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论坛

首页 > 最新文章 > 青年论坛

港漂群像——向往与挣扎(2016.10)

发布日期:2016-10-24

☉文/陈于斯

每日清晨,Cecilia轻巧挤上地铁靠门一线的「立足之地」,不假思索专线换乘,娴熟运用「唔该,借借」落车,地道的姿态和每一个匆匆赶去公司打卡的local同事并无二致。

午市时分,可以操着虽不太标准但并不影响点餐准确性的广东话扬声:「叉油鸡饭,饮冻奶茶少冰,唔该!」亦对人声鼎沸逼仄异常且需要搭枱的用餐文化习以为常。工作中,能适应「唔使急,最紧要快」的香港节奏,也能和本地同事八卦吹水打成一片。出街时,会用时下最新的手机应用程序选美食,订戏票,也知道在哪里买衫购鞋价廉物美,省时省力。渐渐挥别了北方的辛辣口味,饮老火煲汤,食蒸鱼青菜;饮茶前,清洗茶盅碗碟有模有样。

一切的潜移默化,在她来港的三年时光内改造完成……

Cecilia便是「港漂」军中的一员。「港漂」一词演化自「北漂」、「上漂」。后者指到北京、上海追寻梦想的异乡年轻人,而「港漂」就是指那些「漂泊」到香港,憧憬学业或事业上有更多发展机会的内地人。

1998年,香港赛马会资助数十名内地学生到香港升学,「港漂」之门自此打开。自1999年开始,港府放宽了非本地学生来港就读的入境政策,吸引越来越多内地学生赴港求学、工作。于是,这群有着高学历,不会或少有讲广东话,看上去或多或少同本地学生气质相异的群体,逐渐作为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引起香港社会的关注。

吸引「港漂」前赴后继的原因也许不能一概而论。但香港对于内地土生土长的他们,确如一个反叛、不羁、又神秘的少年,对深闺待字的少女有着原始的吸引力。他恰如其分地弥补了她在中规中矩生活中所失去的乐趣,更诱发了她潜意识里压抑已久的对自由的向往。

未来香港之前,Cecilia对香港的印象停留在TVB的金句、旺角的黑夜、张学友的歌,和对咖喱鱼蛋的幻想。真正踏足这片土地,才发现香港的魅力其实并不完全在于所谓的「购物天堂」或「金融中心」,更多的是这座城市独特的美感:公平之下,纯粹竞争,平和得失;自由之下,大可选择过哪种质地的生活;民主之下,对来自社会不同的声音大度包容。在这里,不同肤色语言的人种挤在同一辆电车里毫不违和,商界精英和市井杂役均可以和世界谈笑风生。虽然和每个大城市一样,人们始终难逃生活之营营役役,然而偏偏是那闹市海港熙熙攘攘的一派景象,却乱中有序,自成一体;东西交融传统与现代碰撞的文化,又相容并蓄,生生不息。历史的印记被来自五湖四海的新人赋予了更多新意,层层晕染出活色生香的图景,像南国潮湿溽热的空气,浓得化不开……

然而正如「人生若只如初见」。当与香港耳鬓厮磨,将其一朝一夕、一饭一蔬都糅进身体后,「港漂」的内心便开始产生复杂的情感。事实上,香港高昂的生活成本、逼仄的生存空间、激化中的「陆港矛盾」、不会讲粤语所受到的冷遇、无依无靠的困苦,以及内地近年来不俗的发展势头,这一切都使其终日徘徊在去与留的矛盾中。他们,最终是香港的过客,还是吾心安处即是家呢?又或许,那个曾让人觉得若即若离的异乡,在午夜梦回之时,早已将自己温柔交付了罢。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