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两岸

首页 > 最新文章 > 台海两岸

心灵契合与两岸融合发展(2020.1)

发布日期:2020-08-10

中央对台方针政策: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之五

☉文/华安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两岸共圆中国梦相号召,突出强调「两岸命运共同体」、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两岸「融合发展」,系统提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的五项政策主张,全方位绘制两岸关系由和平发展走向和平统一的「路线图」。

一、将民族复兴与国家统一、台湾前途相结合

呼吁两岸同胞共圆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此后,习总书记谈论台湾问题,进一步将「民族复兴」与「国家统一」「台湾前途」相结合深入阐述。

(一)提出完成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指出,「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前者是重申前人已有的主张,以「历史必然」揭示时代趋势;后者是提出自己新的论述,以「必然要求」提出时代使命。两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实现「两个一百年」蓝图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进程,既要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又为祖国统一大业积蓄力量、创造条件;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作为,既要服从于、又能服务于实现「两个一百年」蓝图和民族复兴中国梦。

民族复兴需要全民族众志成城,这决定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务必携手同心,决定了中国版图内尚未统一的台海两岸务必「统为一体」。这是基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苦难与辉煌」的历史际遇,从民族根本利益、战略利益的高度提出国家统一;是基于现今所处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希望、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的新时代,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性、可能性提出国家统一。这样,「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即把握历史趋势、代表人民意愿,为对台工作明确提出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新时代主题。

(二)提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民族复兴的内在联系

2008年5月后的8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丰硕成果,但两岸间原有的、新产生的各种问题仍待解决。2016年民进党在台湾再次执政后,极力推行「去中国化」,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受到挑战。

针对2014年台湾发生「反服贸协议风波」对两岸关系造成的影响,习近平表示「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务实举措不会放弃」。针对2016年民进党再次执政后的种种倒行逆施,中共十九大强调,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并将新时代对台工作的主要任务明文定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这样,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民族复兴密切相联。习近平系统论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顺应历史潮流的「共同选择」「共同追求」,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走向民族复兴、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也是「通向和平统一的光明大道」,所以「两岸同胞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就是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为此,中国政府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妥善应对台湾局势变化,因情制宜、克难前行,特别是主动采取一些重大举措,持续推动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三)提出两岸共谋民族复兴、共赴国家统一、共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台湾的前途息息相关。习近平指出,两岸同胞都是「民族复兴的参与者、推动者、获益者」,要不分党派,不分阶层,不分宗教,不分地域,携手同心、相互扶持,「让我们共同的中国梦早日成真」。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当包括国家统一,国家统一最利于民族复兴的是和平统一,经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到统一是两岸和平统一的正确道路。这样,两岸同胞共圆中国梦、共谋民族复兴,必当共赴国家统一,而现阶段最实际可为的身体力行即「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因此,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该成为两岸关系的主旋律,成为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使命。习近平在2019年1月2日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的讲话(以下简称「1.2讲话」)中提出五大政策主张,第一条即「携手推动民族复兴,实现和平统一目标」,强调两岸同胞要「共圆中国梦,共担民族复兴的责任,共享民族复兴的荣耀」。这些论述,依据海峡两岸同宗同文的历史渊源,揭示两岸同胞共兴共荣的前途命运,感人肺腑、催人奋进,引领两岸同胞顺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潮流,高举「中国梦」旗帜,形成亿万之众圆梦大军,为「梦想成真」携手同心并肩前行。

二、将「一个中国」与「三个充分」、「六个任何」相结合

宣示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经香港、澳门回归10多年的成功实践,取得多方面宝贵经验。针对台湾方面不同政治势力的不同态度,习近平总书记深入论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任何「台独」分裂(「六个任何」)、尊重台湾现实和民意(「三个充分」),明确宣示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并郑重提议「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

(一) 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前景」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核心是一个中国。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于1992年达成双方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核心意涵是两岸双方都表明,「两岸同属一中」「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都努力谋求国家统一」。

针对民进党对「九二共识」一直否认、攻击,习近平多次指出,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实为「两岸关系之锚」「定海神针」,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在「1.2讲话」中,习近平进一步提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就能改善和发展,台湾同胞就能受益;背离一个中国原则,就会导致两岸关系紧张动荡,损害台湾同胞切身利益。习近平强调一个中国原则的论述,指引对台工作因时制宜、有的放矢,在新形势下着力与台湾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分裂的政党、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扩大交流、加强互动、壮大合力,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前景。

(二)提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

2014年9月26日,习近平在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的谈话中指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湾现实情况,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是能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的安排。

