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动态

首页 > 最新文章 > 神州动态

中美新冷战四大战场硝烟弥漫(2020.7)

发布日期:2020-08-10

☉文/葛夫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5月24日「中国两会」记者会上明确提出「新冷战」说,指责美国一些政治势力正将美中关系推向新冷战。

分析人士指,除了贸易战、台湾问题、南海问题、新疆问题、西藏问题等传统博弈领域之外,中美之间的战斗已经延烧至四大新领域:教育战、科技战、金融战以及香港之战。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时期主管中国政策的何瑞恩称,现在两国关系是「建交以来最严峻的时候」,美国和中国处在一场「一山不容二虎」的斗争中。

教育战:将未来的「钱学森」赶回中国

「未来的钱学森们或将在上海而不是硅谷工作。」这是美国媒体的担忧,也是对华盛顿政府的警告。事件的起因是,美国政府出台一系列限制措施将中国留学生挡在了国门之外。

今年5月27日,美国两名共和党参议员提交了一项《安全校园法案》,旨在阻止中国学生获得赴美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领域的签证。草案起草者之一、对华鹰派的阿肯色州参议员汤姆.科顿露骨地说:「如果中国留学生想来美国学习,莎士比亚或《联邦党人文集》是他们需要在美国学习的东西,而不是在美国学习量子运算或人工智能。」

5月2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一份行政文件,要求限制部份中国赴美留学生或访问学者的签证。这份文件号称,一些有中国军方背景的留学生和学者在美国学习或交流期间涉嫌「收集情报」,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军事技术。据分析,这一举措或将影响至少3000名中国留学人员。

全球化时代,降下「科技铁幕」意味着自绝于世界创新大潮之外,美国的限制封锁丝毫不会影响中国人奋发图强,所谓制裁也只会成为反噬美国自身的一剂「毒药」。对于美方这些操作,美国舆论也多有批评:

一是,认为这种针对特定国家公民的政策涉嫌歧视。《洛杉矶时报》将这些举措称为「新时期的《排华法案》」。

二是,限制中国留学生将减少美国高校收入。中国长期以来是美国第一大国际学生生源国。据统计,中国目前在美留学人员的规模近37万人,共占国际学生三分之一的比率。在2017至2018学年里这些中国学生透过学费、食宿费等费用,为美国经济贡献多达424亿美元。

三是,限制中国留学人员赴美有损美国学术研究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中国留学生赴美求学,其中一部份留在美国,成为美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有人担心,打击中国留学人员或损害美国科研能力。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中国问题专家谢淑丽表示,担心这一政策会导致许多有天赋的中国学生不再考虑赴美学习和研究。「从我们的科技创新角度来看,(这些举措)反作用非常大」。美国教育理事会副总裁布拉德利.法恩斯沃思认为,「如果没有中国留学生,美国将在一些领域丧失国际领先地位」。

据统计,截止目前,在科研领域获得诺贝尔奖获的华人有9位:他们是屠呦呦、高锟、钱永健、崔琦、朱棣文、李远哲、丁肇中、杨振宁、李政道。除了屠呦呦之外,其他八位都为美国的科研进步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获得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两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和陶哲轩也将自己的智慧贡献给了美国。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指出,华盛顿非但不应盲目地给中国留学生贴上知识产权窃贼的卷标,反而应该重申其开放的价值,留住美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所需的中国人才——这是美国相对其竞争对手的一项优势。否则,未来的「钱学森们」将会在上海而不是硅谷工作。

科技战:激烈程度堪比昔日美苏对抗

2020年以来,美国在科技上继续向中国频频发炮,一场中美科技战已由暗斗转向公开打响。

首先,美国宣布对中国实施新的出口限制,防止中国通过民用商业等途径获取美国半导体生产设备和其他先进技术;其次,美国朝野指中国正制定《中国标准2035》,美国要遏止中国成为标准制定者;再者,美国两党议员正制定法案,授权「开放科技基金」,要打破中国网络封锁及对人民监控。美国这三支箭,从软件到硬件、从内到外,在科技上全面针对中国,而且将陆续加码。

在这些行动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升级了技术战,即政府采取行动阻止华为公司使用全球芯片供货商的产品。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加强对华为的制裁,禁止它获得在美国软件和技术帮助下生产的半导体。

几天之内,全球最大合同芯片制造商台积电就宣布,不再接受其第二大客户华为的订单。台积电还宣布,将在亚利桑那州新建一座120亿美元的芯片厂。

这些事件意味着,华为将越来越难获得以任何方式使用美国技术的芯片,包括制造设备,以及关键的设计软件。

在宣布对华为的升级措施后不久,美国又对外发布了新的一批的「实体列表」,在美国最新的实体列表当中,将来自中国的30多家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企业公司全部纳入。考虑到中国科技龙头企业面临的生存威胁,北京不太可能袖手旁观。

