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动态

首页 > 最新文章 > 神州动态

疫情倒逼中国告别野味 (2020.4)

发布日期:2020-08-10

☉文/旁若

2020年开年之际,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贩卖野生动物的武汉华南海鲜市场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多方专家观点均认为,该肺炎病毒的出现与传播,同人类与野生动物的接触有着密切关联。滥食野生动物可能引发的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隐患再次暴露在公众视野之中。

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国家通过法律程序作出响应。2月24日,《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下称《决定》)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当日生效,为保护野生动物和疫情防控提供了法治保障,从源头控制风险。

实际上,早在2003年SARS期间,便有舆论认为应当立法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新冠肺炎的疫情,迫使人们再次反思野生动物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国人为何喜欢品尝野味?该如何告别野味?这成为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

食用野味:由生存必须到身份潮流

「野味」是中国人对野生动物的俗称。在人类生产力不发达且物质不丰富的年代,猎杀、捕食野味是生存所需,「野味」进入饮食文化成为食材是历史必然。但随着农业、畜牧业的发展,野味逐渐被排斥到了人类餐桌的边缘。在铜烹时期(夏、商、周、春秋战国),华夏大地上的人类已经学会了驯化动物,可以通过劳作、养殖来生产食物,狩猎变得不再必须。但古人对于野味的追求并没有停止。据《周礼·天官》记载,此时中国人的野味有「六畜」、「六兽」和「六禽」。周天子的厨师队伍中,亦有人专门负责寻找和制作野味。

到了汉朝,哲学著作《淮南子》对吃野味的描述「越人得蚺蛇以为上肴」,就表达出了对越人食用蛇的不理解。到了唐代以后,绝大部份野生动物已经退出了餐桌。

然而,随时代发展,野味逐渐被赋予全新的含义,因其稀缺性,在中国人饮食文化中成为饮食等级的高端位列。熊掌、燕窝、鱼翅、驼峰,逐渐成为阶层的符号,承载了一种体面的意涵,也显示了对尊贵客人的欢迎。历朝历代,食「珍」者不是手握权柄就是腰缠万贯,吃野味在人们的观念根源上成为了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延续至今。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消费理念日益趋向健康化,在解决基本食物供给和温饱的前提下,食品消费逐渐朝向绿色健康方向转变。中国人讲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野味被食客认为是纯天然的进补良药,本着「食疗养生」「药食同源」的观念,人们认为无病也需养生——未雨绸缪,而越是珍奇的野味越能起到大补的疗效。

但实际上,通过科学研究,营养学家早已证明:绝大部份野生动物并没有特殊的营养价值。同时,也有科学家不断地提醒人们,野生动物的身上均携带有大量会引发人类疾病的病菌和病毒,食用野味会给健康带来极大的风险。

不得不承认的是,在当今中国饮食文化中,山珍海味对食客仍有巨大的吸引力。2014年的一项研究调查了中国5座城市的1000多人,结果发现:在广州,83%的受访者在前一年吃过野生动物;在上海有14%;北京有则有5%。虽然全国范围内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示不应该食用野生动物,但还是存在不少人抱着猎奇的心态,希望有机会可以尝试。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动植物司副司长王维胜对此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仍有些人抱有「野味」滋补、猎奇炫耀等不健康的饮食观念,缺乏保护意识和卫生安全防范意识,不惜高价追逐「野味」,助长了对野生动物的不正常需求。此外,不法分子从违法猎捕经营野生动物行为中谋取暴利,同是「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助理常杰中说,目前中国已进入生态文明新时代和高质量发展的法治时代,人们可以通过经济动物来满足自身蛋白质需求,不再需要捕杀和食用野生动物。但是,很多人仍然信奉野生动物口味好和大补的观念,偷偷购买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当疫情来袭,仿佛人们才终于清醒认识到其隐患,甚至于陷入恐惧,谈野味色变。

惧怕野味:尊重科学更要有法可依

回顾全球近年来主要新发传染病便不难发现,其中很多疫情的暴发都与野生动物有关:影响26个国家,导致8000多人染病的SARS病毒,最初可能源自蝙蝠,果子狸与它们接触、感染后,作为中间宿主,将病毒传染给人类;MERS(中东呼吸综合症),横扫沙特阿拉伯、伊朗等27个国家和地区,平均死亡率超过34%,其病毒最初由一头骆驼传给人类。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HIV病毒,来自非洲黑猩猩或白眉猴;致死率很高的马尔堡病毒,来自非洲猴子;拉沙热病毒,来自老鼠;麻风杆菌,疑似来自犰狳……

原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曾在演讲中表示,在过去30多年,出现了超过30种人类新发疾病,当中逾70%的源头来自动物。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等学者也表示,一些病毒本来存在于自然界,野生动物宿主并不一定致病致死,但由于人类食用野生动物,或者侵蚀野生动物栖息地,使得这些病毒与人类的接触面大幅增加,给病毒从野生动物向人类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危及公共卫生安全。

