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聚焦

首页 > 最新文章 > 国际聚焦

美国和伊朗为何打不起来(2020.2)

发布日期:2020-08-27

☉文/胡后法

伊朗「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被美军无人机击毙,震惊世界,担心美伊战争一触即发。然而,美伊双方都希望避免直接军事冲突,两国关系将维持「雷声大而无暴雨」的总体趋势。短期内,由于两国结怨太深,双方对峙局面和敌对状态不会改变,甚至不排除「警告性定点打击」的可能。

2020年的钟声刚刚敲过,人们还沉浸在迎接新年的欢乐之中。然而,1月3日凌晨,3枚火箭弹划破巴格达上空,伊朗「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被美军无人机击毙,世界为之震惊。国际社会担心中东「火药桶」可能被点燃,美伊战争一触即发。人们普遍在问,新年伊始的这一突发事件是否预示着中东又将进入新的动荡期。

从盟友变仇敌

中东是世界主要「火药桶」,历来是大国争夺的主战场。冷战期间,美苏通过代理人在中东争夺势力范围,双方各自「以我划线」,扶植不同国家。美国的战略重点是保护以色列,苏联则支持阿拉伯国家与美国及以色列相抗衡,双方斗得不可开交,军事冲突在中东从来就是「家常便饭」。冷战结束后,特别是9.11事件后,美国对中东实施大规模军事介入。在冷战胜利的鼓舞下,美国以反恐为旗号,对伊拉克、利比亚等中东伊斯兰国家大打出手,进行大规模军事打击。美国还雄心勃勃地向伊斯兰世界输出「美式民主」,试图对伊斯兰世界进行改造,但美国的新中东战略并没有取得应有效果。在美国的中东政策中,伊朗一直居于重要地位。就美国的中东战略而言,似乎可以用「成也伊朗,败也伊朗」来形容。

伊朗是世界主要产油国,其产量位居全球第四,石油开采和出口一直伊朗经济的重要支柱,石油收入约占伊朗外汇总收入的一半左右。上世纪50、60年代,美国为控制伊朗的石油资源,扶植伊朗巴列维国王上台执政,两国成为关系密切的友好国家,美国向巴列维王朝提供了大量军事和经济援助,伊朗一时成为美国的重要中东盟友。但巴列维国王获得美国的支持,是以出卖国家利益为代价,尤其是在石油政策上,巴列维国王基本上听命于美国的指挥。

巴列维王朝的亲美政策在国内非常不得人心,加上国王家族的腐败等因素,导致爆发了伊朗伊斯兰革命,巴列维国王最终于上世纪70年代被伊朗人民所推翻。从此,美国在伊朗被视为头号敌人。1979年11月,数千伊朗人占领了美国驻伊使馆,扣押了52名美国外交官。持续一年多的人质事件使美国这个世界头号超级大国丢尽了颜面,美国与伊朗从此结下了难以化解的怨仇,两国分别将对方视为头号敌人。几十年来,美国一直将伊朗作为头号打击对象,美伊关系从此陷入僵局。

此次被美军击毙的苏莱曼尼在伊朗享有崇高地位,他是伊朗在海外所有军事行动的总策划、总指挥,是伊朗最杰出的军事领袖。作为伊朗军事力量的核心人物,美军杀害苏莱曼尼,毫无疑问是对伊朗的重大打击,引起了伊朗政府和人民的强烈愤怒,也将美伊对抗推向了危险境地。很多观察人士认为,如果伊朗对美实施报复,很可能引发新的中东战争。

然而,纵观当前国际局势及美伊双方所面临的内外困境,苏莱曼尼被害引发中东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不大。无论是美国还是伊朗,都不想卷入新的战争。在当前,军事对抗并不是美伊双方的优先选择。

伊朗「安内」压力巨大

就伊朗而言,目前爆发战争并不符合其利益。近年来,伊朗面临的内外部困境有增无减。受美国制裁影响,伊朗经济年近年来一起处于低迷。为应对外部威胁,伊朗不仅无法静下心来发展经济,而且还要将相当财力用于发展军事力量,因而不得不削弱对民生的投入,引发老百姓怨声载道,社会不满情绪日趋增长。就在苏莱曼尼遭美军杀害之前,伊朗国内还发生了大规模的反政府抗议浪潮。

据透露,伊朗领导层内部在内外政策上也存在分歧,在一些重大政策问题上想法并不完全一致,强硬派和温和派相互牵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行动能力。从总体上看,当前伊朗内部的主导力量并不主张与美国进行军事摊牌,多数伊朗人倾向于通过谈判解决地区冲突,缓和对美关系,将重心转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来。

伊朗是伊斯兰世界的重要国家,综合国力、经济实力无论在中东地区还是在伊斯兰世界都名列前茅,尤其是伊朗的军事实力在中东地区处于最强之列,被视为地区霸主之一。如果对伊发动军事打击,美国和以色列都要再三掂量,不敢轻举妄动。但是,近年来美国实施外交和经济等多重制裁打压,伊朗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对外经济交往严重受阻。因此,要想保持地区大国地位,伊朗必须将发展经济置于首位。

