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報45周年專輯

首頁 > 最新文章 > 鏡報45周年專輯

香港與新加坡的經濟競爭前景(204.11)

發布日期:2014-12-23


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後的17年時間裡,新加坡與香港這兩大亞洲經濟大都會皆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香港進入了「一國兩制」新歷史階段;新加坡在1963年取得獨立的基礎上,繼續發揮東南亞經濟樞紐的功能。由於香港發生「佔中」事件,香港的政治與經濟的有機配合出現一些問題;新加坡的經濟顯得相對穩定。然而,幾個人口龐大的東盟大國的或遲或早的經濟起飛正在形成,也將給新加坡的國際經濟功能帶來新的應變機遇和在新形勢下如何轉型的挑戰。


港新城市經濟模式源遠流長


港、新之間的關係密切,南北輝映。作為擁有700萬和500萬人口以及面積只有1000多和600多平方公里的經濟體,港、新勞動力資源和土地資源相對有限。兩地對與其密切相關的腹地也不需承擔太多共同富裕的責任,因此不約而同發揮本身地理優勢,不以工農業全面發展,而是以現代先進的服務業和國際運輸金融業為重點,憑藉優良海港建立起不輸給西方傳統大都會的城市經濟運作水平。


從歷史背景來看,兩地都是大英帝國全盛時期發展起來的傑出的城市經濟模式,兩地擁有了英國殖民主義對殖民地長期管理留下來的體制基礎,以及留下西方政治經濟文化特色的深刻烙印。英國作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成功的國家,不可否認的是曾經擁有過比較先進的經濟制度和社會管理水平,並且英國集中力量發展起數百萬人口的地區大都會經濟的難度相對較小,收益較大。如果要全面提升腹地數千萬人口的經濟水平則任務艱難,將妨礙利潤率的最大化追求,也超出西方資本和技術的執行能力。


二戰之後,英國衰落,它在亞洲經濟勢力逐步受到當地獨立運動的衝擊,也面臨軍事強大的新興超級大國美國的陣營內部擠壓。美國通過打越南戰爭的沉重代價付出,雖敗猶強,保住了美國在越南以南的亞太地區的影響力,並且順利接下了英國在新加坡和香港的經濟主導權。


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香港和新加坡經濟高速發展,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二,擠身世界發達經濟行列,除了有兩地各自的廣大腹地的養份供給,也得益於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的富裕經濟擴散的影響和支持。


城市經濟模式的新機遇


隨着發展中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在世界各國各地將形成一些新的經濟圈或經濟帶,發展出比較完整的經濟地帶的結構,不再單純以幾個孤立大都會來銜接腹地與國際市場。另一方面,由於腹地的硬體和軟體水平提高,國際資本流動方向也不再完全集中在少數幾個大都會,而是開始向龐大腹地的經濟地帶傾斜。城市經濟的過去優勢將有所減弱,本來相對超然的和比較自成一體的城市經濟遇到了新形勢考驗,但是也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香港和新加坡的進一步經濟發展與亞太區域經濟蓬勃發展之間沒有必然的矛盾,但是在未來十年皆將面臨眾多的亞太經濟帶興起的嚴峻挑戰,必須有一個新的準確定位。


(作者為德國WERC國際經濟研究中心首席經濟學家,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文/鄭德力博士 德國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