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两岸

首页 > 最新文章 > 台海两岸

从对台大政方针看ECFA存废(2020.7)

发布日期:2020-08-10

☉文/郝沛然

ECFA的继续运作,将给担心两岸关系进一步恶化、悲观看待两岸经济合作前景的两岸同胞吃下「定心丸」,也有助于台湾同胞更加看清谁在真正为他们谋幸福,谁在以他们为筹码谋私利。

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涉台部份最初「三不提」,备受两岸关注。按照学者观点,这是由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力求「实干为要」,篇幅有所压缩,且「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一句已包含各项要点。那么,「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厘清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两岸关系热点问题的理解与认识。

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主要内容

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根本任务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之所以被称为「大政方针」,是因为它具备以下特点:延续时间长,贯穿于两岸关系发展历程之中;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均有所阐述,处于不断丰富与发展之中;明确回答宏观面向的一些基本问题,如两岸关系性质、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依靠的主要力量、推进祖国统一的路径等。

按照这个标准,对台工作大政方针至少包括:(一)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通过协商谈判实现统一。(三)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实现「三通四流」。(四)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争取台湾民心。(五)反对「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六)在发展的基础上解决台湾问题。换言之,它既有「硬」的一面,强调两岸同属一个国家,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形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又有「软」的一面,诉诸通过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增进同胞感情,最终实现和平统一。

自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并郑重宣示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的同时,均高度重视「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并加以阐述和创新,使之逐渐发展完善。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一是强调两岸交流合作。《告台湾同胞书》倡议,推动自由往来,实现「三通」,开展经济文化交流。1981年9月,叶剑英提出「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以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的主张。1983年6月,邓小平谈到,「要多接触,增进了解」。1995年1月,江泽民提出「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完全应当采取实际步骤加速实现直接『三通』」。简言之,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本世纪初,两岸逐步打破隔绝状态、开启交流交往。这反映到对台工作大政方针上,则呈现出呼吁实现「三通」、希望扩大交流的特点。

二是强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随着两岸交流合作蓬勃开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与时俱进,提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其形成的主要标志是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胡锦涛说,要「把深化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由此,对台工作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两岸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两岸同胞开启大交流大交往大合作局面,两岸领导人实现历史性会晤。

三是强调两岸融合发展。随着两岸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2016年3月,习近平首次提出「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概念。2019年1月,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提出5项重大政策主张,其中一项便是「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夯实和平统一基础」,并提出「新四通」与「小四通」。同年3月,习近平提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两岸交流合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两岸融合发展之间并不存在后者完全取代前者的关系,只是由于两岸关系发展阶段不同、两岸交流合作程度不同,这三者所强调的重点也随之不同。归根到底,它们均旨在促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和人员往来,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奠定经济、文化、社会基础,都是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重要组成部份。

从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角度看ECFA存废

2010年9月,《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正式生效,迄今已近10年。之所以会在「10年」这个节点探讨ECFA何去何从,是因为它被视为两岸迈向全面自由贸易的过渡性安排,而按照世界贸易组织(WTO)相关规定,有效期一般不超过10年。由此,ECFA的存废已成为当前两岸关系的一个热点。

虽然WTO规定不具强制性,但在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复杂严峻的情势下,ECFA存废的议题就显得特别突出。近期,一些涉台学者和岛内政治人物提出,应在ECFA届满10年之际加以终止。综观其理由,大致有:(一)ECFA也是政治问题,不能容许民进党一面主张「一边一国」,一面继续获得ECFA好处。(二)即使两岸经济联系十分紧密,也不必然促成国家统一。(三)大陆对台「让利」的对象应是反「独」促统的同胞,而让给「台独」势力无异于「资敌」。(四)终止ECFA运作,是反制民进党「台独」分裂活动的有力措施,将有助于台湾民众体认到「台独」危害。

这些观点虽有一定道理,但处理ECFA存废这样的重大涉台问题,应从更高的角度和更宽的视野来谋篇布局,而这就需要从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角度来看。

首先,ECFA是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的重要成果,来之相当不易,值得倍加珍惜。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是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实现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是对它的发展、创新和升华,已成为对台工作大政方针的应有之义。

2005年4月,《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提出:「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2008年10月,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提议,两岸应商签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同年12月,胡锦涛提出,「两岸可以签订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正是在两岸有识之士的推动下,ECFA应运而生,成为60年来两岸所签署的最重要的一项协议。它的签署实施,推动了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进程,明确了两岸贸易自由化目标,构建了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平台,将两岸经济合作推向新阶段。在ECFA的有效促进下,两岸贸易额于2011年、2018年先后突破1500亿美元和2000亿美元,于2019年更达到2280亿美元。

其次,一定程度上「政经分离」,有助于更好地发挥经贸在两岸关系中的「压舱石」作用。30多年来,台湾政局风云变幻,执政权在国民党、民进党手中轮转。众所周知,两党两岸政策有较大差异,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难免受到台湾当局政策变化的影响,但始终保持向上发展的势头。陈水扁虽然以「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政策限制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但台湾对大陆的贸易依存度却持续攀升并突破40%。蔡英文力推「新南向政策」,仍无法从根本上削弱两岸经济联系;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蔡趁机谋求与大陆「脱钩」,但2020年第一季度台湾出口大陆及香港的金额同比增6.7%,对大陆投资额同比增63.9%,核准大陆投资额同比增221.7%。

