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文化縱橫談

首頁 > 最新文章 > 教育文化縱橫談

《徐四民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特輯》——序 言

發布日期:2015-01-20

今年是徐四民先生誕辰100周年。徐四民先生是香港著名社會活動家和僑界領袖、愛國愛港人士的傑出代表、資深的傳媒人士和時事評論員、同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諍友。他一生愛國愛港愛鄉,為抗戰勝利、建立新中國作出過貢獻,為國家的改革開放發展,為香港的順利回歸和繁榮穩定,為「一國兩制」事業在香港的深入實踐,為祖國的和平統一事業,文章報國,建言獻策,殫精竭慮,貢獻卓著,贏得海內外炎黃子孫的愛戴和敬佩。徐四民先生在百年中國現代史的重要歷史階段,都作出了重大貢獻。

徐四民先生於1914820日出生在緬甸仰光,1964年因緬甸政局變動舉家到北京定居,12年後又舉家遷居香港,200799日於香港逝世,享年93歲。徐四民先生長達近一個世紀的「緬甸北京香港」人生歷程曲折坎坷、多姿多采,描繪了一個海外赤子堅貞不移、終生愛國的傳奇故事。徐四民先生的一生,與祖國近一個世紀的歷史風雲緊密相隨,為愛國愛港事業不懈奮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1914年,當徐四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在日本成立,甲午戰後的中國,痛極思痛,思潮湧動,百家爭鳴,國家民族的「救亡」與「圖存」成為時代主題。徐四民幼承庭訓,在父親的影響和熏陶下,從小就萌發了愛國和革命的思想。他少壯之年適逢抗戰爆發,他支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救亡運動,返回緬甸積極向內地運送抗日物資,擔任緬甸華僑抵制日貨總會總幹事,廣受南洋僑領讚賞。抗戰勝利後,他創辦《新仰光報》,反對國民黨打內戰。在新中國誕生後的第二天,他在緬甸親手升起了東南亞第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為表彰他的抗日愛國功勳,200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他「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紀念章」。

徐四民先生在緬甸時,除了出席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外,1954年還當選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遷居香港後歷任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常委。中英談判和香港回歸前擔任港事顧問、香港特區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委員、預委會委員、籌委會委員。徐四民先生對祖國和香港都作出了傑出和獨特的貢獻。

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諍友,徐四民先生參政議政近半個世紀,為國家建設發展殫精竭慮,開誠布公,敢於說話,難能可貴。最出名的是,在國家改革開放初期即在政協會議抨擊貪污問題,令人敬佩他的坦誠、遠見和對祖國的熱愛。徐四民先生始終關心祖國的和平統一大業,積極開展同港澳台和海外華僑的友好交流與聯繫,同「台獨」分裂行為進行堅決鬥爭。

徐四民先生於1976年遷居香港之後,第二年就和幾位知名人士創辦了《鏡報》月刊,定下了「振興中華 誠實敢言」的宗旨,並為《鏡報》的茁壯成長傾注了30年的心血,使《鏡報》成為一份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政論性刊物。徐四民先生在《鏡報》和香港許多媒體撰寫的文章,接受海內外媒體訪問發表的見解,在政協會議的發言和提案,都以深邃的目光、寬廣的視野、理性的思考和精闢的分析,提出了許多前瞻性的觀點。徐四民先生對反腐倡廉,愛國愛港,「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針,香港民主政制發展,香港政治局勢的論述,其深刻性、預見性、超前性,被國家和香港的發展形勢所證實。這本特刊編列了五個表格,讀者可從中一窺徐四民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和敏銳的現實觸覺,感受到徐四民先生家國天下、以身相許、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愛國主義激情。

愛因斯坦在紀念居里夫人時說:「第一流人物對於時代和歷史進程的意義,在其道德方面,也許比單純的才智成就方面還要大,即使後者,它們取決於品格的程度,也遠超過通常所認為的那樣……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熱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份存在於歐洲的知識分子中間,歐洲就會面臨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徐四民先生心憂天下、敢為人先,他的傑出才智和高尚品德,他的書生報國、文章報國情懷,是一種人生使命,一種社會責任,一種精神支撐,其精神源遠流長,需要我們用新的人生去傳承光大和去身體力行。為了國家和香港有一個比較光明的未來,徐四民先生愛國愛港的高尚情操和振興中華的奮鬥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尊敬和懷念。

/編輯委員會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