中国商务部暗示将采取反制措施,包括将苹果、波音、高通和思科等美国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列表」,这可能会阻止它们进入中国市场。作为美国制裁目标的华为公司指出,这些限制措施可能会破坏整个全球技术供应链的稳定。

有分析说,美中两国即将开始的新科技冷战可能比二十世纪的冷战更持久。澳洲前国防部常务副部长丹尼斯.理查德森警告说,通讯网络争夺5G和其他未来领域,导致中国和西方之间的「技术冷战」。

观察人士认为,美国在科技上封锁中国,有可能令中国科技发展在短时间内遇上阻滞;但长远而言,中国庞大应用市场的优势,正是中国科技崛起的最佳土壤,美国能否阻截中国通向科技大国之路,实在言之尚早。

金融战:资本市场欲脱还休

美中经济冲突也正在扩大到金融领域。

5月11日,特朗普、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奥布莱恩和美国劳工部长斯卡利亚通过行政指令和书信向独立机构「联邦退休节俭投资理事会(FRTIB)」施压,阻止动用美国联邦养老金基金投资中国公司股票。

此举是以政治手段操控商业运作的又一个例子,将使中国上市公司失去一个潜在投资者。近年来,美国在资本市场上对华围堵加剧,瑞幸咖啡等个别中国在美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等欺诈违规做法更是火上浇油。美国多家律所已对瑞幸咖啡发起集体诉讼,控其虚假和误导性陈述违反美国证券法。爱奇艺、好未来等中概股也相继被海外机构做空。

目前,美国国会有几个法案值得关注,一是《确保在美上市境外公司信息质量及透明度法案》,其核心是让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遵守美国金融监管,向美方披露完整的审计报告。违反美国监管规定的公司将被退市,且三年内不得重新上市。中国不少上市公司系国企,很难符合美方的合规要求。

另一个是两党议员提出的限制公共养老基金法案,特别是与《联邦退休节俭投资理事会(FRTIB)》相关的法案,以涉嫌侵犯人权为由将矛头指向中资公司。FRTIB掌握6,000亿美元资金,从中美两国资本市场的规模来看,此类法案关系中方巨大利益,一旦生效,将对美国投资经理的投资决定产生重要影响。

5月21日,美国参院还通过了「中国公司监督法案」即「中概股法案」。消息一出,中概股盘中齐跌,京东一度跌6%,阿里跌3%,B站跌8%。中概股法案字数不多,仅寥寥几页,但是充满杀机。中概股退出华尔街势在必行了。

显而易见,中概股赴美上市将面临更为严格的审查,变量也会更多。不过,专家分析,鉴于中美资本市场涉及双方巨大的共同利益,完全脱钩可能性很小。不管中美之间出现什么性质的战略困难,维持中美之间健康的金融关系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要想在资本市场上割席断袍,华尔街也不会答应。

除此以外,一旦美国对中国采取金融制裁,会对中国金融与实体企业的负面影响也将十分显著。中国银行业在美国资产达到2600亿美元。诚然,中国的反制对美国在华利益也有很大影响,会使贸易战急剧升级。

于当下中国而言,还是应慎言金融战,抓住美国内部亦有与中国达成第二阶段贸易协议的要求,将双方博弈的战场控制在相对有限的范围,防范贸易战向更广泛领域的蔓延,以及避免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

香港之战:中央背水一战

中美博弈,香港再次成为「风暴中心」,这次冲突焦点是香港独立关税区地位。

5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涉港区国安法。5月30日,美政府称将取消香港独立关税区地位,这一举动被称作「旨在惩罚中国加强对香港的控制」。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日宣称「将对这个问题作出非常强烈的反应」。5月29日,特朗普在白宫玫瑰园的记者会又称,「我今天宣布的决定将影响到我们与香港达成的全面协议,从引渡条约到出口管控和技术。我们将采取的行动,取消香港作为中国其他地区以外的一个单独的海关和旅游地区所享有的优惠待遇。」另外,特朗普还称将「制裁涉嫌侵害香港自由的中国和香港官员」。

对于香港方面比较担心的「独立关税区」是否取消,有分析认为,美国如果出此下策,将会是两败俱伤的结果。分析指出,香港本土产品出口到美国的比例很低,甚至还是美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对象,一旦提高关税损失的其实是美国自己。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腾军指出,美国对香港的制裁,只会自食其果。香港的繁荣与稳定,关系到8.5万在港美国人、1300多家在港美国企业的利益,关系到年均300亿美元、美国过去10年最高的双边贸易顺差,更关系到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贸网络与金融地位。这是特朗普政府宣布涉港措施以来,美国企业不断陈情劝阻的主要原因。香港的独立关税区地位的取消,首当其冲的将是在港美国企业。

