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精英

首頁 > 最新文章 > 華裔精英

創業紐約成就新移民楷模(2023.8)

發布日期:2023-10-03

──走訪紐約寧波同鄉會主席王心仁

文/莫利亞香港鏡報月刊紐約分社社長

圖/龔文謨

一位看過拙作《紐約蘭亭室翰墨飄香華夏文化異域生輝》(見本刊第551期)的讀者對我說,沒有想到在傳統的中國城還有這樣一個傳承發揚中華文化的所在,她的存在讓我有一種自豪感。另一位則說,這樣窗明几淨,設備齊全,寬敞舒適的書齋就連美國大學教授看了也會羨慕。在寸土寸金的曼哈頓要多少銀子才能支撐!

諸君所言在理。筆者走訪過多位在美國大學任教的知名教授,他(她)們的辦公室並不寬敞。楊振寧教授的會客室面積不算小,但結構讓人匪夷所思,可以用「錯落無致」來形容,如果面對面採訪,那麼楊教授習慣坐的椅子旁就放不下另一把椅子,如果一定要加座也可以的,那就成了促膝談心,與採訪氛圍迥異。所以來訪者的座位設在楊教授對面一個高出他坐位近一米的地方,尊敬不如從命,但坐定後發現形成「不平等」的畫面,環顧四周,又沒有調整的餘地,讓攝影師傷透腦筋;李政道教授的辦公室是哥倫比亞大學物理系一間專供諾貝爾獎得主使用的辦公室,能使用這間辦公室本身就是一種榮譽,但哥大這樣的辦公室就此一間,要等前面一位諾貝爾獎得主謝世之後,後面的得主方可遷入。辦公室裡書架和寫字枱幾乎佔了一半空間,另一半的牆上是綠色的「黑板」,上面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公式,從字的大小和位置看得出,這些公式不是一次寫上去的,那「黑板」面對的是一張可供兩個人坐的沙發,可以想見這些公式是李教授與同道探討問題或是向學生解疑「開小灶」時候寫的,至於為什麼不擦掉,說明這些公式的重要性。凝視整個黑板,那大小不一、參差不齊用拉丁字母和符號寫就的公式,更像一幅現代風格的藝術品,這又與李教授酷愛藝術、把科學研究與藝術思維相互影響的理念一脈相承;吳健雄教授的辦公室相對大些,除了寫字台就是書架,空間也所剩無幾,吳教授仙逝以後,哥倫比亞大學決定把這裡的一切贈送給南京的吳健雄紀念館,書籍、書信、文件就裝了數十箱之多;唐德剛教授、熊玠教授有個共同之處,他們可以就各自專攻領域裡的問題滔滔不絕講幾個小時,而辦公室相對簡約,他們是把學問裝在了肚子裡了;蕭永亮教授的辦公室不算小,桌子上排放着不同用途的幾台電腦,而且與秘書共處一室,秘書的桌子在牆角,幾乎沒有什麼空間了。施一公教授的辦公室幾台電腦都靠牆放着,初看中間還比較寬敞,後來發現,他使用的電腦是多維的,圖像不僅顯示在顯示器的屏幕上,而是一直延伸到屏幕外面,使用電腦的人,要遠離顯示器,才能多角度、完整地看清楚從屏幕上延伸出來的、看得見卻摸不着的立體圖像,所以辦公室必須要有較大的空間。大概如此,不再一一列舉,以免離題太遠。

在紐約蘭亭室裡有两張高低寬窄相同的桌子,都是王心仁親自安裝的,為了寫作時更舒適和高低一致,十幾條金屬腿反復鋸了多次。光滑如鏡的桌面上鋪上書畫專用毛毯,可以鋪開整張宣紙,兩張桌子拼在一起,可寫大幅作品乃至長卷。那位讀者說得不錯,蘭亭室從購置裝修,到每年的維持費用和空調、照明,加上經常在這裡舉辦學術交流活動,確實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難道王心仁繼承着萬貫家產? 非也!和絕大多數華僑一樣,他們赤手空拳來到新大陸,經過艱苦拼搏,一點一滴積累財富。這個過程發展是否順利,是否成功,要看各人的聰明才智的發揮,目標選擇是否正確,如何審時度勢,真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這個過程中,寧波人的生意頭腦似乎在發力。

