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政經

首頁 > 最新文章 > 港澳政經

政府資金耗盡西九文化區何去何從(2023.11)

發布日期:2023-12-01

◎文軒

西九文化區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無論是利用西九高鐵站的優勢吸引遊客到訪,還是考慮充分利用區內資源,搞活夜市,都有其用武之地。而這一切的關鍵在於定好基調、找準方向,政府對此責無旁貸。否則待到西九真正「乾塘」之時再出手,則為時晚矣。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而作為香港最重要文化基建投資之一的西九文化區,理所當然地應承載這一使命。然而,西九文化區的運營長期飽受爭議,不僅沒有明顯提升香港的文化藝術水平,更連年高額赤字,最近甚至預告2025年便要將政府注資的216億元(港元,下同)花個清光,此後難以為繼。這究竟是一時的運籌失當,還是從根本上就有問題?

預告216億元撥款將於2025年耗盡

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下稱西九管理局)十月公布赤字問題時表示,在大刀闊斧的節流和積極採取開源措施等雙重作用下,該財政年度的基本營運赤字為7.18億港元,較2021/22年度實施緊縮開支前的赤字預測減少五成,形容業務表現「理想」。但局方亦同時表明,預料到2025年,政府注資的216億元撥款便會全部耗盡,失去舉辦展覽及表演活動的能力。短短15年,便把216億元燒了個七七八八,期間西九管理局到底做了些什麼?

西九文化區最初的構想,於1998年由香港特區的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在施政報告中提出,當時還是叫「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目標是希望藉此將香港發展成亞洲文化藝術中心,但過程一波三折,曾一度放棄原有的發展框架。及至2008年特區政府成立作為法定機構的西九管理局,並向其一筆過注資216億元以發展西九文化區。然而,如今15年過去,西九文化區僅落成四個場地︰故宮文化博物館、M+博物館、自由空間和戲曲中心,而當中故宮文化博物館還是由賽馬會捐資35億元興建,其餘三者加起來耗資亦不過80億元。西九管理局去年披露的財政狀況顯示,216億元撥款還餘61億元,即便按照每年虧八億元來算,至少也能堅持個七八年,現在不過3年就「乾塘」,實在令人費解。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西九管理局賣慘賣得厲害,形容在控制成本開支上已「血流成河」,「減到就嚟見骨」,但現在有多捉襟見肘,當年一擲千金購買「藝術品」時就有多豪氣。2014年,M+曾以1500萬元買下一個日本的「壽司吧」,成為M+博物館內最大型展品,而這個壽司吧其實就是一家東京壽司店的舊裝修。香港進念二十面體聯合藝術總監胡恩威曾直言對此不能理解:「一堆木頭啫,買本港70年代的大牌檔都好過呢個啦!」後來,M+博物館又高價購入韓國不知名藝術組合「張英海重工業」的藝術物品,從網上傳出的圖片來看,基本都是廢棄的盒子,購買邏輯同樣令人迷惑。

重金買反華藝術家藏品惹爭議

錢花了大把,買的東西還飽受詬病,當中最受爭議的當屬花了約1.77億元重金購得前瑞士駐華大使、藝術品收藏家烏利希克的一批收藏品。雖然這批藏品當時號稱估值約13億元,但當中不少內容涉及抹黑及攻擊中國政府,例如石心寧的《杜尚回顧展在中國》油畫,以醜化、詆毀國家領導人為主題。又例如反華藝術家艾未未的一幅照片,當中有人以中指指向天安門城樓等。據了解,希克於上世紀80年代任駐華大使時,在北京買下大量便宜的藝術品,離任時則把這些藏品帶回瑞士,並下海做了藝術品經紀人,創立「中國當代藝術獎」,專門吹捧一些反共、踩道德底線的作品,以抬高他們的身價,艾未未就是由其一手捧紅。希克以所謂「半賣半送」的方式,將這批藏品「平賣」予M+,還因此獲邀成為M+董事局成員,當真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誠然,藝術是相當主觀、相當個人的,但並不意味着只要冠上「藝術」之名便可為所欲為。很明顯,石心寧、艾未未等人的作品不可能在中國內地展出,因為其作品就是在挑釁國家政權。那麼,香港以「大方」的姿態展出這些作品,是為了顯示自己的「包容」,還是顯示自己是國家的漏洞?有不少市民乃至立法會議員都質疑西九此舉是否違反了香港國安法,但西九管理局卻擺出一副「你不懂欣賞藝術」的高傲姿態。

身為西九管理局主席的唐英年就曾表示,藝術品需要留給你一種印象,而且需要引發人思考,他引用曾經展出過的一個排泄物展品稱:「多數人都會批評,話有無搞錯啊,咁叫藝術品,其實咁正正係藝術品,因為會引起你思考。」他也直言不諱地承認,希克藏品當年就是他親自飛去瑞士找希克爭取回來的,並稱有這套藏品,「心就定了」。

