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兩岸

首頁 > 最新文章 > 台海兩岸

張志軍訪台,兩岸三地起波瀾

發布日期:2014-12-19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對張志軍與陳菊的會面作出以下評論,「張志軍願意與陳菊公開會面,顯示中國認定,中國未來或許得面對民進黨政府,應該更努力了解民進黨才行。而民進黨決定在張志軍訪台時遠離示威,暗示民進黨有了新的務實路線,也更願意與中國接觸。」

台灣陸委會主委王郁琦2月率團前往中國大陸訪問,並在南京與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會面,此為兩岸自1949年分治後首次正式官方交流。兩岸關係儼然將由經濟整合進入政治整合階段,卻又因為3月份太陽花學運而踩了剎車,影響則擴及兩岸三地。

6月份張志軍回訪台灣時的兩岸情勢已然和4個月前迥異,當前台灣社會主流民意認為兩岸政經整合步調需要放緩;此外台、港社會對於北京政府的矛盾情緒似乎達到新高。面對後太陽花時期台、港社會氛圍,中方必須正確理解,更要避免中方主導、中方讓利的互動模式,重建台、港社會對兩岸關係發展的信心。

兩岸政治對話的意外之聲——兩岸協議監督條例

進入深水區的兩岸關係勢必碰觸政治面協商。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後,兩岸快速的進行各項經貿的談判與合作,從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簽署,到兩岸貨幣清算機制以及服務貿易協議都表現出一種新功能主義的脈絡——兩岸先發展較低政治性的經濟整合,當經濟整合達一定基礎時,則開啟政治整合,初期是為解決經濟整合的障礙,諸如雙邊政府法律制度接軌,中、長期則進入和平協議、兩岸政府定位等政治協商。

習近平上台後的對台政策就是依循「一中原則」、「由經入政」的戰略思考,逐步實現「兩岸互設辦事處」的近程目標,甚至邁向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的中程目標。至於國民黨政府方面,馬英九也期待兩岸政治對話條件成熟後能促成「馬習會」的歷史畫面。

因此在ECFA簽署3年後,國、共政府規劃王郁琦在今年2月造訪中國大陸,待6月台灣完成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立法後,促成張志軍回訪進行二次「王張會」,接着趕年底前完成兩岸服務貨品協定談判,為兩岸領導人會面創造條件。

但是兩岸關係發展並沒有如國、共兩黨所預期的時程進行。20143月因為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強行闖關,引發不滿群眾佔領立法院近一個月。這場稱為太陽花學運的抗爭活動,為原本由兩岸高層進行整合樹立一道民主的關卡——《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未來兩岸任何協議都需要經過這道關卡檢驗。由於台灣學運的關係,兩岸高層難再為經濟統合設下時間表,當然使得北京原定的政治協商目標受到延宕。

《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可視為台灣社會反制北京議程設定的工具,未來兩岸在經濟及政治上的協議需經過台灣的民主程序才可以被法制化。民主程序對台灣來說是一個重要戰略設定,一方面可以用社會對議題沒有共識來回應中國議程設定的壓力,另一方面則具有整合台灣內部意見的效果,這是太陽花學運為台灣民主留下的資產,意味着兩岸關係的發展方向不僅只是政黨高層的事,更必須接受台灣社會的檢驗。

兩岸政治對話的意外之聲——台、港社運串聯

有鑑於太陽花學運所折射出的社會疑慮,張志軍訪台目的從推動政治性談判轉化為「溝通、了解之旅」,並將主題設定為與了解「三中一青(中南部、中小企業、中低收入戶及青年)」,希望透過化解疑慮將兩岸導回北京所設定的路線。

惟台灣太陽花學運也觸發了香港社會對於中國大陸統治的反對聲浪,香港民主派人士發起的「佔領中環運動」以及「特首選舉方案公投」在太陽花學運後引起更大關注。66日香港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民眾仿傚太陽花學運衝入立法會地下大堂內抗議,雖時間只有一日,但已刺激港人的反政府情緒。而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610日發布《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白皮書,白皮書中重申,高度自治下香港享有多少權力,「在於中央授予多少權力」。「一國兩制」中的一國與兩制並非平等,一國是前提,兩制「從屬」於一國,中央對港擁有「全面管治權」,香港只有地方事務管理權。而香港的行政長官普選,候選人必須符合愛國及愛港的前提。

