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動態

首頁 > 最新文章 > 神州動態

中國經濟「困境反轉」仍需過六關 「暖信號」頻現(2023.4)

發布日期:2023-05-30

◎荊棘

剛剛結束的「兩會」提出了若干恢復經濟的好建議。並公布了經濟增長目標為5%左右,這是20餘年來最低的目標,顯示了經濟內憂外患嚴峻。當前中國經濟喜憂參半,改革刻不容緩。實現超大經濟體的持續增長,唯有「咬定青山不放鬆」,需通過真刀實槍的改革來實現。中國經濟才能避免「硬啟動」「短啟動」陷阱,實現長期復蘇回暖。

隨着中國內地新冠疫情迅速過峰,一季度各項消費數據超出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機構紛紛調高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近期發布的一系列高頻數據亦反映中國經濟運行正在好轉。

一、數據回暖

一季度,中國消費溫和復蘇,服務消費反彈快於商品消費,必需品、家居類商品、旅遊娛樂消費成為亮點。生產和內需訂單回升,線下服務業快速恢復。

據測算,春節假期中國內地旅遊出遊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民航、鐵路、地鐵、快遞等多項「流量」指標明顯回暖,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春節期間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比去年農曆同期增長6.8%;今年春節檔電影票房達67.58億元,位列影史春節檔票房第二名。

二、樓市回暖

開年以來,中國多省市密集出臺一系列穩樓市政策。鄭州、長春下調首套房貸款利率至3.8%;珠海下調至3.7%;南京則支持提取住房公積金支付購房首付款。政策鬆綁成為開年主基調,媒體頻繁報道「疫情三年,房價漲回來只用了一週」,樓市政策拐點閃現,有重回支柱行業地位之勢。

1月,中國70城新房、二手房房價環比上漲城市顯著增加,環比跌幅大幅收窄,其中新房上漲城市數量36個,較上月增加21城,上漲城市數量自2021年9月以來首次超過下跌城市數量。

三、平臺經濟回暖

2023年以來,支持平臺經濟健康發展成為各地政府「重頭戲」。多個地區結合自身經濟特點醞釀新政,支援平臺企業積極發展。隨着國內人口紅利的消失,平臺企業深化全球化布局亦已提上日程。未來,常態化監管將取代重點集中專項監管,為行業復蘇吹來暖風。

四、政策回暖

2023年全力拼經濟,已被多個地方政府視為頭等大事。2023年以來,中國多個省份相繼出臺促進經濟恢復發展措施,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新政策新舉措陸續有來,財政貨幣房地產政策整體取向放鬆,收緊政策則謹慎出臺。

「復常」艱難  仍需過六關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開年以來,中國經濟雖頻現回暖信號,但「復常」之路卻非一帆風順,IMF在調高短期預期的同時,對於中國經濟的中期增長預測則大幅下調,顯示對當前形勢仍不宜盲目樂觀。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上,中國公布了20餘年來最低經濟增長目標,為5%左右,顯示內憂外患嚴峻。

概括而言,當前中國經濟「復常」還需通過六項大考。

一、外部變數

世紀疫情影響深遠,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局部地緣衝突和動盪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世界進入新動盪變革期。無論是俄烏之間,還在中美、中歐之間摩擦,在2023年仍具不確定性,地緣政治問題在存量博弈時代或更為激烈。

而這些外部環境出現的新變化很可能產生強烈外溢效應,加劇世界經濟復蘇不確定性。

二、外需疲弱

全球經濟滯脹預期升溫下,外需放緩壓力進一步加大,2022年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以來,中國出口下行壓力持續顯現。

2022年四季度中國出口增速快速下滑,12月出口增速已經降至-9.9%,四季度淨出口對GDP的貢獻率時隔三年再度轉負。2023年1月採購經理指數(PMI)新出口訂單以及高頻數據顯示,海外需求放緩下出口延續弱勢。

當前,世界經濟面臨新一輪深度衰退,受全球經濟下行及中國出口錯峰增長優勢弱化等因素影響,中國出口形勢難言樂觀。

除外需疲弱外,美國持續與中國脫鈎,遏制中國高科技產品出口,久而久之將影響中國產業結構,降低中國出口地位。產業鏈、供應鏈亦存在外移內縮風險。

三、民企紓困

最新公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今年中國城鎮新增就業目標為1200萬人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

中國民營經濟貢獻了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以及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90%以上的企業數量,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重要增長引擎。

但近年來,民企發展活力受到抑制,民營經濟發展步履維艱。三年疫情給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帶來的心理預期影響不容小覷,加之近年來民營經濟輿情環境發生變化,動輒指責企業投資經營為「資本無序擴張」,隨意給企業家扣上「資本家」和「剝削」帽子。負面輿情與疫情期間經營環境實際困境交織,導致民企出現投資方向不明、意願不強、動力不足。

四、金融風險

2023年,一系列金融風險不容忽視。

隨着多項階段性政策措施的取消,以及疫情防控優化後市場需求的變化,部分經營能力和市場適應能力差的小微企業將遭遇經營困難而停業甚至破產。今年下半年,各家銀行小微企業貸款不良資產風險或集中爆發。

