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动态

首页 > 最新文章 > 神州动态

美国大选会搅动中美大局吗?(2016.6)

发布日期:2016-06-22

☉文/葛夫

学者认为,美国正处在「相对实力衰落」过程中,对外战略的制定陷入两难困境,难以决定是为了扮演世界领导者角色,继续承担其越来越难以承受的重负,还是为了现实利益坐视美国主导国际社会的合法性不断被削弱。美国对华战略亦面临两难选择,不得不寻找既可以有效阻止中国崛起,又能容纳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全之策。这一趋向不大可能因白宫易主而改变。

「抢美国人饭碗的国家、攻击美国网络、盗窃美国发明的国家、可怕的共产主义国家……」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硝烟再起,一如既往,美国两党候选人纷纷打出中国牌,争相加入「怪罪中国」的「铜锣秀」。

对华强硬是美国总统候选人在竞选期间的常规动作。过去二十年,中国一直是美国选举政治中不可避免的攻击对象。美国政治观察家将此称为「China Bashing」,即「敲打中国」。

专家建议,中国方面应该清楚美国总统候选人涉华言论中所存在的夸大性,但也需要注意这样不利的言论会给中美关系带来的消极影响,因为竞选人的个性、人生经历和价值观、对中国的了解程度和熟悉程度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未来的对华政策。因此,对美国总统候选人的反华言论,既不能看得过重,也不能不引起重视。

美国大选患上抨击中国综合症

本次美国大选,较之往届,竞选人对中国议题的触碰来得早些。在初选阶段,曾经参选的22位美国总统竞选人大多谈及中国,主要集中在人权、经贸、南海、网络安全、朝鲜核这五大问题上。

从目前仍在竞逐总统大位的三个候选人看,调侃中国最多的是特朗普,他多次指责中国偷走美国人的就业机会、利用不公平的贸易和货币手段与美国竞争,主张对中国「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零容忍」,甚至用「强奸」一词形容中国与美国间的贸易逆差,扬言一旦上台将对中国输美产品「加税」。

另一位具有「反建制」色彩的民主党竞选人桑德斯同样在谈到中国时更多关注贸易问题,他炫耀自己当年曾在国会投票反对授予中国最惠国待遇,宣称如果当选总统将大幅调整对华贸易政策。桑德斯还曾将中国称作是「糟糕的极权的共产主义独裁国家」,并批评了基辛格同中国建交和打开中美贸易大门的政策。

反观有丰富从政履历和与中国打交道经验的希拉莉·克林顿,在涉华议题上的言论显得系统和富有政策性,集中谈论她任国务卿期间是如何推进亚太战略调整的。她认为中国的崛起对美国构成重大挑战,美国与中国的关系高度复杂,美国需要继续「重返亚洲」以限制来自中国的竞争,但也要在美中之间培育相互信任与合作。同时,希拉莉从她的一贯主张出发,多次就中国的所谓人权、女权问题发表指责性言论。

20年来,美国大选逐渐患上了抨击中国的综合症,拿中国问题煽动选民已经是历届美国大选的固定曲目。比尔·克林顿骂老布殊「娇惯独裁者」;老布殊的儿子在当选总统后又拿同样的话来抨击克林顿。贝拉克·奥巴马在第一次竞选总统时说小布殊的对华政策「一团糟」。上一届总统竞选共和党的候选人罗姆尼把奥巴马描述成「差不多在乞求北京」。现在轮到了特朗普和希拉莉。

焦躁情绪与选举政治交叉发酵

今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主要焦点之一是美国经济议题,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和美国的最大债权国——中国已经成为美国驴象两党转移矛盾的「最方便手段」。

无论是在野的共和党,还是执政的民主党,都把对华经贸高度「政治化」,都把中国归咎为美国经济不振和高失业率的「头号替罪羊」。

本次大选,美国两党候选人就中国话题谈的最多的是四大话题:第一是贸易,即中国依赖对美国的出口顺差来维持经济增长,中国的廉价产品导致美国企业的倒闭和美国工人失业;第二是网络窃密;第三是中国人权;第四是中国放纵北朝鲜挑战东北亚的区域安全。

今年炒作中国话题比以往过犹不及,主要有三方面的背景。一是中国经济下行影响到了美国通过加息促进经济复苏的议程,也就使得共和党政治人物有借口指责奥巴马政府的经济政策太依赖「向中国借债」。二是近期中美在军事安全和政治领域的矛盾比较突出,摩擦比较集中,南海、网络安全、人权法治等问题引人关注。三是美国国内战略学界的对华政策大辩论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且还在延烧,刚好与大选重迭。

