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兩岸

首頁 > 最新文章 > 台海兩岸

兩岸教育合作(2015.7)

發布日期:2015-06-30


☉文/洪奇昌 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 吳志榮 元智大學科教中心執行長 


夏潮聯合會的事例生動地說明,兩岸教育交流的推進,僅靠沒有政府背景的民間團體活動是遠遠不夠的,為此,凸顯出為了兩岸教育交流,為了兩岸青年學習,就業,創業而設立專門的產學合作專職機構的必要性。而這個機構的職能必須完整化,系統化,專業化和正規化(官方化),要為青年們的學習、就業、創業提供一站式服務。


隨着兩岸交流日趨深入,從過去的重視經濟交流到近幾年的文化交流,漸漸開始着重於教育領域的互相合作與認識,教育是立國之根本,民族強大之根基,台灣自1949年始與大陸分治,在不同的教育理念下衍生出與大陸截然不一樣的教育模式,台灣的好朋友,已故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曾說:一個人對於國家,民族,社會的認同,只有透過教育才能改變。因此,教育為中國夢不可或缺的一環,兩岸的教育交流更是不可少的一步。交流是為了認識,認識是為了合作,合作為了共贏。


一、台灣高教資源的有效利用


(一)高校的再一次轉型 台灣高校自1990-2010年擴張速度過快,大學畢業生從一年15萬人到一年25萬人。成長比例的背後隱藏着學歷膨脹與高校資源誤置的問題,台灣教育部在去年接連對高鳳、永達技術學院開鍘,高校被動式的進行轉型,這波勢必進行的轉型帶給了學校壓力,同時也提供了學校與產業界合作的新契機。在這樣的環境下,大學若是緊密與產業界進行合作則學校競爭力強化,同時也提供了未來的畢業生就業的保障。以教育類大學為例,大學畢業生在中小學難覓教職,流浪教師人數來到了7.6萬餘人,而缺額卻是不成比例的960個。因此教育大學開始謀劃新出路,與相關的產業界進行合作,達到人才輸送的目的,也紓解了就業壓力,雖然此舉為教育類大學開闢了畢業生求職新路,但根本問題並沒有獲得良好解決,依然是供過於求,最後唸了四年的教育大學考取了教師執照卻無學生可教,被迫轉往其他行業。大陸幅員廣大,至2014年止小學生共計9360萬,對老師的需求量極大,但由於教師行業特殊,具有一定的區域限制性,具有教師資格的台灣老師赴陸授課不得其門而入。2007年元智大學育才創新中心透過產學合作扶持了力翰文創公司,透過對大學畢業生的再教育,培育了數百位優秀的力翰科學課講師輸出至大陸小學,成功達成台籍老師赴陸教授科學課程,可說是高校產學合作與兩岸教育人才輸出的一個成功例子。


(二)提高大陸來台就讀比例的實際案例分享 鑒於兩岸交流度逐年上升且往來愈發密切,在經濟的交流需求已逐漸擴大到教育、文化等方面。由外部向內部作深入轉移。大陸的高校生礙於高考的制式壓力在進入大學的學習往往在一開始找尋不到方向,而形成了無人指導和指揮如何唸書,因此出現了高分低能的狀況。或是在進入大學這道窄門後開始嚮往到不同地區看看的念頭,而臨近的台灣在高校教育盡心盡力因而成了兩岸交流的首選。在這樣的政策和環境氛圍影響下,來台就學的人數,2015年已比2014年提高了29%。並錄取大陸學生1095人,以高雄義守大學為例,全校約1.6萬名學生,陸籍學生約一千多人。台灣元智大學科學教育中心近期也積極與大陸高校接洽,欲成立一個以中心為橋樑的兩岸大學交流生計劃,若能大舉提高大陸來台的學生人數,則高校資源將能有效地被調動起來,台灣學生也能與大陸學生產生思想碰撞的火花得到智慧的果實。最重要的是將可以開闊兩岸人民的視野,從一剛開始的交流到擴大,到有可能的合作辦學以及產學合作。將會給予台灣許多方面尤其是高校一個新的契機。