疫情三年,地方顯性和隱性債務的累積,已使地方政府正常運轉日趨艱難,非金融企業利潤增長乏力、資產負債表衰退日漸嚴重。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集中暴發或會形成長尾風險和系統性風險。

五、人口危機

2022年中國人口為141175萬人,比上一年減少85萬人,為61年以來首次負增長。在專家看來,人口轉捩點同時亦是經濟發展轉捩點,需應對由此帶來的挑戰。

人口負增長對勞動力大國、世界工廠的中國而言,並非幸事。人口老齡化加速,不僅導致城鎮化進程放緩,亦會導致年輕人佔總人口的比重下降,從而對經濟系統的抗風險能力產生長期影響。

對沖人口危機對經濟系統抗風險能力產生的影響,需要有足夠的技術進步、人力資本積累和勞動生產效率提升。

有機構估計,隨着勞動力的萎縮和資本投資回報減少,如不進行改革,未來五年中國增長率將降至4%以下。

六、內傷難治

大疫三年,經濟活動大面積停滯,經濟增速連續下臺階,2022年中國全年經濟增速更降至3.0%。大病初癒,外傷易治,內傷則需慢慢調養。

疫情令居民收入預期變悲觀,從而增加預防性儲蓄。2022年金融統計數據包告顯示,全年人民幣存款增加26.26萬億元,其中住戶存款增加17.84萬億元。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字比2021年住戶存款增加額9.9萬億元多出8萬億。且僅11月和12月,居民存款就分別增加2.95萬億和2.19萬億。

有觀點認為,當前企業和居民加杠杆意願和能力不足,既有預期轉弱、市場主體選擇躺平的主觀因素,亦有疫情持續衝擊、市場主體現金流短缺、償付能力受損的客觀原因。

受此影響,即便防疫和監管政策調整,經濟社會活動正常化後,市場主體亦不會立即擴大投資和消費。這或置中國經濟於內外需緊縮「雙碰頭」之境,令經濟復蘇步伐不達預期。

三年的疫情已令經濟主體受到永久性創傷。傷疤隨着時間的推移會慢慢修復,但傷疤所產生的永久性創傷卻無法完全復原,它將對經濟產生長期而持續的影響,或將徹底改變中國中長期潛在經濟增長水平。

市場為要 改革為先

2023年是中國政府換屆之年。與2020年相比,今年中國經濟在微觀基礎、市場預期、循環速度、外部環境和政策空間等各方面,挑戰更巨、難度更大。推動經濟實現「困境反轉」,順利「復常」,更需多管齊下。

其一:避走老路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可以預見的是,中國經濟復蘇不會是一片坦途。今年經濟恢復過程中,某些地區、某些產業、某些領域可能發生階段性過熱現象;同時,由於疫後市場需求變化、國際產業鏈重組等原因,一些產業和企業或發生倒閉等現象。

北京觀察家指,這些實際上均是市場競爭的正常現象,亦是經濟結構調整的正常現象,只要未對整個經濟體系造成系統性風險,各級政府要坦然處之,不要急於干預。市場需要休養生息,不停刺激、整頓只會徒增不確定性,造成更多風險。

大病初癒後,千萬不能因急於刺激經濟而重回舊發展模式,投資依賴症和房地產「夜壺」尤不可用。決策層出臺宏觀政策,短期來看,要靠激發經濟體活力來達到修復經濟目的;中長期來看,須着眼長遠目標引導市場。

其二:市場為要

後疫情時代,各級地方政府要進一步提升對市場的認識,準確把握經濟面臨下行壓力的原因,精準實施經濟政策。

疫情三年的市場出清為經濟復蘇創造了巨大市場空間。應確保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之間的競爭中性,消除地方保護主義,更多依靠市場力量解決長期問題。據IMF虛擬估計,縮小國企和民企之間的的生產率差距將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約6個百分點。

脫離市場邏輯去「說明」企業、「扶持」企業,實際還是對企業經營的干預、對市場的扭曲。

新的一年,中國各級政府應確保政策穩定性,避免政策搖擺。破除有悖於市場化邏輯的、不利於要素流通、不利於形成統一市場的隱性壁壘和模糊條款,不能讓「看不見的管理」成為企業絆腳石。要轉變政府職能,學會在法治基礎上引導市場、規範市場,以此為出發點建設營商環境。

尤為重要的是,今年應特別注意「運動式」「一刀切式」行政手段回潮。

其三:改革為先

新一屆政府開局之年,中國經濟迫切需要一輪全面深化改革。通過改革最大程度減去不必出現的環節、打破不應出現的壁壘、消除不應存在的模糊地帶,將一個公開、公正、清晰、高效、穩定的環境交給市場主體。

當前,中國經濟已邁入深水區。有觀點指,現代經濟史上,從未有過如此體量、又是發展中的超大經濟體,能夠實現現代化和高品質發展、高水平轉型的先例。

實現超大經濟體的持續增長,需通過真刀實槍的改革來實現。唯有深化改革「咬定青山不放鬆」,才能優化資源配置,釋放更多制度紅利,打開新增長空間,中國經濟才能避免「硬啟動」「短啟動」陷阱,實現長期復蘇回暖。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