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政經

首頁 > 最新文章 > 港澳政經

香港如何在「人才戰」中突圍而出(2023.5)

發布日期:2023-06-12

◎文軒

這場「人才戰」對香港而言,既是挑戰,也是契機,如能突圍而出,不僅可以突破特區政府施政因循守舊、裹足不前的桎梏,還能趁此機會全面調整人才布局,進行大刀闊斧的產業改革,直面過去想解決而未能解決的種種弊端。

近年國際社會對不同的高質素人才和專業人士求賢如渴,尤其是三年疫情後,百業待興,內地和香港都將重心重歸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更為迫切。行政長官李家超去年大張旗鼓地提出「搶企業、搶人才」。然而,「搶人才」的並非香港一個,香港較之於國外和內地有哪些優勢,如何才能夠在「人才戰」中突圍而出?

李家超去年公布施政報告時,推出一系列「搶人才」政策,包括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過去一年年薪達250萬元,或畢業於全球百強大學並具相關經驗的人士,可獲發兩年通行證來港發展;成立專責平台「人才服務窗口」,統籌招攬內地及海外人才策略工作,每年吸納至少3.5萬名人才;另投放300億元設「共同投資基金」,吸引重點企業來港發展。

十個月以來,特區政府坐言起行,積極透過不同渠道,例如政策、網絡、公開活動等爭奪全球各色人才,成效有目共睹。不過,如今世界各地都在「搶人才」,特區政府的人才政策雖較以往已邁出一大步,但要在強國環伺的「人才戰」中突圍而出,仍然道阻且長。

不能鬍子眉毛一把抓

招攬人才須有重點,有部署,既要滿足短期空缺,也要考慮長遠需求,不能鬍子眉毛一把抓。特區政府首先要考慮的是,香港最需要哪些人才。

國家對香港的定位非常清晰,在「十四五」規劃中就明確了香港「八大中心」的定位,包括國際金融中心、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航空樞紐、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以及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要符合國家對香港的定位,相應的人才必不可少,現階段特區政府制定的13類人才清單正是粗略地以此為導向。

不過,值得留意的是,「八大中心」當中一半是固有優勢,即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及國際航空樞紐,只要維持現有地位即可達標;剩下的另一半才是國家對香港的期許和要求,這部分便須花費大力氣去經營。其中期望值最高切最為迫切的,是將香港打造成國際創科中心。

不難看出,國家對香港發展創科的期盼由來已久,從「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支持港澳增強產業創新能力」,到「十三五」規劃「支持香港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再到如今「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這一態度一以貫之。事實上,發展創科早已是全球的大勢所趨,一個AI工具ChatGPT就已掀起滔天巨浪,被形容為「顛覆性變革」,影響諸多行業,未來的世界競爭當中,創科必是第一要素。所以,將香港打造成國際創科中心不僅是國家對香港的倚重,也事關國家未來的競爭力,不可謂不重要。但特區政府在人才清單當中,並未凸顯對創科人才的迫切需求,「創新及科技專家」與其他12類人才雜亂地混在一塊,而其他人才政策也未對創科人才有足夠的重視。

其實,外國制定人才清單就有不少可以借鑒之處,例如新加坡早前新修正外籍人士工作簽證申請規定,在「緊缺職業清單」中列入27項職業,包括AI工程師、網絡安全專家,以及研發素食肉類等替代食品的科學家等,體現新加坡致力吸引AI等新興科技人才進駐,積極推動科技進步帶動經濟發展。香港在制定人才政策之時,無論從相關要求還是具體待遇,都應較其他類別的人才有更清晰的說明,更有針對性地引進人才,並定期動態調整,從而準確吸引人才。

搶人才,更要留人才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曾指出,吸引人才有兩大因素,一是物以類聚,人以人聚;二是看這個地方有沒有創新的文化。如果本地人才流失,也會影響外來人才會否選擇在此地發展。

近月科技園的人才及人力資源總監王秀麗坦言,創科公司人才流失嚴峻,近來員工獲聘及離職的比例竟高達「1比1」,創科團隊整體人數零增長。事實證明,比吸引不到人才更可怕的,是留不住人才,畢竟吸引力不足可能是宣傳、推廣不足,但來了卻留不住,那就是從根本上出現了問題。

過去已有不少對於香港創科難有寸進原因的分析,總結下來無非兩個因素。一是特區政府對科研的投入不足。據立法會數據顯示,2020年香港於研發活動總開支僅佔GDP的0.99%,於粵港澳大灣區11個城市當中排倒數第二,僅領先澳門,毗鄰香港的深圳一騎絕塵,高達5.46%,比率上超過德國(3.1%)、日本(3.6%)和韓國(4.6%)。香港這不到GDP1%的投入,還是增長後的結果,過去十多年一直徘徊在0.7%左右。