(三)產學合作的契機 大學退場機制,只是冰山敲開了一角,但對於冰山下的東西還未仔細了解潛藏的問題。因此萌發了兩岸教育交流論壇這樣的想法,希望通過兩岸交流的激盪能將雙方良好的意見傳遞給對方。促進學校與產業界的可能性,而大學生也多了機會可以選擇;與此同時在大陸設立公司的台灣人也能多一個管道爭取到優秀的人才共同西進大陸。將產業界之間合作的可能,從傳統的美甲、洗髮、餐飲、調酒等層面擴大到教育、科技、行銷、服務支持等層級,藉由交流帶動整體的提升。不但為學校的未來找尋到了可以展開的方向,也為產業界的升級帶來了未來性。


二、現況分析:新一代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


台灣近十年來的高等教育普及化政策,研究生的數量倍數成長是非常自然的結果。當高學歷成為一股趨勢時,對島內一些高級知識分子已沒有任何優越性。以博士為例,台灣每年約生產近4000位博士,而產業界僅需要不到1000人,高教體系更是缺乏教職崗位,因此,高成低就的情況屢見不鮮,在碩士與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也未顯樂觀,由於國際經濟情勢影響,台灣產業外移,島內以服務業掛帥,其畢業生薪資在多方因素影響下,僅維持在2-3萬元的水平上,大學生失業率約4.7%,根據遠見雜誌調查約有58%的畢業生想自己創業,但不知如何開始。隨着兩岸交往,許多畢業生將職涯規劃直指大陸市場,因此,為其找到機會成為兩岸當局需要面對的議題,台灣透過產學合作,提供給在台學生許多在台實習的機會,但對於赴陸實習卻是少見,這意味着,一個台灣學生畢業後,赴陸無論是創業或求職都是一種艱巨的挑戰,期待透過兩岸高校的交流,讓學生能在畢業前先登陸了解,在校期間就能充分了解大陸市場,對於台灣青年未來赴陸創業或就業都是一種助力。而未來的兩岸的產學合作更能帶動台灣青年赴陸創業的意願。與此同時,針對具有博士學歷的高級人才提供更多的教學機會。


三、教育資源的整合


(一)以質勝量──台灣中小學教師人才赴陸 據了解,目前大陸的師資問題亟待解決,中小學教師的學歷亟待提高。在職中小學教師提高學歷的管道有限,類似國培計劃的遠程教育手段未能完全普及,偏遠地區有的甚至尚未起步,導致中小學教師隊伍總體高學歷所佔比例不大,對在職小學教師提高學歷的任務依然任重道遠。而這些現象在農村地區尤甚,教授基礎知識各學科的教師人員比例及其不均。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教師相對較多,而體育、科學、音樂、美術、外語等學科教師則嚴重不足,使得農村中小學要開全規定課程、達到規定課時十分困難,體育、科學、音樂、美術等課程基本上都由其他學科教師兼授,這種現狀令人擔憂。同時,教師的年齡結構也不合理。鄉鎮小學師資隊伍嚴重老齡化,個別鄉鎮的教師平均年齡為50 歲,有的小學甚至找不出一名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相較之下,台灣教師群體呈現低齡化,並且整體素養較高,首先表現在中小學教師的學歷層次較高上。以台中的永春國小為例,碩士生佔15.4%,研究所四十學分(類似於大陸的研究生課程班)5.8%,大學本科生佔76.9%,專科只佔1.9%。據悉,台灣現今小學教師的本科率已達80%以上。大陸近代以來對小學教師合格學歷要求,長期是定位於中等師範學歷水平,然自二十世紀80年代中期以後,小學教師培養卻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由中師而大專、而本科的升格。研究發現,這種升格的歷程,並非源於教育自身發展的要求,而主要是外界各種因素影響的結果,這種「本科化」其實是一種「被本科化」。這樣求快的方式很容易導致某些地區教師品質不能保證。而要在短時間內填補這樣的品質缺口相對困難,台灣優質富餘的青年師資正好作為補充的源頭。


