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聚焦

首页 > 最新文章 > 国际聚焦

英国脱欧撬动欧洲地缘板块(2020.3)

发布日期:2020-08-27

☉文/胡后法

英国脱欧使欧盟失去了一个重量级的成员国,欧盟的份量将明显下降,其未来发展面临更多不测因素。英国的「身份变换」一定程度上将搅动国际政治的游戏场,给未来大国关系注入新的因素,而英国在贸易和投资上的更加开放无疑将激发更大活力,对欧盟形成新的竞争格局,欧盟很可能因此而出现更加强烈的保护主义倾向。

2020年1月31日,历史将记住这个日子。这一天,英国正式退出欧洲联盟,成为历史上首个脱离欧盟的国家。虽然经历了三年半艰难而漫长的历程,两位首相为此丢失了首脑职位,与欧盟的脱欧协议一波三折,英国政坛一度被脱欧闹得「鸡犬不宁」,但痛苦最终换来了欢呼,英国人还是圆了「脱欧梦」。现在,他们终于可以静下心来考虑如何塑造未来独立自主的日子。

欧盟面临不测因素

欧洲一体化是欧洲国家经过无数战争磨难后的自我觉醒,也是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不同国家的一体化计划,其一体化程度达到了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英国人始终「患得患失」、若即若离,虽然加入欧盟长达46年,但一直「三心二意」,担心失去自己的独立性。2013年,本来主张「留欧」的首相卡梅伦出于竞选考虑,夸下脱欧公投的海口,2017年6月,他不得不兑现承诺,举行了全民公投,结果超过半数的英国人赞成脱欧。公投结果在全球引起震惊,被认为是当年发生的最大「黑天鹅」事件。

英国脱欧之所以引起巨大反响,主要是因为它橇动了战后欧洲的地缘板块。欧盟作为欧洲政治、经济上的核心力量,其整体性被英国人打破,欧盟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国家联盟,其凝聚力受到了质疑。虽然目前还无法预测事件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但肯定将对欧盟的未来发展和国际地位产生负面影响。英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历来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脱欧后将作为经济、贸易、外交上的「自主国家」出现在国际舞台上。

英国脱欧使欧盟失去了一个重量级的成员国,欧盟的份量将明显下降,其未来发展面临更多不测因素。英国的「身份变换」一定程度上将搅动国际政治的游戏场,给未来大国关系注入新的因素,而英国在贸易和投资上的更加开放无疑将激发更大活力,对欧盟形成新的竞争格局,欧盟很可能因此而出现更加强烈的保护主义倾向。

十多年来,欧盟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其经济总量由十几年前的高于美国变为低于美国。2008年,欧盟的GDP合计为19.26万亿美元,比美国高出4.66万亿美元,但到去年,美国GDP上升至21.43万亿美元,而欧盟的总量却下降至不到19万亿美元。从目前看,欧盟经济不大可能出现根本转折。也就是说,英国即使留在欧盟,也很难在经济上获得多少好处。应当说,脱欧对英国并不完全是一场轻率的「政治游戏」,而是有着精明的战略考虑。

欧盟内部的力量对比将发生变化,德法两个大国将主导欧盟内部事务,过去的英法德三角关系将不复存在,德法失去了第三者的平衡力量,在一些棘手问题上的协调很可能更加困难。总体看,欧盟的国际影响力随着英国的退出而下降。

英国开启「新征程」

下一步,英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对脱欧派领导人而言,如果经济出现滑坡,或者经济明显不如脱欧前的状况,那么政治上就会失去选民信任,其政治前途也将受到影响。脱欧后,英国在经济、财税、贸易等各个方面可以放开手脚,自由选择适合本国实际的政策、出台鼓励竞争的措施,不再受欧盟统一政策的束缚,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释放动力、刺激经济。英国历来主张自由开放,反对欧盟的保护主义倾向,因此在吸引投资、推动贸易、促进就业、刺激消费等各个方面,英国的活力很可能超出欧盟。

具体而言,英国将以建设高铁、创办自由港和发展金融业作为提振经济的三大举措。英国财政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英国将利用本国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仓储、酒店、旅游和零售等行业。为此,英国准备筹建10个自由贸易港,通过减免税收、简化行政程序等手段,推动港口经济的发展。

建设高铁是刺激英国经济的重要举措。如果说自由港建设可以振兴沿海地区经济,那么高铁建设则主要用于刺激内陆经济。2月11日,约翰逊首相宣布重启「二号高速铁路计划」。该铁路连接伦敦和英格兰北部,是打通英国南北的经济大动脉。据透露,其他高铁项目也在酝酿之中。

伦敦是世界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大英帝国的崛起与金融业的发展密不可分,虽然金融业至今依然是英国的主要经济支柱和优势行业,但近年来也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脱欧后,欧盟原来在伦敦开展的一些金融业务将转移到其他欧盟国家,伦敦金融业的地位将受到削弱。

面对金融市场的新形势、新挑战,只有通过拓展业务领域、促进业务创新,才能巩固和发展英国在全球金融业中的中心地位,而人民币地位的上升为英国提供了天赐良机。

近年来,人民币业务在全球市场快速上升,敏锐的英国人及时抓住机遇,将伦敦打造成取代香港的世界第一大离岸人民币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交易中心。目前,中国几家大型银行都在伦敦开设了清算分行,使伦敦的人民币交易量大幅上升。

