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兩岸

首頁 > 最新文章 > 台海兩岸

「一國兩制」融合發展 漸進統一(之二)(2023.4)

發布日期:2023-05-30

羅華慶

2023年元旦前夕,習近平主席發表新年賀詞,談到「明天的中國」飽含深情地提出,「海峽兩岸一家親。衷心希望兩岸同胞相向而行、攜手並進,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本文簡論這一「頂層設計」,即堅持「一國兩制」、推進融合發展、導向漸進統一。

一、 不斷深化「融合發展」

2014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同部分台資企業負責人座談時說,「兩岸同胞同祖同根,血脈相連,文化相通,沒有理由不攜手發展、融合發展。」這是首次提到兩岸「融合發展」。 2016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說,「我們將持續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這是首次提到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這是進一步將已在進行中的「兩岸融合發展」擴展至「各領域」,並強調「深化」。

黨的十八大到二十大的新時代十年,特別是2016年以來,祖國大陸排除台灣民進黨重新執政後的干擾破壞,主要通過「操之在我」的系列惠台利民政策措施,成功地逐步推進兩岸融合發展——不僅將台灣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支持台胞台企融入國家新發展格局(如「一帶一路」項目、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大陸鄉村振興等),支持福建等地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頒行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31條」「26條」、助力台胞台企發展的「11條」「農林22條」,支持台企在大陸轉型升級、A股上市;而且將對在大陸台灣同胞的同等待遇落到實處,免除台灣居民往來大陸簽證手續並實行卡式台胞證,制發台灣居民居住證,取消台灣居民就業許可證,擴大大陸高等院校招收台灣學生,為台胞在大陸就業擴大行業和地域、增開職業資格考試項目,為在大陸(福州、北京、廣州、廈門等城市)就業創業台胞提供保障住房;還將兩岸融合發展做深、做細,接續紮實推進福建沿海地區同金門馬祖「小四通」、開通福建向金門、馬祖供水,陸續在大陸建立各種兩岸交流基地(2009以來24個省區市設立了91個)、青年創業基地和就業創業示範點、產業和科技合作等園區。這樣,新時代十年間,兩岸貿易額翻了一番、台商投資大陸項目增長44.7%,大陸穩居台灣地區最大出口市場、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台商島外投資第一大目的地。

就在剛剛結束的2022年,台企首度參與中國工業大獎評選,冠捷電子公司等8家台資企業和項目分獲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提名獎,一批優質台企增資擴產,10家台企在大陸上市(總量增至59家),大陸首次試點啟用以台灣「學測」成績招錄台灣學生的統一平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207所高校首批參加試點,實現錄取人數同比增長22%;第十四屆海峽論壇、兩岸企業家峰會年會、兩岸青年峰會等600多項兩岸重點交流項目成功舉辦,兩岸文化、教育、科技、衛生、體育、基層、青年、少數民族、宗教和民間信仰等各領域、各界別各類交流活動超過1000場次,台灣同胞線上線下參與人數超過10萬人次。台灣同胞踴躍來大陸追夢、築夢、圓夢,參與經濟社會文化各領域建設,越來越多的人在大陸找到了自身發展的舞台,參與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並作出積極貢獻。2022年,共有37名在大陸台胞及台胞家庭、台胞集體榮獲工青婦系統地市級以上榮譽稱號,其中2人被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21個台胞家庭獲評全國五好家庭、有關省(市)最美家庭、14名台灣青年(集體)獲得省級青年(集體)五四獎章等榮譽稱號。中國文聯所屬各全國文藝家協會新增吸收13位台灣文藝家會員,多名台灣藝術家參評中國戲曲牡丹獎、中國攝影金像獎、中國電影金雞獎等重要獎項。春節期間, 近20位台灣演藝人員參加央視、地方衛視及中國文聯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近200名台灣青年參演粵港澳台青年元宵晚會。新春伊始,已停三年的兩岸「小三通」海上客運航線1月7日部分復航,金門縣議會2月6日成立的「跨黨派問政聯盟」及「無黨籍聯盟政團」共同發表倡議金門成為「永久非軍事區」等四大宣言,主張兩岸和平發展、遠離戰爭,強力推動「金廈跨海大橋」早日興建。不少台灣業者、青年、專家學者被問及運用關鍵詞對兩岸關係進行回顧和展望,都不約而同地推薦了「和」「通」「融」等詞匯。這既從主觀上反映了「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民之所向」,也從客觀上反映了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有利、有效並可行、可久的「勢之所趨」。