(二)學習、就業創業的一站式服務——設立兩岸教育產學合作委員會 1999年,台灣夏潮聯合會接受香港「京港學術交流中心」委託,以免費、公益方式提供諮詢與代收香港區報名文件業務,協助台灣考生到香港參加大陸210所大學合辦的聯合招生考試。在過去10年中,協助了8000多名台灣學生來大陸學習,為兩岸教育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現在陸生赴台、台生來陸都已成常態,它卻被以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移送法辦。夏潮聯合會的事例生動地說明,兩岸教育交流的推進,僅靠沒有政府背景的民間團體活動是遠遠不夠的,為此,凸顯出為了兩岸教育交流,為了兩岸青年學習,就業,創業而設立專門的產學合作專職機構的必要性。而這個機構的職能必須完整化,系統化,專業化和正規化(官方化),要為青年們的學習、就業、創業提供一站式服務。服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學習:從1985年開始,大陸高等院校開始招收台灣學生。據統計,1985年到2000年的15年間,大陸高校招收的台灣本科學生為2895人,研究生864人;2000年以後,台當局對台生赴陸學習的限制有所放鬆,2001年到2004年大陸高校招收台灣本科生2875人,博士碩士研究生2766人,學生總數超過前15年,顯示出良好發展勢頭。特別是2008年之後,兩岸關係發展迅速,台生來大陸學習的意願明顯增強,每年在大陸高校就讀的台生保持在7000人左右,每年大陸高校招收台生約2000多人。根據教育部統計,截至20121月來大陸就讀的台生累計達3萬多人。然而來大陸求學的台生基本上都是自己想辦法直接與高校聯繫,或者通過民間團體報名,可想而知,還有很多台灣學子因資訊不全,缺乏管道指引等原因而遇到困難。反觀大陸學生入台學習的情況,則更是需要放寬政策,簡化手續和提供幫助。大陸學生到台灣學習,總人數還沒有超過2萬人,如果含短期赴台交流,累計則有8萬多名大陸學生來過台灣。相比起大陸巨大的學生人口基數,這樣的數字實在讓人甚為歎息。讓大陸學生感歎的是,他們來台學習,台當局仍把大陸學生當成境外生般看待,可是管制又比境外生來的多更多。同樣是境外生的馬來西亞、印尼等僑生,在台灣的地位比大陸學生來得被尊重,甚至獎助學金、打工、考照上等自由度都高,尤其在健康照護上的健保制度,大陸學生也無法被照料到。兩岸產學合作專職機構的設立,正是為了第一時間具體切實地解決兩岸學生遇到的相關問題,尤其是對於龐大的渴求來台求學而未能來的大陸學生放低設限,予以協助。


2.就業: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大的講話中提到要為台灣青年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目前大陸經濟高速發展,正處在需要大量吸納人才的階段,而台灣經濟持續低迷,青年求職之路迷茫,普遍比較苦悶,這樣的倦怠期,正是需要加強兩岸的交流,互通有無,取長補短。大陸為台灣青年創造工作機會,不但擴充了大陸的人才庫,拉近了兩岸的關係,對台灣來說,也是拉動經濟,減輕社會負擔的好方法。但是台灣青年在大陸求職遇到一些實際問題,例如:大陸企業對於招聘台灣人有一些疑慮,多數會擔心台灣員工穩定性的問題,而在台灣的青年欲到大陸求職,又因為對大陸市場的工作環境,生活狀態缺乏了解,因而不知如何選擇。台灣在大陸在職的青年有時候也會因為醫保等生活方面的實際問題遇到困擾,而不知及時該找誰尋求幫助。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兩岸產學合作專職機構可以提供權威的幫助。一方面,機構可以利用現有大陸台資企業的力量為青年提供就業機會,以浙江為例,浙江的6500家台資企業,如果一個企業對應三個人,就可以救2萬餘年輕人前來浙江就業。機構還可以設置給不同階段的年輕人進行相關培訓,讓他們具備專業的管理知識和分析判斷能力,比如EMBA的課程,提高就業創業協助。另一方面,機構可以從教育交流方面着手,為台灣青年在大陸創立就業機會。以力翰文創公司的模式為例:向大陸的廣大地區的學校派駐台籍科學老師,就是一種很好的模式。


