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动态

首页 > 最新文章 > 神州动态

武汉疫情中的舆情应对(2020.5)

发布日期:2020-08-10

☉文/顾言真

虽然武汉疫情已经大为缓解,4月8日也解除了封城禁令。在这七十多天的难过日子里,出现了诸多舆情,到底应对如何?有哪些经验教训?应该说,疫情很可怕,但疫情之下的舆情更可怕,处理不当,使政府威信扫地,使官员形象大跌,使社会愈加恐慌。因此,如何应对舆情,成了官员的一门必修课。

庚子初年,国难当头。新春伊始,疫情肆虐神州,江城武汉尤甚。疫情迅速向湖北,向全国蔓延。武汉三镇封城,九省通衢不通,茫茫大江之上,空余黄鹤一楼。随之而来的是,高速封路,小区封院,乡镇封村。飞机火车停运,酒店商店关门,企业学校停摆。十几亿中国人都带上了口罩。

疫情之下的社会百态

我们看到,白衣战士逆行而上,不畏危险,夜以继日,抢救患者。千余医护感染病毒,几十位以身殉职。

我们看到,无数小区工作者、警察安保、司机快递、志愿者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

我们看到,有富商富豪,捐款捐物,包专机运物资驰援武汉。亦有明星戏子携妻带女远赴他国躲避瘟疫,在欧美疫情大爆发时,又打道回国,令人不齿。更有无良商人趁机哄抬物价,以次充好,发国难财。

我们看到,有官员奋不顾身,连续战斗在一线,虽疲惫不堪,但斗志不减。亦有官员手忙脚乱,束手无策,一问三不知。

我们看到,蒙古国欲送三万只羊,意寓三阳开泰。日本国雪中送炭,语言温馨: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亦有恶语相向者:说中国病毒感染了世界,居然要中国向世界道歉。《纽约时报》大标题为:中国是真正的东亚病夫。

疫情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世间冷暖,照出了官场百态;照出了疫情防控体系之脆弱,照出了官方慈善机构之混乱;照出了官员媒介素养之欠缺,照出了国家治理体系之短板。

比疫情更可怕的是舆情

疫情是可怕的,病毒到处流窜,瞬间染遍全国。八万国人感染,三千平民死亡。然而,与疫情相伴而生的舆情,其可怕程度,比疫情有过之而无不及。

疫情初期,「传言、谣言」漫天飞舞,舆情危机频频爆发:今天某官员说病毒可控,不会人传人,明天某专家又说病毒可怕,肯定人传人;今天权威媒体说,八名医生网上造谣被警方训诫,后来证明八名医生敢讲真情,是勇敢的「吹哨人」。

一时间,负面舆情接二连三:「湖北省省长三次说错口罩产量」,「武汉红十字会救助物资管理混乱」,「黄冈卫计委主任一问三不知」,「医院院长补助远超一线医护人员」,「用灵车运菜、用垃圾车运肉给小区居民」,「媒体采访送哨人艾芬文章被官方删帖」,「小区居民隔窗喊话视察领导:假的,都是假的!」

五花八门的舆情,五颜六色的信息,真假难辨,如漫天雾霾,使人们看不到蓝天,不知晓真相。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我们该相信谁?民众充满了疑问、误解、恐惧、无奈、不满、愤怒,民心乱了,百姓恐慌了,社会不稳了。怎么办?

疫情特殊时刻,急需上下一心,共同抗疫。但社会多元,色彩斑斓,声音混杂,当属正常。仅有一种声音是不可能的。关键是为政者如何及时引导舆情,妥善应对舆情。

舆情对政府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考验着政府的治理能力、治理水平、治理艺术的高下。舆情处理得好,可以转危为机,柳暗花明;舆情处理不好,则形象大跌,雪上加霜。

因此,官员除了应具备高智商,高识商,高情商外,还应该有点「媒商」,即媒介素养的知识。所谓媒介素养,就是多知晓一些媒体这点事。官员要学会与媒体打交道,尤其是与新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要懂网、用网,遇到突发事件,能够借助媒体,迅速公开真相,响应焦点热点,转危为机,重塑政府形象。

