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動態

首頁 > 最新文章 > 神州動態

安全事故頻發輿論空前沉默(2023.9)

發布日期:2023-10-03

◎子瞻

81、53、31、29、11……這些數字分別是今年前半年以來,在京津冀暴雨、內蒙古煤礦坍塌、寧夏燒烤店燃氣爆炸、北京長峰醫院大火、齊齊哈爾中學體育館坍塌等事故中遇難者的數字。

前半年安全事故接二連三

每一個數字的背後,都對應着一個悲痛欲絕的家庭。歷經時間的沖刷,最終活生生的人成為悲劇裡冷冰冰的統計數字。更令人遺憾的是,這一連串數字僅僅是已經發生的安全事故的冰山一角,並將在未來不可避免地繼續向上攀升。何處是峰值?無人可知。

面對頻發的安全事故,人們或是悲痛,或是絕望,或是憤怒不止,或是精疲力盡。但是無論懷着何種情緒,公眾都希望明白一場場奪命的事故究竟為何會發生,又為何會屢禁不止。無論是暴雨還是煤礦,無論是爆炸還是大火,回顧每一場引發輿論滔天的安全事故,看似原因不同、地點各異,但卻都存在着共性,很難稱得上是完全獨立的事件。

在事故發生之前,領導層對安全生產總是有層出不窮的批示,而各地方也總是在積極學習,甚至開展形形色色的「運動式」治理行動,但唯獨對擺在眼前的安全隱患渾然不覺,沒有人在意暴風雨來臨前的寧靜。

在事故發生之後,從政府到媒體再到責任當事方,沒有第一時間的回應,沒有第一時間的報道,甚至沒有給逝者家屬第一時間辨認屍體的機會。取而代之的,是以出奇一致的沉默作為對事故的回應。只是偶爾的,有一場以發布會為名的惺惺作態的默哀。

事發前的冷漠無視與事發後的默不作聲,成為頻發的安全事故的共同點。

一場事先張揚的意外

細看每一次突發的安全事故,大部分都像是一場事先張揚的意外。有人比喻稱,就如同一幢早已搖搖欲墜的大樓,來往的行人都已經注意到,但卻一直沒有人修補。這一諷刺的比喻,在齊齊哈爾中學體育館坍塌事故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7月23日下午,黑龍江齊齊哈爾市第三十四中學校體育館發生坍塌事故,造成11人死亡,4人受傷。事後調查悲劇原因在於,施工單位違規將珍珠岩建材堆置體育館屋頂,因受降雨影響,珍珠岩浸水增重,導致屋頂荷載增大而引發坍塌。

隨着信息逐步披露,人們意識到這一起悲劇原本是可以避免的。衛星圖像顯示,屋頂的珍珠岩建材在今年4月底已經堆放,並且引起路人擔憂,在事故發生前拍下視頻,但是這一明顯的安全隱患卻沒有受到任何安全檢查人員的注意。

更可笑的是,就在事故發生前三天,齊齊哈爾應急管理局還發布消息稱,該市安全生產「20萬人大培訓」百日行動效果顯著,全市已完成培訓人數達23.6萬餘人,「實現了從業人員安全意識顯著提升、事故防範能力顯著提升、無證上崗現象得到有效扭轉的『兩提升、一扭轉』工作目標」。這一篇令人咋舌的官樣文章與隨後發生的悲劇相互呼應,無異於把當地形式主義的安全檢查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無獨有偶,帶走29人生命的北京長峰醫院大火,在事發前也經歷了同樣光怪陸離的一幕。4月18日中午,長峰醫院住院部東樓發生火情,導致遇難29人。經初步調查,事故為醫院住院部內部改造施工作業過程中,產生的火花引燃現場可燃塗料的揮發物所致。

就在事故發生50天前,北京長峰醫院曾發布「嚴格落實火災防控措施」的新聞稿。這篇題為《防風險、除隱患、保平安——北京長峰醫院嚴格落實火災防控措施》的新聞稿,從「提高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加強火險預防,確保萬無一失」、「加強日常巡查,注重隱患整改」三個方面,介紹了該醫院就火災防控工作進行的「紮實安排布署」。目前,這篇可以與齊齊哈爾應急管理部媲美的「雄文」已被刪除。

形式主義的安全監管,讓一場場本不該發生的事故發生,讓一場場事先張揚的意外奪取無辜者的生命。有人斥責形式主義的檢查,無異於「殺人的幫兇,奪命的匕首」,並呼籲開展真實的安全調查,不要等輿論怒火滔天時,再把安全檢查當成平息憤怒的工具。但接二連三的事件如「複製粘貼」一般出現,讓人們看到儘管後果如此慘痛,但教訓卻未必深刻。

充滿荒謬的沉默

在安全事故發生時,及時回應社會公眾的關切,理應是政府部門的職責與義務。但現實情況卻是,明明是關係到公眾生命安全或者社會正義的事件,在一些地方政府或監管部門眼裡,卻總被當成輿情危機處理。在解決不了問題時,只能解決提出問題的人。

因此,人們在一次又一次的事故後看到,「官話」不厭其煩的重複,「人話」卻鮮少能聽見,藍底白字的所謂權威通報沒完沒了,卻沒有任何信息增量,而探尋真相的媒體深度報道卻早已經沒有了蹤影,只留下一個又一個待解的疑惑和一條又一條打不開的連結。

