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兩岸

首頁 > 最新文章 > 台海兩岸

朱立倫對兩岸關係的看法(2015.3)

發布日期:2015-03-03

朱立倫以99.61%得票率遞補了馬英九辭任國民黨主席的空缺

☉文/邵宗海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社科院院長

從朱立倫的多次談話來看,他的兩岸觀務實且具有前瞻性。首先,他具有全球觀,不認為中國大陸是台灣未來的全部;其次,在和張志軍的會談中提出「兩心兩力」、「求同尊異」可說是他對大陸政策的一個指標。朱強調同理心的重要性,要從受益者和受害者的角度思考整個問題。

擔任台灣新北市長的朱立倫,在馬英九因「九合一選舉」挫敗辭去國民黨黨主席一職後,正式宣告參選,並在2015117日以196,065的得票、99.61%的超高得票率,遞補了這項空缺,暫時解除了這個「百年老店」群龍無首的困局。 

 

一、朱立倫就任國民黨黨主席


朱立倫於第二天便正式就任黨主席,有兩項重要的發展顯示出未來「兩岸關係」可能的走向:一是朱在當選當晚,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有發來賀電,電文中特別提及:希望兩黨鞏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增進互信,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繼續前行。接着朱立倫也回電感謝,在電文內容裡也強調說:兩黨於過去六年多來,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下,積極推動各層面的交流合作,已為兩岸和平發展開創歷史新局,並在兩黨間建立了良性互動模式。這二封電文充分展現出雙方對「九二共識」基礎的一致認同,也讓彼此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走向有所期待。基本上,也可說台北的大陸政策仍將暫是「馬規朱隨」,兩岸情勢短期內將不會有所改變。


另一個顯示則需謹慎解讀,那就是朱立倫在就職演說曾經宣示:雖然國民黨重新執政這幾年來,在兩岸政策推動上,和平發展、互利互贏,是國民黨堅持的基本原則,也是正確方向。不過,朱也強調說:兩岸密切往來,對社會造成心理層面的衝擊,以及經濟交流導致分配公平正義上的疑慮,都是必須嚴肅面對的課題;國民黨將誠懇檢討,呼籲對岸也要一同正視,盼兩岸關係能「行穩致遠」。這應該是朱立倫今後主導下的大陸政策主要走向,希望大陸方面也能配合,如以他在國民黨副主席時期所提出兩岸需要「同理心」一事來看,證明朱立倫今後的大陸政策將在強調「互諒」的層面。


可是,如何全面來看朱立倫對兩岸關係及大陸政策的看法,還是一個困難的任務,畢竟他過去鮮少在大陸政策或兩岸關係層面上發過言,也是台灣縣市長裡較少次數前往大陸訪問的一位。因此,想從他的觀點或看法而去了解他對中國大陸的印象,的確是有點困難。所以,作者設法收集些朱立倫有限的資料,希望能透過這些資訊作出下列一點分析:


二、朱立倫擔任國民黨副主席時期


朱立倫擔任國民黨副主席分為兩個時期:第一時期從200811月到200910月,這其中他參加了20095月的海峽論壇為主要觀察點;第二時期則從20144月到20151月,不過當時他是以新北市長身份與張志軍晤面為切入點。


1、海峽論壇:朱立倫追求「求同存異」和經貿合作的兩岸觀 2009517日,朱立倫在首屆海峽論壇大會上說,兩岸只要彼此了解、相互認識與接觸,就可以存異、共同交往、共同合作。兩岸關係不是只有直航三通而已,未來經貿、文化、教育、學術甚至醫療衛生等方面,兩岸間的協調工作還有很多,希望兩岸接觸越來越多、越來越順暢。


在海峽論壇大會上,朱立倫表示,兩岸應結束對抗、擱置爭議、共創雙贏、求同存異。他說,相信兩岸人民絕對不希望因為誤解與衝突和意識形態,而分隔兩岸無法相互扶持。他說,「上一代衝突與對抗應該要結束」。朱立倫致詞時,強調兩岸應「改變觀念,求同存異」,體現了「求同存異」的重要性,他表示,台灣是個多元族群的社會,我們都要用不同語言的問候方式,向不同族群的朋友們問候,因為大家有了共同的語言,就能縮短彼此的距離,更能快速的凝聚彼此的感情,語言是溝通的工具,讓我們的距離彼此拉得更近。


筆者認為朱立倫的兩岸觀所講求的是「互諒」,先從兩岸的隔閡問題點出發,說明兩岸關係交流的重要性後,進而再針對兩岸問題進行合作及探討。朱立倫曾說:我覺得兩岸事務未來的發揮空間,從務實的角度來看,還是比較在於經貿方面和民間文化的交流,首先雙方必須把自己的包袱減少,並且做好內部充分溝通。比方說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基本上只是一個架構,它到底該不該存在?裡面要放什麼內容?其實大家都可以談,包括民進黨也一樣,重點是兩岸之間怎樣來談出一個經貿合作的概念。從這一席談話便可了解兩岸經貿的合作是朱立倫相當關注的議題,他的看法是兩岸交流有獲利者,也有損害者,但彼此應該相互理解,如此一來才可以化解兩岸交流的不確定性。朱立倫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時期,針對ECFA早期收穫項目非常關切,並指示經濟部要多加宣導讓民眾充分了解,不要有錯誤訊息,他並要求經濟部要做好配套措施。這一番話更可以印證,「內部理解、溝通」及兩岸關係相互理解都是朱立倫認為兩岸協商的重要模式,也因此未來兩岸各方交流若可提出可行的需求及可行方案,朱立倫應該也會從務實的角度出發。