疫情新闻发布有长足进步

2020年疫情期间的政府舆情应对,比之2003年的「非典」舆情应对,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17年前非典疫情爆发,当时尚无移动互联网,更没有微博、微信、客户端。恐慌的人们用手机通话、发短信交流,或口口相传。十几亿人眼巴巴盼着下午四点,中央电视台准时有一个新闻发布:由卫生部一位发言人宣读一个准备好的文字稿,今天又有多少人感染,多少人疑似,多少人死亡。仅此而已。那时「新闻发布会」还是个陌生的词汇。

是2003年的非典倒逼了改革,新闻发布制度从此渐渐浮出水面,新闻发言人制度日臻完善。国务院及时颁布了《中国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于是有了发言人制度第一把「尚方宝剑」;有了第一届被称之为「黄埔一期」的发言人培训班;此后,各省市区、中央各部委办局的新闻发言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连一向视为神秘的军方国防部、各军兵种的发言人也闪亮登场。

中国的新闻发布制度一路走来,历经5.12汶川地震、拉萨「3.14」及新疆「7.5」事件、南方冰雪灾害、北京奥运会、温州动车事故等重大突发事件洗礼和考验,筚路蓝缕,曲折坎坷,磨练出了一支队伍,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发言人队伍已成矩阵,兵多将广,数量可观。凡有突发事件、重大新闻事件发生,立即召开新闻发布会成为常态。

此次疫情爆发期间,中央及各省市新闻发布会召开数量之多,主发言人级别之高,响应内容之广泛,应该是空前的。

国家卫健委的新闻发布会备受关注,其权威性,专业性无人可比,基本是一天一场,发布会请来著名专家钟南山、李兰娟等现场发布并回答提问,对稳定民心起到了重大作用。

国务院新闻办于1月22日在北京召开首次疫情新闻发布会,及时回应民众关切,并于2月5日将现场移师武汉,在抗疫最前线举行新闻发布。除了请官员专家发布新闻外,还请来了医护人员、快递小哥、公安民警、普通志愿者等现场回答记者提问,这种亲民式的,接地气式的新闻发布大获网民点赞。

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东省于1月21日首开关于疫情的新闻发布会。此后基本上是一天一场。北京、上海、浙江、安徽等省市区的疫情新闻发布紧随其后,陆续举行。

一时间,中央级的,省部级的,地市级的新闻发布会紧锣密鼓地举行。其形式多样,有面对面的,有网络视频的,有网上直播的,各种疫情新闻发布会遍地开花,令记者马不停蹄,令读者目不暇接。

疫情期间,新闻发布会万众瞩目,一些部长主任、省委书记、省长市长等要职高官亲自出马,担任新闻发布会的主发言人,这是一个明显的进步,有的高官敢于直面媒体、直面镜头、直面观众,不躲不闪,回答记者提问,其勇气可嘉。

舆情应对的短板与不足

仔细观察此次疫情期间的新闻发布,虽然成绩显著,进步很大,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稍加梳理后发现,疫情期间舆情应对的短板与不足,与历次重大突发事件后总结的经验教训何其相似—— 习惯性思维反复出现,习惯性动作反复上演。也就是说,面对突发事件,我们屡屡犯同样的错误,尽管吃亏了,做错了,付出高昂的学费了,但好了伤疤忘了痛,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蹈覆辙。

梳理一下,大致有四:习惯性照本宣科;习惯性官话、套话;习惯性抓谣、辟谣;习惯性遮掩、推脱。

一 习惯性照本宣科:

打开疫情期间众多的新闻发布会的视频,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同样的动作:发言人总是眼不离稿子,大多时候是低头照本宣科,有时回答记者提问时,还是照稿子宣读,说明这些稿子都是提前预备好的的,发布会成了稿件朗读会。有记者说,真不如将稿子传至网上,既省时又省力,尤其在疫情期间,还省得交互传染。

发言人面对镜头,面对媒体提问,应该充分利用眼神、语调、语速、手势、微笑、神态等非语言信息与记者们进行交流,一味地低头读稿,是新闻发布会的大忌,效果极差,显得发言人非常不自信,如果再读错字词,说错数字,则更贻笑大方了。

