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彧:中德文化的「架橋者」(2024.1)
發布日期:2024-02-01◎馬秀秀
德中文化交流基金會主席張彧從事中德文化交流公益事業已有15年。她希望自己能夠通過藝術這一「國際性語言」,增進兩國理解,成為中德之間的「架橋者」。
「只有融入當地,做的事帶動到周圍人,才能在德國社會取得一定影響力,這是相互貫通的。」談及自己多年來從事文化交流的心得,德中文化交流基金會主席張彧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如是表示。
當記者如約與張彧展開交談,她剛剛結束手頭的工作。旅居德國31載,忙碌早已成為其生活常態。她告訴記者,基金會成立的初衷是通過民間管道交流,促進德國和中國之間的相互瞭解和認識;而藝術作為一種「國際性語言」,是增進兩國理解的重要抓手。
據介紹,德中文化交流基金會由張彧於2008年在德國首都柏林創辦。作為非營利機構,該基金會15年來已舉辦上百場高質量、不同規模的論壇,專業藝術展覽、交流項目、社會慈善活動等,為促進中德不同領域的文化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
結緣德國:從留學生到基金會主席
1992年,張彧「漂洋過海」,踏上了遠赴德國的求學之路。彼時,海外留學尚未成風,張彧成為柏林自由大學新聞傳媒專業的唯一一位中國留學生。德國新聞傳媒專業的留學生語言水平通常較高,得益於此,張彧很快便適應了在德國的學習和生活。
留學時光一晃而過。碩士畢業後,因機緣巧合,張彧最終選擇了創業經商。雖然沒有從事專業相關工作,但對於自己的求學經歷她一直心存感激。她告訴記者,學習新聞傳媒期間培養起的戰略性思維、將問題化繁為簡的能力,以及對各領域知識的涉獵讓自己受益終身。
憑藉過硬的實力,加之勤奮與努力,張彧將生意打點得風生水起。2006年,她被評為柏林地區成功女企業家。生意上的成功也讓她得以將更多資源投入到自己一直熱衷的公益事業。
張彧回憶道,2007年9月,德國時任總理默克爾接見達賴喇嘛,中德關係進入冷凍期,雙邊政治經濟高層接觸全面取消。那時,德國媒體上關於中德關係的聲音一片緊張。於是她萌生出想法:在兩國政治、經濟關係受到大環境影響背景下,是不是應該通過加強民間層面的交流為改善中德關係做點實事?
那時的張彧已經對藝術收藏產生興趣。於是,她有了通過藝術促進兩國文化交流的念頭。在其認知中,促進中德文化交流並非簡單地辦辦活動,而應該「找準切入點,突破華人圈,產生影響力」。「藝術是大家都能懂的一種『國際性語言』。要講好中國故事,一定要找準德國社會主流感興趣的東西,展現信心和恒心。」
在此背景下,張彧2008年底在柏林創辦了德中文化交流基金會,逐漸開始為德中文化交流架橋樑。
篳路藍縷:從小活動到大策劃
基金會成立之初,張彧就確立其活動宗旨:高質量和實質性。
借助其商圈經營的廣泛人脈,張彧邀請包括文化界、經濟界、學術科研界等在內的專業人士組成顧問委員會,其中包括普魯士文化基金會、德國經濟研究所等行業領先代表。「每一領域的活動開展難免涉及跨界,所以在為機構打基礎時一定要相容並蓄,才能走得更遠。」張彧說。
待機構章程設立、組織架構搭建好後,基金會開始從小型藝術展等項目做起,等經驗慢慢成熟,向大型活動過渡。
2014年時值柏林和北京締結友好城市關係20周年,基金會借機布置了面積超3000平方米的關於中國當代藝術的群展,取得了廣泛關注和良好反響。
「中國當代藝術界有很多很有價值的新生力量,但鮮為人知。」張彧介紹,當時基金會聘請了數位對中德藝術比較瞭解的策展人,比如中國的郭曉彥、在德國頗具影響力的湯瑪斯等進行布展。「展覽一定要體現中德融合,才會引起觀眾興趣。」
整場活動花費約70萬歐元,這對於一個小型民間組織而言「價格不菲」。如何在不改變活動公益性質背景下,覆蓋經費支出?基金會通過拉贊助、售門票、植入戶外廣告等形式交了答卷。
展覽開幕之日,時任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前往支持。包括《法蘭克福彙報》在內的多家德國主流媒體都給予關注。「策展很重要,專業的事一定要由專業的人來做。唯有此,才能得到業內人士認可。」張彧表示。
2022年是中德建交五十周年。張彧很早就計劃通過一場有意義的大型活動來慶祝這一歷史性時刻,「愛之風暴」音樂會應運而生。德中文化交流基金會與施坦威鋼琴合作,邀請來自不同國家的音樂家和樂團在柏林愛樂音樂廳呈現了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其中兩位烏克蘭籍女音樂家和柏林愛樂樂團,專門為此創作了「愛之風暴」主題曲。活動現場,寬達五米的「愛之風暴」主題雕塑亮相,之後該雕塑在中國北京王府井展覽月餘。