在「1.2讲话」中,习近平进一步提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重申前述「三个充分」,并将第三句话由「是能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的安排」改为「会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和感情」,加上「照顾感情」,更为亲切。「习五条」中最为世人关注的这一条,提出以「三个充分」来探索不同于香港、澳门模式的「台湾方案」,是基于国家全面发展和民族整体利益,展现「一国两制」之于台湾的更大包容性和开放性;进而提出「愿意同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人士就两岸政治问题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有关问题开展对话沟通」,是就「一国两制」在台湾的落实,首次明确宣示两岸双方共襄盛举的思想主张,体现对台湾各界的充分尊重、信任和期待,引发包括台湾同胞在内所有中华儿女广泛热议。台湾新党当即响应「愿与大陆协商」,并很快提出有关自拟版本的倡议。现在,台湾各界都有人士已经或正准备积极建言献策。

2019年11月1日,中共十九大四中全会公报提出,「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更从国家整体制度层面强调了「一国两制」对于国家总体发展的战略意义。

(三)提出反对「台独」分裂的「六个任何」「三个有」

2016年以来,民进党第二次在台执政后顽固坚持「台独」立场,岛内「急独」势力鼓噪推动所谓「正名」「制宪」,某些外国势力蓄意以打「台湾牌」提升与台实质关系。对此,习近平多次强调,坚决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和坚定意志」,也是「我们对历史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和责任」;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的能力」遏制「台独」(「三个有」)。

2016年11月11日,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严正指出:「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六个任何」)。这「六个任何」,习近平后来在中共十九大等重要场合都作了郑重重申,得到海内外中华儿女强烈共鸣,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

正是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台独」分裂的强大震慑和深刻影响,2018年台湾民进党当局推动的「东奥正名公投」胎死腹中,民进党在「九合一」选举中受到重挫。正是中国政府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愈益得到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2016年以来,国际民航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从其一贯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出发,暂停邀请台湾方面参与其大会;冈比亚、巴拿马、基里巴斯等8国先后与台湾「断交」,与中国复交或建交。现在,台湾所谓「邦交」只剩15个,中国与180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国际形势继续朝着更加巩固一个中国格局的方向发展。

三、将「和平统一」与「心灵契合」「融合发展」相结合

强调两岸「一家亲」「命运共同体」

从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到提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台湾问题上将「和平统一」与「心灵契合」「融合发展」紧密联系,强调「两岸命运共同体」「两岸一家亲」。

(一)提出「实现同胞心灵契合,增进和平统一认同」

习近平在2014年9月26日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首次提出「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我们所追求的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这就是说,追求国家统一,既重视形式(政权统合),更重视实质(心灵契合),揭示了实现统一的更高层次、更高质量。为达「心灵契合」,需要推己及人。习近平提出,我们「理解台湾同胞因特殊历史遭遇和不同社会环境而形成的心态」「尊重台湾同胞自己选择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台湾同胞「也需要更多了解和理解大陆13亿同胞的感受和心态」「尊重大陆同胞的选择和追求」。前者是重申以往主张,后者则为首次提出,展现了对大陆自身发展进步的珍视和自信。两者并提,主张相互尊重,更见为真正「心灵契合」而致力平等相待、相向而行。

在「1.2讲话」中,习近平系统阐述「实现同胞心灵契合,增进和平统一认同」,强调「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两岸要「秉持同胞情、同理心」,以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化育后人,弘扬伟大民族精神;要交流互鉴、对话包容,「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加深相互理解,增进互信认同。

实际上,民进党再次执政之前几年,两岸已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交流局面。尤其重要的是,国台办主任和台湾陆委会主委作为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于2014年上半年实现互访,建立两部门间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本人更亲力亲为,于2015年11月7日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开创直接由两岸领导人对话、沟通的时代先河,提升两岸政治互动和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高度。民进党再次执政后,虽因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而使两岸两会商谈中断,但大陆方面继续加强与台湾愿意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党、团体和各界人士交流合作,接待了他们组团参访并深入进行交流。引人注目的有,2016年11月上海举行两岸各方人士参加的「两岸和平发展论坛」、2017年7月无党籍台北市长柯文哲来沪参加的「上海-台北城市论坛」、每年一度台湾各县市各界万人参与在福建厦门举行的海峡论坛、2019年5月以来多个各界人士代表团到大陆与有关方面对话协商等,舆论公认对深化两岸交流、增进两岸了解和理解很有意义。

(二)提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

本世纪第一个10年过后,两岸「三通」已经实现、两岸大交流格局已经形成,两岸关系如何继续深入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对台工作实践,逐步提出了「两岸融合发展」的政策主张。

习近平2014年5月7日会见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时,首次就两岸经济互利关系提出「融合」的概念;2014年11月1日考察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时,首次就两岸同宗同文关系提出「融合发展」的概念;2016年3月5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思想。此后,习近平多次提出「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增进同胞亲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灵距离,增强对命运共同体的认知」「秉持互利双赢,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等等。