虽然伊朗的军事力量依然具有强大威慑,但如果经济持续衰退,民生凋敝,强盛的军事实力也难以持久。因此,从多方视角分析,伊朗并无挑起军事冲突的动机。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伊朗在苏莱曼尼遇害后的最初反应十分强硬,但随后不断降低调门,表现出相当的外交理智,在军事行动上也保持了相当克制。很明显,伊朗的总体对策是「见好就收」,避免刺激美国、激化矛盾,防止局势失控。

如果说在美国炸死苏莱曼尼后伊朗将进行严厉报复的预测是符合逻辑的话,那么,乌克兰民航客机被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击落的事件则将对上述预测大打折扣。面对巨大外部威胁,伊朗正需要军队发挥保家卫国重要作用的关键时刻,革命卫队却闯下了「大祸」,给国家应对危机添了乱,使伊朗在道义上失了分。虽然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是因失误而致客机击落,而且是在领空面临威胁、指挥系统处于高度戒备的情况下而发生了悲剧,军方也一再表示歉意,但事件给政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内外压力。近期,伊政府不得不穷于应对客机击落事件,而无暇顾及其他国家安危事项,至于对美关系,近期只能以求和为主要选择。

另外,伊朗国内的社会矛盾牵制了政府的对外政策。按理讲,苏莱曼尼的被杀可以成为政府凝聚人心、激发爱国热情、团结民众一致抗美的良机,但伊朗这次反美浪潮并不如想象的那么持久,不少老百姓持「双反」态度,即既反美国也反政府。总体来看,苏莱曼尼遇害后爆发的反美情绪未能完全抵销伊朗人对政府的不满。在乌克兰客机被击落后,一些城市还爆发了反对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示威游行,一些城市依然出现零星的反政府示威。可见,伊朗国内的局势并不稳定,深层次的社会矛盾束缚了政府的行动能力,要求政府下台的呼声此起彼伏。对伊朗政府而言,稳定国内局势的紧迫性高于抵抗美国的军事威胁。

反战是美主流民意

在美国,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普通百姓,也都没有对伊开战的意向。首先,特朗普政府目前在国内面临许多棘手难题,两党斗争趋于激化,对特朗普的弹劾案悬而未决。朝野政党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是今年的总统大选。在美国,选举决定着政治家的前途命运,政客们为了保住本人和本党的政治利益,都会竭尽全力、奋力拚搏,争取最多选民支持是他们的头等大事。为了避免失误,防止被对手抓住把柄,美国政府在对外事务上比往常更加谨慎。特朗普虽然以「敢想敢干」为特点,但自伊朗危机发生以来,其对伊政策总体上还是保持了克制。出于国内政治的需要,特朗普不希望过度刺激伊朗。一旦中东局势失控,对特朗普的竞选连任并不有利。另外,特朗普上台后的总体执政思路是集中精力做好美国自己的事情,对内以振兴经济、对外以战略收缩为政策重心。因此,防止与伊朗发生直接军事冲突,是特朗普上述执政路线的必然选择。

冷战后的美国竭力在全球推行扩张战略,几场反恐战争让美国大伤元气,在多国发动的「颜色革命」也让「美式民主」名声不佳,致使美国国内近年来出现了强烈的厌战反战情绪。在美国打死苏莱曼尼后不到一周,美国众议院就于2020年1月9日通过决议,限制特朗普对伊动武的权力。虽然决议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但却代表了不希望总统随意对伊动武的普遍民意。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与特朗普同党的共和党议员尽然也支持这一决议的通过。

此外,美国当前的总体对外战略也不允许美国在中东地区陷入军事冲突。不少专家指出,美国近年来已明确将中国和俄罗斯确定为主要战略对手。从美国近年来的对外政策看,遏制中国的崛起、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已成为其外交的重中之重。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相继对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等国接连发动战争,为争夺在中东的战略优势投入了巨大军力,极大消耗了美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致使美整体国力呈衰弱之势。当美国忙于战争之际,中国全力发展经济,综合国力大幅增强。俄罗斯也在普京总统领导下,致力于恢复大国地位,并取得显著进展,使大国力量对比发生了不利于美国的变化。20多年前的战略失误对美国政治精英记忆犹新,教训十分深刻。因此,如果现在对伊动武,无疑将使美国再次陷入中东冲突的泥潭,而无法集中精力对付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主要对手。虽然特朗普不是「科班」出身的政治家,但作为精明的商人,自然懂得国家战略必须避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浅显道理。

综上所述,美伊双方都不希望激化矛盾,避免直接军事冲突,两国关系将维持「雷声大而无暴雨」的总体趋势。当然,由于两国结怨太深,双方的对峙局面和敌对状态短期内不会改变,甚至不排除「警告性定点打击」的可能。长远看,中东依然是国际冲突的主要发源地,美伊关系始终是观察国际局势变幻的聚焦点。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