野生动物的捕、运、售、加工产业链,正对社会和自然产生难以估量的伤害。野生动物会携带并传播病毒,食用野生动物容易感染病毒——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们在互联网上对「野味」的搜索关注达到了历史峰值,而讨论的热点也聚焦在「野生动物」「远离野味」「禁止交易」等关键词上。目前,在互联网上已经形成了呼吁大家不要再食用野味的浪潮。然而,由于对野生动物知识缺乏正确了解,许多人开始对野生动物产生了恐慌心理。例如最早被确认携带新冠状病毒的蝙蝠,已经成为很多人心目中「害虫」之一。

实际上,野生动物是地球生态平衡重要的一部份,绝非「人类之敌」。人们需要了解同它们的相处之道,而非因恐慌对其进行驱赶甚至消灭。《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便指出,对待野生动物需具备科学的眼光和生态学的思维,不能简单地一杀了之。生态文明要求人们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

《决定》的出台,则为人们对待野生动物的行为作出了法律层面的规管。《决定》明确规定,凡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禁止猎捕、交易、运输、食用野生动物的,必须严格禁止;全面禁止食用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全面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猎捕、交易、运输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至此,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制度建立,面向食用的野味市场失去了合法基础。

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柳学军也表示,《决定》的出台意味着中国确立了更为严格的野生动物法律政策,为公安机关打击犯罪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法律武器。

告别野味:法律文化多管齐下

中国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栖息地类型多样,但由于人口、经济等多种原因,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日趋严重,已有相当数量野生动物种群受到严重威胁。这与人们长时间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密不可分。实际上,早在2003年的SARS疫情后,相关禁食野味的呼声就已经不绝于耳。作为SARS暴发的源地,广东就曾不得不面对如何对待野味的课题。尽管广东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广东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特别提及「摒弃吃野生动物的习俗」,但在各大酒楼餐馆,这些野味仍然是广东人饭桌上的美食。本次《决定》的出台,为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提供了法律保障。而不少专家学者也提醒,在健全法律的同时,尤为不能忽略的是,要想方设法发动全社会,大力倡导文明的生活观、自然观,并进行持之以恒的宣传、警醒。

「吃野生动物本来是人类的陋习。」2月27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广州的一场新闻通气会上表示,过去几十年发生的急性传染病,大多都来自野生动物。禁止令很有必要,但市场现状基本是禁而不止。「原来是没吃的,现在何必呢?」

在强调立法和执法的同时,一些专家学者和相关人士也提到了革除陋习关键在于观念的改变。很多国人对「吃」有着「执念」。像穿山甲、河麂等国家明令禁止食用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依然不断有「食客」铤而走险。而在果子狸已经被公众熟知作为很多病毒的中间宿主后,某科普读物依然用「果子狸全身都是宝,它们的肉可以吃」来描述这种动物。一些受访对象表示,要彻底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还应久久为功。

中华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张立实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政府相关部门、学术团体、媒体、研究机构和学校等应从预防野生动物来源的传染病、营养和食品安全、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等多方面,加强对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和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的宣传教育,引导公众自觉增强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保护意识,移风易俗,养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改掉食用野生动物的习惯,以及利用野生动物的皮毛、骨牙和器官等作为化妆品、药品和奢侈品等行为,从根本上杜绝非法野生动物交易。

反思野味: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

在行为层面规管食用、交易「野味」的同时,更深层面的反思显得尤为必要。有人认为,人类大肆捕杀野生动物,破坏它们的栖息地,造成生态失衡,原有物种之间的制约关系消失,才是造成更多疾病暴发的源头。

回过头看,不论是瘟疫还是各种其他自然灾害,都只是自然界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其出现并非无迹可寻,更多时候,往往是因为人类打破了某种平衡。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作为地球上众多生物中的一员,人类保护对野生动物,归根结底也是自我保护的现实需要。

这种思考在《决定》的内容中亦有所体现。从立法目的上看,不同于野生动物保护法「为了保护野生动物,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立法初衷,《决定》开门见山表明,立法是为了「维护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有效防范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此,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建平认为,《决定》体现了一种更为广义的生物安全观。「疫情暴发初期,一些人将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迁怒于蝙蝠,其实野生动物根本不是罪魁祸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这样一个决定,其实是突破了为保护野生动物而禁食的窠臼,为全社会树立了一个共识——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身。」

实际上,人与动物相处的话题早已受到广泛关注。哲学家彼得.辛格(Peter Singer)曾在《动物解放》中倡导生命伦理和提高动物生存条件,提高对动物的道德关怀。曾获诺贝尔和平奖的史怀哲也表示,人类关心其他生命体的福祉才能避免给人类自身带来灾祸。

告别野味,是中国人面对疫情需要给出的答案之一,但绝不是最终的答案。作为一项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或许有逐渐趋于平息的一天,然而同地球生态的共存却会是一项永恒的课题,值得所有生存于此的人类反思。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