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兩岸

首頁 > 最新文章 > 台海兩岸

台灣人矛盾的兩岸情結

發布日期:2014-12-22


兩岸之間的除了一道海峽相隔之外還有許多無法量化的距離,牽動着台灣社會對中國大陸政府和社會遠近親疏的矛盾情結。本文雖然突出了差異,但仍堅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爭取雙贏的最高戰略目標。

台灣社會對中國大陸的愛恨糾葛擺盪於政治自主與經濟發展之間。20多年來中國大陸能在兩岸政治矛盾中成為台灣最大貿易夥伴,其驅動力就是台灣社會基於自身經濟發展的現實考量,台灣產業遵循比較利益法則西進追求更低廉的生產成本和擴張市場。然而,馬英九總統執政期間雖然可以說是兩岸關係最緩和、交流最蓬勃的時期,但台灣社會對中國大陸依然存有高度疑慮。

我們不難理解台灣社會在中國大陸政治與經濟壓力下所表露的不安,但是在經濟生活的需求與政治獨立自主之間,該維持怎樣的警覺和距離?紅藍綠三黨應該作出何種政策調適來繼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道路呢?

糾結的台灣民意

台灣《旺報》8月份民調顯示20112014四年間台灣民眾對中國大陸政府及社會的負面觀感持續上升,調查發現台灣民眾對北京「無好感」的比例從2011年的61.8%上升到今年的64.5%,對中國大陸人民「無好感」的比例也從2011年的46.6%上升到51%

民調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甚至連一向政治立場鮮明的《旺報》都無法迴避這樣的民意趨勢。畢竟北京長期強勢主張對台灣的主權顯然與當前台灣社會的主流意向不符,因而台灣社會對大陸政府好感無多。

然而《旺報》民調卻也突出了一個現象:有62%的台灣民眾認同中國大陸對台灣未來發展的重要性。這和今年3月民進黨民調中心的調查結果相符,台灣民眾最不能接受民進黨「逢中必反」的態度(40.7%)及「對中國 經濟政策保守」(21.7%);但也最不能接受國民黨「逢中必從」(過於順從中國的要求,37.4%)及「經濟依賴中國」(30.6%)。

民調結果道出台灣社會對兩岸政治經濟整合的糾結心情。從這種糾結心情衍生的現象則是:想要去大陸工作或創業的台灣人仍持續增加,比例從2009年的14.5%增加到20.4%。也就是說,台灣社會雖然清楚兩岸經濟整合背後的政治風險,不過相較於台灣停滯的經濟和倒退16年的薪資水平,台灣青年更願意面向中國大陸的廣大市場,爭取更高的薪資待遇和發展空間。

對照2013年《聯合報》的民調結果,當時有31%民眾願意到大陸工作,24%願意到大陸創業,比例也是較往年增加;尤其是2029歲台灣年輕人更願意赴大陸就業,2011年時為32%到了2013年則已達到48%,三年來多了16個百分點;此外,超過6成在學學生不排斥前往大陸就業。

19902000年代初期不同的是,當初台灣人西進是因為傳統製造業和科技業為主的產業遷徙帶動了人力資源的移動,主要為台資企業內的人力資源流動;而今日中國大陸不僅是世界的工廠更成為世界的市場,台灣學子、青年的心態也從過去的被動西進轉變為面向中國大陸主動出擊,「中國經驗」成為台灣青年生涯規劃中的重要拼圖之一。許多台灣學校,尤其是商管系所都專門開設兩岸相關課程,甚至有系所將具有中國大陸經驗的師資當成招牌宣傳。對企業而言,更歡迎有中國大陸經驗的人才加入。

對紅藍綠三黨政策都不滿意

然而這是否代表北京「以經促統」的策略有效,從企業進入到個人了呢?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也許現況更像是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今年5月時所謂的「兩岸政策撞牆了!」《旺報》的系列民調顯示台灣社會對兩岸三黨現行的兩岸政策都不滿意,有58%的人不滿中共對台政策、59%的人不滿意國民黨兩岸政策,不滿意民進黨兩岸政策的也有60%