2、全方位經貿布局的兩岸觀:以台灣利益考量為優先 2009年台灣內部再討論如何重啟TIFA諮商?朱立倫表示,台灣整體要走出去,要全方面的開展,不是只靠ECFA,也要與美國洽談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與東協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並與先進國家簽署相關協議或條約。朱立倫說,要重啟TIFA,須先研究我方籌碼及對全民有利的部份。「美牛」是重啟談判的一個焦點,朱立倫說,韓國標準最嚴,台灣不會比韓國鬆,也不會全面開放,「若管太嚴,對雙邊經貿關係跟誠信問題不利」。


2009723日朱立倫到華府演講,結束接受現場提問時,一位聽眾請他評估未來10年到20年的兩岸政經關係前景。他說:很簡單,經濟關係會越來越密切,政治關係會越來越平穩。另外,朱立倫2009年參加外貿協會、全國商業總會舉辦的「台灣經濟合作論壇」,也曾表示,一定會以台灣最有利的條件出發。因此產業方面的利益損害都需要評估,「台灣整體貿易要走出去,不是只靠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也要靠台美簽署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及自由貿易協定(FTA),以及與不同貿易夥伴共同合作」。


對於朱立倫而言,理解兩岸關係的問題點不只在於我方能獲得多少?台灣能拿到多少好處?作者推論朱立倫考量面較趨近台灣產業的宏觀面損益問題。既然台灣利益是朱立倫的兩岸觀及台灣對外關係的首要條件,因此推論未來兩岸關係的進展將可能逐步放緩。誠如,朱立倫在太陽花學運期間表示:全球化是不能逆轉和逃避的事實,關起門來是不可能的」,朱立倫說,台灣應盡快走出服貿爭議,拉開眼界,一味執着親中或反中情結,只會失去更多機會。


但同時他也表示:「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這個籃子指的是台灣不能一味親中,應該看看其他國家的發展!朱立倫曾經表示,面對全球化的競爭,不能只將目標與市場放在中國大陸;但他對於台灣經濟競爭的看法無關政治,而是以現況來看,東南亞國協是不容忽視的區域。「眼裡只看到中國,看不見3億人口的印尼,這算是什麼樣的世界觀?心中只有台灣,這是愛台灣?還是另一種走不出去的媽寶?」認為台灣現狀已經不是簽不簽服貿,選不選TPPRCEP籃子問題,而是如何增加競爭力。


不過,他也強調兩岸關係特殊,但不能只談服貿,不談其他協定;相對的,談其他協定時,也不能忽略服貿。


3、會晤張志軍,表達對兩岸關係還是在「求同存異」的看法 2014627日,朱立倫在與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會面的時候再次談到:兩岸交流要發揮同理心,不止「求同存異」,更要「求同『尊』異」,尊重台灣人民的想法、尊重台灣人民的決定,就是在不同聲音、多元社會裡的最大共識。朱立倫表示,他向張志軍提到,基於同理心思考,經貿政策包括服務貿易協議、貨物貿易協議,不能只從受益者角度,也要從受害者、或者受影響產業的角度思考,要更細微地重新思考服貿、貨貿協議。


朱立倫在會後面對媒體時表示,他在會中向張志軍表示,兩岸關係發展應有「兩心兩力」,「除了有企圖心,也要有同理心,要有執行力,也要有協調力」,例如兩岸未來簽訂《服貿協議》、《貨貿協議》時,不能只是考慮受益者,也要從受害者的角度去思考,因為受害者失去的是他們的全部。


三、朱立倫的兩岸觀


從朱立倫的多次談話來看,朱立倫擔任國民黨副主席分為兩個時期始終圍繞「改變觀念,求同存異」的談話可說明,朱立倫的兩岸觀務實且具有前瞻性,如同,聯合報記者李光儀對朱立倫的觀察是,經濟學者背景出身的朱立倫,對兩岸政策的論述只能用「務實且小心」來形容;如他在擔任桃園縣長時接受採訪,認為兩岸政策應該是「大原則肯定接受,小地方衝突無所謂,不要接觸雙方最痛的部份。」


再從上述朱立倫在擔任新北市長時對大陸的看法時可以發現,因朱作為地方首長,對屬於中央政策範疇的兩岸關係自然沒有太多的着力點,但從一些作法上我們仍然可以發現一些屬於他對大陸的不同看法。首先,具有全球觀不認為中國大陸是台灣未來的全部。這樣的看法恰恰提醒執政的國民黨,即便兩岸關係好轉、和大陸簽訂了ECFA、服貿,台灣也必須要有國際視野,不可以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其次,在和張志軍的會談中提出「兩心兩力」、「求同尊異」可說是他對大陸政策的一個指標。不同於「求同存異」,朱更強調同理心的重要性,要從受益者和受害者的角度思考整個問題。


整體而言,朱立倫對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的思考受限於他擔任地方首長的職位,故公開的表述有限,但到了2014年和張志軍的會面之後,我們可以發現朱並非是全無想法,因而和張志軍提出「同理心」或是「換位思考的重要性」。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