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首頁 > 最新文章 > 特稿

萬隆會議是時代的一面鏡子(2015.6)

發布日期:2015-05-29

☉文/林鴻復

萬隆會議是「劃時代」的事件。萬隆會議里程碑式的記載,是時代的一面鏡子。它照出了一甲子間世界上發生的形色色事件和重大變遷的是非曲直。60年的實踐令人信服地證明了,「萬隆精神」是正確的,生命力無限。

60年前,1955418日至24日,佔世界人口2/329個亞非國家和地區的領導人,齊聚印尼,舉行了劃時代的萬隆亞非會議。當時的印尼總統蘇加諾說:「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有色人種洲際會議……」,「這是世界歷史的新起點」。會議通過了以「五項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的「十項原則」;宣示了團結、友誼和合作的「萬隆精神」。由此,新興的、獨立的和發展中的國家,形成了和殖民的、帝國的和霸權的舊勢力相對抗的新生力量,改變了世界歷史發展的路向。

劃時代的會議

萬隆會議是「劃時代」的事件,因為它首先是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大國參加的大型國際會議。第二,它不依二次大戰後形成的「意識形態對立」和「兩大陣營對抗」的格式來區分和選取參與國。第三,它是獨立自主地探索和確立新型國際關係的準則。萬隆會議里程碑式的記載,是時代的一面鏡子。它照出了一甲子間世界上發生的形色色事件和重大變遷的是非曲直。60年的實踐令人信服地證明了,「萬隆精神」是正確的,生命力無限。

第一次亞非會議在印尼舉行絕非偶然。二次大戰後,各國百廢待舉。印尼是較早從荷蘭殖民主義統治下取得獨立的國家(1945)。千島之國的印尼,扼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之要衝,為亞洲、非洲、美洲和澳洲之間往來的不可或缺之通道。其人口僅次於中國、印度和美國,居世界第四,又是東南亞國家中的最大的經濟體。為謀求自身的真正獨立和經濟發展,它需要聯合世界上,特別是亞非民族主義國家,共同奮鬥。是時,新中國和印度、緬甸、埃及等國及其領導人,同時具有共同的強烈願望,於是熱烈醞釀了第一次亞非會議的召開。

歷史名城——萬隆

萬隆是印尼第三大城市,西爪哇首府。其緯度雖近赤道,但因地勢較高,海拔715米,年平均氣溫只為23℃。由於氣候涼爽,植物繁茂,空氣清新,四季如春,是世界上少有的、不用「空調」亦可愉快地生活的都會。萬隆被譽為「印尼最美麗的城市」,「爪哇的巴黎」,選之為首屆亞非會議的會址,是自然不過了。萬隆也因此馳名於世。

筆者生於萬隆,住在Rayatimur大道(後改為「亞非大道」)上。住處對面,就是薩沃爾-霍曼酒店。萬隆當時有三所華校: 清華、僑中和南化。我在清華學校就讀。離酒店不遠的「獨立大廈」(1895年建成。1980年改為「亞非會議紀念博物館」),是我們學校集會、歌詠和話劇活動的場所。萬隆會議舉行之時,本人已回國升學。尚在萬隆的老師、同學和親友們,許多人參加了會議的籌備、接待以至安保工作。我的叔父林仁木先生當時任中華總會副主席、玉融公會主席,忙得更是不可開交。亞非會議過後,他面交給我兩幀和周總理、蘇加諾在一起的照片,珍存至今。回顧歷史,我們並非想沉迷過去,而是要溫故知新,更勇敢面對未來。我們這一代人是活生生的現代史的見證者。我們見證了反帝、反殖和爭取民族獨立風起雲湧的浪潮,也見證了兩個超級大國稱霸世界和推行強權政治的專橫。見證了中國在崛起中所經受的種種歷煉,也見證了中國和平外交政策近年來所取得的突破性進展。

萬隆會議和「一帶一路」

2015419日至24日,近百個亞非國家和組織的代表再聚印尼, 以「加強南南合作,促進世界和平繁榮」 為主題,隆重紀念萬隆會議60周年。空前的盛會說明了萬隆會議的確意義非凡,影響尤其深遠,同時也顯示出,世界已步入一個新的關鍵節點,亞非國家需要再次攜手合作,共商發展大計。從霍曼酒店到獨立大廈的「歷史漫步」,象徵着亞非國家認真緬懷先賢,也標誌着大家將來需要繼續並肩前行。

當前的世界,早已今非昔比。政治的多元化和經濟的全球化,特別是中國的迅速崛起,令國際關係和經濟版圖產生深刻劇變。美國不可能再肆意施行「單邊主義」了。亞非國家已成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雖然,世界上仍有人還抱着「冷戰思維」殘餘不放,還以「價值觀取向」製造矛盾,還依「零和博弈」的規則應對各國間的關係,美日還搞什麼「全球安保」等等,但是,時代不同了,絕大多數的亞非國家願意追隨「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去爭取更公平、合理和正義的社會的實現。如果說當年中國以「求同存異」和「 協商一致」的堅持,促成了第一次亞非會議的成功,那麼,今日中國 「一帶一路」的倡導,由中國提出有57個創始成員國(域內國家37個、域外國家20個)的「亞投行」的建立,必將推動亞、非、拉共同體,以至人類共同體的建設。在智慧化、資訊化和互聯網時代,人類社會在加速度地前進。我們可以預期「不必等一甲子」再有30年,到2045年,且看此驚天地而泣鬼神的人類共同體大業的輝煌成就吧!

(作者為印尼僑生。北京大學哲學系本科和數理邏輯專業研究生畢業。曾任北京一級出版社編輯。上世紀70年代末來港定居,從商多年。在本港各大報刋發表文作數百篇。)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