专家指,美国两党总统候选人打「中国牌」,有意识形态色彩,也是经济不景气背景下焦躁情绪与选举政治交叉发酵。时至今日,美国尚未完全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经济成为美国选民空前关注的话题。许多经济学家预言,「经济将决定谁成为下一任美国总统。」

选民的「经济焦虑」情绪是影响选情的重要因素。奥巴马两任,推动美国经济复苏取得了成效,但并没有改变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趋势,美国中产阶级继续萎缩,是蓝领阶层利益受损最为严重。与此同时,大量新移民和非法移民涌入美国,抢夺工作岗位,压低低端职业薪酬水平,对美国底层白人就业和收入的影响很大。特朗普竞选言论中鲜明的「孤立主义」色彩迎合了遍布美国的「文化焦虑」情绪,更使得贸易、移民议题在本次大选中更加突出起来。

原奥巴马华裔竞选顾问薛海培告诉笔者,美国政客陷入反华迷狂恰好体现了其政治上的贫血,炮轰中国是美国政客对其国内问题没招后的一招损招,它试图将选民反华盛顿的情绪引到反华上,是急功近利的行为,这既会伤害在美华裔的感情,也不利于中美关系。因此,对政客的反华言论,既不能看得过重,也不能不引起重视。

希拉莉与特朗普谁对华有利?

外界普遍预计,不出重大意外,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将由希拉莉对决特朗普。那么,谁当选总统对华有利?

特朗普对华示强的领域主要侧重于经济,他最近甚至用「强奸」一词形容中国与美国间的贸易逆差,还将中国称为「世界历史上最大的盗窃犯」,并表示美国手上有更多的「王牌」可打。

然而,即便如此,特朗普仍被不少中国人誉为「中国福将」,甚至有美国媒体称他是中国的「卧底」。美国杂志《外交政策》也刊登了一篇名为《投川普一票就是投中国一票》的文章称,「特朗普总统」将可能提高中共及其领导的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文章甚至还调侃特朗普是中国的卧底。《华尔街日报》也刊文称,特朗普将会使得中国重新伟大起来。

概而言之,专家认为特朗普当选对华有利的主要理由包括:

其一,特朗普奉行孤立主义,这意味着中国在世界上受的掣肘将减少。英国《金融时报》 420日在题为《为何特朗普是中国的自然选择》的文章中称,中国领导人也许仍希望看到特朗普而非别人成功竞选成为美国总统,尤其是因对人权的批评而备受北京诟病的希拉莉。即使特朗普竞选失败,特朗普式孤立主义仍会对华盛顿战略性思维有所影响,这将使得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撤退愈发明显,而北京则可坐享其成。

美国减少参与国际事务,对于中国来说意味着在世界上受的掣肘就要相对少一些。比如近日特朗普谈到南海问题时,他表示,「说到底那是中国和别的国家之间的矛盾,我们不会为了与己无关的事情跟中国打第三次世界大战。」

其二,同时其理念契合了中国人的实用主义思想。特朗普是商人,他对华关注的重点在经济领域,不太关心人权、南海、台湾这些对中国而言更在意的事。商人讲究的是利益交换,将究的是实用主义,只要有生意可做,一切都有得谈。

其三,特朗普对中国本质上是尊重的。他曾多次强调,美国要赢得中国的「尊重」。他经常称赞中国,称「中国人的抱负之高是你们想象不到的。他们的经济增长率下降到7%就感觉像发生了一场国家灾难一样。而我们的GDP增长率现在基本上是零。」特朗普「放炮」的同时,并不忘正视国家短板的行为,经常受到外界赞扬。

其四,特朗普直言不讳不喜欢美日同盟,这将动摇美日围堵中国的基础。日本富士电视台近日总结了特朗普竞选过程中有关日本的几个观点:一,如果日本不交美国驻扎在日本的经验就撤军;二,谈不成就掀桌子,是指《日美安保条约》。特朗普称,日本若遭攻击,根据条约美国必须救援,而美国遭到攻击日本可以不救援,这对美国不公平;三,不能赚美国的钱。特朗普主张,如果日本继续维持对美国牛肉征收38.5%的关税,那么美国将把对日本汽车征收的关税税率从2.5%提升至同等税率。

「特朗普当总统属『大凶』」,日本《产经新闻》旗下的报纸《富士晚报》7日的报道用了一个占卜式的标题。日本著名国际问题评论家副岛隆彦认为,特朗普的手段极端强硬,甚至有可能让日本陷入「彻底崩溃」的最坏境地。