1939年出生在上海一個普通家庭的王心仁,從小踏實肯幹、勤奮好學,中學時代就讀於上海市北中學,該校創建於1915年,是上海的一所重點中學,能考取重點中學的學生,學習成績比較亮麗。在校期間,王心仁數學成績尤為突出,曾經得到過一本日記本的獎勵,這在上世紀50年代,已經是不小的獎品了。學校離家比較遠,單程需要走45分鐘,為節省車費,他每天步行一個半小時。中午不能回家吃飯,帶上頭天晚上的準備好的飯在學校吃。在整個中學階段,是個不折不扣的走讀生,養成了他吃苦耐勞的毅力。

1959年,出現了他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他離開上海去香港投親,但是只能取得去澳門的合法簽證,到了澳門再找機會偷渡到香港,當時走這個途徑到香港的人很多,這被稱為「半偷渡」。

到了香港,經介紹在太古公司輪船上謀得一個工作機會。王心仁祖籍浙江寧波,出生在上海,這是他第一次離開上海,家裡長輩說寧波話,所以他只會說上海話、寧波話和普通話,對香港通行的粵語既聽不懂,更不會說。他又沒有任何船上工作的技能,被安排在叫作「管事部」的部門當差,具體差事是負責安排從船長大副二副三副到水手所有船上人員的吃喝和生活的一切事務。

四年工作下來,王心仁瞭解了現代企業的基本架構以及各部門的分工和合作,如同鐘錶上大小不同的齒輪,只有組裝位置正確才能走得準確。與此同時,他學會了粵語和聽懂和工作相關的簡單英語,同時也積蓄了一些辛苦錢,他把母親接到香港並安頓好母親的生活後,決心到能多賺一些錢的地方拼搏。

1963年,24歲的王心仁離開香港來到紐約,落腳在通行粵語的中國城。他有備而來,以他的經濟能力,只能把錢押在投資少利潤不高,但回報快的餐飲業。

當時的紐約華埠,雖然中國餐館不少,但大多是不上檔次的雜碎館,消費者儘管不太滿意,但也沒有其它選擇。人的有些生活習慣都可以在短時間內改變,唯獨飲食習慣很難改變。進入上世紀60年代,來自港澳、台灣及東南亞的華人移民增多,他們分散居住在長島、布魯克崙、皇后區、新澤西等地,但這些地方沒有專售中國食品的商店,也沒有中式飯店,住在這些地方的人會隔三差五到中國城買些中國食品和日用品,當然少不了吃頓中餐,暖一暖「中國胃」。中國改革開放以後,移民紐約的華人越來越多,曼哈頓唐人街天天人山人海。因此曼哈頓華埠的中餐館不愁沒有生意。曼哈頓唐人街進入了開埠以來最興盛的黃金時代。

