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聚焦

首頁 > 最新文章 > 國際聚焦

馬克龍訪華之後講話風波分析(2023.5)

發布日期:2023-06-12

◎邵宗海   澳門理工大學名譽教授

馬克龍是法國現任總統,在他的政治生涯裡,曾擔任過總統府副秘書長、經濟產業數位部長等政府要職。2016年,馬克龍創立了前進黨(現更名為復興黨),2017年隨即以39歲的年紀被選成為法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並且在2022年再順利連任。

馬克龍這次的訪中行程裡,受到中方的熱烈歡迎。在訪中後回程的航班上接受媒體訪問時,主張「歐洲要避免因台灣議題被捲入美中衝突,戰略應自主,不應成為美國小跟班」的講話,受到了一些歐洲國家的抨擊。這其中包括波蘭總理和捷克外長也都表達了與馬克龍不同的立場,認為與美國結盟是歐洲安全的「絕對基礎」,甚至稍後歐洲聯盟也跳出來滅火,強調仍然堅決反對以武力改變台海現狀。

其實上述馬克龍的言論,是與中國大陸長期以來對歐盟的政治立場是頗為相符,譬如說,作為中國大陸官媒的新華社,曾在4月6日它所發布的新聞稿上稱「中方始終視歐洲為多極化世界的獨立一極,支持歐洲實現戰略自主」,這段稿子內容因而引發外界質疑,因為馬克龍的發言時機以及內容確實有些敏感。

德國專欄作家史明在台灣的觀察

對此現象,從德國到台灣來訪問的專欄作家史明,在接受當地中央廣播電台訪問時,曾認為馬克龍刻意在返程的機上接受訪問,就是要說給全世界聽,想強調的是「歐盟應該也能在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而史明強調:如果外界要說,「不當美國的小跟班就是反對美國」,那其實是過度解讀。他說:『我們不能當美國人的小跟班,那就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因為歐盟也是世界參與的一方,史明說:「如果我們是小跟班的話那就沒我們什麼事,那就是美國、台灣、中國的事,我們不是,我們也是一方」,但是史明又再強調「如果你一定理解說,不是美國的小跟班就是反對美國,那我覺得這是過度解讀」,因為「法國人自己說我們跟美國是堅定的盟友,我們只不過是盟友,但不是跟班,哪一個美國的盟友可以說自己是小跟班呢?沒有人會這麼說。」

整個行程都是經過精心策劃

台灣的央廣在訪問史明有關馬克龍行前和美國總統拜登通話,到在返程機上接受訪問,都顯示了整個行程都是經過精心策劃,其中甚至包括歐盟希望中國不能向俄國提供包括軍事實質援助這件事,也可能早在馬克龍行前,雙方就已達成共識。而這從中國表態不承認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及烏東4州,以及不再提過去策應俄羅斯的主張,即可看出中國的確作出了實質性讓步,而這些消息都發生在范德賴恩和馬克龍在北京落地,大約24小時前,由中國官媒新華社等媒體對外披露,那就更說明中國官方是同意或者起碼默許這種說法。

對於馬克龍刻意和范德賴恩同時訪問中國,史明再次認為,這都是經過沙盤推演的安排,讓一個鴿派,一個鷹派,黑白臉一起唱雙簧。他以馬克龍所提的「自主戰略」為例,直指這就是呼應范德賴恩在中國所說的主張,要告訴中國,自主戰略不等於不對付你,而是歐盟有自己的角度,這也多少是暗示中國,你的對手,除了美國外,還有歐盟。

為歐盟帶來了大筆空中巴士訂單

不可否認的是,馬克龍還為歐盟帶來了大筆空中巴士訂單。史明分析,這不僅是馬克龍送給歐洲人的禮物,更彰顯了歐洲經濟利益的融合,早已超過任何單一主權國家。他說:「而且要注意是,馬克龍為歐洲拉回的訂單,空中巴士的參股比例,德國人佔了43%、西班牙人佔了8%、英國人佔了12% 那麼加起來是63%,法國人佔了其他的37%,所以馬克龍的160架空中巴士,是送給歐洲人的禮物,不是送給法國人的禮物。他在經濟利益上的融合,已經超過了任何一個單個主權國家。」

與兩岸有關的政策立場

馬克龍在4月12日在荷蘭表示,他對自己的爭議言論「完全負責」,但也強調法國與歐盟都希望台灣「維持現狀」。

法國政府發言人維宏(Olivier Véran)面對記者的答詢,或可更清楚反應馬克龍的兩岸政策立場,他表示,法國的亞洲立場一致不變,更強調「法國沒有在中國與美國之間保持等距關係」。維宏說:「歐中關係的原則於2019年清楚界定:夥伴、經濟競爭、體制敵手」,但他也強調應該避免「陣營之間的對峙局勢」。至於台灣問題,維宏表示:「我們反對所有片面改變現狀的行動,特別是以武力改變,這是法國清晰且不變的立場」。他說法國在「一中政策」框架下,與台灣在許多領域上密切合作;面對區域衝突,歐洲則要注意「去風險化」,也要獨立捍衛經濟利益。

法國總統馬克龍偕同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在2023年4月5日至7日,應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前往中國進行國是訪問,除了洽談雙方經濟合作,馬克龍也在行前透露,希望習近平能協助調停俄烏戰爭,之後一席「歐洲要戰略自主,避免因台海議題捲入美中衝突,淪為美國小跟班」的講話,卻遭遇一些嚴厲的抨擊。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