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首頁 > 最新文章 > 特稿

張淑芬:研究傳承宮廷文房清供(2023.8)

發布日期:2023-10-03

◎林旭一

2014年底,一本介紹故宮文房清供的專著《雅器賞玩》在內地出版發行,在文玩界引發不小轟動。該書由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文物鑒賞家張淑芬女士與收藏家劉家茂先生合作出版。該書不僅填補了故宮文房清供的研究空白,也推動內地在匏器(葫蘆器)研究與傳承進入新的高度。

文房清供是中國傳統文房輔助用具的一種泛稱,也稱「文房染項」,又因多有精美的工藝造型和觀賞性而被稱為「文玩」。文房清供種類繁多、用途廣泛、包羅萬象,琳琅滿目。這其中,匏器採用工藝技法加工製成後,配合筆、墨、紙、硯構成了筆耕丹青的必要條件,成為書齋中不可缺少的器物。至清代,匏器文玩達到鼎盛時期。

由北京出版社出版的這本專著,按照生活用具類、文房類、鼻煙壺類和蟲具類,分門別類展現了由劉家茂個人珍藏的200餘件匏器精品,由張淑芬對書中每件作品的形制、質地、藝術技法、題材內容、紋飾、款識等進行細緻說明,圖文並茂,讓文玩收藏者眼界大開。

故宮研究幾十年 情鍾文房清供

日前,84歲高齡的張淑芬女士在北京接受本刊專訪。在談及《雅器賞玩》出版時,儘管已過去多年,但在她眉宇間仍難掩喜悅之色。她說自己在故宮工作了一輩子,十分喜愛文房清供的研究,尤其對匏器、硯台等研究更是情有獨鍾。能夠出版此專著,了去了她一樁心願。

「關於匏器研究,在這本書之前,無人寫過專著,這是第一本。在過去,我寫過故宮美術史,也寫過故宮的一些展品介紹,但匏器研究是弱項,其文物價值一直未被真正發掘。」

「10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收藏家劉家茂先生,此人收藏了很多從民間購得的匏器,我一看,不得了,好多都是文物級的。根據我對匏器的研究經驗,可以肯定,大都是從故宮流失到民間的,且大部分都是康熙時期的產物。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張淑芬娓娓道來。

匏器又稱葫蘆器,中國特有的一種人工與天然相結合的傳統工藝品,屬於「竹木牙角匏」中的一類。匏器最早出現於明代末年,清康熙時進入宮廷,成為皇家御用的工藝品。康熙年間的匏器以六瓣碗、纏蓮壽字紋盒、八方形筆筒、蒜頭瓶和四弦琴等為最精。乾隆年間,這種樸雅之器更深得乾隆鍾愛。

張淑芬介紹,匏器可分為實用器和陳設品兩大類,從各種生活器皿到文房用具,以至賞玩之物,應有盡有。這些作品反映了當時的時代風尚和審美取向,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珍貴遺產。

在如今藝術品拍賣中,只有嘉德等少數專場拍賣過匏器。據報導,一對「康熙賞玩」弦紋匏器,在2003年秋拍會上,以19.8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拍出,足見匏器在當時的收藏價值。

出身名門 從小接觸文玩

張淑芬祖籍廣東番禺,3歲那年隨祖輩遷居北京。出身於大戶之家的張淑芬對古董、古玩、字畫、文房四寶的接觸是從出生就開始的。她的祖父張維屏於嘉慶九年中舉人,道光二年成進士,和黃培芳、譚敬昭等並稱為「粵東三子」,被譽為「詩壇七子」之一。小時候,張淑芬是典型的大家閨秀,對古玩、女紅都很有興趣,也喜歡去博物館。

在張淑芬看來,文房雅玩自古就是文人墨客的追求和身份象徵。張家到處是精緻典雅的筆墨紙硯,有賴於祖上的影響,自小對傳下來的文房精品產生濃厚興趣,硯台的端莊大氣,匏器的細膩清秀,那種直面而來的美感深深藏於她心底。

1960年,張淑芬毫不猶豫地報考了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在中央美院6年大學時間,她系統學習了繪畫、書法課及文化史和美術史課。畢業實習的時候,她還參加了廣東一處東漢墓葬的發掘工作,成為新中國為數不多的最早從事考古的女性之一。

在內地「文革」的特殊期間,中央美院與其它藝術類院校一樣,剛畢業的大學生須接受「思想改造」。於是,她與同學一起來到位於張家口的一處軍事單位裡學習和生活,在這裡一待就是五年。然而,她命運出現轉機,1973年,張淑芬這一屆畢業生終於畢業,國家負責分配工作。在填報故宮博物院、魯迅博物館、國家歷史博物館三個工作單位選項時,張淑芬毫不猶豫地填報了故宮博物院。

到故宮工作之後,張淑芬最先在文物保管部,後又到陳列部,這裡是國寶級文物展出的地方,每換一次文物,她都認真記錄資料,私下裡揣摩學習,由於她對工作認真負責,不久後被分配到工藝美術組,從事文房清供及竹、木、牙、角、匏等工藝類藏品的陳列和研究,直至退休。

當年的每個週六,張淑芬抽出半天上門找文物鑒賞家探討業務。尹潤生、張子高、楊伯達等文博大家,都是張淑芬鑒賞人生路上的好導師。隨着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張淑芬發現故宮裡的藏品真是太美了,尤其是匏器、硯台等,每件作品都透出中國古典文化的神韻。