談及選擇「愛之風暴」主題,張彧坦言,當處於不同文化的群體碰撞時,雙方不能只考慮如何讓對方接受自己的文化,而應通過不同立場看問題,包容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獨特性。就如中國和德國之間,隨着時代發展,每個群體變得越來越個性化。大家會習慣性將接收的信息通過自己的主觀性思維和角度形成判斷。此時,保持客觀與不斷反思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其後就應體現包容性、大愛,特別是在跨文化人文交流領域,這也是「愛之風暴」的題中之義。
據不完全統計,過去15年裡,德中文化交流基金會發起、參與籌辦了上百項大型國際文化交流活動,其中包括2011年為中國藝術家們在德國外交部大廳內組織舉辦的「不尋常的中國印象」中國當代藝術展;2014年發起的「柏林-北京歐亞新絲路友好老爺車接力賽」;2015年,基金會啟動為期10年的「中國青年藝術家發展駐留藝術項目」;2018年受德國聯邦總統府邀請作為正式夥伴身份參與公民慶典活動等。
回望來路:堅持原則 融入主流
多年來,德中文化交流基金會凝聚了一大批熱衷文化藝術的各界人士,會員單位涵蓋20餘個代表性機構,包括德國商業銀行、當地隱形冠軍企業等。「凝聚力非常重要。這麼多年讓我特別欣慰的是,越來越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不斷加入我們的隊伍中來。這證明我們選擇的方向是正確的,我們做的事是有一定的影響力和渲染力的。」張彧說。
回望來路,張彧坦言,要做成事,合作夥伴很重要。每當開始策劃活動,她總會呼籲一群「智囊團隊」參加,調動大家的參與感與參與動力,力爭實現多贏局面。
她舉例道,諸如國內有相關機構提供經費,請他們在德國落實承辦文化項目,基金會一般會作拒絕處理,因為這種項目往往已經預置了相關內容,而直接沿襲相關內容一般很難說服德國觀眾。換言之,如果要在德國做產生影響力的展覽,基金會一定要保持「開放的大腦」。文化藝術不與盈利掛鈎,是張彧一直以來堅持的原則。在她看來,公益組織就很容易失去對質量的把控,失去創新性,從而違背基金會創辦初衷,這也將進一步破壞基金會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口碑。「『與時俱進』的確不是口號,很多東西都要自己發揮主觀能動性。」
張彧坦言,自己非常享受所從事的這份文化公益性事業。因為相較於本職工作經商而言,文化交流的跨界體驗,可以讓人實現自我創造力提升,獲得幸福感。「產生關於中德交流的新想法,然後設法將其實現,需要時間沉澱,是很有意義的過程。」
張彧介紹,目前基金會舉辦的活動中,與會嘉賓德國人的比例可以達到95%,常涵蓋政界、經濟界等各界名流。「應該說,我們已經完全融入了當地主流社會。」談及基金會現狀,張彧坦言,總體而言,目前華僑和華人企業參與度不高,大家參與公益的覺悟和熱情尚待提高。她希望帶動更多華僑華人及中資企業代表等參與其中。
一路走來,張彧更加珍視「持之以恆」的重要性。她表示,在德國做事一定要有長遠規劃,要把德中文化交流基金會當作「百年老店」品牌來做,「恒心可貴」。
展望未來:寄望新生代 期待華人參與
對於德中文化交流,張彧常保持一顆敬畏心與「危機感」。她坦言,自己總有「幹不動」的一天,但這份事業要傳承下去。目前,她已開始著眼物色年輕一代接班人。
每次參加德中文化交流基金會舉辦的活動,記者時常看到一些年輕人的身影。他們有的是學生,有的剛畢業不久。張彧介紹,他們不僅可以幫忙做一些輔助性工作,也可以通過活動開闊視野,學習一些新知識。
「我希望他們能有參與感。」張彧坦言,她希望借機發掘一些新生代力量,培養其跨界能力,並繼承基金會一如既往的精神內核,將兩國文化交流事業傳承下去。
在張彧看來,文化交流對兩國關係發展具有特別意義。作為社會層面基礎性內容,從文化感知和認知方面入手,將奠定不同國家其他層面之間的理解和認知。
張彧指出,其實德中之間在很多方面互補性很強,諸如中國的包容性和謙卑,德國的嚴謹和務實。不管身處哪個行業,如果將中德間的互補性充分展現並發揮,能得到雙方民眾的普遍認可,那交流就起到了作用。「我希望兩國關係會越來越好。無論在哪個領域,我們都要在自己範圍內把事情做好。」
明年恰逢柏林和北京締結友好城市30周年,基金會也已經開始籌劃獻禮活動。對於具體主題,張彧並未透露。不過她指出,展出內容肯定是以德國人看得懂、感興趣的作品為主。「也希望通過相關內容,讓德國人看到中國的發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