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聚焦

首頁 > 最新文章 > 國際聚焦

從美中關係回穩看大國關係新動向(2023.12)

發布日期:2024-01-04

◎胡后法

11月15日,全球注目的中美首腦會晤在美國三藩市斐洛里莊園舉行,兩國元首就事關中美關係的戰略性、全域性、方向性問題以及事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大問題交換了意見。從官方對會晤的這一表述中,可以看出會晤對國際局勢的重大意義,也表明中美關係對世界未來發展走向無可比擬的重要性。會晤取得了20多項重要成果,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期。會晤為中美關係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並將推動兩國關係朝着健康、穩定、可持續的方向邁出新的步伐,也將對世界局勢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值得注意的是,中美關係的回穩必將帶動其他西方國家與中國改善關係,澳大利亞對華關係的正常化就是最好的詮釋。

地球容得下中美共榮

中美關係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許多重大國際問題的解決取決於中美兩國的態度。世界難以承受中美關係的惡化,中美爆發衝突更將是世界的災難。然而,人類發展到今天,雖然科技快速發展、文明高度發達,但在國家關係方面,始終未能擺脫大國衝突的噩夢,所謂的「修昔底特陷阱」似乎成為大國關係的宿命。隨着中國綜合國力的快速增長,美國將中國視為頭號競爭對手,想方設法打壓、圍堵中國,企圖阻止中國成為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大國。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特在研究了伯羅奔尼薩斯戰爭的來龍去脈後提出,雅典的強大引起了斯巴達的恐懼,因而引發了長達30年的戰爭,最後雙方均遭毀滅。近年來,學者們將修昔底特的這一歷史推論頻頻用於分析中美之間的競爭關係。

中國並不認可「修昔底特陷阱」,但美國近年來的行為似頗受「修氏」理論影響。在美國看來,中國的崛起必然取代美國的地位,美國為所欲為的稱霸行為將難以為繼。中國越強大,美國對維護霸主地位的緊迫感越強烈,遏制、打壓中國的衝動也越強烈。近年來,美國對中國採取極限施壓,本質上都是出於美國的這種「修昔底特」心理。然而,人類已進入互聯網和全球化時代,這種「有你沒我」的「大國生存哲學」早該失去存在理由。作為歷史最悠久、文化底蘊最深厚的民族,中國也知道只有與美國搞好關係,才能實現民族復興大業。為此,中國提出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作為實現這一理念的具體行動,中國近年來還相繼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

在對美關係上,中國一直保持戰略定力,不隨美國的無理挑釁起舞。因此,美國的對華遏制戰略並沒有達到原本想要達到的目標,反而傷害了本國經濟,還浪費了大量外交資源。這一事實迫使拜登政府反思對華遏制的利弊得失。過去五年,美國對中國分別發起了貿易戰、科技戰和金融戰,成為中美競爭的主戰場。與冷戰期間的美蘇競爭相比,雖然少了軍事威懾的劍拔弩張,但競爭的深度和廣度卻遠遠超出了美蘇競爭,而且波及範圍十分廣泛。美國利用貿易、科技、金融等手段欲置中國於死地的極限施壓幾乎使全球所有國家受損。經過五年的較量,美國發起的「三大戰役」並沒有取得理想戰果。貿易戰基本上以失敗告終,科技戰也已顯示出失敗前景,中國成功突破晶片技術封鎖就是極好的例子。至於金融戰的前景,只要中國築牢「金融防火牆」,順應國際上「去美元化」的潮流,金融戰的失敗也將是不可避免的。

大國對抗,必須要有強大的「朋友圈」。美國在這方面本來是有很大優勢的,畢竟憑藉其財大氣粗可以拉攏其他國家共同對敵,但美國近年來在這方面「用力過猛」,只顧美國本國利益,很少考慮盟國處境。這在特朗普時期表現得登峰造極,但拜登執政後也無根本改觀,如拜登政府通過的《通脹削減法案》,就是一部損人利已的不正當競爭法,引起了盟國特別是歐洲國家的強烈反對。