王心仁看中了勿街1號一家經營廣式麵點和餛飩的鋪面,這家店品種少,口味單一,不能滿足來自不同地區華人的需求,生意一直不慍不火。這裡面對寬闊的交通要道包厘街,三面臨街,又有十分罕見的開闊的人行道,這裡又是進入中國城的一扇無形的大門。王心仁看好這是風水寶地。與那家廣式麵店相鄰兩家一家是修理電吹風、電熨斗和冰箱之類的家用電器;另一家是酒吧,除供應各種酒和飲料,還兼售甜得讓人發齁的點心。王心仁設想盤下這三家舖面經營中餐,但除了那家廣式麵店,其它兩家店主一口回絕。王心仁只得先租下麵館改做中餐,取名湖南園,牛刀小試,旗開得勝,顧客絡繹不絕。漸漸顯得地方太小不能施展拳腳了。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時代發展,技術進步,新一代電器產品不斷湧現,人們購買質量更好、功能更多、式樣更時尚的新產品,沒有人再去修理那老舊的玩意兒了,巴不得老的早點懷,好換新品種。那個破店的顧客越來越少了,老闆主動找王心仁,要求轉讓鋪面,湖南園第一次擴張;沒有多久,隨着附近華人移民不斷增加,洋人不斷遷出,那酒吧的生意也一落千丈,店主心急火燎地找王心仁,希望他接手這個店面,湖南園第二次擴張了;隨着飯店面積擴大,客人也相應增加,沒有擴張的餘地了。王心仁動起了人行道的腦筋,湖南園前面的人行道比標準寬出許多,如果利用一部分人行道,將店面向外擴展放一張桌子的寬度,就能為飯店增加好幾張桌子,於是給市政府寫報告,要求佔用人行道。政府有關部門查資料發現,按湖南園的要求往外擴展以後,人行道仍然比標準的寬,於是很快批准了湖南園請求,這樣飯店擴大了,可以接待更多食客,政府稅收也增加了,兩全其美,三方受益,皆大歡喜。湖南園順利實現了第三次擴張。

飯店業務增加了,人手顯得不夠。在其它公司做文員的王夫人桂瑛娟女士下班後也來幫忙。王心仁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帶來的紅利,但他沒有被眼前的火紅生意陶醉。他明白,首先目前居住在遠處的華人都到這裡來消費是暫時現象,不可能永遠保持下去。一旦那些地方華人新移民增加到一定數量,華人超市、華人餐館必將應運而生,那時,人們必然就近消費,不會捨近求遠再到唐人街來;其次,就餐飲業而言,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的飯菜品種和質量逐漸跟不上消費者的需要,旅遊者和新移民的到來,更刺激了這個趨勢的發展;第三,唐人街居民的後代普遍受到良好的現代教育,他們的視野遠超他們的前輩,逐漸向主流社會靠攏,他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遠高於他們的前輩,不少人搬離唐人街,這是必然趨勢,是正常的、是好現象。這預示着唐人街必將盛極而衰,必須變革才能重生。

王心仁認為我們不必悲觀,做好應變的準備,爭取主動,才不會成時代的棄兒。就湖南園而言,眼下重要的是增加菜式,提高服務水平,才能繼續留住顧客。但如何增加菜式,開發創新菜是難題,廚房那麼忙,沒有精力再研發新新菜式。對此,夫人有主意,桂瑛娟說,等打烊以後,我們留下,你就掌勺做菜,我們品嚐,我說不好吃的就淘汰,我說好吃的客人一定喜歡,就保留。

好主意!說幹就幹,每天大家下班以後,熄燈打烊,王氏伉儷重新回到廚房。這時搖身一變,老闆成了「主廚」,老闆娘成了打雜的助手、洗碗工,他們重新生火切配架鍋炒菜,一陣忙碌後夫妻倆坐下來細細品嚐,把「好吃的」菜品的主料配料、製作步驟一一記錄下來,起一個好聽的菜名。最後把灶具餐具檫洗乾淨,放回原處,回家休息。如此一連做了六個月,天天「加班」,居然記錄成了一本菜譜,是否能搬上台面,是否能得到客人認可,最後還得過客人這一關。這是對外,對內,必須大廚的配合。如果大廚不配合,這個增加新菜品的計劃也很難實施。

無巧不成書,正在這個骨節眼上,二廚突然提出辭職,走了。在廚房裡,二廚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人物,他要與大廚密切配合,準備和初步加工各種食材,配菜抓碼,需要時還要頂替大廚掌勺出菜。他辭職就大大增加大廚的工作量。當王心仁把這事告訴大廚時,大廚第一個反應是:他的工作誰來做?王心仁胸有成竹地說,那只好我來做咯。大廚不知道老闆半年來已經練就了十八般武藝,以為他只會指手畫腳,不但增加了他的工作量,還會把後廚弄得亂七八糟,自己又整天處在老闆的監督之下。於是也拍屁股走人。王心仁正式上崗,成了大廚了。