从香港方面来说,美国当前制裁措施对本地经济的影响非常有限。香港每年本地生产并出口到美国市场销售的货物只占本地制造业的不到2%,在香港出口总量中的占比更不足0.1%,这将极大抵消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的效力。

从中国政府来看,应已充分评估了后果。中国全国政协会议闭幕当天,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会见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并就「港区国安法」发表谈话。据与会委员引述,夏宝龙在会上直言,从「占中」到旺角骚乱再到去年延续至今的反修例,已经触碰了中央底线,中央也忍了很久。今次推出「港区国安法」,北京已准备好抗击外国势力的干预。对于接下来香港可能的局面,夏宝龙表示预计这段时间香港会受到冲击,甚至出现更坏情况,但都不会动摇北京落实「一国两制」和订立「港区国安法」的决心,同时呼吁香港各界携手打好、打赢这场香港保卫战。

在「香港保卫战」之前,中国刚刚经历过「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对于已经摆在面前不得不面对的「香港保卫战」,北京也是一样的思路,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也做了最坏的后果预期,从中不难看出中南海的政治意志。正如香港中文大学荣休教授刘兆佳所说,「中央现在这种强大的意志也是被逼出来的……面对严峻的国家安全局面,中央才产生那种强大的危机感、紧迫感,才要背水一战。」

在北京看来,香港已经不会比现在更糟了。修例风波发生以来,有太多的「证据」表明,这是香港自回归以来面临的最严峻危机,香港也确有滑向「反对大陆基地」的切实风险。

而今次人大订立「港区国安法」,虽然短期内香港可能会遭遇美国制裁,自身的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优势也会受到影响,但长远来看,对香港来说终究是利大于弊。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只是不知道,当前「全局」与「一域」的真实关系,港人是否能真的读懂?

中美能否规避冷战陷阱

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政府近期一系列对华政策反应被认为绝不单纯是为了应对11月份大选所进行的「炒作」,尽管这些「表面工作」的确雷声大雨点小;而且,这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逼迫北京「屈服」所采取的技术性恫吓。事实上,特朗普的遏华战略有可能成为美国未来的长期「基本国策」。

美国一些人说,中国在意识形态、文化传统上与美国差异显著,在国力相近的情况下一定会挑战美国地位,是美国的天然战略竞争对手。中国也有人认为,美国不会容忍中国崛起,不愿看到中国人过上更好的生活,无论中国怎么做,美国都会打压中国。因此中美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即使不发生大规模热战或冷战,也会是某种「新冷战」。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张家栋认为:中美之间的矛盾既然是结构性的,就不是利益交换和妥协所能解决的,一定需要结构变化或调整才能解决。这意味着,中美之间是非斗不可、不可调和,直到两国之间的结构关系发生足够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今日之国际「结构」已经非彼「结构」。

张家栋认为,当今世界并不是一个经济分块或分片的世界,而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切割与战争一样,基本上是最后的手段了。而大国间战争、尤其是核大国间战争,在冷战时期已被多次论证过,并早就在政策层面被事实上放弃了。

在这个意义上,无论美国还是中国,无论我们如何定义来自对方的威胁和挑战,两国的政策选择空间其实都不太大。另外,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是最成功的新兴国家,两国都是现行体系和世界秩序的受益者,两国人民的日子都还不错,都没有颠覆现行秩序的政策必要性及民意基础。

其次,今日之「博弈」,也非彼日之「博弈」。张家栋认为,中美战略博弈虽然在规模上与当年美苏、英德相似,但博弈的方式和内容都有很大差异。在非战背景下,国家间进行的是一种权力「小博弈」。这是一种复杂互动的博弈,在诸多领域和部门同时存在,并且表现出不同形态。权力「小博弈」不追求一次性压倒对方,也不追求与对方切割,而是追求在每个具体领域不断扩大自己的战略优势,以集小胜为大胜,并转换相对于对方的国际政治权力。

张家栋指出,在这种思路下,中美竞争是必然的,两国竞争的对象,是在政治制度、文化传统、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和科研创新等各方面、各领域的效率与能力的竞争。两国竞争的最终结果也不单单是压倒或战胜对方,而是国际体系中影响力和塑造力的得失与进退。这种情况下,中美两国事实上的确正在新的国际结构之下,建构着一种新型的大国关系。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