與此相反,中國大力推進落實「一帶一路」倡議,打造一系列互利共贏的國際合作平台,中國還推出了一系列加大對外開放的措施,中國的朋友圈因而不斷擴大,使美國的對華制裁、封鎖等極限施壓措施收效甚微。中國從來不主動與美國對抗,而是將着力點放在與所有國家建立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關係上。中國始終聲明不與美國為敵,中國的發展不是為了與美國爭霸,更不是為了取代美國。中國深知,要實現民族復興,必須和美國建立「美美與共」的共贏關係。正如習近平主席和拜登會晤時說的:「地球容得下中美各自發展、共同繁榮。」對抗從來不是中國對美政策的選項,但當美國侵犯中國的核心利益時,中國的反制也不會手軟。

探討大國相處之道

俗話說,不打不相識。過去五年,是中美作為世界兩個頭號大國進入白熱化競爭的重要階段,美國是競爭的進攻方,中國是防守方,但中國的應對很有章法。經過五年的較量,美國看來已認識到自己的戰略失誤。在全球化時代,美國想要全面圍堵、孤立中國是不可能的。如果將世界分割成由美國和中國主導的兩大體系,由此割斷中國與西方發達世界的聯繫,這是不現實的,如真要進行這樣的嘗試,將付出巨大代價,甚至會導致美國的加速衰落。

正是基於以上現實,美國精英階層近來似乎變得清醒了,他們正開始改變對華策略,其核心就是該合作的就合作,該打壓的繼續打壓。雖然美國沒有完全放棄對華遏制,但承認和中國合作的必要性,這不失為是受挫後的一種糾錯。只要美國重回合作,哪怕是在部分領域,作為兩個最大經濟體,合作的領域也是十分廣闊的。

近來,美中各層級的交往逐漸恢復,一些中斷已久的對話機制重新開機,民間交往和文化交流也異常活躍,媒體上看到的都是有關中美合作的正面報導,給人以「中美又回到了二三十年前的蜜月期」的感覺。中美關係的回穩,美方的主動性明顯大於中方,說明美國這幾年圍堵中國的行動看起來「氣勢洶洶」,但由於其行為既損人又害己,失道寡助,最終不得不放棄「脫鈎斷鏈」的如意算盤,回到合作與競爭的道路。

中國這幾年雖然「被動挨打」,但中國的對外政策順應時代潮流,符合各國利益,中國的開放為各國提供了巨大市場機遇,中國通過「走出去戰略」為各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中國在國際上贏得的崇高地位體現了「得道多助」的深刻道理。

近年來,中國致力於和美國探討「大國相處的正確之道」,習近平在這次三藩市元首會晤中也緊緊圍繞這一核心話題,向拜登推心置腹地提出了中國的主張,試圖解除美國對中國發展的「病態心理」。解決大國相處之道的問題,是保證中美合作共贏、防止矛盾衝突的根本之道,也是檢驗中美大國擔當的無形考卷。中國這幾年的對外政策已回答了大部分考題,而美國卻至今沒有做出像樣的答案,但從三藩市元首會晤取得的積極成果看,美國似乎也在思考「大國相處之道」這張考卷的答案。

澳洲率先調整對華關係

中美關係牽動全球,中美關係的壞與好,既可禍及世界,也可惠及世界,這是由「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這一事實所決定的。年初以來,中美關係開始鬆動,政府間交往日趨頻繁。國際社會敏銳地捕捉到中美政治風向的微妙變化,特別是美國的盟國對中美間吹起的暖風「看在眼裡,動在心裡」。澳大利亞似乎是行動最快的國家之一。11月初,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七年來首位訪華的澳大利亞總理。中澳關係經歷的曲折,正是中美關係影響世界的一個最好案例。