在京津冀暴雨面前,沒有人出面來解釋具體的洩洪安排,以至於外界紛紛猜測是否是為保護北京、雄安而不得不「水淹涿州」。缺少權威的披露和媒體的報道,謠言只會甚囂塵上,最後只有河北書記誓言堅決當好首都「護城河」的一地雞毛。

在內蒙古礦難發生後,當地在第二天召開了情況通報和新聞發布會,但此後無任何回應,導致各地趕來的家屬紛紛擔心救援工作是否還繼續開展。一直等到事故發生四個月後,內蒙古應急管理廳發布的文件裡沒有失聯人口,以此正式向公眾宣布剩餘的53名困在阿拉善礦中的工人全數由「失聯」轉為了「遇難」。

在北京長峰醫院的火災中,事故發生後令人詫異的沉默達到最為誇張的程度,引起輿論的一片譁然。從火災發生到媒體報道這8個小時內,當地政府和相關媒體都在做什麼,無人知曉。不得不說,在社交媒體高度發達的時代,這簡直是「新聞史上的奇跡」。而這8個小時的沉默,這種明顯違背現代傳播規律的現象又僅是媒體失職的原因嗎?人們不能說也不能問,卻都心知肚明。

更荒謬的是,發生這麼嚴重的安全事故,許多受害者家屬竟然是晚上從新聞裡才得知火災的消息,然後到處尋找親人的下落。這過程中他們沒有接到醫院任何電話,只能拼命給醫院、給醫生、給護工打電話,但沒有人能給他們答覆。他們衝到醫院,工作人員前後只有一句話,先登記再詢問。有人凌晨在醫院找見親人,但已經天人永隔,有人焦急尋找一夜,直到次日淩晨還是杳無音訊,只能求助於媒體。

重大的安全事故發生之後,家屬最希望知道親人的安危,社會公眾最希望知道事故發生的原委,以沉默來應對外界的關切,甚至以有形或無形的暴力來應對輿情,說到底是源自於權力的傲慢,是公權力對於作為人的訴求的不屑一顧。

不得不說,刪掉文章視頻,的確能消除個別領導關心的輿情隱患,可威脅公眾生命的安全隱患只是被暫時遮蓋了起來。搞定新聞媒體和網絡平台,的確能在短期內平息輿論危機,可真正解決問題、消除隱患、拯救生命的寶貴機會,也因此白白錯失。 

信息披露的藝術

如果說在頻發的安全事故裡全是一片死寂般的沉默,可能有失公允,畢竟還是有零星的新聞發布會和只准轉載的權威通報來告訴大家發生了什麼。現在不少政府部門都接受了「良好的輿情管理培訓」,掌握了當前社會環境下些許處理輿情危機的精髓,人們也在一場場發布會和官方通報裡,逐漸瞭解到信息披露的藝術。

以齊齊哈爾體育館垮塌事故為例,在官方通報裡,除了強調領導重視外,關於死亡人數的表達,非常講究:事故發生時,館內共有19人,其中4人自行脫險,15人被困。已經搜救出14人,其中4人已無生命體徵,6人經全力救治無效死亡,4人無生命危險。

經過輿情管理培訓的官員真的很懂傳播學。粗略看一眼的話,信息可能是這樣的:館內共有19人,15人被困,已經搜救出14人,這是多好的成績呀。但認真看一下,搜救出來的15人中,情況比較複雜,「其中4人已無生命特徵」。這4人,明明是救出來的時候已經死了,但是卻沒有使用「死」這個字,而是「無生命特徵」——這個片語的核心詞,是生命。

一樁讓人無比悲傷的事,就這樣成了一個「領導高度重視」,各級也都高度重視的正面宣傳。看一下這些詞:第一時間趕到……迅速調集力量……已搜救出……全力救治……救援仍在緊張進行。但到底死多少人?這成為了一道數學題,人們必須自己計算,並且在說出這個數字的時候小心翼翼。

長峰醫院的大火同樣如此。在令人詫異的沉默8小時後,官方召開通報會告訴公眾,事故原因初步判定為醫院內部改造施工時產生的火花引燃,包括院長在內的12人涉嫌重大事故責任罪已被公安機關控制。排成一行的官員們在通報會上向事故的遇難者默哀,不得不說,這一套動作倒是越來越熟練。

然而,還有更多公眾和死難者家屬關心的核心問題在發布會上沒有得到回答。醫院火災,為什麼患者家屬是看新聞才知道的?據稱消防隊救援及時,為什麼一場普通火災死了這麼多人?這就和齊齊哈爾的通報如出一轍,為什麼不直接寫10人死亡,為什麼不指明死者中有多少是學生,房頂坍塌時他們正在從事什麼活動,這又涉及到多少個家庭?

答曰:對不起,這就是通報的學問和信息披露的藝術。無論是藍底白字的權威通報,還是扭扭捏捏的發布會,橫豎就一個意思:你問你的,我說我的。等到輿情冷卻下來,好像一切又都沒有發生過。

今年以來,中國安全事故頻發,許多人喪生、許多家庭破碎。然而,細數這些突發事件,看似原因不同、地點各異,但卻或多或少存在着共性,人們都聽見了震耳欲聾哭訴,看到了政府官員和主流媒體的沉默。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