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两岸

首页 > 最新文章 > 台海两岸

两岸关系:「冷和」?「磨合」?(2017.01)

发布日期:2017-01-23

──写在《蔡英文时代的两岸关系,2016-2020》出版之时

☉文/邵宗海 澳门理工学院名誉教授


作品主要比较重点放在蔡英文就职前与就职后的政策宣示,看得出是有言辞与用词上的转变,但是看到最后,作者的结论,也是发现「蔡英文无意建立两岸和谐及稳定政策的痕迹,她只是想运用些『策略运用』,让外界以为新政府都在努力改善两岸关系」。

《蔡英文时代的两岸关系,2016-2020》这本书,前后花了大约六个月的时间完成写作,将由台湾五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2017年1月下旬出书。全书共有12章,共计超过21万字。

蔡在内容与方向上的改变

这本书既然是定名为《蔡英文时代的两岸关系,2016-2020》,就说明了必须叙述以及分析在蔡英文任内的两岸关系的发展状况。但是,到本书截稿2016年12月31日之时,距离蔡英文在2016年5月20日就任之后的期间,也不过只有短短的七个多月时间。那么短的范围内,要想写出一段很完整而且有条理的两岸关系,理论上,这应该是项不太容易完成的任务;而在实际上,也发现每章在完成要收笔之时,总有些新的事务或进展会逐一的出现,需要再花时间去做内容或分析的补充。但是,透过这样的写作方法,当它不可能会是一种很全面或很有系统的观察之后心得,更多的像是把零碎的信息找出,再去找出适合需要的章节把它补白上去。常常,经过内容补充之后的章节,得每次再三的重复阅读,希望能读出有节奏、有次序、而且不会有突兀的读后感觉。尽管在三校之前,这样读后的感觉是持续存在的,但是作者还是要坦白承认:蔡英文这一届共有四年的任期,在我的新书一版,最多只能观察到她任内最早半年的表现,当然整个描述以及分析结果,一定有它不完整的地方,如果将来出版后这样的情况是属实,这应该是作者一个很大的遗憾。

当然,每本书如果有补救机会,还可以寻求二版,或接续的再版,可让整本书中的内容,继续进一步来更新及补充,并且希望能逐渐的切合到书名已经点出的时间2016-2020年,以及书中各个章节的主题。

作者对这本书最早的设计,是希望因应蔡英文的头四年任期,能有个下列这样内容的安排:

首先,是对她的「两岸政策」作个初步评估。基本上,在蔡英文上任之后到本书截稿之时的半年之内,她的一些重大讲话内容以及文件发布,再加上接受境内外重要媒体的报道,已经能够勾划出她「两岸政策」的轮廓,譬如说,对两岸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做到「维持现状」,就是两岸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努力维持在现有的机制。所以蔡英文说:「我们的承诺不会改变,我们的善意不会改变,我们也不会在压力下屈服,更不会走回对抗的老路,这是我们对『维持现状』的基本态度」;对于「九二共识」,蔡英文一直没有表达认同或接受,但她以「1992年两岸两会秉持相互谅解、求同存异的政治思维,进行沟通协商,达成若干的共同认知与谅解,我尊重这个历史事实」来代替,同时也企求在这个既有的事实与政治基础上,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对「两岸事务」的处理,则会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两岸人民关系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

但是光观察这半年的政策宣布,除了北京不会接受,蔡英文自己的承诺难以兑现,两岸陷入僵局之外,作者其实还观察到,蔡英文一直没有好好去整理,从2012年第一次参与「总统」竞选,她在「两岸政策」内容与方向上追求的改变,有道非常清晰的轨迹,或许她自己亲自的表达,对国际社会及两岸,甚至于对台湾内部,都极具说服力。可惜她没有如此倾向去做。

用词的转变或为「策略运用」

作者在这本书中则代她做了些厘清及比较的工作,这也是第二项要列出的提醒。实际上,书里的第二章,就是再回头过去剖析蔡英文在2012年的大选前后,她对「两岸政策」所持的立场。凭心而论,那段期间蔡英文并没有想用「两岸政策」一词,而正式推出台前的则是叫「中国政策」,源出于她的「十年政纲」。在那个时候政治气氛下,光是那个名称,就知道她最多只能聚集民进党传统的支持,但很难、也不会在两岸关系推动中可以获得加分。蔡英文当时的「中国政策」,基本上她是基于这样的认知:提出「和而不同、和而求同」这句「口号」,意在突显台湾与大陆在各方面制度与社会型态的差异,但同时也愿意与大陆保持和平而稳定的互动关系;「概括承担」是说如果2012年民进党赢得大选,将会考虑延续前朝(指国民党执政时期)的大陆政策;认为「九二共识是有没有存在的东西」,台湾应建立一个「台湾共识」去解决两岸之间的歧见与冲突,并且多次声明「民主」是台湾人民共识的基础,不存在的「九二共识」不能逼民进党接受;最令人震惊的,是与中国的关系,要用台湾共识去凝聚力量说出「台湾就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就是台湾」的这段话,认为台湾不只是个地理名词,而是经过许多年民主洗礼跟「总统」直选后,这个「中华民国」的政府事实上已经变成是台湾人的政府。

