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首頁 > 最新文章 > 特稿

翟崑:政策研究的「頂天立地」

發布日期:2015-01-21


在翟崑看來,政策研究最要緊的是四個字:「頂天立地」。「頂天」是要知道國家戰略是什麼,應該是什麼,以及向什麼方向發展,並且能提出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立地」是說不能脫離實踐,知道真正的最基層的單位和人在做什麼。

東南亞研究一直是中國國際關係研究領域相對冷門的一部份。近年來,隨着南海問題,以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新名詞」頻繁見諸報端,公眾才逐漸發現,原來還有一群人,一直坐在東南亞研究這張「冷板凳」上不斷鑽研。翟崑,就是這群人中的一員。

智庫訓練頂天立地

翟崑很謙和,在被問及「是否從一開始就立下願望從事研究工作」時,他連稱沒有,自稱「智商一般」,聰明人「一下就能理解掌握的新事物」,他可能需要很久。對於自己的優勢,翟崑這樣評價:「刻苦程度有一點,運氣特別好,綜合素質相對好,在各種能力中創造性更突出一些,文字的編寫能力比實際研究能力高一些。」

儘管翟崑自認因為「能力不夠」而比較「隨緣」,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他則比自稱的要刻苦許多。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由於機緣巧合,他將東南亞的每個國家都研究了一遍,「十國走一輪,七八年就過去了」。這在研究院也不多見。從2005年起,他開始對東盟與中國(「101」)領導人會議、東亞合作、APEC等議題展開研究,研究領域拓展到地區經濟、政治、安全、社會問題。2010年以後,他成為現代院世界政治研究所的負責人,國際形勢、國際戰略、國際安全、全球治理、跨區域合作等問題又逐步納入了他的研究範疇。

在翟崑看來,政策研究最要緊的是四個字:「頂天立地」。「頂天」是要知道國家戰略是什麼,應該是什麼,以及向什麼方向發展,並且能提出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議。「立地」是說不能脫離實踐,知道真正的最基層的單位和人在做什麼。一戶人家、一個企業、一個城市、一個機構、一個銀行,一個項目,都是戰略和政策的組成部份,也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意思。

翟崑一直在尋找「頂天立地」的感覺。30歲之前,他已經開始為外交部、商務部等多個部委提供智力支援。30歲以後,他每年都會到雲南、廣西等邊疆省份考察。在這期間,中國-東盟博覽會、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建設雲南橋頭堡直到「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重大活動和政策出台的過程中,都有翟崑的參與。「在工作的最開始,我主要是看材料,追尋、揣摩國家各項政策的意思。2003年開始到地方,往下走,基礎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之後,自我感覺研究有了質變。」

起自學術 終及國家

作為重點研究東南亞問題的專家,翟崑對自己的工作有獨到的理解。他的博士專業是國際政治與外交哲學。他的學生評價,翟老師喜歡用哲學思維和中國傳統智慧來分析當今中國和世界所面臨的問題。翟崑本人亦坦承,他認為從中國傳統智慧出發,回歸理性和常識進行分析,再加以技術性知識的配合,這種路徑更容易讓人理解複雜的國際關係問題。

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尼國會演講時推出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構想,與此前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並稱為「一帶一路」。在翟崑眼中,「一帶一路」的諸多措施頗有些「中西醫結合」的味道:自由貿易協定、貿易便利化等,是精準打擊的西醫方式;優化環境、民心溝通以及基礎建設等,就像更加注重系統互動的中醫方式;而針對不同的對象國家,採用不同的手段方式,重視優化整體環境,是典型的系統聯動,辨證施治,再加精確定位的「中西醫結合」方式。他也認為,「一帶一路」剛剛起步,還缺乏特別有經驗的「老中醫」,能夠根據形勢,區分短期與長期問題,給出有效的、整體的、系統的解決方案。

基於這種認識,翟崑強調「一帶一路」需要邊規劃、邊落實、邊調整。事先進行嚴謹的可行性研究、頂層設計等是必須的,但在諸多設計的落實過程中,由於國內外形勢的快速變化,總會出現「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情況。「比如中泰之間『大米換高鐵』的項目,由於泰國政局的變化而擱淺。」翟崑舉例說。但隨後「泰國新政府又提出新的高鐵計劃。尤其是泰國新總理在北京APEC期間訪華時也大力推動高鐵建設。但是,我們也不能覺得事情又被搞定了,因為接下來會有什麼大變化,依然很難說。」因此,「一帶一路」是個非常動態、精妙的經濟合作加外交運作的過程。「要根據形勢變化,兩國關係的變化,順勢而為。」

偉大實踐創造偉大理論

對在北京舉辦的APEC,翟崑的分析同樣帶有鮮明的「翟氏特色」。中國與APEC的關係可謂「厚積薄發」。1989APEC建立,兩年之後中國即加入了這一「大家庭」,APEC推動了亞太地區經濟整合,給予中國參與亞太經濟的機會,並見證了中國在亞太的崛起。翟崑將APEC形容為應運亞太形勢巨變而生的「亞太之子」,也是冷戰後亞太地區各種經濟合作組織和機制的「老大哥」,它具有包容、平等,持重的品格,有時還要忍辱負重、顧全大局。而中國見證了APEC25年發展,借助APEC發展,通過APEC為地區發展作貢獻。翟崑直言:「北京APEC,具有感恩回報的意味。」

這種「感恩回報」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中國開始在主場多邊外交中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更加積極主動地為地區作貢獻。美國主導的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和東盟主導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具有競爭關係,雙方都試圖在今明兩年達成關鍵協定。中國在此時重提廣域、開放、包容的亞太自貿區,正是建立在篤信「太平洋足夠寬」的基礎上,以「合」息爭。而亞太地區互聯互通、亞太國家創新增長等等大倡議,也都是中國借主場之機貢獻給北京APEC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偉大的實踐創造偉大的理論,中國改革開放,中國與周邊國家共同發展,尋求共同安全,這些就是偉大的實踐。」翟崑說,「這些實踐可用理論去解釋,解釋好了就是中國理論,中國特色,中國自信。」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翟崑剛剛從工作了16年的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調到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從做政策和戰略研究的現代院,到教書育人和學術研究為主的北大國關院,翟崑自認從「半個」老師變成了全職老師,這是一個樂於接受的挑戰。

☉文/方林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