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两岸

首页 > 最新文章 > 台海两岸

王建民:被称为「大佬」的台湾问题专家(2016.7)

发布日期:2016-07-26

☉文/任远

王建民认为,作为「台独」政党的民进党,承认九二共识及其核心意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两岸关系具有艰巨性、起伏性,不是直线发展,充分认识这一点就可以以平和心态对待。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方向在民间。发挥民间的智慧和力量,将是未来工作的转换方向。

自1986年中山大学硕士毕业,王建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已经工作了整整30年。如他所说,这家研究所不仅仅是学术机构,更重要的是作为「智库」为中央对台工作提供参考。

30年来,两岸关系和台湾岛内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台湾「解禁」、两岸互通、民进党执政、马英九时期的两岸关系黄金八年,如今,两岸关系进入了「不确定时代」。作为「智库」王建民不但是两岸关系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台湾研究的学界「大佬」

1960年出生的王建民,1986年从中山大学毕业,获得经济学学士及社会学硕士学位。和那个时代内地大多数知识青年一样,他服从组织分配,来到了刚成立不久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

如今,在这个1984年成立的研究机构中,王建民是工作最久的研究人员之一,被称为所里的「大佬」。

被称作「大佬」,王建民当之无愧。目前,他是公认的大陆研究台湾涉及面最广最多产的学者。多年来的著作有《台湾何处去》、《海峡季风——多棱镜下两岸关系透视》、《台湾政商家族》、《塑料霸主——王永庆》、《台湾军力》、《泛蓝泛绿:台湾政坛》、《台湾的「黑金政治」》、《台湾黑社会内幕》、《台湾地方派系与权力结构》、《民进党政商关系》与《国民党下台内幕》等。除了学术著作外,他撰写了大量深度分析评论性文章。据统计,其多年来发表的作品超过500万字。

王建民将他的「多产」归功于自己没有行政职务,「无官一身轻」。而作为政策研究机构,台研所也没用纯学术机构那样冗繁的学术规格要求,但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分析能力以及对策研究能力。同时,王建民可以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研究和写作之中。并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与计划做研究。

在王建民的办公桌前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列着本年度的学术计划。书桌的大部份面积被数十个牛皮纸文件夹占据,每个文件夹上都写着一个题目。王建民就是这样将多年剪报按类目收纳。即使在电子存储信息时代,这个方法也没用改变。他另一个传统研究方法是手抄笔记。剪报夹、手抄笔记本,已收藏了几大箱。这种在现代人看来「老古董」的方法,却让他总能迅速找到自己想要的数据,也从来没有遗失过什么。

由于极具前瞻性、预见性,王建民的文章颇受岛内关注,经常被认为是大陆对台政策的风向标。而王建民认为,自己不过是长期对台关注研究,从公开资料中分析得出对未来的预判。这也是建立在扎实的数据搜集、多年深度研究基础之上的。

2004年初,王建民在大陆《国际先驱导报》上发表《民进党上台大陆会不会对台经济封锁》一文。「当时正值陈水扁执政第二期,两岸关系十分紧张敏感。大陆会不会对台湾进行经济封锁,我们从理论上来讲,并不能排除。我只是做了理论分析,并没有确定结论。」王建民说。即使是这样,署有王建民名字的文章还是引起了岛内轰动。这篇不到2000字的文章在各大海外华文媒体疯狂转载,致台湾股价暴跌204点,损失9000多亿新台币。

被称为「大佬」不仅因为在研究领域无人能出其右,更因为王建民乐意帮助提携年轻学人。虽然,社科院台研所并不培养研究生,但圈内很多年轻人尊他为「导师」,多是接受过他的论文指导或学术指点。

大陆「以台为师」

虽然在法律上,两岸一直以来处于敌对状态。但据王建民回忆,实际上,相当长一段时间,大陆对台湾的研究重点其实都是「以台为师」。

作为上世纪80年代亚洲四小龙之一,台湾的经济发展一直都是大陆学习的榜样。王建民刚到台研所工作不久的一项工作就是总结台湾土地改革的经验。他写了有关台湾土地制度管理与流转等方面的报告几篇,成为当时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有关大陆土地制度与农村改革会议的参考文件。