王心仁決定每月推出一道創新菜,免費請客人試吃。如果食客認可,就把道菜翻譯成英文,正式寫入菜譜。

餐飲業有個規律,下午3點以後有段相對空閒時間,王心仁通知老顧客,本月某一天將教做中國菜,歡迎來學習並免費品嚐。時間一到,客人陸續到來,王心仁當着客人面有模有樣開始表演,一面請人用中英文講解菜名,所用主料配料和調味料,客人們看得認真,很受歡迎,但品嚐環節畢竟每人只能吃到一小口,對有喜歡的,有客人乾脆不走了,留下吃晚飯,有的還呼朋喚友一起品嚐,就要點這道新菜,並以能夠成為第一個吃到此菜的人為榮幸。一次有位老顧客找王心仁,他自我介紹說,他叫馬丁,要為新菜介紹節目做講解員,而且保證他講解效果一定比現在好。王心仁看看這位並不年輕,長相身高並不出眾的美國人,猶豫了一下,想至少他的英語發音標準,容易被人接受,就答應了。下一次教做新菜時,馬丁準時來了,和平時來吃飯的時候一樣,背一個有點邋遢的大背包,他要求先看今天要示範的菜譜,然後說他要打扮一下。等馬丁再次現身時候大家樂了,原來他是一位如假包換的紅鼻子小丑!演員!他一本正經給大家說中餐如何如何好吃,今天由湖南園老闆親自教大家的菜叫什麼,用哪些食材,而且保證大家沒有吃過,他一邊說一邊作出引入捧腹的誇張動作,有時還穿插一下小魔術。王心仁開始操作的時候,他在一旁插科打諢,雖然事先沒有排練過,卻配合得十分默契。大家品嚐菜餚時馬丁吹些氣球送給大家,皆大歡喜。

消息傳開,湖南園食客暴增。每月一次的教做中國菜節目一位難求,甚至門外窗外擠滿了看熱鬧的人。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中英文媒體爭着來採訪,《紐約時報》記者別出心裁,用詩一般的語言,似真如幻地寫了一大篇報道,以《烹飪示範?這就像雜耍表演》為題,刊登在1976年7月7日的《紐約時報》上,還配發了王心仁炒菜的照片,吊足讀者胃口,湖南園生意爆棚了,王心仁成功了。

湖南園酒樓創新成功的舉措驚動了華盛頓,國會議員親自將1978年2月23日飄揚在國會大廈圓頂上的那面美國國旗,連同證書送給王心仁、桂瑛娟夫婦,隆重表彰他們作為新移民在美國創業成功的楷模。王心仁自1973年自1978年整整六年沒有休息的艱苦奮鬥精神得到肯定。現在,這面見證新移民為美國社會作出貢獻的星條旗和證書陳列在蘭亭室,成為鎮室之寶。

真像預料那樣,在瞬息萬變的歷史潮流中,紐約唐人街的社會結構和經濟形態也發生了巨變,王心仁以他敏銳的觀察力,審時度勢,隨着年齡增長,放棄了讓他在異國他鄉站穩腳跟並事業有成的老行當,轉向房地產經濟發展。

王心仁的成功,在充分展示了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和踏實勤勞、艱苦奮鬥、善良守法的優良傳統和高尚的精神,也展現了新移民對所在國作出的貢獻。為其他族裔移民作出了榜樣。

作為移民,王心仁入鄉隨俗,已入籍美國,子女也成家立業,散居美國不同地方,融入主流社會。王心仁以實際行動證明,與絕大多數移民一樣,熱愛所在國,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和祖籍國的心始終不變,他數十年來活躍在華人社區,在領導和凝聚同袍,盡心盡力保護同袍利益,注重培養下一代等方面作出傲人的貢獻。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