此白皮書一出揭開了港人不滿情緒的壓力鍋,許多港人認為白皮書內容違反「一國兩制」精神,為港人爭取自主權劃下障礙。民主派舉辦的「特首選舉方案公投」投票人數達78萬人,71日的「佔領中環運動」更有50萬人走上街頭,表達港人爭取普選的強度。

《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白皮書也在台灣引發各界議論,太陽花學運參與者紛紛赴港聲援。再加上北京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任何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須由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共同決定」的發言,更加深台灣社會對北京政府的不信任,此皆讓張志軍訪台增添了衝突因素。

兩岸政治對話的意外之聲——觀望的在野黨與民共交流

本次張志軍來台,台灣內部主要的抗議力量來自「反服貿」社運力量,包含林飛帆、陳為廷組成的「島國前進」及賴中強領導的「反黑箱服貿民主陣線」。「島國前進」在張志軍來訪之前就在台灣召開記者會,主張兩岸協議監督機制立法完成前,反對王張會;並要求張志軍針對「台灣前途是否應由全中國人民決定?」與其辯論。

但與2008年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來台時不同的是,民進黨並未發起支持群眾前往抗議,反在張志軍訪台前透過媒體傳達主席蔡英文願意與張志軍見面的訊息。雖然蔡張會最後並未實現,但張志軍仍與民進黨籍地方首長陳菊舉行了會面。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對張志軍與陳菊的會面作出以下評論,「張志軍願意與陳菊公開會面,顯示中國認定,中國未來或許得面對民進黨政府,應該更努力了解民進黨才行。而民進黨決定在張志軍訪台時遠離示威,暗示民進黨有了新的務實路線,也更願意與中國接觸。」

《經濟學人》的觀察,表現出民、共兩黨因於現實而必須找出妥協方式。2014年即是關鍵的一年,這一年台灣有地方選舉,新上任的黨主席能否鞏固權力首先就必須取得勝選。蔡英文主席在面對媒體提問有關2014選情的時候回答,「民進黨有9-10席的把握」。這對目前只有6席縣()首長的民進黨而言,9-10席可算是獲勝。

勝選的黨主席,將更有籌碼改變黨的結構與政策路線,邁向2016年重返執政之路。雖然台灣的地方選舉主要聚焦地方首長的執政成效與對城市的規劃,兩岸議題在選舉中較少被討論。但民進黨唯有在2014選戰獲勝,黨主席才可能有更大的聲望和權威來大刀闊斧的修正政策。

但台灣內部也有人將2014年選舉作為馬政府的期中檢驗,倘若在野黨獲勝,也可能被解讀為太陽花學運後,人民對於馬政府目前兩岸交流的模式投下反對票,而使在野黨認為自己的目前的兩岸路線沒有問題。在民、共不改變立場下,民、共兩黨高層恐怕難有正式對話的機會。但無論如何,2014年底將是民、共交流的機遇期。

然而,《經濟學人》沒有觀察到的另一個面向則是——台灣持續成長的社會運動力量可能將牽制民進黨改革的方向。太陽花學運的領袖,透過一次次的運動宣傳相對激進路線,具有理想主義的青年新世代台灣民眾確實受其影響。民進黨若要調整對大陸政策,就必須考慮到台灣青年新世代的偏好。民進黨如何與社運、學運力量合作以保持最大優勢,將可能左右台灣政局。

後太陽花學運催化了台、港社會對北京的疑慮。「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口號不斷在台灣被宣傳,當香港的一國兩制不再被港人信任,台灣社會必然更仔細地審視北京提出的條件;而香港民運也期待結合台灣力量為港人爭取更多政治權利。從爭議中我們省思教訓,政治協商絕非兩岸黨、政高層間的妥協交換,雙邊政府任何的政治決定必須以社會共識為基礎才有可能推行。面對後太陽花時期社會變遷,端看中、港、台三政府如何面對襲捲而來的浪潮。

☉文/洪奇昌 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

☉文/李國正 台灣產經建研社政策組組長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