这虽有经济发展自身规律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始终坚持推动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的对台工作大政方针,一如既往地鼓励、支持和扩大两岸经贸往来;甚至台湾当局大陆政策愈不友善,大陆愈加积极推动两岸民间交流,正如习近平所说:「不管遭遇多少干扰阻碍,两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不能断、不能少。」因此,维系ECFA不中断,将有助于经贸扮演好两岸关系「稳定器」的角色。此外,经济一体化虽不一定导向政治一体化,但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和两岸共同市场的形成,无疑增大了「台独」的成本和代价,迫使「台独」势力及其支持者从「不敢独」进一步走向「不愿独」。

再次,ECFA成效显著,嘉惠两岸同胞尤其是台湾同胞甚多。10年来,ECFA在货物贸易早期收获、服务贸易早期收获、投资保护与促进、产业合作、海关合作、中小企业合作等方面均取得积极进展。货物贸易领域,大陆对台累计减免关税远超大陆对台出口享受的减免关税。服务贸易领域,大陆对台湾开放的部门数也大于台湾对大陆开放的部门数。从2010年到2018年,早期收获计划中台湾对大陆出口农产品增长两倍,大陆已成为台湾农产品外销的第一大市场。

或谓民进党是台湾地区执政党,大陆通过ECFA释放的红利将被「台独」分子拿去。这种说法恐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算小账而忘总账」之嫌。台湾当局固然可从两岸经贸合作中抽取税费,甚至将大陆对台贸易逆差用来增加「以武拒统」的实力,但我们更应看到,包括ECFA在内的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为两岸同胞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好处。如果说这其中有大陆的「让利」,那么受益对象自然是不分党派、不分阶层、不分地域的广大台湾同胞。如果仅因台湾当局捞取好处便终止ECFA、主动限缩两岸交流合作,无异于「把孩子与脏水一并倒掉」。其实,民进党当局对ECFA的态度颇为复杂:既想继续从中获益,又想厉行「脱中、远中」的政策。此时,如果大陆终止ECFA,正中民进党下怀,落入他们图谋两岸「脱钩」的圈套,不但无法对「台独」势力造成沉重打击,反而会伤及希望分享两岸和平发展红利的台湾民众,不利于争取民心。

第四,民进党越是体现出对ECFA的「工具化」态度,大陆越应体现出始终如一为同胞谋福祉的坚定立场。某种程度上,ECFA在台生效、实施的过程就是民进党的一部「黑历史」。它如一面「照妖镜」,折射出民进党在ECFA议题上的反复多变。

两岸尚在协商之际,民进党便将ECFA称为「糖衣毒药」,刻意凸显它对台湾带来的「风险和冲击」,扬言如2012年重新执政,将发动「公投」废止ECFA。2010年7月至8月,台立法机构审议ECFA时,民进党籍「立委」多次使出暴力手段。然而,随着ECFA成效渐显,蔡英文出于参加2012年「大选」需要,表示「会遵循民主程序与国际规范处理」。选举落败后,民进党又马上变脸,拖延、阻挠ECFA后续协议——服贸协议的审议程序,怂恿、支持「太阳花学运」。之后,为在2016年「大选」中争取中间选票,蔡英文表示「概括承受ECFA」。近年来,台经济部门和陆委会均称,「ECFA对双方均有利,不乐见片面停止」。这说明,民进党在ECFA议题上充满了功利色彩,赞成与否完全视政治和选举利益而定。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从未改变,近年来更推出一系列给予台胞台企同等待遇的政策举措。「岁寒方始见松筠」,台海局势越是复杂严峻,大陆越应展现出照顾、关爱台湾同胞的不变初心。ECFA的继续运作,将给担心两岸关系进一步恶化、悲观看待两岸经济合作前景的两岸同胞吃下「定心丸」,也有助于台湾同胞更加看清谁在真正为他们谋幸福,谁在以他们为筹码谋私利。

最后,即使要「教育」台湾民众、促使他们深刻认识「台独」的严重危害,也暂勿终止ECFA,以免被民进党逆势操作。其实,对ECFA真正有急迫感的是以马英九、江丙坤为代表的台湾人士。这是因为,陈水扁对加强两岸经贸合作抱持疑惧态度,连带导致台湾难以加入区域经济整合尤其是东亚区域经济整合,有被边缘化之虞。马、江等人意在反其道而行之,「借助大陆走向世界」,希望以ECFA为契机拓展台湾对外经贸合作。然而,ECFA只是一个框架协议,只有完成服贸协议、货贸协议,才能真正实现两岸贸易自由化,才能实现马、江等人的设想。而在民进党及「台独」势力激烈反对下,服贸协议被束之高阁,货贸协议遥遥无期。

当今世界,区域经济整合进程明显加快,对台湾有着直接影响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CEP)也有望在2020年生效。在两岸贸易自由化进程被延宕、中断的时间里,台湾的竞争力和优势不断丧失,两岸综合实力差距也在逐年拉大。这对台湾民众难道不是很好的「教育」?2020年「大选」的激情已在消退,新冠肺炎疫情也终将过去,回归到日常治理的民进党还能再掩盖有恶化倾向的经济民生问题,还能再成功转移民众对其政绩不彰的注意力?大陆不妨静观其变,只要民进党尚未公然走向「法理台独」,尚未碰触《反分裂国家法》划定的红线,先别急于出手,避免民进党煽动「中国打压」的悲情,避免给民进党留下「甩锅」的口实。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