二是香港的科技創新脫離產業發展核心。創科發展離不開官、產、學、研的合作,香港的高等學府每年在智能控制、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領域都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卻由於缺乏產業的依託,很難進行市場轉化。眾所周知,金融、旅遊、貿易及物流、工商專業是「四大支柱產業」,穩踞本港GDP近六成,六項優勢產業(文創、醫療、教育、創科、檢測及認證、環保)的佔比卻不足一成,這一比例十多年來幾乎沒有變化。在創科方面,沒有產業發展的需求,就沒有將科研成果市場轉化的動力,直接導致有志投身創科的人才到別處另謀出路。例如大疆的創始人汪滔正是由於缺少特區政府及風險資金的支持,最終選擇在深圳創業,成就了全球最大的民用無人機企業。

要留住人才,除了要有完善的就業環境,還要有相應的配套措施,保障人才的生活居住水平。根據2021年全球生活成本調查報告,香港的生活成本排名全球第三高,僅次於新加坡和巴黎。其中,香港的房價和租金是最大的開支之一,根據2021年香港房地產市場報告,香港的平均房價為每平方呎1.8萬元。同時,香港的社會保障制度相對不夠完善,例如醫療保險、退休金等方面的政策還有待完善,這些都會影響人才來港發展的意願。如能推出實際減低租住成本措施,例如提供實報實銷的「住宅租金稅項扣除」,又或是有條件地豁免買家印花稅,都有利於增加人才對香港的歸屬感,在香港落葉生根。

人才既要搶,也要培養

香港高端人才的缺口,長遠而言,不能單靠外來輸入,更重要的是要靠本地培養。然而,所謂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綜合的STEM,向來都不是香港學生的熱門之選,每年香港DSE考試的滿分狀元報讀醫科已成慣例。2022年8名DSE狀元,當中6人首選讀醫,另外兩人一個選人類社會和政治學,一個選計量金融;2021年,7名DSE狀元中,5人讀醫,另兩人分別選擇計量金融和法律。2020年7名狀元中,3人首選醫科,當年還因為四位獲港大錄取的狀元中有一人報讀工科而被媒體關注報道;2019年12名狀元,10人計劃讀醫;2018年9位狀元有4位計劃申請醫科;2017年6名狀元全部讀醫;2016年4名狀元3人讀醫……

如此驚人的數據足以說明香港的教育失衡。事實上,在香港做醫生收入非常可觀,公立醫院醫生月薪達7萬港幣以上;高級醫生月薪達11萬至13萬港幣,首席醫生月薪15萬至16萬港幣,而做到顧問醫生,每月收入最高可達25萬港幣。私人執業的醫生收入更是誇張,若是知名度較高的,月薪百萬都是尋常事。

相比之下,香港的科研工作者不僅月入中位數相對高專業人士不高,而且本地業界規模小,橫向流動空間窄,工作時間長,令人難以負荷。以2022年香港科技園推出的「明日創科領袖培訓計劃」為例,該計劃為年輕創科人才設立科研工作崗位,以「具吸引力的月薪」為噱頭,月薪範圍也僅為2.5至4.5萬元,較之其他行業的專業人士,其收入並不具競爭力。難怪團結香港基金早於2015年發布的《香港創新科技業概況研究報告》就指出,「香港STEM畢業生的工作前景並不如商業、金融有吸引力,更不能與醫科及法律系大學畢業生相提並論,因此形成了一個科研和工程人員供求不足的惡性循環」。

但諷刺的是,儘管香港最拔尖的學子都對學醫趨之若鶩,但香港的醫生數量卻長期不足,尤其是這幾年面對新冠疫情時,更是捉襟見肘。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香港的人才調配失度。

三管齊下破困局

這場「人才戰」對香港而言,既是挑戰,也是契機,如能突圍而出,不僅可以突破特區政府施政因循守舊、裹足不前的桎梏,還能趁此機會全面調整人才布局,進行大刀闊斧的產業改革,直面過去想解決而未能解決的種種弊端。如今香港正處於前所未有的起點上,國家「十四五」規劃、粵港澳大灣區帶來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多的機遇,如果能制定清晰明確的人才政策,做好相關配套,同時調整教育體系,三管齊下,真正做到既能吸引人才,還能留住人才,更能培養人才,全方位地填補香港的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