『台獨』同台海和平穩定水火不容。希望美方言行一致,恪守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總統先生多次講過不支持『台獨』,無意將台灣作為謀求對華競爭優勢或遏制中國的工具。希望美方將總統先生的承諾落到實處。」
二、拜登對台海政策的希望要求
針對台灣問題,拜登多數是回應,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也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無意和中國發生衝突。美方也無意尋求同中國「脫鈎」,無意阻撓中國經濟發展,無意圍堵中國。
而且拜登也強調表示,美中關係如何發展,對未來世界走向至關重要。美中雙方有共同責任向世界展示,美中能夠管控分歧,避免和防止由於誤解誤判或激烈競爭演變成對抗甚至衝突。美方認同應確立指導美中關係的原則,可由雙方團隊在已有的共識基礎上繼續談下去,爭取盡早達成一致。
拜登甚至強調說,美國政府奉行一個中國原則,不尋求利用台灣問題作為工具遏制中國,希望看到台海和平穩定。
三、習近平對中美關係的期待
習近平指出,當前中美關係面臨的局面不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也不符合國際社會期待。中美雙方需要本着對歷史、對世界、對人民負責的態度,探討新時期兩國正確相處之道,找到兩國關係發展的正確方向,推動中美關係重回健康穩定發展軌道,造福兩國,惠及世界。
習近平也指出,美國搞的是資本主義,中國搞的是社會主義,雙方走的是不同的路。這種不同不是今天才有的,今後還會繼續存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得到14億人民擁護和支持,是中國發展和穩定的根本保障。中美相處很重要一條就是承認這種不同,尊重這種不同,而不是強求一律,試圖去改變甚至顛覆對方的制度。美方應將有關承諾體現在具體行動上,而不是說一套做一套。
四、拜登對中美關係的期待
在這個層面上拜登是表示,他和習近平主席相識多年,保持着經常性溝通,但無論如何也代替不了面對面的會晤。祝賀習近平再次連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美中作為兩個大國,有責任保持建設性關係。美方致力於保持兩國元首以及政府各層級溝通渠道暢通,就雙方存在分歧的問題開展坦誠對話,為應對氣候變化、糧食安全等重要全球性挑戰加強必要合作,發揮關鍵作用。這對美中兩國和兩國人民至關重要,對整個世界也十分重要。
拜登再次重申,一個穩定和發展的中國符合美國和世界的利益。美國尊重中國的體制,不尋求改變中國體制,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通過強化盟友關係反對中國。
五、中美兩國元首同意合作的議題
1、兩國元首同意,雙方外交團隊保持戰略溝通,開展經常性磋商。同意兩國財金團隊就宏觀經濟政策、經貿等問題開展對話協調。同意共同努力推動《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取得成功。雙方就開展兩國公共衛生、農業和糧食安全對話合作達成一致。同意用好中美聯合工作組,推動解決更多具體問題。同意中美人文交流十分重要,鼓勵擴大兩國各領域人員交往。
2、兩國元首還就烏克蘭危機等問題交換了意見。習近平指出,中方高度關切當前烏克蘭局勢,危機爆發後,自己就提出了「四個應該」,前不久又提出「四個共同」。面對烏克蘭危機這樣的全球性、複合性危機,有這麼幾條值得認真思考:一是衝突戰爭沒有贏家;二是複雜問題沒有簡單解決辦法;三是大國對抗必須避免。中方始終站在和平的一邊,將繼續勸和促談,支持並期待俄烏雙方恢復和談,同時希望美國、北約、歐盟同俄羅斯開展全面對話。
3、白宮曾透過聲明表示:「拜登總統強調,美國和中國必須共同努力因應跨國挑戰,例如氣候變遷、包括減免債務在內的全球宏觀經濟穩定、衛生安全及全球糧食安全。」
4、中國外交部也發布聲明指出,「透過中美協調及合作,促進後疫情時代的全球復甦、因應氣候變遷並解決區域問題」,皆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