相比较而言,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刊文称,中国不喜欢希拉莉那种死守规则的律师作派。中国领导人发现很难与律师打交道。律师的本能是建立规则,希拉莉并不倾向于接受中国是一个特例,应当与其他国家区别对待的说法。

此外,与特朗普相比,曾经任国务卿的希拉莉是外交老手,也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政策的主要推手之一。她曾力推亚太再平衡战略,介入亚太事务,煽动亚太国家与美国连手围堵中国。在她看来,对外强硬或许更能彰显美国所谓「领导力」。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希拉莉若当选有助于中美关系政策的连续性,两国关系不致于恶化或失控。作了八年的第一夫人,她在白宫见证了丈夫克林顿提出的同中国「全面接触」政策和给与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国地位。如果上任,拥有国务院外交经验、国会立法经验和白宫内政经验的她至少可以迅速整合各部门资源、协调各部门利益,确保对华政策的延续性和可持续发展。她同杨洁篪国务委员等中国高级别官员的良好工作关系也可以帮助两国迅速进入扩大合作、管控分歧的工作状态。

「老敌人与不可预测的新朋友,到底哪个更好?」《环球时报》发文称,希拉莉如果当选,美国将更可预测,在人们熟悉的轨道下继续运转,美国的对华政策可能更趋强硬,但有可控性。特朗普代表实用主义,希拉莉代表意识形态优先,对中国来说这个区别将更为明显。希拉莉对中美关系的视角很传统,特朗普的视角相当新,后者意味着变化。怎么变?特朗普有可能更蛮横,也有可能对中国的实力更尊重,中美关系将面临新的磨合,调整空间有可能比较大。

总统大选会否搅动中美大局

出于拉拢选民的考虑,将「祸水外引」是美国政客转移矛盾的伎俩,反华言论则是他们惯用的「常规武器」。分析人士指出,「打中国牌」已经成了美国总统竞选人的「必备套路」。厥词也好,示好也罢,都是为了选民手中的选票。

美国和中国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经济体,双边关系的发展攸关全球。因此,对美国总统而言,竞选的时候打「中国牌」容易,上任后兑现「中国牌」困难。正如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分析师肖恩·迈纳说,这些竞选人「只是说说而已」。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葛莱仪对笔者分析,就如何对待中国,无论是特朗普还是希拉莉,竞选时说狠话容易,但一旦上台,就不得不从方方面面考虑中美关系的大局,届时他们的对华立场往往会变得相当务实。

历史事实也一再证明了这一点,尼克逊和列根都曾是反华斗士,但他们入主白宫后,却成了中美关系正常化及「蜜月期」的功臣;克林顿和后来的小布殊也是如此。

经历多次美国总统大选之后,中国也十分清楚美国政客的把戏。BBC援引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东亚事务研究员孙韵的话表示,「中国并不会太在乎这些言论。美国政客以前对中国的言论总是让北京变得十分紧张,担心候选人上台后中美关系走向改变,一些时候甚至要调整对美国的政策。但现在中国也已经变得政策疲劳,已经很知道所谓的『敲打中国』并不一定会成为候选人上台后的政策。」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杨希雨曾表示,「中国在每次大选都会成为炒作的议题,特别是中国崛起以后,中国挑战美国秩序的声音很多……大选时期美国的政局就是这样,当了家以后才知道柴米油盐贵,知道和中国不得不打交道。」杨希雨认为,不必太看重美国大选中候选人的言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认为,美国正处在「相对实力衰落」过程中,对外战略的制定陷入两难困境,难以决定是为了扮演世界领导者角色,继续承担其越来越难以承受的重负,还是为了现实利益坐视美国主导国际社会的合法性不断被削弱。美国对华战略亦面临两难选择,不得不寻找既可以有效阻止中国崛起,又能容纳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全之策。这一趋向不大可能因白宫易主而改变。

对于中国领导人来说,他们相信中美关系自有其发展规律,不会把这一关系的未来押注在哪一位竞选人的当选上。316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时谈及美国大选。他说,「现在美国正在举行大选,很热闹,吸引眼球,但是不管花落谁家,最后谁当总统,我相信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大势不会改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说,「中国发展到现在,塑造中美关系的能力在加强。无论谁当选,中美在斗争中合作的大框架变不了。」

盘古智库研究员安钢指出,也许中国要做的是继续静观。但在此过程中,沟通和对话在中美之间必不可少。因为,随着两国实力对比差距的迅速缩小,这一关系正处在关键的漂流期,双方对对方的言行都极其敏感,相互误判的概率明显上升。中美关系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处理它需要负责任的政治家。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