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首頁 > 最新文章 > 特稿

老兵尤廣才:我與國家共進退

發布日期:2015-01-21


尤廣才將自己一生的經歷整理成書——《血鑒:一個遠征軍抗戰老兵的回憶錄》。他認為,只有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才是中華民族真正崛起的時刻。

93日是中國官方確定的抗戰勝利紀念日,也是遠征軍老兵尤廣才的生日。這位95歲的老人,在遠征軍戰場上立過戰功,歷經民國動盪與新中國的和平發展,用他自己的話講,他的一生,是與國家共進退的一生。

心繫家國

尤廣才老先生已經90多歲,每天還能至少讀書看報67個小時。接受採訪時,朗聲對答,侃侃而談,三四個小時仍不疲倦,濃濃的山東口音更平添了幾分耿直豪爽之意。

在這樣年歲的老人口中,聽到諸如「烏克蘭危機」、「美國重返亞洲戰略」等詞匯,不免驚訝。原來,除了固定的讀書計劃,中文的《參考消息》,英文的《環球時報》、《China Daily》等報紙,都是尤廣才每天的必讀報紙。追蹤最新的時事消息,了解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是這位參加過抗戰遠征軍的老兵在和平年代心繫家國的另一種方式。

尤廣才老家在山東嶧縣,靠近台兒莊,祖上曾是當地的名門望族,不過此後家道中落。12歲那年,尤廣才就隨着老師上街,高喊「打倒日本帝國主義」,開始他最初的抗日之路。1938年春末,台兒莊戰役打響,炮聲隆隆,19歲的尤廣才跪別60多歲的老母親,帶着6塊銀元西逃。他一直逃到安徽鳳陽一帶,才脫離了日本人的包圍。在潢川,有一個專門招收流亡青年參加部隊的組織,尤廣才和考取的學員於是從信陽坐火車到武漢,被編入「戰時工作幹部訓練一團」,簡稱「戰幹團」。

蔣介石對這個以青年學生為主的戰幹團很重視,他親任團長,親自訓話,副團長和教育長分別是陳誠和桂永清。戰幹團的入伍訓練很嚴格,除了野外演習、實彈射擊和兵器、地形、築城、諜報、游擊戰術這些軍事課程外,對政治宣傳也很重視。當時正是國共合作期間,周恩來、葉劍英等中共官員也曾給學員們講過課。

19388月,日本已經逼近武漢,戰幹一團在湖南分科,尤廣才原本被分到政訓科,但他不願意,想殺敵報國,於是報名參加軍事隊,後來成為黃埔第16期學員。畢業時,因為成績不錯,尤廣才留在戰幹團當區隊長;大部份同學都被分配參加了長沙會戰,犧牲在那裡。

遠征作戰

1941年,尤廣才被分到54軍軍部特務營擔任排長,一年後,升任至50師特務連連長。54軍當時的任務是駐在雲南,防禦日軍進攻越南。尤廣才回憶,那時當兵很苦,吃不飽。後來一聽說要被派出國參戰,士兵們都很願意,遠征軍的待遇肯定比在雲南駐軍好得多。

當時運送中國遠征軍士兵的是美國C46C47運輸機。尤廣才第一次坐上飛機,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航線上,飛機越爬越高,他也覺得越來越冷,「冷得我直打哆嗦,有的身體虛弱的中國兵,在飛機上就已經癱下去了;呼吸困難,兩個耳朵也被震得受不得了,直到下飛機時也沒緩過來。」

很快,尤廣才的部隊被派到緬甸北部的孟關,駐紮在密林中等候戰鬥命令。「補給全靠美軍空投供應。」1944年的密支那戰役是駐印遠征軍反攻緬甸戰役中進行的一次城市進攻作戰。最終中美混合支隊歷時近100天,殲滅日軍3000餘人,並迫使剩餘日軍退出,尤廣才親歷的西保戰役是該戰役重要組成部份。

尤廣才所在的特務連被分到149團,負責沿公路正面進攻。戰到最後,中國士兵和日本軍拼起了刺刀肉搏。那場戰鬥,尤廣才連部傷亡27人,但成功擊潰了日軍,進入西保市區。這一戰,尤廣才及其戰友受到了表彰。

西保戰役過了沒多久,在一次行軍演習中,一個士兵踩到日軍埋下的地雷引起爆炸,幾名士兵被炸死,尤廣才也身負重傷,被送往野戰醫院搶救,尤廣才於是因傷告別抗日戰場。

「就是這塊疤,」尤老撩起衣服,腹部上一道長達十米的傷疤觸目驚心:「彈片由右肋穿進體內,醫生從右下腹切開10厘米,取出彈片,消毒、縫合、包紮等一系列手術處理,所幸沒有傷及內臟,不過右腿的彈片至今也沒有取出。」

起死回生

離開遠征軍前線的尤廣才,很快迎來了抗戰勝利的曙光。然而,和平年代還遠未到來,國共內戰又把人民拉入水深火熱之中。

在東北戰場,尤廣才所在的軍隊和很多國民黨軍隊一樣被打垮了。思考再三,他選擇了投誠,被安排送往位於撫順的解放軍軍官教導團進行思想改造。在那裡接受改造的,還有包括廖耀湘、鄭洞國、周福成在內的國民黨高級將領。

解放後,回到瀋陽的尤廣才在瀋陽工學院當小工,但1953年因「歷史問題」被開除。那時候,尤廣才的女兒還小,他不忍心把孩子拋下,就拉小車、出苦力。1958年,正在北京學習中醫的尤廣才被當作「殘渣餘孽」抓到清河參加勞動教養。1965年勞改結束,尤廣才被遣回原籍,開始接受監督改造。這是他1938年離家逃難後,第一次回到家鄉、第一次與母親見面。然而,母親和哥哥因其「歷史反革命」的身份,拒絕與尤廣才見面。提起老母親,早已滿頭白髮的尤廣才泣不成聲:「我這一生最對不起的人就是母親,忠孝不能兩全,沒有機會好好孝敬她……

19801月,尤廣才終於摘掉「歷史反革命」的帽子;1988年,他和分隔23年的女兒第一次見上面。憑着遠征軍時的英語底子,尤廣才成為一名中學英語教師,直到1992年退休。

經歷過半世紀戰亂、困境的尤廣才,對於過去的歷史並沒有怨懣不滿,而是呼籲世人反思和總結。他希望有更多人了解那段曾斷檔了的歷史,讓人們認識到在正面戰場上國民黨抗戰老兵們的歷史功績:「我希望年輕一輩能發揚老一輩人的愛國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記住民族苦難的時刻。」

尤廣才將自己一生的經歷整理成書——《血鑒:一個遠征軍抗戰老兵的回憶錄》:「我今年95歲了,我覺得我這一生無愧於自己,無愧於社會,無愧於國家,無愧於親戚朋友,無愧於任何人。」他認為,只有國家統一、民族團結才是中華民族真正崛起的時刻。

☉文/瀟然 ☉圖/陳鋼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