当然在2011-2012年,蔡英文只提「台湾意识」,绝口不提「九二共识」,包括她自己在内的很多选后评估,是她没有走完「最后一哩路」的关键。但实际上,蔡英文的败选,应该还有很多因素,作者也在书中的分析里提及。但看到2012年到2016年的四年里,蔡英文在失败中努力爬起,改变她自己,改变民进党,当然更是把「中国政策」改成「两岸政策」,把「台湾就是『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就是台湾」的这段话,改成「依据『中华民国宪法』」处理两岸事务,也必须承认蔡英文是有过努力,寻求一个突破。只是,更多人包括对岸对她仍持有更高的期待,希望她在大陆政策上的改变,能跨出更大的一步,但在本书截稿之时,并没有看到她想要跨越的倾向。这也是作者在书中提到的,「到了即将结束2016年的时间点后,似乎两岸关系并没有进展到像蔡英文原先的预期:会建立具有一致性、可预测性、可持续的两岸关系」。

所以,有些观察的结果,就倾向去怀疑「蔡英文的两岸政策的推动,到底是政策推动,还是策略推动?」或者说,「蔡英文两岸政策,语意上是着重在善意输出,但策略上却是要双方相互付出」,甚至于还有种感觉:「蔡英文在两岸政策的推动,实在有太多策略的构想在其内」。这是作者书中第三项的布局,特别在第五章中,作者因感受到蔡英文在不愿认同「九二共识」,两岸政策的推动又「时左时右」的情况下,开始回头过来重新检视蔡英文的两岸政策,思考它将会产生多大的「两岸关系效应」?主要的比较重点就放在就职前与就职后的政策宣示,看得出是有言辞与用词上的转变,但是看到最后,作者的结论,也是发现「蔡英文无意建立两岸和谐及稳定政策的痕迹,她只是想运用些『策略运用』,让外界以为新政府都在努力改善两岸关系」。

两岸关系的「冷和现象」

紧跟而来的分析,算是书中的第四个重点分析,在次序上,是先是把自蔡英文就职前后,中共对台政策的展开作一评估,再来则是对两岸关系发展出的「冷和现象」,作全面性的描述。在评估「中共现阶段的对台政策」,应是建立在政党轮替后的新政府两岸政策基础上,所以蔡英文在就职之前或之后,她对中国大陆所实行的政策谈话、或政策推行,都会影响到北京对台北看法的调整。其中最重要的部份是看蔡英文「在就任前」北京已持的政策走向,与蔡英文「在就任后」的北京提出对台政策实质内涵,到底有多大的不同?或者再严格的来检视,北京对蔡英文当局的政策处理,今后是否与台湾民间的交流有所区隔?这就是书中第六章探讨的重点所在。

至于两岸关系的「冷和现象」,是包括两岸政治、经济、与社会之间互动的情况,但也有涵盖两岸官方与民间的往来。说「冷」一字来形容蔡英就任之后的两岸关系,并不为过,譬如说:两岸官方接触管道全面中断、两岸本来在国际社会中「和解休兵」的现象也是越来越退化、陆客来台数字急速下降、大陆民意强烈反弹波及到台湾社会,都是随手可拾的例子。说两岸有「和」的现象,也不是刻意塑造,譬如说,北京即使是对台北施出了「冷冻」手段,但一句对蔡英文曾说出的「未答完的考卷」,而不是一份「不及格的考卷」,还是留下了很多「北京不想完全摊牌」的想象空间;而蔡英文说出「我们也不会在压力下屈服,更不会走回对抗的老路」:也显示出她不完全要走两岸对抗路线,某些方面是在寻求缓和的调节。

作者也发现到:北京心中虽有不满,但尚有期待,或许说,还愿意给台北空间来寻求它的改变。另方面,今后没有「九二共识」的两岸关系,台北的确难求有积极面的发展,但是否有寻求不再倒退消极面的措施,至少可维持表象的「现状」,也是可以观察的。因此,是否这段期间的「冷和」,也可加上「磨合」一词,可来形容这段期间的「两岸关系的发展」?

最后,对书里的架构安排,是设定了几个重要变量,来预测未来三年半内,两岸关系最可能变化的走向。这个做法,主要是在弥补「只用蔡英文半年任期就来评估两岸关系观察」的不足。作者总共设定了五个变量,来说明它的转变可能会影响到蔡英文时代两岸关系的走向:一是「中共对台政策持续与否的因素」、二是「『九二共识』扩大解读空间的因素」、三是「中国国力及国际影响升起的因素」、四是「川普寻求两岸、对台战略思考的因素」、五是「『台湾意识』在台湾继续升高的因素」。其中,有关「川普领导下的美国寻求亚洲、两岸以及对台的战略因素」,由于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在11月9日才告揭晓,在距离本书截稿时间相当急促的前提下,数据收集既不是很足够,加上川普尚未就职,因此,想要有一份很详细内容的分析,的确有其之难。但考虑再三,仍把这个主题列入,就是因为美国一向在两岸关系演进中扮演重要角色,真的没有一位作者,会去冒险的去舍弃对这个因素的分析。

谢谢香港《镜报月刊》愿意辟出篇幅,将这段简短介绍披露在版面上。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