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政經

首頁 > 最新文章 > 港澳政經

香港具備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條件(2023.1)

發布日期:2023-02-06

◎朱家健

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中國元素」,除了地域、地理、人文文化外,還有國家對香港特區持續的信心和政策支持,獲國家背書和作為後盾,我們構思的只是香港特區怎樣和何時蛻變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並如何參與其中。

臨近新年,筆者到了不同的商場,見到有節日裝飾布置,更觸目的是個別商場也加入了藝術元素,例如商場擺交了雕塑或掛畫,又或商場附近有音樂或激光噴泉表演,個別商場的店舖也充當了藝術品的短期展覽室。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現屆行政長官李家超在他的競選政綱經已提出要「塑造文化之都,推動創意經濟」,而他的首份《施政報告》列出「本屆政府銳意推動文化發展,使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包括從「培育多元人才」、「持續提升文化基建」、「豐富文藝創意內容」、「推動文化藝術產業平台」。的確,香港確有條件培訓和孕育文化人才和文化管理人才,香港演藝學院和香港各所大學的藝術系、音樂系、文化系、視覺媒體系等每年均向文化界輸出人才,而人才可以到畫廊、公營博物館、私營博物館、樂團、主題公園等實習和入職。

培訓和孕育文化人才和文化管理人才

西九龍文化管理區、賽馬會轄下或贊助了多個博物館或藝術文化項目,其實可以進一步參與香港的藝術文化人才培育;公營博物館也常常與境外博物館 (中國內地、海外)合辦展覽,把文物帶到香港,讓文化新血參與這些重要項目助力文化管理的傳承。西九龍文化管理區,以及五分鐘車程的尖東區、尖沙咀區,區內共有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戲曲中心、M+博物館、香港科學館、香港太空館、香港歷史博物館,更有私人營運如積木探索中心、即食麵展示館等,另有具代表性的三座宗教建築物,這個文化小區本身已具條件包裝成為本地文化遊的地標。

香港是無數華語電影明星、歌星的夢工場和成名地,他們也不時在紅磡體育館、伊利沙伯體育館、亞洲博覽館舉行個唱或巡迴演出,其實香港正是他們發光發亮的主舞台,讓他們在華人世界閃亮;香港某個免費電視台和其前身的演藝節目和製作雄霸香港數十載,陪伴香港人成長,創作認真,題材新穎、人才濟濟,該香港免費電視台風摩華人世界,劇集賣到東南亞和北美,是多代華人的共同回憶,續寫粵語世界文化。

香港的主題公園則是另外一個可以推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世界級重要舞台,香港兩個主題公園連酒店分別有煙火表演、歌劇表演、動物表演、劇場,已具備把中外文化展示於全球遊客的條件。

香港法制健全,各行業從業員具備守法意識,尊重知識產權,本地也有少數專門從事知識產權的律師,香港具備專利登記和專利侵權訴訟的條件,而香港海關等執法機構同樣保障本地創作、演出、播放作品的版權。

此外,每年香港的博物館、展覽廳、酒店宴會廳、畫廊、會議展覽中心、大學或私人會所有不同規模的藝術展、畫展;另拍賣會也會吸引境內外藏品愛好者競投;奢侈品品牌或投資銀行家也會邀請客戶參與為尊貴客戶而設的私人聚會,例如藝術品鑑賞活動、在博物館內舉辦酒會或私人導賞團、主題公園私人活動、私人畫展等,而在去年(2022年)11月舉行的《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前夕,主辦方便與受邀嘉賓在M+博物館來了個歡迎活動,可見藝術也可與其他領域來個跨越,同樣贏得本地、內地和境外參觀者的青睞。

至於「走出去」方面,香港不乏國際級影視紅星,包括曾闖荷李活的多名動作影星,他們本身就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的最佳代言人之一;香港電影業除了向國際舞台輸出人才,同時也盛產膾炙人口的港產片,讓全球觀眾嘆為觀止,甚至以改編劇本翻拍。在過去數十年,香港演員、攝影、動畫、動作電影更屢次獲外國權威電影獎項提名和獎項,揚威國際。港產國際影星也在國際平台訴說中國故事、香港故事,真正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作出實際貢獻。

香港的動畫創作同樣是出色,風靡香港多年的《老夫子》漫畫,除了陪伴香港數代人的成長,更在東南亞華人社會頗受歡迎;而香港本地的武俠漫畫手繪本也是外國讀者的心頭好;本地的卡通片創作、後期加工和配音同樣具備衝出亞洲的條件。平面漫畫和動漫正是香港創作文化的軟實力,融合中國文化,同時具備本地特色。

此外,每年多個私營機構也會在香港舉辦藝術品拍賣會,換言之,香港也是藝術品的介紹平台和中轉交易站之一,藝術品鑑正專家也來香港向競投者訴說拍賣藝術品的故事,同樣是一個雙向的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平台。

另外,現在博物館除了安排實體展品產出,個別博物館也推出線上或虛擬展出,同樣是向境內外參觀者展示香港藝術文化獨特一面的絕佳渠道,但當然,線上展出須依法,並符合道德標準。香港不妨可再把藝術品電子檔案化,再加以透過文字或聲音旁述介紹,在開放版權下向全球網民展出,讓他們可以足不出戶鑑賞線上展出的藝術品。

傳承香港的文化

每個城市均有屬於自己的文化,透過展示文化,可以告知受眾城市美好的一面;當另一個城市也展示其文化,這就是文化的交流。前陣子,香港民間舞獅團體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組織大灣區舞獅活動,這類武術切磋,正是以香港作為文化推廣的基地之一。

香港是華洋共融、中外匯聚的城市,本地文化經過百多年的浸淫和發展,文化和藝術,也是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的重要無形資產,香港這本書,需要撰書人、賣書人、說書人,傳承香港的文化。世界百強的大學,香港佔其中的五席,再加上其他大學/大專/演藝學院的人才輸出,香港已老早洗脫了「文化沙漠」的污名,教育成就文化,創意造就藝術,眼界促進交流,加上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和香港特區政府打造香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主流意願,香港集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一步接一步邁向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地標。無論是民間、官方、文藝行業、大學、慈善家、企業、樂團、劇團等也可以參與其中,實質參與和投入,成為推進這項國策的貢獻者。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中國元素」,除了地域、地理、人文文化外,還有國家對香港特區持續的信心和政策支持,獲國家背書和作為後盾,我們構思的只是香港特區怎樣和何時蛻變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並如何參與其中。

作者為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特邀會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理事、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研究會會員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