湖北的省委书记在新闻发布会上一直宣读稿子,不管记者如何提问,他依然按稿说话,遭到网民嘲讽。湖北省长在发布会上先读到口罩数字108亿,底下传来条子,又改口说18亿,最后又说108万,这么重要的发布场合,这么重要的口罩数字,由这么重要的官员发布,其效果怎样?网民怎么评价?官员形象如何?不言自明。

疫情期间,温州市长姚高员突然成了网红,为什么?因为央视记者采访他,他居然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全程脱稿,侃侃而谈。他面对记者,数字脱口而出,措施具体可行。网民惊叹:居然有这样另类的市长,实为官场上的奇葩,太鲜见了!

一位能全程脱稿的官员,竟然成了大新闻,喜耶?悲耶?

二 习惯性官话、套话:

高官勇敢地走向前台,出席发布会,与记者面对面回答问题,这是一个进步。但面对媒体,你说什么,怎么说,现场表现如何?民众一直在镜头后面观察着,评判着:你是否公开了疫情的真实情况,是否响应了热点焦点,是否用温情的语言解疑释惑,是否回答了网民的关切?

官员在发布会上照本宣科,屡见不鲜,这些稿子都是秘书班子提前准备好了的。秘书写作唯唯诺诺,官话套话必须要写,否则过不了关。一些四平八稳的空话、歌功颂德的媚话,刻板僵硬的官话、千篇一律的套话屡屡出现在文稿中,官员天天泡在文山会海中,哪里有功夫修改稿子,大都一读了之,效果肯定不佳。

一个好的发言人,该如何「发言」?如何讲话?如何让公众听得懂、愿意听、听得进?首先,要及群众之所想,及百姓之想知,还要善于运用自己个性化、柔性化的语言风格,讲公开透明的话,真实真挚的话、幽默风趣的话、朴实无华的话。这样才能令人信服。  

可以想象,如果每一个发布会上,发言人都是众口一词:某某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迅速成立了以某某为组长的调查组。一查到底,绝不姑息。对此我们深感痛心、内疚,自责。诚恳地向市民道歉。

当道歉已成套路化了,这道歉的诚意就大打折扣了。

三 习惯性抓谣、辟谣:

突发事件发生后,官方首先考虑的不是迅速公开真相,而是迅速抓谣辟谣。这一习惯性思维害人不浅,最佳的响应时间在抓谣辟谣中错过了,警方的形象在抓谣辟谣中自损了,政府的公信力在抓谣辟谣中流失了。

这种低级错误我们一犯再犯:前几年国家能源局长刘铁能被记者实名举报贪腐,能源局新闻办立即跳出来辟谣,并报案报警,警告记者。结果打了脸。杭州市政府曾一再辟谣,说绝不会对购买轿车实行牌号限制,并谴责商家为了推销汽车而散布谣言。白天政府还在辟谣,晚上突然推出了限制汽车牌号的新措,谣言成了现实,此举引起杭州市民强烈的谴责。

还有一则辟谣新闻,如同神奇的连续剧:

第一集:据财新网报道:来自武汉社会福利院的小林(化名)对财新记者透露,其所工作的科室大约有11位老人去世了,都是因为反复发烧最后呼吸衰竭而死。

第二集:此新闻刚一发出,武汉市网信办官微「武汉发布」立即辟谣。「辟谣」:截至2月19日,武汉福利院累计确诊病例12例,所有确诊和疑似人员已送医救治。死亡老人仅有一例,在转运过程中离世。

第三集:随后,财新记者立即拿出了真凭实据发在网上:死亡的十余名老人的姓名,死亡时间,患病名称。

结尾:此后,未见武汉官方再度辟谣。

到底是谁在「造谣」?谁在「辟谣」?此事成了断头新闻。孰是孰非?网民应该相信谁——杂志?政府?