如今錢花得所剩無幾,一直叫窮的西九管理局卻一反常態,並不慌張,還表示因不想瓜分民生資源而暫時不會考慮尋求政府注資,未來計劃以借貸、籌款,尋求贊助、興建酒店或住宅及發債等方式來維持運作。然而,如果這些方法真的有效,為何不早為之,而要等到山窮水盡?事實證明,西九管理局果然還另有後招。

倘允變賣資產遺禍深遠

據傳媒引述,西九管理局已向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提交方案,建議將西九文化區內的住宅由「只准租、不准賣」,改為容許出售。雖是短短數言,但這一方案一旦落實,影響將相當深遠。事實上,西九的資產本就是政府的資產,拿政府的資產去變賣,說到底還是從政府那裏拿錢。而一旦允許變賣,就相當於西九管理局手上又多了一大筆可以拿來揮霍的資產,這個如意算盤當真打得響。再退一萬步來說,即使變賣資產能讓西九起死回生,但西九作為香港發展文化藝術的重要基地,承載着重要的使命,到時被東賣一塊,西賣一塊,日後再要作大型規劃、統籌發展,其難度將成倍增加,可謂後患無窮。

其實,收緊開支的方法有很多,精簡西九管理層的架構及削減薪金最為有效。儘管西九管理局強調大幅削減開支,但哪怕三年疫情,管理層的人工也照樣是有加無減。根據西九管理局的年報,2019年行政總裁酬金為595萬元,管理局11位高級行政人員(包括行政總裁、首席商務總監、首席機構事務總監、首席財務總監、首席工程總監、表演藝術行政總監、總法律顧問、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和M+博物館館長)酬金支出合共2828.7萬元。及至2022年,行政總裁酬金已達736萬元,漲幅高達23.7%,11位高級行政人員的酬金支出亦達3322.8萬元,漲幅亦有17.5%。如果把西九發展重新納入政府治下,這筆支出完全可以省下來。

西九運作存三大謬誤

無論是財政問題,還是發展方向,不難看出的是,西九之困在於管理,舵手沒有認清方向,西九的發展便頭頭碰壁。而解決西九之困,首要解決的是西九運作的三大謬誤。首先,西九文化區建立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發展香港的文化藝術,必須以長遠的眼光來看待西九的發展,而非以一時的盈虧作標準。讓西九管理局以自負盈虧的模式運作明顯不可取,政府應當在西九的發展中扮演主導的角色,而非任由西九管理局自由發揮。

其二,西九必須採取問責制。作為負責運營的西九管理局在把政府的注資揮霍一空之後,自己拿着高薪厚祿,卻無需承擔任何後果,且西九管理局自把自為,幾乎不受任何約束,這些都是很不正常的。例如M+最初的定位是「以香港為本位」,但根據立法會文件顯示,M+逾8000件藏品中,來自本港的藏品僅佔兩成一,內地的有三成四,其餘近一半都是來自外國,早已偏離最初定位,導致許多本地藝術家都抱怨沒有展示自己作品的空間。再者,M+收購藝術品,只委任一家國際拍賣行估價,沒有獨立、嚴謹、透明的評估機構,形同黑箱作業,政府對詳細情況一問三不知,如何能確保沒有利益衝突?一個沒有監管、不用問責的機構,亂象叢生是必然的結果。

其三,西九文化區必須要貼近市民,才能煥發蓬勃的生命力。目前西九文化區不僅離地,而且與香港市民、香港藝術界的距離很遠,一直在走高消費模式,普通市民和團體根本難以投入和參與各項活動。例如許多劇團都抱怨西九戲曲中心場租太貴,一日的花費竟高達7萬元,比起劇團常用的高山劇場折實後的8,000元租金高出將近9倍,而殿堂級的香港文化中心場租亦只需2萬多元。有業界人士估計,中小型劇團若在西九演出,虧損機會較大,戲曲中心對業界而言幾乎形同虛設。與此同時,亦有立法會議員指出,西九文化區常被閒置,夜晚6點後有如死城一般,另一角度反映了西九文化區未能物盡其用。

西九文化區的發展已經放任了15年,如今連年巨額赤字及企圖變賣資產的計劃無不在向政府敲響警鐘:西九問題已到了不得不正視的地步!其實,西九文化區有巨大的發展空間,無論是利用西九高鐵站的優勢吸引遊客到訪,還是考慮充分利用區內資源,搞活夜市,都有其用武之地。而這一切的關鍵在於定好基調、找準方向,政府對此責無旁貸。否則待到西九真正「乾塘」之時再出手,則為時晚矣。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