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動態

首頁 > 最新文章 > 神州動態

賽事還是生意馬拉松亂象透視(2024.1)

發布日期:2024-02-01

◎萃芝

馬拉松賽事是很多中國城市主推的文體項目,被認為有利於釋放體育事業正能量、帶動旅遊產業人流量、進一步滿足大眾文化消費需求量。然而,近日各地馬拉松賽事出現組織混亂、保障不力、莫名干擾等亂象,反映出賽事主辦方專業性不足、公平性有虧的問題,更是暴露出各地盲目求利、監管有缺、管理疏漏的深層次弊病。

近幾年,跑步成為一種潮流,馬拉松賽也成為很多中國城市主推的文體項目。

據中國馬拉松信息平台統計,2023年1月1日至6月30日,全國共有133場路跑賽事在中國田徑協會備案,其中全程馬拉松61場、半程馬拉松及其他項目72場。中國田徑協會發布的《2019中國馬拉松大數據分析報告》也顯示,在全國337個城市(4個直轄市+333個地級行政區)中,2019年已有300個城市舉辦了馬拉松規模賽事,佔比高達89%。

由此可見,馬拉松賽事在中國已經到了「全國開花,無地不辦」的程度,被認為有利於釋放體育事業正能量、帶動旅遊產業人流量、進一步滿足大眾文化消費需求量,作為「體育+文旅」文體旅融合產業項目而獲得政策支持。

然而,近日各地馬拉松賽事出現一系列組織問題,甚至荒唐「事故」,背後的亂象也越發引起人們的警惕。

組織混亂、保障不力:不專業的賽事主辦方

10月15日舉行的「2023青島海上馬拉松」就出現了混亂情況。據參賽者描述,在賽後領取完賽物資環節,主辦方的組織工作欠佳導致大量人員滯留引發哄搶,他擠了40分鐘才領到完賽服和獎牌,他的跑友則等了一個半小時,現場甚至出現跑友高喊「退錢」的情況。此外,他認為這次的賽道選擇不甚專業,比如跨海大橋賽道較窄,人員分流不到位,全程幾乎都是人擠人,補給點供水也不足。

同於15日進行的「臨沂馬拉松」比賽也出現爭議性一幕——冠軍選手在衝至終點線時,被兩名拉線員用橫幅阻擋,使出「絆馬索」。好在工作人員及時趕到阻止,冠軍最終順利通過。

此外,由於應急預案的完備性和可操作性不強,近期諸多馬拉松項目的安保工作未能形成閉環有效的管理,使得賽事的安全保障處於不穩定狀態,形成了「有好有壞」的局面。這種局面不僅影響了運動員的參賽體驗,更嚴重的是,由於賽事管理不善,經常發生運動員受傷的情況。再加上馬拉松比賽路線長且地形複雜,對醫療保障的要求極高,而部分賽事卻難以承擔相應的醫療保障費用,於是呈現出救援隊伍裝備嚴重匱乏、應急救援能力極差的狀態。

賽事的硬件設施、辦賽條件、服務保障都是衡量主辦方專業性的重要指標,無論是青島馬拉松的混亂,還是臨沂馬拉松的「烏龍」,都暴露出賽事主辦方管理水平和經驗不足、運營公司籌備工作不細不實、組織工作不規範等專業性不足的問題。在硬件設施不達標、軟件配套不完備的情況下「帶病辦賽」,結果自然是觀眾吐槽、選手受累。

意外阻攔、莫名干擾:賽事公平性受質疑

如果說青島、臨沂馬拉松賽的鬧劇已足夠荒唐,大連第33屆馬拉松賽場則上演了更加令人不解的一幕。在比賽只剩最後一公里時,尹順金等7名選手進入衝刺階段,就在此時,一輛白色皮卡引導車忽然左轉橫向行駛,恰好擋在尹順金與其他外國選手之間。其他外國選手均未受到任何影響,唯獨尹順金被迫停下,從車輛尾部繞行。

最終取得冠軍的衣索比亞選手,也是賽事組委會邀請的世界田聯金標運動員之一,成績為2小時11分23秒。而尹順金成績為2小時11分54秒,與第一名只差30多秒,如果沒有引導車的意外攔阻,即便拿不到冠軍,也應該會獲得更好的名次。

雖然賽事主辦方出面道歉,但有諸多媒體人爆出賽事執行方智美體育的往事。在2018年11月18日太湖馬拉松比賽上,同樣是到了衝刺階段,中國選手何引麗被志願者連續兩次強行將國旗塞入手中,打亂節奏,痛失冠軍。

2018年11月《新京報》曾以《智美的「正能量生意」》為題,深扒了這家賽事運營機構。文中介紹,智美體育是中國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綜合性體育產業集團,旗下涵蓋體育賽事運營、體育行銷、體育服務、體育傳媒等專業公司。文章介紹,自切入馬拉松賽事運營之後,開展「奔跑中國」正能量生意的智美體育就被爆出各種亂象和極不專業的行為,飽受業內質疑。

