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政經

首頁 > 最新文章 > 港澳政經

立足中國、連結世界!推動香港跨境電商行業高質量發展是重中之重

發布日期:2023-07-27

徐新英

       自 2018 年首屆 616全球跨境電商節成功舉辦以來,深圳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以下簡稱「深跨協」)秉持着立足中國、連結世界的理念,向全國乃至世界展示了深圳市跨境電商的發展速度和深圳作為跨境電商橋頭堡的引領作用。今年「深跨協」以「文化跨境、品牌出海、智量強國」為主題,圍繞「國際化、專業化、產業化、品牌化」的目標,匯聚了全球海內外近 2000 家跨境電商參展商,將打造一場全連結、全產業、全階層的行業現象級盛會。

香港鏡報參觀訪問深圳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
       本人榮幸被聘請為「深跨協」的顧問,深感跨境電商行業戰略出海、提高行業國際站位、賦能產業全球化、數字化發展,向著高水準、高質量發展邁進的重要性。

       2023年5月,香港鏡報與深圳市跨境電子商務協會(深跨協)在香港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定,鏡報執行社長徐新英與深跨協執行會長王馨簽約。根據協定,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和影響力,促進內地與港澳兩地交流合作,共同推動中國跨境電商品牌出海,文化出海。

香港鏡報與深跨協在香港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定
       跨境電商可衝出國際擴大銷售市場,增加企業知名度,吸引其他商家投資開發。跨境電商全名為跨境電子商務 (Cross Border E-Commerce),在定義上,與跨境零售相似,皆是借由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透過電子商務(網絡平台)完成進出口貿易中展示、洽談、金流交易等環節,再借由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商品交付的國際商業活動。簡單來說,是指一種「發生地點在網絡上」的國際貿易,即從國外網絡平台下單,把所需物品買回來的過程。
       近年,跨境電商交易,不論規模和交易金額都持續上升。跨境電子商貿,簡單來說就是買方與賣方在不同國家透過網絡及電子商務平台進行交易、支付,並透過跨境物流運輸商品,完成交易。這個產業正在迅速發展,結合收集回來的大數據,可以説明不少中小企和賣家帶來商機和轉型機會。
       不可否認,香港在數字貿易發展大潮中遠遠落後於內地。究其原因,第一,產業空心化嚴重;第二,轉口貿易方式沒有根本轉變;第三,行業組織度不高,香港新成立的跨境電商商會組織超過10個,雖然數量多,但大多單打獨鬥、規模小、社會影響不大、行業凝聚力不強;第四,自由市場原則局限,相對於內地,特區政府在「小政府」的「核心功能」上,尚未拓展出引導經濟發展方向、推動經濟轉型等新的「適宜功能」,對於跨境電商等新經濟新潮流沒有形成清晰的支持扶持思路與配套機制。
       內地消費者對海外進口優質食品需求龐大,港商在開拓內地市場之初,可考慮循跨境電商零售管道,先嘗試以小批量方式直接銷售給內地個人消費者。根據《關於完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監管有關工作的通知》(商財發 [2018] 486號)列明,內地個人消費者以跨境電商零售模式購買的進口商品,按個人自用進境物品方式監管,不執行有關商品首次進口許可批件、註冊或備案要求,大大便利港商及其他海外食品企業能以較簡易的通關手續把食品進口至內地,同時也減省食品進入內地前的註冊程式、中文標籤等要求。
       目前,內地消費者每年的海外交易限值是26,000元人民幣,在年度交易限值以內的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關稅稅率暫設為0%,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取消免徵稅額,暫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徵收,變相吸引消費者通過網購方式購買全球優質商品。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內地進口食品金額近年穩步上升,由2016年的1,021億美元增長超過1倍至2021年的2,089億美元,每年平均增長19.6%。在各類進口食品當中,以金額計算,包括蔬果、種子、工業或藥用植物的植物產品佔進口食品總額近一半,其次是肉類、水產及乳類製品等動物產品,佔進口食品總額27.3%,而配製食品、飲料則佔15.6%。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數據,香港出口到內地的食品總額由2016年的49億美元上升至2021年的64億美元。2021年,香港出口往內地的食品,有九成是轉口產品,當中超過一半轉口產品為植物產品,約27.7%為配製食品、飲料,19.9%為動物產品。至於在香港生產的本地食品,除了供應本地市場外,也有輸往內地市場,其中絕大部分都是配製食品、飲料,當中以穀物製品,例如麵包糕餅、面等產品為主。
在數字經濟時代,跨境電子商務(電商)作為新的貿易管道,將帶動整個貿易鏈發展。此外,2021年內地的零售消費總額達50萬億港元,未來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零售消費品市場。因此,香港的進出口貿易及物流業必須順應發展的趨勢,拓展與內地的跨境電商,並借此將過去傳統的貿易模式升級轉型為線上及線下相結合的現代貿易多元化模式,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地位。
       為加快香港的數字化經濟發展進程,香港特區政府已於2022年6月成立由財政司司長領導的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成員包括來自工商、金融、物流、電商、資訊及通訊科技和學術等界別的專家學者和業界人士,以及相關政府官員。委員會下設的四個工作小組正就跨境數據流程動、數碼基礎建設、數碼轉型及人才發展四大範疇進行深入研究,以期在2023年內向政府提交加快香港經濟數字化進程的具體建議。政府會參考委員會的建議,制訂合適的政策和措施,推動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監局)在香港特區政府和澳門特區政府的支持和配合下,正致力為不同的產品和商業服務訂立可供業界自願採用的優質灣區標準。長遠而言,這方面的工作可推動區內有關行業領域的規則銜接,促進三地互聯互通和融合發展,並有助打造「灣區標準」品牌,惠及業界。市監局在2021年11月和在2022年11月分別公佈了兩批擬納入灣區標準的清單,涵蓋食品質量和安全、粵菜、交通、機電產品,以至醫療、護理、教育及電競等領域合共110個專案,以諮詢業界意見。政府會繼續配合廣東省推動訂立灣區標準的工作,並會在標準的清單敲定後,協助宣傳和鼓勵香港業界採用標準。


       「一國兩制」方針下兩個特別行政區和自由港(香港、澳門),兩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及三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南沙、前海蛇口和橫琴),形成了多重經濟體的體制疊加優勢及開放疊加形態,從而產生巨大的社會和經濟能量,為跨境電商及物流的發展做好了先決條件的鋪墊。不少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有意拓展海外市場,並以東盟國家為首站。不同企業根據各自的行業特點,制訂不同的拓展策略,而跨境電商平台為其中一個最便捷途徑,值得計畫進入東盟市場的企業參考。在大灣區內重點發展的產業領域,可以建立商貿平台,協助區內企業出口產品和服務到東盟國家。透過與東盟的研究院、智庫等機構合作,與當地相關持分者建立關係,藉以把在大灣區的業務模式推廣到東盟地區。
       粵港澳三地面對不同制度規則體系、不同發展階段,各有側重的政策制度,在跨境電商推進建設過程中,要探索發掘「兩制」優勢長處,積極在「制度突破」上有所作為;同時,尋求互補共贏機會,最大限度發揮香港澳門資本、物流、專業服務及資訊資源流通互動優勢,促進資源統合、合理分配。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