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政经

首页 > 最新文章 > 港澳政经

对香港重回「榜首」的思考(2016.7)

发布日期:2016-07-26

☉文/马建波 香江智汇理事

正如梁振英特首所言:「香港重登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榜首和继续排名2015年「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十强」之首的地位,说明我们对本港的经济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只要香港减少内耗,就可以抵御经济下行的风险和压力。这恰恰也正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重新给予香港「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排名第一的重要原因之一。

日前,瑞士洛桑国际发展管理学院发布了2016年全球竞争力排名报告,再次将香港评选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的第一,使得香港在全球61个经济体的排名竞逐中,重新回到了榜首的位置。行政长官梁振英和财政司长曾俊华均在第一时间表示:对于香港获此殊荣感到高兴,表示欢迎!

对港经济形势不可盲目乐观

笔者认为:瑞士洛桑国际发展管理学院对香港经济体竞争力回到「第一」的嘉许,与其说是对香港特区经济活力的充分肯定,倒不如说是对香港未来「社会稳定与经济转型发展」的良好预期。因为,从某种角度而言,其既肯定了特区政府的施政方向和经济改革路径正确;同时也进一步坚定了全体港人对香港社会、经济将继续保持发展动力的信心。

然而笔者认为,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民众却不可盲目乐观!由于香港长期泛政治化争拗和社会内耗分化不断,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受到处处掣肘,自97回归近19年来,经济转型一直乏力,使香港经济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后仍低迷徘徊,港府财政司司长已将今年本地GDP增长目标,由年初预测的2.4%,调降到2%,一季度失业率也由历史低位的3.3%回升到3.5%。虽然表面看仍处历史较低水平。但随着市场消费的日趋疲弱和美国已启动加息周期,港元汇率和利率趋升等因素影响。香港商业零售消费已经连续14个月下跌,今年4月份,在扣除期间价格变动因素后,本港商业零售总销货值仍比去年同期下跌达7.6%,而且呈现继续萎缩的态势。由此可见,作为现时仍以商业零售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经济增量的香港而言,未来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

就在5月31日刚刚公布的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对「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榜」中,香港在「中国城市经济体的综合竞争力」的排名,已经被深圳快速超越,而屈居第二位。排名第三和第四位的分别是上海和广州。如果理性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深圳对香港的迅速超越,正是得益于其创新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及其科研成果迅速转换和孵化经济成果的效率与动能,强劲支撑了深圳的第二次产业经济转型升级。而香港却失去了整整三年宝贵的时间,香港「创新及科技局」几经磨难,不久前才获得立法会通过成立。

香港切勿错失重大历史机遇

同时深圳的超越也是香港社会不断内耗和撕裂,而成就了深圳国际金融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从目前严峻的形势着眼,如果香港社会再继续内耗、撕裂下去,继续罔顾经济、社会和民生的改良发展。那么香港将再次丧失国家所赋予的「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更将继续被上海和广州追赶和超越。香港在未来「大珠三角」区域经济圈和「泛珠三角」经济圈,以及「广深港自由贸易和现代服务业示范区」中的「产业价值链」定位,也将失去其应有的高度和主角地位,而最终沦为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和产业经济重构过程中的配角。因此,香港未来的经济形势真的不容乐观。

同时笔者也注意到,中国社科院战略研究院对香港「2015年可持续竞争力十强」的排名中,仍给予香港稳居榜首的肯定,而上海、北京、深圳则紧随其后,分列第二、第三和第四位,说明内地一线城市「沪、京、深」在未来「长三角、京津冀和大珠三角」经济带中的增长潜力是巨大的,这已给香港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请大家注意:这一指标体系的关键词就是「可持续」三个字。说明从长远而言,中央政府对香港的经济形势仍保持乐观和信心。其主要理据分析有三:

一是中央坚持国家主权与安全利益不容挑衅,以维护香港社会和经济的长期繁荣稳定。

二是中央政府将坚决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方针,作为长期基本国策,而非短期权宜之计。说明中央对香港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以坚定香港社会和港人的信心。

三是中央政府充分肯定了香港已发展累积了几十年的,「独特、传统」的「国际金融中心、亚太航运物流中心、现代专业服务中心和国际教育中心」的几大国际中心优势地位。

积极融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

在未来的新一轮全球产业经济链重构中,香港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和重要门户,其「战略节点」的特殊地位和几大中心独特优势无可比拟。因此,香港社会不能乱,不能再内耗折腾。香港各界必须尽快消弭「政争和内耗」的阴霾,统一思想认识,与特区政府团结一心,积极对接和融入到国家「一带一路」和「十三.五」规划的经济发展战略之中去。

也正如梁振英特首所言:「香港重登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榜首和继续排名2015年「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十强」之首的地位,说明我们对本港的经济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只要香港减少内耗,就可以抵御经济下行的风险和压力。这恰恰也正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重新给予香港「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排名第一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为,香港的经济体再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链接在「大中华经济圈」和全球新一轮产业分工的价值链重构中并存的。因此,香港社会若继续搞「政争泛滥和内耗撕裂」,继续搞「去中国化」,甚至放任「港独」思潮与违法暴乱行为,而自我边缘。肯定是没有前途和没有希望的。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