正是基于习近平关于「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思想主张,大陆方面陆续推出相关政策措施——对台湾地区居民往来大陆免签注手续并实行卡式台胞证,修订《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为台湾同胞投资兴业创造更加便利公平的法治环境,设立「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引导台商参与「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布实施《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31条)及各地具体方案,开启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通水,制发台湾居民居住证,取消台湾居民就业许可证等等,激发台湾各界形成新一波「大陆热」。这样,中共十八大后的6年(2013年至2018年),尽管台湾方面出现种种障碍,但两岸人员往来累计超过5405万人次,其中2015年达985.6万人次,创历史新高;两岸贸易额累计超过11862亿美元,其中2018年达2262.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15年至2018年,大陆共设立99个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和示范点,共入驻或服务台资企业及团队1900多家、实习就业创业台湾青年1万多人次。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社会各领域交流合作的广泛、深入、形式多样前所未有,两岸优势互补、利益相融、心灵共鸣日渐形成「民之所愿」的大趋势。

在「1.2讲话」中,习近平进一步系统阐述「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具体提出——两岸要「应通尽通」,提升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可以率先实现金门、马祖同福建沿海地区通水、通电、通气、通桥;要推动两岸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合作,社会保障和公共资源共享,支持两岸邻近或条件相当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舆论普遍认为,《告台湾同胞书》倡导的两岸「三通」已经实现,两岸新的「三通」(通婚、通学、通业)也多成为现实,习近平进一步提出两岸「应通尽通」,为新时代两岸更多领域的接轨、会通描绘了新的蓝图,前景可期,鼓舞人心。

2019年10月3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在列举的十三个方面中,将「坚持『一国两制』」确认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显著优势,宣示「坚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具体提出要「推动两岸就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要「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共同反对「台独」、促进统一。这样,再次强调「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并将其明确提升到要「完善」的「制度安排」。这是在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已有充分积累、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已有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领域定位「两岸融合发展」,进而通过相关「制度性安排」,为推进两岸和平统一开创更广阔境界。

正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1.2讲话」和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完善促进两岸交流合作、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国务院台办、国家发改委经商中央组织部等20个有关部门,11月4日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两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26条措施」)。「26条措施」涉及为台湾企业提供同等待遇的措施13条(包括台资企业同等参与重大技术装备、5G等投资建设),涉及为台湾同胞提供同等待遇的措施13条(包括为台湾同胞在领事保护、农业合作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和支持)。这些,将进一步帮助台资企业加快科技创新,降低综合成本,抢抓发展机遇,实现更好发展,并继续为台湾同胞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打造更好环境,提供更优条件,促进融合发展,保护合法权益。对此,台湾台湾舆论反响热烈,各界人士积极呼应;同日在南京参加2019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的多位「全国台企联」代表表示,「26条措施」是「31条措施」的升级版、扩大版、务实版,是为让台企台胞融入当前大陆发展而提出的新举措,是大陆呼应台企台胞心声的具体体现。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作为两岸关系新的导向,以祖国大陆自身发展进步为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祖国大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各领域持续高效的「发展进步」,在极大增强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同时,也极大增进对台湾同胞的吸引力、亲和力、凝聚力。新中国70周年盛大庆典,展示中国现今全方位发展进步的强大实力,展现中国现今比以往更有条件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统一的光明前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都深受震撼、深感振奋。一位在庆典现场的台湾青年创业代表满怀激情表示,「看到祖国强大,我们更有责任将台湾带回来归队」。台湾有媒体发表社评提出「往事不可追,来者犹可鉴,现在需要两岸各拥所长、相互借鉴,努力加速两岸融合进程,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

习近平强调「两岸融合发展」,基于「两岸一家亲」、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阐发了两岸同胞血脉相通、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经济文化的先天共性和融合优势,揭示了两岸往来、交流、合作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逐步推进到「两岸融合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必然趋势,表明了祖国大陆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更好条件,进一步为广大台湾同胞尤其基层民众和青少年谋福祉的决心和诚意,提出了对台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和努力方向——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同时,切实有效推进两岸经济合作的制度化建设、两岸共同文化的精神家园建设,从「制度性安排」上「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不断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并稳步走向统一的社会与民意基础。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中国正处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主题谋划当今中国发展大计,从当今中国总体发展战略谋划国家完全统一,深谋远虑、高屋建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一系列富有创见的对台论述,引导两岸关系持续和平发展,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实现两岸领导人首次会晤,建立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联系沟通机制,推动两岸政治交往达到新的历史高度,促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更加深入;妥善应对台湾局势变化,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行径,积极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更加巩固国际社会一个中国的格局;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国家统一的理论和实践。中国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的「一脉相承、与时俱进」,进入新的境界、展现光明前景。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