实践证明,每逢突发事件发生后,传言、谣言都会满天飞。政府要学会与谣言赛跑、学会大声说话、学会抢喇叭;有话快说,实话实说。政府迅速将真实情况和盘托出,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当然,有许多「谣言」事后被证明根本不是「谣言」,而是遥遥领先的预言。政府的「辟谣」是错误的。怎么办?说错了你就收回,做错了你就道歉,该问责问责,该下台下台。与民众沟通,诚恳对话,达成官民互信,求得百姓谅解,则转危为机,重新树立起政府公信、自信的形象。

四 习惯性遮掩、推脱:

无数事实证明,突发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发布新闻,及时公布事件真相,迅速占领舆论高地,牢牢掌握话语权,可以起到稳定社会,稳定民心,迅速化解舆论热点的效果。

反之,如果推推脱脱,遮遮掩掩,不公开、不及时、不透明、不回应。或歪曲事实,迟报瞒报;或现场管制,驱赶记者;或严管网络,责令删帖。结果是欲盖弥彰,越描越黑,小事炒大,大事炒炸。社会民心不稳,政府威信扫地。

此次疫情中,有媒体3月初专访了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艾芬主任,据这位尽职的医生披露,2019年12月30日,她就看到了不明肺炎病人的病毒检测报告,这种病毒很可怕,她立即将此事上报给医院公共卫生科,并发到科室群里,提醒大家注意防范。后来,她遭到了医院纪委的约谈,受到了严厉的斥责。转发她微信的李文亮等八位医生也受到了警方的训诫。

这篇文章立即在网上引起波澜。人们追问:为什么这么早就发现了冠状病毒的迹象,医院医生也上报了,为什么到1月中旬才引起上面关注?从12月底到1月23日武汉封城,这么长的空档期,「有关部门」干了些什么事?

遗憾的是,「有关部门」没有对民众非常关切的此事作出及时响应,「有关部门」却及时下令删帖禁言!显然是想推脱责任,遮掩事实。

民众不满意了,网民用拼音文字,篆体文字,倒体文字,外国文字将此篇文章继续转发,以示对删帖的抗议。民意沸腾了,舆情爆发了。

有网民评论:民众有疑问,有不满,有情绪,政府有责任去响应,去沟通,去安抚。粗暴删帖,傲慢不理,只会增加百姓与政府间的误解、隔阂。只会减低政府的公信力,加剧民众的不信任感。

此次疫情中,湖北省及武汉市一些官员严重失职渎职,省委、市委、省市卫健委、省司法厅、监狱管理局、省红会等部门的主要领导被严厉的问责、免职、撤职,受到网民称赞。

我们亦看到,绝大多数武汉市及湖北各市的官员们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日夜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们对工作的尽心,对事业的尽职,无可挑剔。但在应对舆情方面,似乎还有一些差距。

我们的各级官员,要学会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一旦突发事件爆发,不能「恐媒」「拒媒」和「防媒」,应该「知媒」「懂媒」和「用媒」。官员要勇于直面舆情,直面镜头,学会说话,快说,多说,敢说,会说,善说。 

原全国政协发言人、原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王国庆早前说过这样一段话:突发事件发生后,有些官员不敢说、不愿说、不会说、不善说,一些雷人之语的「口灾」导致的次生灾害,给政府公信力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原公安部新闻发言人武和平认为:政府说得越多,掌声就越多。政府说的越快,骂声就越少。政务越透明,被信任的程度就会越高。公开,才有力量。打开天窗说亮话,说真话,天塌不下来!

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国已经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聚光灯下,我们的长处短处都显露无疑。过往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挨打,贫穷挨饿,失语挨骂。

时下,舆论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多元,众生喧沸,声音混杂。网上舆论狂潮、舆论风暴、舆论审判一波接一波。话语权争夺战大幕开启,网络舆论战汹涌澎湃。网络改变了世界,网络改变了中国。得网络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在十三五规划中,国家规划了五年内建成100个大项目。排在第100号的工程是:建设一支讲好中国故事的队伍。十三五规划已到收官之年,我们这支队伍建设的如何?是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队伍吗? 

中国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向世界讲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故事,树立起大国的新形象,的确是迫在眉睫之事。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