上世纪80年代末,大陆开始讨论「怎样看留学不归」现象,高层曾考虑过留学政策收紧。王建民接到了「课题」——遇到过同样问题的台湾是怎么做的。

台湾并没有因为「留学不归」而收紧留学人数。虽然多年来,台湾也有不少「留学生不归」的现象,后来,台湾开始建立科学园区,大批海外留学的科技人员回岛创业,宏碁等台湾著名电子公司都是那个时候建立的。王建民撰文道,台湾的经验说明,「留学不归」只是将人才「储存」在海外,时机恰当的时候,留在海外人才就会回来给经济发展作贡献。

王建民的建议,使大陆没有收缩出国留学政策,继续保持开放的态度。这成为后来大陆经济崛起的重要条件,是大陆经济的一大幸事。

上世纪90年代,大陆开始大规模建立科技园区,果然吸引了大批海外人才回国创业。至今,大陆已出现几轮海外学子回国潮。这都归功于「不限制留学」的人才储备。

「台湾对大陆的改革开放贡献是巨大的。」王建民评价道。例如,台湾产品进入大陆市场,给大陆带来了产业革命。如果没有统一、康师傅等方便面品牌进入,大陆民众至今还只能吃包装简陋、口味单一的方便面。

除产品引进外,技术引进、管理引进、资金引进,都带动了产业的变革。

1989年「六四事件」后,出于对大陆投资环境的不信任,大批外企纷纷撤资。只有台商王永庆逆势而为,开始在大陆投资,带动了90年代初的台商投资热,为大陆的市场经济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

多年后台湾人将重新评价马英九

今年年初,民进党在大选中获胜。王建民当日便作出判断:「民进党有可能长期执政,国民党则陷于极为困难的发展时期,东山再起变得更加困难,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黄金八年』宣告结束,两岸『不确定时代』来临,『矛盾、摩擦、对抗』将成为新常态。」

此后一系列事件使王建民的判断得到了印证。

王建民解释道,过去国民党执政的八年两岸「大合作」「大发展」,往来密切,发展非常好。如果民进党能和国民党一样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的发展也将「一片光明」。而作为「台独」政党的民进党,承认九二共识及其核心意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两岸关系具有艰巨性、起伏性,不是直线发展,充分认识这一点就可以以平和心态对待。当然,蔡英文并不会像陈水扁那样大搞冒险的、『激进台独』或所谓的『法理台独』。但会出现形形色色、各式各样、或明或暗的『台独』活动。另外,海协会与海基会作为两岸交流合作的机制和平台,未来发挥作用的可能性不会太大。」王建民说。

王建民认为,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方向在民间。发挥民间的智慧和力量,将是未来工作的转换方向。

两岸关系发展的另外一个关键就是港澳。王建民认为,港澳将继续在两岸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近些年两岸很多学术交流会都是选择澳门。而相当多的台资企业是在香港注册。金融类企业银行、保险、券商,更是通过港商的名义进入大陆市场。两岸关系紧张,香港地位并不会降低,只会越来越重要。

对于台湾,王建民的另一个预判是,多年后人们将重新评价马英九。

王建民表示,多年来岛内将马英九「污名化」,然而,他在两岸关系发展上功不可没。

「马英九执政时期是是两岸难得的八年。」王建民评价道。马英九最大的贡献是将「承认九二共识」作为国民党的基本主张。这是两岸发展的政治互信,是基础,也是「两会」(海基会和海协会)协商谈判的重要条件。如果没有九二共识,就不会有两会的谈判协商,也不会有过去两岸关系取得重大成果,所以九二共识十分关键。

「我们经历了陈水扁的八年。期间,他搞『公投入联』等,对两岸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马英九上台后,两岸恢复政治谈判。随后两岸关系有了一系列的发展。第一,就是实现直航。这为来往大陆与台湾的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第二,大量开放大陆民众赴台旅游。现在大陆游客赴台旅游已成为台湾经济的重要支撑。如今,大陆赴台游客每年400万人次,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发展。第三是陆资入岛。尽管目前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实现了两岸投资『单向变成双向』的。另外还有举世瞩目的『习马会』的举行,为两岸关系的发展树立了一个新的丰碑。过去八年两岸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么多年来,岛内将马英九批得一无是处。我认为这是失去了理性的,没有对其作出客观评价。我认为十年八年之后,台湾民众会重新评价马英九,会怀念他执政时期对两岸关系的贡献。」王建民说。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