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政经

首页 > 最新文章 > 港澳政经

从整治港台看止暴制乱(2020.4)

发布日期:2020-08-11

☉文/文轩

削弱港台的影响力虽然不能直接止暴制乱,但却带给我们启发:社会上这些貌似「老大难」的问题,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之所以一直积压至今,非不能也,实不为也。

内地疫情渐渐转入尾声,但香港离太平依旧遥远。之前的暴乱暂息,只是因为反对派在区议会的胜利和疫情缘故,当疫情远去,而立法会选举又将来临,黑暴随时都可能复燃。不过,最近的一起事件,却让人看到了止暴制乱的一丝曙光。

3月4日,通讯事务管理局(通讯局)宣布,本地免费电视不必继续强制播放香港电台的节目。言下之意,就是大众不会继续在无线电视等免费电视上看到《头条新闻》等港台节目。从表面上看,不过是几个电视节目的播放,但若把港台的角色放在持续暴乱的大环境下来看,此举却起了「射人先射马」的效果。

港台在暴乱中美化暴徒 抹黑警队

众所周知,港台虽是由纳税人公帑供养的公营广播机构,但素来喜欢与政府唱反调,于持续超过大半年的黑暴运动中更是一马当先,毫不掩饰地站在政府的对立面,在新闻当中始终称纵火、打砸的暴徒为「示威者」,甚至「市民」;时事节目就更不用说,《铿锵集》自去年6月至12月共播出27集,当中18集的主题与修例风波有关,而且每周都密集式地针对政府及警方作出大量负面及偏颇的报道,并美化示威者的违法暴力行为,如9月2日的节目《这一年……十五岁的暴假》,一整集都是参与暴乱学生的访问,试图从暴徒的视角美化暴力行为。又如8月23日的《以暴制暴?》和9月9日的《滥暴》,节目中只是不停播放警方使用武力的画面,对暴徒的行径只是轻描淡写,用意可想而知。

至于被港台视为王牌节目的《头条新闻》,在修例风波中更变成抹黑警队的「特备节目」,尤其是2月14日节目中名为「惊方讯息」的环节,多次出现以嘲讽形式,抹黑警队抗疫期间工作,意图影射警方「囤积」抗疫物资,并在抗疫期间无所事事。2月28日,同样是「惊方讯息」环节,以嘲讽的口吻提及自去年6月起多宗警方调查后认为无可疑的死亡事件,目的明显是为了令公众对警察的判断起疑。

面对质疑 港台傲慢响应

社会上对《头条新闻》口诛笔伐之声不绝于耳,为此,警队一哥邓炳强还两度投诉《头条新闻》。但第一次投诉之后,港台机构传讯及节目标准组总监伍曼仪以一句该节目向来用「嬉笑怒骂手法反映当下的社会情况」,便当作答复,节目依旧我行我素。时隔大半个月,邓炳强再度去信梁家荣,并同时去信通讯局作出投诉,指「嬉笑怒骂」只是表达的手法,但节目内容必须建基于事实,而非误导观众。

梁家荣对此依旧不予理睬,却在一个星期后向港台员工发公开信,赞扬员工表现,称「《头条新闻》绝非新闻报告节目,内容特色是讽刺和针砭时弊,这类城中少有的剧种,借社会热话,反映社会脉搏和让观众舒气释怀……新一辑《头条新闻》启播后共收到3万多宗赞赏,另有6000多宗意见和投诉」。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封信是发给邓炳强及社会上批评港台的人看的,梁家荣摆出一副有恃无恐的姿态:我们没有错,而且干得很漂亮,赞赏的人远比投诉的人多。

从以上情况不难看出,港台的傲慢是刻在骨子里的。说到这种有恃无恐的根源,就不得不提港台的历史。港台于1928年由港英政府创办,1954年成为独立政府部门,之后与新闻处一同成为推介、传播政府立场和政策的两个机构。直至中英就香港前途问题谈判,港英政府对港台的态度发生180度的转变,认为「不能把电台视为政府的宣传工具」。1985年广播事业检讨委员会报告书建议,将港台办成独立于政府之外的公共广播机构,另订组织章程,由港督委任其董事局成员。1989年7月,港督会同行政局决定将港台办成公营广播机构,广播处长改任电台行政总裁,由立法局拨款,也接受社会赞助。在末代港督彭定康的主导下,港台向所谓「编辑自主」的方向发展,再加上「自己人查自己人」的形同虚设的监察机制,逐渐形成一个针插不入、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