3.創業:大陸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為青年創業提供了豐富的機會。台灣青年完全可以選擇到大陸創業。台灣青年對於大陸市場尚顯生疏,對很多資訊把握不準確,因而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創業的方向。而大陸一些就業指導中心,往往只對大陸生服務,例如在網上填寫申請表的時候需要輸入身份證,而台灣學生只有台胞證,因此無法得到指導。類似這樣看不見摸得着的「玻璃門」對台灣青年在大陸的創業大大設限。兩岸產學合作專門機構的設立,為一些有創業雄心,希望到大陸尋找機會的台灣青年提供方便,設置專門的管道,與大陸官方對接,解決實際問題。以教育行業為開端,教育其實是包含課程,教材教具,教師提供和教育服務一系列的產業鏈。在這一系列的產業鏈當中,台灣青年可活動,可施展拳腳的空間很大。此外,台灣青年可透過該機構,得知創業訊息,在產學合作的情況下,台灣青年學子對大陸不再陌生,可大大增加其貢獻度,而非只是在摸索中,漸漸對赴陸失去信心。


(三)西進大陸的教育成功實例——力翰文創 由元智大學創新育成中心輔導成立的力翰文創公司,以優越的研發能力發展出一套適合華人中小學生的科學課程,在台灣約85%的小學都引進力翰科學課程,2011年應上海科技協會邀請進入大陸科學教育領域,先後在上海,深圳,成都成立教學點,截至2014年底,體驗過力翰科學課程的小學生達百萬人次,引進課程的小學約百餘所,為台籍老師創造約百餘個工作機會,由於大陸科學教育起步較晚,以北京海淀區為例,小學老師約3萬人,專職的科學老師才約300人左右,對於科學老師的需求非常之大。在大陸的一線城市,力翰文創的講師扮演着輔助陸籍科技老師的角色,在較偏遠地區的學校,力翰講師直接擔當該校科技老師,專職從事科學教育的傳授,力翰文創,是台灣地區教育史上第一個進入大陸正規教學體系的機構,在大陸發展三年多獲得許多教育工作者的讚賞與支持,力翰文創也利用這方面的優勢,致力於兩岸教育交流的工作,其中包含大陸教育高層赴台訪問考察,大陸科學老師培訓,兩岸學校締結姊妹校,高校交流生業務等。目前,力翰文創有42套自主研發的科學教材,150位專任講師,力翰文創可說是高校產學合作,赴陸開拓教育市場較為成功的例子。由於力翰文創有別於過去台灣教育廠商赴陸兜售教具或是開民間補習班的形式,因此其成功的獨特性有其參考價值,尤其是在提供給台籍教師更多的工作機會這點上,值得讚許與支持。雖然目前大陸已經有許多教育局引進力翰文創的科學課程,但以廣度來說,還稍嫌不足,不過這種模式是值得借鑑參考,因為,這樣的機構不只起到兩岸教育交流的目的,同時也為台灣想從事教職的青年人提供了一個不錯的選擇。從學校裡面師生的互動更能起到兩岸同胞交心的作用。因此,舉力翰文創的例子有其指標性的意義。


鏡報動態 | 最新文章 | 聯繫我們 | 加入我們 | 關於我們

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地址:香港鏡報文化企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