二、不斷優化「漸進統一」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中,國家完全統一當「在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實現」。所謂「進程」,即為不斷前行的過程、逐步推進的過程。如果說,國家統一是民族復興的組成部分和「應有之義」,那麼按照「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頂層設計」,最終解決台灣問題、完全實現國家統一,自然也和「民族偉大復興」一樣呈現為一個過程、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人所共知,「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從構想到方針,初衷即為解決台灣問題,因港、澳回歸的「大限」而先行「按時」用於解決了港、澳問題。而新時代「解決台灣問題」,沒有類似港、澳「97」「99」回歸「大限」這種具體的時間表,卻有當在「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必須」並「必然」實現這樣明確的「路線圖」,此即——逐步推動兩岸關系從對立、對峙、對抗到對話、緩和、改善,進而由和平發展、深入融合、「應通盡通」、政治談判、「心靈契合」走向和平統一。從這個意義上講,為解決台灣問題所「頂層設計」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亦可謂「漸進統一」。

解決台灣問題、實行「漸進統一」,立足於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中共二十大開啟新征程,首次正式提出並系統闡述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嶄新的時代命題。如果說,民族復興是戰略全局、國家統一是此全局中的重要一環,那麼國家統一即服從、服務於民族復興。中共二十大特別強調,中國式現代化具有「五大特色」(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必須「六個堅持」(堅持人民至上,要求明確價值取向;堅持自信自立,要求突出國情意識;堅持守正創新,要求突破傳統模式;堅持問題導向,要求真正使出解決問題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堅持系統觀念,要求加強統籌協調;堅持胸懷天下,要求推動互利共贏)。按照「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這一「頂層設計」的台海兩岸統一,也基本體現此「五大特色」和「六個堅持」,對應簡言之——中國新時代的國家統一,是「獨家」具有五千年綿延不斷燦爛文明、具有十四億中華兒女泱泱大國的統一,是既不同於世界他國、也不同於中國古代以武力而以和平方式的統一,是既不同於世界他國、也不同於中國古代在統一後強行一制而在統一後並行兩制的統一,是既不「你吃掉我」、也不「我吃掉你」的「雙贏」統一,是既利於兩岸同胞現實利益、更利於民族整體長遠利益的統一,是既利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又利於人類社會和平繁榮的統一。由此可見,這與「中國式現代化」類似,亦可謂「中國式統一」。

通過「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這一「頂層設計」的新時代國家統一,為「中國式統一」「漸進統一」,實際上兩岸關系的多年推進已是這一「漸進統一」的進行時,已對「漸進統一」不斷優化——與「頂層設計」相輔相成的「底線思維」即反對「台獨」分裂、反對外部干涉,公布「台獨」頑固分子名單並實施制裁、針對美國政要竄台進行圍島實戰化演訓,得到海內外中華兒女和國際社會的普遍支持,充分展現「兩反」的決心、意志、能力和積極影響,此謂堅持一中原則「對島內外環境的優化」;在「頂層設計」中,針對台灣政治生態現實,排除民進黨當局的倒行逆施,通過「操作之在我」的政策措施,擴大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保障台灣同胞福祉並落實在大陸台胞的同等待遇等,此謂促進和平統一「對兩岸關系的優化」;為保證「頂層設計」的實施並實現,在狠抓大陸全方位發展進步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大陸在兩岸關系中主體地位應有的主導作用和主動作為,激勵兩岸同胞共同發展中華經濟、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共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共同探索「兩制台灣方案」、共圓民族復興「中國夢」,由此不斷增進兩岸同胞的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國家認同,此謂實行「中國式統一」「漸進統一」而「對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優化」。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政策,經過了初始醞釀(上世紀60年代「一綱四目」)、逐步形成並確立(1979年《告台灣同胞書》、1981年「葉九條」、1982年《憲法》新增第31條、1983年「鄧六條」、2005年《反分裂國家法》)、進一步謀求完善(2019年「習五條」)的發展過程;「推進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是對2008年開啟「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整體深化和拓展。事實表明,新時代根據「和平統一、一國兩制」這一「頂層設計」,大力推進「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已卓有成效,堅定目標持續作為,應有效益當與時俱進。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