50多年前,澳大利亞時任總理高夫·惠特拉姆頂住西方壓力,毅然決定與中國建交,並成為澳歷史上第一個訪問中國的澳總理。在當年歡迎他的宴會上,惠特拉姆表示,澳大利亞和中國不僅處於共同的環境,而且擁有共同利益。他的這一立場為後來中澳關係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中澳自建交以來,雙邊關係發展迅速,一度走在中國與西方國家關係的前列。中澳雙邊貿易總額從1972年的1億美元,到2022年已提高到2209億美元。2014年,中澳宣布將兩國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澳大利亞對外出口的頭號市場,佔澳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左右,超過其對美國、韓國和日本的出口總額。澳大利亞還是中國留學生的重要目標國。目前,在澳的中國留學生近62萬,據澳所有留學生來源國的首位。

雖然澳中關係達到了空前的深度和廣度,但阿爾巴尼斯的前任莫里森總理卻在美國壓力下,推行極端反華政策,掀起了「狂野的仇華運動」,中澳關係遭遇了大倒退,不僅中斷了高層往來,兩國經貿關係也遭受重大打擊,給兩國企業造成了巨大損失。阿爾巴尼斯執政後,開啟了調整對華關係的進程,兩國關係逐漸走上了正常化軌道,各領域的關係開始恢復。而阿爾巴尼斯的這次高調訪華正是中澳關係改善的重要標誌,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莫里森緊跟美國的對華遏制戰略,率先在西方國家中宣布禁止中國華為的5G技術。在新冠疫情爆發後,莫里森也是最早跳出來提出對中國發起疫情溯源行動。2021年,莫里森領導的澳大利亞還與美國、英國組建了「奧庫斯」聯盟,簽署了美、英幫助澳打造核潛艇艦隊的協議。這一協議破壞了國際核不擴散努力,震驚了國際社會。實際上,「奧庫斯」明顯具有針對中國的軍事聯盟性質,其深層考慮是為打造「亞太北約」進行鋪墊。澳還積極參與美國發起的美、印、日、澳四方安全對話機制。

然而,莫里森政府的這些倒行逆施損害了澳自身利益。澳大利亞長期以來與中國有着緊密的經貿關係,雙方貿易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在有些產品領域,如鐵礦石、農產品等,澳大利亞對中國市場有着相當依賴。莫里森雖然親美反華,但由此對澳帶來的經濟損失又不可能從美國那兒得到彌補。充當美國「馬仔」,卻得不到美國盟主的應有回報,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以犧牲本國利益為代價的親美政策日益受到澳國內的質疑。

此外,莫里森親美反華的外交在亞洲製造了緊張,增加了亞洲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從而影響了亞洲的和平與發展。而亞洲國家的最大願望是地區的安全和經濟的發展。因此,亞洲國家並不歡迎莫里森破壞亞洲安全的反華政策。阿爾巴尼斯上台後,着手調整這一政策,正是順應民意和時代潮流的必然舉措。

面對不可阻擋的全球化浪潮和核時代的威懾,大國間你死我活式的「野蠻競爭」已難以想像。對此,包括美、澳在內的西方國家應該心知肚明。互利共贏是大國關係的唯一選擇。美國和西方過去幾年用盡心計圍堵中國,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自己的處境,也沒能阻止中國發展的步伐。從種種跡象看來,美國和西方國家似乎認識到對中國的單一圍堵無法實現他們的戰略目標,因而考慮從過去的極限施壓轉向合作與打壓並舉的雙重戰略。今年以來,美國的西方盟國領導人紛紛訪華,表達不願與中國「脫鈎」的明確態度,明顯與美國的對華圍堵戰略拉開距離。可以預料,隨着中美元首三藩市會晤成果的落實,不僅中美關係將迎來進一步回穩的新階段,其他西方國家的對華政策也將出現積極進取的態勢。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