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體視野

首頁 > 最新文章 > 文體視野

冷冷風骨七弦情(2015.3)

發布日期:2015-03-03

☉文/王明青 著名文化節目主持人、收藏家

王明青專訪香港著名琴家唐健垣

唐健垣,香港著名古琴演奏家、古箏演奏家、南音和甲骨文研究專家,師從饒宗頤、吳景略(虞山吳派一代古琴宗師)、吳宗漢、孫毓芹等名家,同時也是茶藝和園林專家,用真指甲彈幼弦,每一音從容不迫,如珠之圓,如玉佩之鏗鏘,托腔絲絲入扣,使唱者之快慢高低、短腔長序、正線乙反,可隨音變化,知音人許為「南音箏聖」,著有《琴府》等多部學術著作。除古琴外,唐老師研究興趣尚包括民樂、戲曲、考古、紫砂壺、茶藝等,堪稱「雜家」。


古琴,也稱七弦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早在春秋時期它就已是盛行的樂器,流傳至今已有3000餘年。在中國古代文明中,「琴、棋、書、畫」歷來被視為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由之徑。如今的都市,忙碌與浮躁幾乎無處不在,對於心靈寧靜的皈依總是讓人心生好奇。帶着諸多疑問,我專訪了多年來穿梭於深港兩地,為弘揚古琴藝術執着探究的著名中樂學者唐健垣老師,聽他講述琴弦上的人生故事。

一曲佳音 緣定終生

1946年,唐健垣出生在廣東南海,2歲時,隨父母到香港。唐健垣從小就對傳統文化感興趣,中學時他就開始研究甲骨文,經常獨自一人跑到大學教授的家中請教。談到與古琴的結緣,唐健垣說,讀中學時,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他在電台的音樂節目聽到了七弦琴,也就是古琴的演奏。當天晚上,備受震撼的唐健垣就下定決心要學習古琴,為此他把午餐的錢省下來準備拜師學藝。可是天不遂人願,等他有了一定的積蓄時,卻苦於找不到一個會彈古琴的老師,「當時先不說彈得好不好,香港、台灣會彈古琴的人加起來也不到100位。」經多方打探也沒有結果,他不得不將學琴的念頭暫時擱下。

中學五年級的時候,他有幸認識了國學大師饒宗頤。一番交談後,饒先生對面前的這個年輕人讚不絕口。當唐健垣向饒先生請教古琴的問題時,饒先生頓時對這位年輕人產生了興趣,沉默片刻說:「我家有5張明朝的古琴,還有一些明朝的琴譜,今天半夜來我家聽琴吧。」唐健垣當時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好不容易等到了半夜,他迫不及待地來到了饒先生家中。幾首曲子之後,唐健垣才醒過神來,立刻提出拜師的想法,可是饒先生因為工作繁忙並沒有答應。但他有幸從饒先生那裡借得一張古琴,苦苦練習鑽研,終於有了一些心得。

師從大師 心有靈犀

1967年,唐健垣中學畢業來到台灣師範大學中文系讀書,終於找到了他的第一位古琴老師——吳宗漢先生。

吳宗漢先生是梅庵派的代表人物,1965年來到台北一所高中教國文,因為他的古琴造詣,他被台灣藝術專科學校聘為古琴老師。當唐健垣提着禮物拜師時,遭到拒絕。唐健垣看到旁邊有一把古箏,便提出彈奏一曲之後由老師再來決定是否接收。一曲之後,吳先生改變主意收下了這個徒弟。

唐健垣的第二位老師是山林派孫毓芹先生。當時孫先生剛從北京來到台北,吳先生並不介意自己的學生另投師門,相反通過唐健垣的引薦,兩位先生成為了要好的朋友。唐健垣回憶說:「跟孫先生主要學的是製琴的手藝。」

唐健垣說,好的古琴有「輕若羽,重如鐵」之稱謂。輕若羽的古琴是桐木材質的,重若鐵的一般是杉木製作的。一般古琴是面桐底梓,也就是上板是梧桐木,下板是梓木,外表的油漆應該是由生漆和鹿角灰混合而成,要在表層塗抹十幾層,但是厚度僅有一個銅板那麼厚,達到氣鳴、弦振、板振和漆振。「一張好的古琴跟琴人之間靠的是緣分,正所謂『有德者居之』。所以無論古今,名琴往往最終都在大雅正德之士手中。」

唐健垣說,現在很多古琴的廠商使用化學漆,在材質上更是偷工減料縮短工期,有很多樂器廠、小作坊看到古琴這幾年比較火,在利益驅使下也加入做琴的行列,造成現在廠商的古琴和真正的古琴沒法比較。

1972年,唐健垣和第一任妻子共同編著出版了一部琴學巨著——《琴府》。3冊厚度如同辭海的《琴府》內容繁雜:琴史、音律、琴器、琴譜、琴論、台港海外琴人訪談錄等等。讓人難以想像的是,這幾冊幾乎涵蓋了古琴藝術方方面面,包含了中國現存的所有古譜的百科全書式的鴻篇巨著竟然出自一位26歲在讀本科生之手。

古琴娛己 養性修身

唐老師已68歲,他說,古琴是特殊的,不同弦、不同指,便有不同音,也就是說,同一樂譜、不同人彈就會有不同意境。故此,古琴是不能即興演奏現代樂曲,縱使能夠,也絕對不能以琴音動人心魄,反而落了焚琴煮鶴之俗。在這層意義上講,古琴是娛己、並非娛人的樂器,是哲學的樂器。所以只有喜歡藝術,喜歡文學,學養深厚的人才能夠真正彈好古琴。

唐老師在訪談中不無感慨地說,現在不少音樂學院的學生以琴為箏,彈出來的音符、節拍、音調都非常準確,可是這樣就與古琴原來的意趣背道而馳了,「與一般的樂器有什麼區別呢?」彈琴應有技、藝、學、道四個層次,講究的是心平,不浮誇,不虛華。「從彈古琴的姿勢就可以領悟這點:演奏古琴可以令人心境平和,對人身心都有益處。首先演奏時,古琴放置於桌面,演奏者可以放鬆,席坐而彈;其次,演奏古琴往往可以讓人平心靜氣,做到旋律快而不亂,急而不斷,大有舉重若輕之感。

談到古琴的將來,唐健垣表示憂慮,自從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古琴列為世界第二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之後,中國的古琴教學開始泥沙俱下、參差不齊,有很多學院派的學生在學校學會了幾首曲子就開門授徒。雖然他們的音調比較準,但是他們把時間全放在了練琴上,在內涵上缺乏很多。很多人為了吃飯,更是以授徒為名,以出售劣質古琴為實,這樣很容易誤人子弟。唐老師說:「眾器之中,琴德最優。彈琴的技、藝可學,但『學』和『道』是教不會的,只能自己修悟。古人說『彈琴可入道』,這恐怕就是古琴的奇妙之處吧!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