如2016年7月,和太湖馬拉松同屬於「奔跑中國」系列賽的貴陽馬拉松開跑。賽後,有跑者發現該賽事的完賽獎牌上標註的英文是「FINSHER」,而正確的拼寫應該是「FINISHER」(完賽者),少了一個字母I。2018年12月,智美體育運營的南寧馬拉松賽,終點處更是出現了極為業餘和極其危險的一幕——工作人員為了拍照,全然不顧冠軍選手高速衝線急停帶來的危險,一把拉住冠軍選手,導致冠軍順勢坐地休息。至於提前發完獎盃、報名官網混亂、服裝尺碼不夠、補給短缺等事件,也是智美體育時常出現的問題。

受到各種負面新聞和不專業行為影響,2018年,智美體育先後失去杭州馬拉松、廣州馬拉松等賽事的運營權,同時中國田徑協會也從智美體育手中收回「奔跑中國」的運營權。但智美體育仍然活躍在中國馬拉松界,包括本次大連馬拉松賽。此次大連馬拉松賽的招標合同顯示,作為運營方的智美體育可獲取400萬勞務費,且根據協定,智美體育還能從上萬人的報名費中,再獲取至少一半以上的收益,費用同樣以百萬計。

除去此類意外阻攔、莫名干擾事件,近幾年馬拉松賽事中還暴露出替跑、蹭跑、在比賽中使用車輛和交通工具等不良現象,賽事公平性亟待加強。

輿論場上質疑說,近些年來「非洲選手包攬國內馬拉松賽事前三名」的情況屢見不鮮,背後可能涉及一套灰黑產業鏈——有「聰明人」瞄準了馬拉松賽事的巨額獎金,於是前往非洲尋找優秀選手,以「中介代理」的名義派這些非洲選手參賽。非洲選手只能拿到一部分獎金,「聰明人」卻可以憑藉剪刀差從中獲取巨額收益,甚至不無與主辦方勾結、以「盤外招」保證非洲選手拿冠軍的手段。

無論種種質疑是否屬實,馬拉松首先是一項體育比賽,保證公平性應是其最基本的前提。賽事能否保證公平性、尊重多個民事主體在賽場內外的合法權益,時刻考驗着各地馬拉松的賽事組織水平。

降低標準、盲目求利:馬拉松賽淪為生意經?

馬拉松賽早已是世界各國跑步愛好者樂於挑戰的項目,同時也對跑手的生理機能存在巨大考驗。因此,國際慣例中的大型馬拉松賽事都會設有一定的門檻,要求選手在近兩年有過6小時內完成線下全馬,或3小時內完成線下半馬的成績,否則根本沒資格報名,將大多數並不適合的報名者排除在外。

但是如今國內馬拉松賽事呈井噴態勢,自2012年正式進入推廣階段,中國馬拉松賽事從每年幾十場到如今一年近2000場,8年時間暴漲三四十倍。根據統計,國內馬拉松至少是1000萬人的市場,包括報名費、裝備費、食宿及護理等相關費用,產業規模超過1200億元。

許多城市的馬拉松賽,其實都是匆匆炮製出的「野雞賽」,既無比賽價值,更無應有的保障和公平。這類沒經過認證的馬拉松賽,往往就成為事故及亂象滋生的土壤。例如2021年甘肅白銀山地越野賽,從主辦方到運營機構都有着極大問題,才最終在一場172人參加的百公里越野賽中,出現22人遇難的嚴重事故。就前有跑友付出生命代價,後有中國選手被阻攔奪冠,中國馬拉松的亂象叢生背後,實際都是一種急功近利的思維在作祟。

而一場正規且專業的馬拉松賽,無論對參與者還是城市都更具意義。

對於馬拉松愛好者,花錢跑步圖的就是賽事必須是有等級,參加才有意義。所以對於白金標上海馬拉松,北京馬拉松、廣州馬拉松、深圳馬拉松等金標賽事,一直是愛好者必跑項目。

對於主辦馬拉松的城市來說,馬拉松賽是展現城市形象的最好品牌,但必須辦得專業,賽出水平。馬拉松也可以是一門生意,可前提永遠是保證公平、保持專業,這才是競技體育的本質。

馬拉松賽為誰而辦?

馬拉松畢竟還是一項體育運動,不是什麼純粹為了圈錢、掙錢而生的文旅項目。馬拉松賽為誰而辦?有媒體發文認為:首先還是要為運動員而辦,保障賽事的公平性,提升組織的專業性;其次則是為現場觀眾而辦,至少要對得起他們進場觀賽的熱情,不至於讓人看了一場「假跑」;最後,馬拉松賽事需要服務本地市民,尊重市民的需求。如果做到這些,各地舉辦的馬拉松賽事才算得上是沒有背棄體育運動的初心。

各地政府熱衷辦賽,希望借此提升城市形象。不過,屢屢爆出的賽事組織問題顯示,各地政府與主辦方是時候思考「馬拉松為何而辦,為誰而辦」的問題了,不能再讓這項古老的運動變成草台班子唱戲,也不能如此屢屢不把運動員與觀眾放在心上。

為了確保馬拉松運動長期的良性發展,主辦方不能只看到短期的利益,而要關注它未來的健康成長。主辦方必須首先確保競技體育的公平性,並做好賽事的各項保障工作,然後才能進一步探討商業化的可能性。為此,賽事主辦方需要用心策劃和組織,不能抱有僥倖心理,不能只注重申辦而不關注賽事品質。只有踏實做好每個環節,才能讓馬拉松運動迅速發展且持續繁榮,既能快速奔跑,又能長遠發展。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