北京的懷柔讓利終究沒有贏得台灣民心。台灣方面,馬英九總統向來引以為傲的兩岸政策其實台灣民眾並不買單,與現實相違的「一中各表」以及在經濟上過度傾中已經受到民意的反撲;至於民進黨,雖然在光譜的另一端強調國家安全和台灣自主性,並且宣示中華民國等於台灣,但邁向執政的「最後一哩路」似乎仍然漫長。

 兩岸關係發展的路線基本不脫胡錦濤在中共十八大的政治報告內容:深化經濟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擴大文化交流,增強民族認同、密切人民往來,融洽同胞感情、促進平等協商,加強制度建設;就兩岸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作出合情合理安排。

但是北京發展兩岸關係的目標是要開啟「政治協商,實現統一」,這並非台灣當前主流民意所期待的兩岸政治定位,此為兩岸矛盾的根本。從經驗觀之,兩岸經濟與文化的交流或許能夠累積認識與信任的基礎,雙方都會有人在交流中獲利,甚至企業主會因為生意方便而有政治立場的表態;但許多研究也已經指出,兩岸交流中的個人甚至會更強烈地感受到他我之分和彼此價值認同的差異。至於ECFA及其他兩岸協議,基本也不涉及高度敏感性的政治制度整合,當面臨政治定位的選擇時,台灣人民終究不能接受「一國兩制」、「一中原則」。

更令人難堪的現象則是近年來台灣經濟未因ECFA而見起色,加上兩岸產業競爭逐漸白熱化,反而使台灣人民對兩岸經貿整合更加警覺,甚至趨向保守。台灣指標民調在今年3月「太陽花學運」前後的民調顯示,超過47%的民眾不支持兩岸服貿協議。7月的民調也指出有50.6%民眾認為台灣出口過度依賴大陸市場,對台經濟和政治風險大。

從前述的現象看來,兩岸關係還有諸多僵局未解,共、國、民三黨的兩岸政策均欠缺未來性,令進入深水區的兩岸關係發展前途不明,但台灣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福祉的提升卻恐怕沒有太多時間等待。

從統獨之爭轉向制度與價值融合

當前台灣人民雖然願意和中國大陸發展經貿關係甚至前往就業、生活,但心理上更寧願和中國大陸保持距離,其問題或許不在「統獨」,而在於「價值」。

當代台灣與中國大陸最主要的差異,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者中華民國,也不是社會主義或者資本主義。台灣社會歷經了長期的改革初步建立言論思想等自由權利的保障,並且制度性保障政治與經濟上的自由競爭、平等參與權利。在台灣,任何政黨或政治人物違背了這樣的價值,都將受到民意的背棄。這些差異不是每年2000億美金的貿易額就可以交換。

另一方面則是兩岸社會發展的差異,中國大陸雖然已經躍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物質文明的發展之外,精神文明的發展仍然有很大努力空間。台灣歌手陳昇諷刺陸人「等你們上廁所會關門再談統一」,言辭雖然尖銳但也真實的反映出兩岸社會間的不同。這些差異也不是每年800萬人次人民往來就能輕易融合。

兩岸之間的除了一道海峽相隔之外還有許多無法量化的距離,牽動着台灣社會對中國大陸政府和社會遠近親疏的矛盾情結。本文雖然突出了差異,但仍堅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爭取雙贏的最高戰略目標。

中國作為崛起中的大國更應該對自己有信心。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改革搞得有聲有色,相信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大陸有能力在精神文明取得成果。我們期待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動態的過程中,持續推動文化與社會價值的交流,能提供兩岸人民認識不同的制度、不同生活方式的機會,提供兩岸人民思辯和選擇的機會。在交流中奠定善意和互信的基礎,從認識進入理解,從理解到認同,將能為兩岸和平發展創造更多可能性。

☉文/洪奇昌 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

☉文/李國正 台灣產經建研社政策組組長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