研透文房四寶 心繫傳承保護

張淑芬認為,從事文物研究,必須有實物進行參與,要成為專家,必須多看文物,多研究,並多做記錄。在文物庫房工作的五年,張淑芬積累了大量研究經驗,這為以後從事陳列展覽研究打下扎實基礎,同時也為文物鑒賞,積累了充分的實物依據。

故宮工藝美術組是一個集多種學科的綜合組,當時這個組缺少大學生,張淑芬被分配到這個組之後,如魚得水,收穫頗豐。數年間,她完成了幾十個國內外大、中、小型陳列展覽,並出版了許多文物研究方面的專著。

在她獨立主持的文物陳列中,她採用不同的佈局方式,大膽地把文房四寶的使用融於人們的生活環境當中,設置了「文人書房」的陳列方式,真實具體地展現了隨着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筆墨紙硯等文房用具的變化。

在文房四寶中,硯台是文房的大項,「四寶」之重。在張淑芬看來,硯台在中國古代差不多是最早被當作雅玩的文房用具,也是傳統文人最珍視的文玩。

松花硯是由康熙帝挖掘出的宮廷禦觀,作為清宮禦品,極少流入民間。由於它承接了前朝的宮廷中文房清供的特點,在故宮文房用品中佔有特殊的地位。

作為故宮松花石硯的研究專家,張淑芬表示,在中華民族傳統的硯文化中,雖然松花石硯與端硯、歙硯、洮河硯、澄泥硯四大名硯相比,在國人中鮮為人知。然而,憑藉其精選和獨特的材質,以及宮廷繪畫大師的設計,名匠的琢製,其所呈現的高貴、華麗和典雅的特質,使之成為難得的硯林之寶。乾隆皇帝在其組織編撰的《西清硯譜》中,將康熙、雍正與自己所用的六方松花石硯列入硯譜之首,並親賦御詩,將「松花石硯」譽為大清國寶。

在研究和傳承松花石硯同時,張淑芬積極支援民間對松花石硯的研究和保護工作。2004年,張淑芬與松花石硯收藏家董佩信合作編著、由北京地質出版社出版的《大清國寶─松花石硯》一書面世。該書詳細介紹了松花石硯的歷史和文物價值。同年,她與董佩信合作,在瀋陽一處光緒皇家酒窖舊址,成立松花石硯博物館。經故宮博物院和國家文物局批准同意,該博物館完整複製了一套故宮松花石硯作為展品,展品原料與故宮松花石硯為同一產地。

足跡遍及世界 傳播中華文化

為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張淑芬先後赴美國、日本、德國、法國完成陳列展覽和考察文化交流活動。1986年,張淑芬首次出國辦展,赴美國迪士尼舉辦《中國鐘錶展覽》,她負責鑒定文物、複製修理文物,展出場地美工設計,以及撰寫出版圖錄說明等工作。當地觀眾通過展覽,進一步瞭解中國,也促進了中美文化交流。

1989年,她赴日本東京及名古屋等地舉辦《清朝宮廷文化展》。此展覽是以中國獨具特色的文房用具為主,綜合系統地展現中國文化的內涵。通過展出「三希堂」(乾隆帝的書房)中的複製品,使國外觀眾看到中國皇帝的御用品,瞭解清代滿族帝王為了學習漢族悠久的文化傳統,以及尋求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孜孜不倦學習的情形。

張淑芬回憶道,此次展覽通過介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中日友好及中日文化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作為此次出訪活動的團長,她除了完成展覽各項工作外,還應日本愛知縣、三重縣、岐阜縣,以及名古屋市文化廳的邀請,作了主題為《明清精製的文房用具》的專題報告。

如今,儘管張淑芬步入高齡,但身體健朗,耳聰目明,記憶力超強。她風趣地說:「當年我在中央美院的十五名同學中,有的去了天堂,有的身體不佳、行動不便,有的記憶力嚴重衰退,唯有我仍然活躍,這當然有個人心態的原因,因為我從小喜歡文物,從心底裡愛我的職業,所以工作時不覺得累。希望在有生之年,繼續為國家的文物保護事業,多做一些工作。」

她介紹,2002年由她出任主編,完成了《故宮博物院收藏藝術精品》六十卷之《文房四寶卷》三卷本的出版工作。2004年她擔任《中國美術全集——文房四寶》五卷的主編、以及論文和條目的撰寫工作。如今,若還做這樣的工作,恐怕身體不允許,但可以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作為中國民主建國會的委員,張淑芬自1992年起,已連續當選北京市政協第八、九屆委員。1993年她被聘為北京市政府特邀監察員,2002年1月,被聘為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2019年,被國家發改委價格認證中心聘為第三屆價格認定專家,2022年被聘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硯文化藝術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

退休後,張淑芬仍心系文房清供的研究,希望相關專題展,早日與觀眾見面。「值得欣慰的是,故宮北院正在興建。我相信,北院建成後,故宮將有不少沒有展出的文物,包括文房清供等雜項文物,有機會與公眾見面。作為一名故宮的老研究人員,屆時,如果需要我協助辦展,我會義不容辭。當然,我的身體也必須同意。」張淑芬微笑道。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