有关数据显示,到去年底为止,伦敦的人民币交易量已占到全球离岸人民币交易总量的近44%。伦敦金融界的高层人士认为,英国将利用独特的时区优势,实现对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地区主要工作时段的业务覆盖,使其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的重要平台。由于伦敦在人民币业务上的捷足先登,随着未来人民币国际地位的进一步上升,必将为伦敦的金融中心注入新的活力,其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约翰逊实现了脱欧目标,可谓大功告成,但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下一步,他最棘手的难题是振兴经济和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近来,他借着成功脱欧的「政治东风」,继续「乘胜追击」,在内政上也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政治手术」。2月中旬,约翰逊宣布改组内阁,虽然保留了大部份内阁成员,但撤换了财政大臣和北爱尔兰大臣。免除财政大臣贾伟德的职务,虽是早就预料之中的事情,但舆论普遍感到惊讶的是辛伟诚成为新的财政大臣。

财政大臣是英国最重要的内阁成员之一,辛伟诚虽曾任职于高盛公司,在经济上算是有一点「专业资本」,但从政资历浅,缺乏行政经验,能力也不是太强。辛伟诚曾经担任贾伟德的副手,但两人政见并不一致,倒是和首相约翰逊十分接近,属于首相的「志同道合」者。约翰逊很想扩大自己在财政政策上的发言权,却一度遭到贾伟德的抵制,而辛伟诚则支持首相府更多介入财政政策,因而受到约翰逊的看重。据透露,约翰逊这次改组内阁的主要目的是为下一步扩大预算开支铺平道路。

众所周知,脱欧必然影响英国经济,避免经济受到太大冲击,是约翰逊政府的当务之急。而增加公共支出,鼓励私人投资,刺激社会消费,是各国在经济遇到困难时的通常政策措施。种种迹象显示,约翰逊未来的经济政策很可能具有明显的民粹主义色彩。具体而言,其财政政策将具有扩张性、税收政策则具有收缩性特点。

人们期待,约翰逊很可能推出减税措施,并扩大公共支出。这虽然违背了约翰逊作为保守党代表所信奉的自由主义经济理念,但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似乎没有其他更好的政策选择。有专家认为,由于面临的问题十分相似,英国有可能出现特朗普式的经济政策,即为了振兴经济,减税将成为重要政策工具。

据英首相府发言人透露,约翰逊已组建了新经济顾问团队,负责为首相和财政大臣提供经济政策建议。看来,约翰逊已为脱欧后的新政从组织和人事方面做了充分准备,而随着新的财政大臣的上任,对新政策的内部阻力也已排除。

中英中美关系出现微妙变化

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决定政治,英国要想脱欧后振兴经济,提升国际地位,中国的力量和作用不可缺少。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无与伦比的消费市场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都给英国提供了最大机遇。因此,约翰逊虽然坚定信奉自由主义,政治上和中国没有太多共同点,但对发展对华关系一直十分重视,清醒认识扩大对华关系对英国的无比重要性。

可以预料,脱欧后的英国将更加重视发展对华关系,积极参与中国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进程。近来,是否允许中国华为参与本国的5G网络,已成为对华政策的重要标志。

为阻止华为的5G技术,美国近两年展开了罕见的外交游说,甚至以制裁相威胁,要求各国特别是西方盟国拒绝采用华为的5G技术。但是,英国政府顶住了美国的巨大压力,坚持让华为参与英国5G网络建设。这一方面说明了英国发展对华关系的坚定立场,另一方面也说明英国在涉及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敢于向美国说「不」。

在对美关系上,约翰逊表面上看来与特朗普属于「政治同道」,甚至被视为「英国的特朗普」,但白宫的单边主义似乎越来越受到英国的反感,为了让美国「再次伟大」,特朗普对英国也毫不留情,其政策措施与英国利益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在不少双边和多边问题上,约翰逊和特朗普不时出现意见分歧。据最新消息,约翰逊已取消了原定于今春访问美国的计划。作为美国「铁杆盟友」,约翰逊连任后需要与美国沟通协调的事项很多,本应在年初访美,但现在连春季的访问计划也已取消,说明英美关系目前并不顺畅。外界估计,约翰逊访美可能安排在今年6月出席于美国马里兰州戴维营召开的七国集团峰会期间。

近来,英美关系出现紧张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两大事件成为直接导火索,一是美国不断对英国施压,要求英国政府放弃中国华为公司参与英国的5G网络,但遭到约翰逊政府的拒绝,特朗普本人和其重要幕僚对此十分恼火;二是美国拒绝引渡一位被控在英国一次车祸中撞死英国青年的外交官夫人,引起了约翰逊政府的强烈不满。

可见,特朗普总统推行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正在「腐蚀」英美传统关系。本来,脱欧后的英国与美国走得更近,才符合当今国际政治现实,但目前看来并不存在英美走近的大环境,两国的合作空间不是很大。约翰逊和特朗普都专注于国内事务,两人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振兴本国经济、改善本国民生、解决国内难题等内政事务上。但是,英美间的盟友关系不会根本改变。在重大国际事务上,两国的共同点依然多于矛盾和分歧。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