失无线平台 损九成收视

在港英政府的刻意安排下,回归后的港台沦为专门谩骂政府的电台,将优势资源集中于攻击政府,其它的日常节目已经到了粗制滥造的地步。近来港台每年坐拥超过十亿元制作费,和同行相比可谓资源充足,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该台在黄金时段的节目,竟以闭路电视的拍摄手法,一个镜头对准同一堆动物,维持15至20分钟,没解说没声效,让人质疑是否还有摄影师的存在。而最经典的一幕,是镜头对准一只龟,电视大银幕上只见乌龟慢行了14分钟。立法会议员卢伟国也在议会上忆述,曾在港台看到一个用焗炉做蛋糕的节目,由于没有解说和声效,而且似乎是用慢镜头播放,让他一度以为电视在播一张蛋糕的照片。

这样一个尾大不掉的机构是否真的拿它没办法呢?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就在邓炳强二次投诉的翌日,就有了文章开头提及通讯局的决定。据数据显示,港台的收视主要来源于无线电视,实时去年修例风波爆发,市民对时政的关心已间接推高其收视,但港台31台及32台的收视分别只是其节目于无线电视收视的9%及15%。这也就是说,失去了无线电视这一平台,港台王牌节目的收视率也将锐减九成,不必伤筋动骨,港台的影响力便消于无形。

「老大难」问题 非不能也 实不为也

削弱港台的影响力虽然不能直接止暴制乱,但却带给我们启发:社会上这些貌似「老大难」的问题,并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之所以一直积压至今,非不能也,实不为也。以教育问题为例,本应在校园吸收知识的学生成为街头暴力的参与者,其中少不了赖得钟、戴健晖之流仇警教师的「言传」助力,以及部份教师亲自带学生参与暴乱的「身教」之功,但校方对这些立身不正的教师并没有相应的惩处,通常只是口头警告了事,教席依旧保留。难道政府就奈何不得这些教师吗?当然不是。

教育局局长杨润雄在去年年底接受内地媒体《上观新闻》专访时,曾态度十分强硬地表示,局方若觉得一个校长不能胜任,可以取消他的校长资格,情节严重的甚至可以取消其教师资格。但迄今为止,没有一名校长得到过这种待遇,去年下半年有13宗教师专业操守投诉个案完成处分,包括发出5封谴责信、1封警告信、7封劝喻信,被停职的教师仅有两人。正所谓「不杀鸡无以儆猴」,这种力度的惩罚根本没有任何阻吓力,今年2月继续出现孔圣堂中学署理副校长何柏欣以藏头诗咒警事件,就是最有力的说明。

有权不用,有法不依,是香港的乱象之源。例如在公务员问题上,当劳工处二级助理劳工事务主任颜武周发起反政府的公务员罢工行动之后,竟顺利晋升为一级助理劳工事务主任,薪酬增加近一倍,这难道是在鼓励其他公务员争相效仿吗?

根据基本法规定,公务人员必须尽忠职守,对特区政府负责。《公务员守则》第3.7节订明「公务员必须恪守政治中立,不论本身的政治信念为何,公务员必须对在任的行政长官及政府完全忠诚,并须竭尽所能地履行职务。」《公务员事务规例》第523条订明「公务员不得召开或参与公众集会以讨论政府的任何措施,或派发政治性刊物,或签署或邀人签署与政府措施或方案有关的民众请愿书。」

颜武周的所作所为明显已经违反了上述的规定,公务员事务局已经足以立案调查,并且追究其违规责任。但最后不仅不罚,反而予以晋升奖励,变相鼓励反政府,所以颜武周变本加厉,在罢工后又成立新公务员工会,公然批评警方执法,政府依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其未有任何处分。

定乱局须前赴后继的勇气和魄力

香港未能止暴制乱,不是因为暴徒有多穷凶极恶、多丧尽天良,而是当权者不敢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当然,在弱势政府之下,任何大幅度的动作都有可能让主事官员走上风口浪尖,受反对派的诋毁谩骂,甚至全家被起底。但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香港回归20周年时寄语特区政府新班子「为官避事平生耻」,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维护社会稳定发展,本就是政府官员的应尽之责。否则月薪30多万的司局长,若只会躲在办公室里姑息养奸,又要你何用?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时常挂在嘴边的「内部团结」不能变成「不作为」的挡箭牌,要让官员敢于担当,特区政府的问责制就不应成为一纸空文,不能做到有法必依,奖罚分明的官员就应受到问责,甚至下台,一人下台后便由副职顶上,不必担心职位出现空缺。政府若能拿出这般前赴后继的勇气和魄力,香港乱局可定矣。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