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首頁 > 最新文章 > 特稿

陳先才:經世致用的台灣問題研究者(2023.12)

發布日期:2024-01-04

◎胡墨

「出生於西南名鎮白帝城,求學於東北黑土地長春,謀生於東南海島廈門。」在社交媒體上,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台灣研究院民進黨研究中心主任陳先才教授如是寫道。不知不覺,這位已年滿五十、來自重慶奉節的巴蜀漢子,已在台灣政治和兩岸關係的研究路上走過近二十年。

一路走來,陳先才早已著作等身,卻謙遜如初。在發表的近百篇(本)學術論文專著中,在台灣多家主流媒體為其開設的專欄中,台灣政治和兩岸關係始終是他關切的議題,「我想每一個中國人,都對祖國寶島台灣有着非常深厚的情感,這種情感是發自內心的深處」。對於所做的工作,他始終認為,「可能就是自己下了一點功夫而已。」

「台灣政治發展至今,飽受部分政治人物的短視、民粹、淺碟所害。」已達知天命之年的陳先才,始終心繫台灣。在精益求精,醉心學術之餘,這位講求經世致用、專研民進黨的學人也正傾心培養下一代接棒人,以期推動台灣問題盡早解決。

「朝辭白帝求學北國」

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陳先才出生在四川省重慶市奉節縣的一個小山村裡,彼時重慶尚未成為直轄市,同大多數四川農村相似,白帝城貧窮的面貌烙印在陳先才的童年記憶裡。

「七十、八十年代,甚至到九十年代,四川的農村還是比較貧困。農村的孩子自然早當家,希望用功讀書,走出大山。」這是這位山裡孩子從小就萌生出的強烈信念,而在此過程中,母親則是影響陳先才最深的人。

「我母親是舊社會出生,自幼家境貧寒,沒有念過一天書,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認不得。」陳先才說,也正因此其母深知教育的重要,對子女的培養傾注了全部心血。

在一家兄弟五人中,陳先才排行第四,他的三位兄長均念到了高中,這在那個貧窮的年代十分不易,尤其是在農村,更是少之又少。陳先才說,「母親對我們的影響非常之深,她教育我們要多讀書,做事要認真,這對我的一生都影響深刻。」

歷經青少年時期的寒窗苦讀,陳先才終於獲得機會前往中國內地政治學研究重鎮、著名學府吉林大學繼續求學。在有着「北國春城」之稱的吉林長春,陳先才先後完成了本碩博學業,打下了紮實的政治學學術基礎,也養成了嚴謹實用的治學精神。

自古以來,中國知識份子或多或少都有經世致用的情懷。所謂的身無分文,心憂天下,便是對傳統知識份子心態的真實寫照。陳先才認為,學術研究當然是想解決現實問題,要經世致用。回顧在吉林大學的時光,他強調,授業恩師劉清才和內地政治學開拓者之一王惠岩,對他學術理念的形成發揮了巨大作用,「老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的影響往往深遠流長,甚至會伴其一生。我也不例外」。

陳先才的碩博指導老師劉清才,是內地知名的東北亞國際政治學者,「他是一個非常有涵養、有愛心、嚴格律己,做事認真的學者,我在導師身邊學習六年,深受影響。這對我個人後面從事研究工作,潛在的影響都很大」。

另一位深刻影響陳先才治學理念的老師,是內地知名政治學家、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創院元老王惠岩。據陳先才回憶,王惠岩老先生一直強調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相關理論,目的就是要能夠用來研究、解決中國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全域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這對於陳先才有很大的啟發,「今天,我研究台灣問題,當然是想為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的最終完全統一做出自己綿薄的貢獻。我們常說不忘初心,就是不忘來時的路,我想這個初衷始終未曾改變過」。

不僅如此,東北平原的地大物博,東北民眾的開朗豁達,也都對陳先才的性格養成與改變生發出重要作用。正如陳先才所說,學術也要有個性,每一個學者都有自己的個性,「我想這份東北求學的經歷可謂使我終生獲益」。

「午達鷺島專攻台灣」

2007年的夏天,來自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的一紙聘書,被郵寄到身在北國的陳先才手中。這一年陳先才終於如願以償,進入到這所內地對台工作的前線、台灣研究的重鎮,開啟了專職的教學研究生涯。「其實去到廈大工作有很多因素」,陳先才打趣地說道,長春的冬天太寒冷,而他本身是南方人,廈門溫暖濕潤的氣候是一個重要的考量。「我喜歡一年四季都是綠色植被的地方。同時,對台灣問題本身也很感興趣。」

當然,這是屬於陳先才的獨家幽默。其實,早在讀高中時,他就愛看諸如《參考消息》等時事報紙、雜誌中關於台灣的消息,並從中瞭解到廈大擁有一支專攻台灣研究、影響力巨大的學術隊伍,也正是從此時便在心中埋下了加入其中的種子。

「剛開始,我只是涉台研究的新兵,對台灣研究並不熟悉和瞭解。」陳先才初到廈大台研院時,正值陳水扁在任台灣地區領導人,兩岸關係非常緊張,他注意到台灣海峽的緊張局勢,「由於我本身博士論文也是研究國際危機管理的主題,所以我覺得有這個學術背景,來研究台海危機及其管理,應該可以發揮自己的長處」。

