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如何完成兩岸必答題(2023.5)
發布日期:2023-06-12◎匹夫 北京
4月12日,民進黨中執會通過並正式公告提名黨主席賴清德參選2024。賴出席會後召開的「Team Taiwan挺台灣——民主進步黨總統候選人提名記者會」並發表談話,宣示2024高票當選、民進黨「國會」單獨過半兩大目標,同時以「民主和平」為主軸揭櫫其未來的兩岸政策主張。賴清德參選的起手式,既是對台灣未來和兩岸關係發展的政策聲明及競選綱領,也可視為「賴清德路線」的宣告和定型。
歷經三年多的「精準布局」,賴清德終於完成四年前的「未竟之路」,在同額參選下搖身變成民進黨「眾望所歸」的綠營最強人選。賴取得2024年代表民進黨參選的入場券,不啻表明民進黨2024「大選」已正式起跑並佔得先機,但未來9個月,賴能否攻頂成功,最大的挑戰在於他將如何完成關乎台海未來的兩岸必答題,以取信於選民,並化解美國和大陸的疑慮。
「賴清德路線」基本定型
賴清德記者會上的講話以「民主」貫穿全文,強調在實現「總統」勝選和「國會」過半而形成「穩定民主力量」的前提下,他領導下的民進黨將實踐「民主團結」、「民主治理」以及「民主和平」三大「民主行動」來推動「國家希望工程」,達到「民主、和平、繁榮」的目標。賴的通篇講話在「尊蔡」且再次明確宣示「蔡規賴隨」的同時,遣詞造句處處充滿機鋒,習慣性地混淆概念,以模糊的語言掩蓋其「台獨」分裂本質。
首先,賴講話維持了近來一貫的「尊蔡」策略,明確宣示將遵循蔡英文路線。賴一開篇就以近期蔡英文「竄美」和馬英九登陸祭祖為例,批評馬是「走回過去一個中國原則框架」,吹捧蔡則是「在民主的道路上走向國際迎向未來」,認為馬、蔡之分「正是2024年之後的國家未來兩個截然不同的選項」。賴因此進一步表示,「在蔡英文的領導下,世界已經看見台灣、肯定台灣,未來將在相同的民主道路上,持續壯大民主台灣」,等於公開宣示其將「蔡規賴隨」,不論對外關係還是軍事、兩岸等政策都將遵循蔡英文路線。
其次,以所謂「民主和平」包裝「務實台獨」立場,兩岸路線不僅不務實且比蔡英文更激進。《中國時報》評論指出,賴「八面玲瓏的論述背後,讓人看見他借由顛覆國家認同、追求『務實台獨』的工作路徑」。犖犖大者,如在台灣定位與前途問題上,賴稱「台灣『事實上』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不必另外宣布獨立」;並再次接過蔡英文「四個堅持」的核心,稱「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台灣自然也不是所謂『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民國台灣的前途必須由兩千三百萬人民決定」。又比如,在台灣主流民意和認同上,賴稱「根據歷次民意調查,絕大多數的民眾反對統一,也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九二共識、一國兩制』,根據事實和主流民意,台灣社會並沒有統『獨』問題」。再比如,在蔡英文當局「倚美謀獨」、台海兵凶戰危下,賴宣稱「2024年大選並非所謂戰爭與和平,而是民主與專制的選擇」。
賴清德的這些論述,表明其不僅不想甩掉「務實台獨工作者」的帽子,褪去其「台獨」底色,相反卻想靠混淆「台灣」「中華民國」等概念,強調沒有統「獨」問題,暗示「台灣事實上獨立」、「台獨」已經完成,以淡化自身「獨派」色彩,回應中間選民對他謀「獨」引戰的疑慮。可以說,賴的兩岸論述延續了民進黨「台灣前途決議文」和蔡英文「四個堅持」的精神,是「台獨」與「兩國論」的綜合體。而「民主與專制」之爭的論述主軸,無非是為了破解藍營定義2024選舉是「戰爭與和平」的抉擇論述,試圖奪回兩岸議題的話語權。
然而,相較蔡英文的「中華民國台灣論」,主張「維持現狀」「兩岸關係非外交關係」,賴清德全篇講話將「台灣」與「中國」對等表述,宣稱要結合「理念相近的民主盟友」對抗「中國入侵」;稱要「強化台灣的經濟韌性」,「立足台灣、布局全球、行銷全世界」,繼續對大陸採取「脫鈎斷鏈」;更公然宣稱要「凝聚人民的力量,建立民主共同體,團結國家」,等等。所謂「賴清德路線」顯然是建立在「兩岸是國與國關係」前提下,其在「民主」外衣下所提出的一整套政治、經濟、對外關係主張,偷渡「兩岸兩國」的私貨,不僅將台灣完全鎖進美對華進行全面遏制的戰略框架,而且兩岸主張更為激進和挑釁性,一如島內輿論所言「很可能是一條通往兵凶戰危的兇險道路」。
賴清德從來都是頑固的「台獨主義者」
