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一帶一路」的黃金機遇(2015.9)
發布日期:2015-08-31
☉文/本刊記者
「一帶一路」是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為更深刻闡明「一帶一路」的重要意含,由中國僑聯、香港僑界社團聯會主辦的「一帶一路」專題講座,8月13日假香港萬麗海景酒店舉行。特邀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主禮,由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擔任主講嘉賓,解讀「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中國僑聯主席林軍、香港僑界社團聯會會長余國春以及香港僑界、工商政界、專業界人士逾300人出席專題講座。
把握「一帶一路」的獨特優勢
特首梁振英強調,香港擁有「一國」和「兩制」的雙重優勢,香港可在「一帶一路」這個大戰略實施期間,發揮「超級聯繫人」的獨特優勢和功能作用。 梁振英說,「一帶一路」貫通亞洲、歐洲和非洲的經濟合作走廊,促進沿線國家共同發展,加強各國在政經人文領域的合作。「一帶一路」目標是實現「五通」,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特區政府因應提出建設五個平台發展,包括集資融資和財富管理平台、商貿物流促進平台、高端專業服務平台、多元旅遊平台和新興產業平台。
發揮熟悉中國和住在國的優勢
林軍致辭時指,香港僑界同胞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僑團往來密切,情相牽、誼相聯。他鼓勵香港僑界同胞踴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根據住在國需要從中尋找商機,在最能體現自身價值的領域有所作為。充分發揮海外僑胞熟悉中國和住在國的政治、經濟、法律、風俗習慣等優勢。
華人華僑參與「一帶一路」四點建議
國家發改委秘書長李樸民用了近兩小時詳細講解了「一帶一路」的基本內涵、原則、總體架構以及華僑與香港如何參與「一帶一路」等問題。李樸民表示,「一帶一路」主要推進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提高經貿合作水平、深化產業投資合作、深化能源及資源的合作、拓展金融領域合作、密切人民交流合作、加強生態環保建設、積極推進海上合作等八大方面,逐步形成區域合作的大格局。
針對華人華僑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李樸民提出了四點建議:一、助推中國內地企業「走出去」。二、實現資本要素「引進來」。三、推動互聯互通「串起來」。四、促進人文交往「動起來」。
會上,與會者踴躍提問,其中香江智滙主席吳歷山提出,本港過去幾年發展受阻,因反對派在立法會「拉布」,致本港立法會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本次國家為推動「一帶一路」成立的「絲路基金」達400億美元。但在香港,如想立法會批准一筆巨大資金成立「香港絲路基金」恐怕很難。「一帶一路」既是國家行為和當地政府行為,同時配合民間的參與,因此建議國家參與出資,作為香港的啟動資金,方能事半功倍。此項建議得到李樸民秘書長的高度重視,並再三承諾將此意見帶回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