「我想每一個中國人,都對祖國寶島台灣有著非常深厚的情感,這種情感是發自內心的深處。我研究台灣政治,尤其是政黨政治,主要還是源於我的政治學學術背景。」其後,隨着研究方向的明晰,陳先才便一心紮根於廈大台研院政治研究所,開始對台灣政治及其運作進行系統研究,尤其是廈門距離台灣有地理相近之優勢,廈大與台灣各高校的學術交流也非常頻繁,這些都使他對台灣政治研究的興趣越來越濃厚。

隨着研究的深入,陳先才逐漸成長為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民進黨研究中心主任、政治研究所所長,並擔任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創中心社會整合平台執行長等,已成為內地學人後輩眼中一名台灣政治領域的權威專家。

「就我個人而言,如果要說有一些研究,主要還是體現在對『台獨』問題的研究上」,陳先才仍舊謙稱,在這方面他寫了一些文章和專著,可能就是自己下了一點功夫而已。

對於陳先才拿手的民進黨研究,他也時刻不忘繼承和發揚廈大台研院的優秀學術前輩留下的傳統。陳孔立、劉國深、林勁等內地知名民進黨研究學者均出自廈大台研院,他們長期研究台灣政治,尤其是與台灣綠營政治人物、民進黨人士有不少接觸。

「這些對我來說,都是很好的學習和傳承。」陳先才坦言,尤其是近十年來,民進黨在台灣島內政治生態中不斷坐大,已成為台灣地區最主要的政黨和政治勢力,民進黨不只是阻撓兩岸統一進展的主要障礙,更是造成兩岸對抗和對立的麻煩製造者。「我們當然要對其進行研究,需要對民進黨政黨發展的歷史、支持基礎的狀況、『台獨』意識形態的形成等,有較為深入的研究。」

眼下,除研究工作外,陳先才還將更多心血傾注在學生身上。在他眼中,學術研究不是一個人可以做的,而是一群人,一批人接棒來共同完成,甚至需要有世代的傳承和發展。對自己未來的研究工作,陳先才亦有期許,「未來還要對民進黨的研究更為深入,更為細化」。

「蹄疾步穩經世致用」

今年是陳先才在廈大台研院的第17年。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在東南鷺島的十七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最大的感受就是,「越是深入研究台灣,就越是覺得自己對台灣問題的瞭解遠遠不夠。」

對於自己的治學理想與觀念,蹄疾而步穩以及經世致用或許是陳先才身上最鮮明的印記。「我個人還是比較強調學以致用,學術要能夠為解決國家的現實問題服務,不能就學術而論學術。這是我比較堅持的。」陳先才說。

「過程雖不容易,但要堅持下去,要有執着的精神才行」。回看自己近20年的台灣研究生涯,陳先才選擇用執着、包容兩個詞來總結。對他來說,研究台灣,不只是學術研究,更是問題研究,還是政策研究。也正基於此種信念,即使在研究期間面臨過各種意料之外的問題,陳先才也沒有打退堂鼓,「要堅持下來,畢竟台灣問題是中國人民心目中最大的痛,我們學者有責任和擔當為兩岸最終完全統一貢獻智慧和努力」。

「其次是要有包容的心態。」陳先才認為,台灣問題還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學術研究,需要有更宏大的視野,從歷史邏輯、民族情感、國家統一等多維度來開展研究。「這個過程中,包容是第一要務。有包容才有理解,也才有同理心。要始終心存人文關懷的精神。」

也正是出於對實際問題的關切,陳先才始終心繫台灣政治和兩岸關係的發展未來。他認為,台灣政治發展到今天,其弊端已暴露無遺,主要原因在於台灣地區政治人物基於選舉的短期利益,缺乏大格局,更無歷史的視野,從而使台灣政治越來越民粹化,淺碟化,這其實對台灣政治的發展相當有傷害。

「尤其是台灣政治人物如果不務實看待和處理兩岸關係,台灣政治難以走出現有困境。」202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在即,在他看來,這場選舉將會對兩岸關係造成不小影響。「簡單說,這場選舉對台灣民眾而言,其實是兩條道路的選擇,是要繼續走兩岸對抗,重複蔡英文時期的老路?還是改變時局,撥亂反正,把兩岸關係重新導向正確的軌道與方向。」

陳先才直言,如果明年是民進黨繼續執政,則兩岸關係的對抗與衝突不可避免,「台獨」勢力不會停止挑釁兩岸的動作,更不會停止勾連外部勢力的動作,這都會給兩岸關係帶來更大的危機與風險。「2024年選舉的結果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未來幾年的兩岸關係狀況。當然,如果民進黨下台,則兩岸關係有可能迎來新的變局,兩岸對抗的態勢有望大幅度下降。」

不過,大陸方面堅持不懈的努力也令更多人看到,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前景依舊充滿希望。今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意見》公布,為促進兩岸融合發展注入了新動力。陳先才認為,兩岸融合發展政策符合當前的實際,潛力巨大。新的政策有助於增強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的動力,對於推進中華民族共同經濟體的形成有助益。

「而能連接兩岸的強大動能還在於文化,畢竟兩岸文化同根同源,台灣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陳先才強調,融合發展有助於增強台灣同胞對大陸政治制度、中國模式的理解與信心。也惟此,才能化解兩岸分歧,幫助台灣同胞看清兩岸關係發展之大勢,推動台灣問題盡早解決。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