賴清德是民進黨「新潮流系」精心培養的政治明星。在「新潮流系」的刻意栽培下,賴清德先從參與黨內輔選、黨務工作入手,進而參選民意代表,再轉攻地方行政首長。2017年台南市長任內,賴被拔擢為「行政院長」, 自此逐步邁向權力高峰。2020年當選台灣副領導人,2023年3月當選民進黨主席,並隨即成為民進黨2024「大選」候選人。
民進黨中生代群體中,1959年出生的賴清德歷練最為完整,資歷「光環」無人能出其右。但是,賴清德從政以來,就一直是堅定的「台獨」信念堅持者,從未改變過其「台灣獨立」「制定新憲法」的頑固立場,為此他在各種場合不惜賣力演出,不遺餘力地鼓吹各種「台獨」論調。
2014年6月,賴清德參訪上海期間即公開表示,「固然『台獨』是民進黨主張,但程序上尊重台灣人民的決定」,「『凍結台獨黨綱』沒有辦法解決『台獨』主張」,在大陸公然為「台獨黨綱」辯護和張目。2017年9月,賴接任「行政院長」後在「立法院」公開答詢時自稱是「主張台灣獨立的政治工作者」,這是台灣當局首位在任期內於立法機構公開主張「台獨」的行政機構負責人。2018年3月賴在「立法院」重申自己是「台獨工作者」。賴清德還反復強調「台灣是個主權獨立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事實不會因為外界而有任何改變」,聲稱「自己不管在任何職務上,都不會改變『台獨』的主張立場」。
2020年當選台灣地區副領導人後,賴清德開始了長達三年多、邁向2024的「精準布局」道路。在兩岸論述上,賴清德不僅公開表態將遵循蔡英文的「四個堅持」路線,多次提到「中華民國台灣」。面對外界對其所謂「務實的台獨工作者」的質疑,賴借出訪帛琉之機公開辯稱,「必須要先去瞭解『台獨』的現代意義」,「『台獨』及『台灣獨立』,其實是指台灣不屬於中國的一部分,這是台灣的共識」。去年底民進黨「九合一」選舉慘敗後,賴甚至拋出「和平保台」訴求,以扭轉民進黨「抗中保台」的印象,對外傳達「民主、和平、繁榮」的兩岸立場。
不過,賴清德兩岸論述上的變化只是囿於政治現實的微調,並不能掩蓋其「台獨」本質,對照其在成為民進黨候選人前後,以高姿態、高分貝指著馬英九的大陸行,否定「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的兩岸定位,切割台灣、「中華民國」與中國的連結,「賴清德路線」下的所謂「務實」新論述終究無法抹去其「台獨」印記。從其強硬表示「和平絕不是接受一個中國」的表態以觀,賴清德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台獨」分子,他的「台獨」立場迄今並沒有任何改變。日前「美麗島電子報」的「國政民調」顯示,有51.7%的人認為賴的主張是「台灣獨立」,賴鮮明的「台獨」色彩由此可見一斑。
新瓶裝舊酒
「賴清德路線」恐帶來台海新危機
兩岸議題一直是台灣「大選」中藍綠攻防的焦點議題。長期以來,民進黨為爭取選票,大肆操作「抗中保台」拉抬選情,掀起藍綠對抗,刺激統「獨」對立,並連續兩次贏得「中央」執政權。但去年底「九合一」選舉遭受慘敗,這一結果無疑是對民進黨操弄「抗中」民粹的否定。面對2024年選舉,尤其是主要對手國民黨為維護台海和平穩定,以「避戰」「和平」為核心提出「戰爭與和平的抉擇」主軸,如何擺脫過去刻板的「台獨工作者」的標籤將是賴清德兩岸政策的首要課題。
觀察賴清德記者會講話內容,其基調就是「民主、和平、繁榮」和「四個堅持」,這也是賴近來在不同場合反復強調「和平保台」,展現所謂務實面的具體體現。為迎合泛藍選民,此次賴的講話還罕見地以較大篇幅宣稱,「不會改變和平的立場,也不放棄任何和平的機會;我們將秉持對等、尊嚴的原則,展現自信,進行兩岸對話和交流,來增進彼此的瞭解、理解、諒解、和解,共同為兩岸人民的福祉努力」,不難看出賴試圖通過向大陸傳達某種「善意」以安撫藍營及中間選民的用心。
但綜合通篇講話,賴清德相關兩岸論述完全無視當前台灣民眾對兩岸軍事緊張情勢的擔憂,完全未反省民進黨重新執政以來的方向性錯誤和爛政惡政,完全沒有提出恢復兩岸關係、振興台灣經濟、改善民生福祉的主張和措施。尤其是,賴高舉「民主」大旗,將2024年大選定位為「民主與專制」的選擇,企圖用「民主的道路」包裝台灣為有別於「專制中國大陸」的另一個「主權國家」,無異於將整場選舉定義為「創造新而獨立國家的政治工程」。結合親賴人士稱「和平保台」是避免「抗」字被在野黨操作的主要考量,但其實從論述角度出發,它與「抗中保台」立場一致的說法,所謂「賴清德路線」基本上就是四年前蔡「抗中保台」的2.0版本,早已過期四年的「芒果乾」(「亡國感」諧音)當鮮果賣,十足的舊瓶裝新酒了無新意,反而其強調的「和平保台」的「台獨」屬性欲蓋彌彰,根本無法去除民眾對其引戰疑慮,也無法讓美國消除對其顧慮,在中美競爭博弈日益加劇下恐帶來台海新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