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视野

首页 > 最新文章 > 文体视野

仙游旌德(2019.10)

发布日期:2020-09-11

☉文/万以学 安徽省统战部副部长兼侨办主任

旌德处在皖南的黄山余脉上。县城周边都是山,峰峦绵邈,老树苍翠,岩壁峻峭,藤萝缀绕,山鸟喧嚣。水溪众多,或萦回曲屈,或奔流涌决,或委婉纡折,深潭清澈,有着一种与天地同寿的沉郁和冷静。过去这里崇山峻岭,船楫阻限,难以到达,但今天有京福高铁直达,也可以自驾游。夜晚,乘汽车在皖南行走,别有情趣。看车灯划开蓝幽幽的夜色,如进入一条深不可测的隧道,直往大地的深处。视野内的隐隐山脉在夜色中并不高耸,但格外显得幽深神秘。进入县城,街面上少有行人,即使有,也一个个若桃花源中人,衣衫飘逸,步履松软,浑身透着闲散。

徽水河是旌德母亲河

住地窗外是徽水河。半夜被徽水河的喧哗声音惊醒。推窗看不仔细,索性出门去踏看。白天下了场不大不小的雨,这时山水下来了。山里边,平时河溪水质莹润澄碧,在山间曲折萦绕,脱尽尘埃的清澈灵动。但一有稍大一点雨,却会瞬间变成激湍。若不小心,极易被卷入发生事故。其轰鸣声音之巨大,反而是在大江大河里听不到的。如同山里人,平时看着挺老实,但一发作,却是容不得小视。

徽水河是旌德最大的河流,被称为母亲河。它的源头在绩溪。绩溪有徽水,也有徽岭。安徽的徽字,就来源于此。徽水河,为青弋江之重要支流,后北注长江,再东入海。旌德县城就座落在徽水河上,准确地说,座落在徽水和白沙河合流处。站在徽水桥头,可以看见有个「三桥锁翠」的标牌。所谓三桥,指的就是徽水上的三座古桥驾虹桥,淳源桥,黄济桥。从标牌处可步行至驾虹桥,桥面为石条铺就,建有一个四角八柱凉亭,亭是古建,亭角有铃铛声音清脆。亭内有美人靠,还有在来水方向设立的一个神龛,不知供奉什么神仙,有人上的香仍在燃着。两岸人家清静。除去水声潺潺,万籁俱寂。立定了,更发现,整个旌德就像隐伏在高山上、尘世上的一个别世桃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有人借着灯火钓鱼。想上前攀谈,却被人用眼神止住:别惊了鱼儿。活脱脱一幅中国传统山水图景。中国人造字都有道理,原始象形字,仙是一个人往高处取鸟蛋,简化字更直接,就是人住在山里。中国人相信神仙大都住在高处、山里。性情散淡,不争权不夺利,天天吟诗饮酒下棋作乐,不用伺候上司,也不用持家糊口,始终平静、坦然、辽阔,无所畏惧,如高天的流云在地下的阴影,若有若无,风在动,影在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仙不似神和佛,仙可以后天修成。有德行、有名望者如山一样崇高的,并注意养生休闲的,都可以成仙。旌德生产灵芝和黄精,这些都属于高山深谷祥瑞之物,过去人要成神仙,是非服食不可的。所以猜想旌德真正的地方特产应该是神仙。从历史上看,李白诗下即有子明、子安、浮丘、琴高等神仙,都有仙踪在旌德。

忽然有了成仙的欲望。杜牧到旌德说:三日去还往,一生焉再游,含情碧溪水,重上粲公楼。也是求功名之外,还要求仙的。细想,渔樵问答、白云落子等向来是中国神仙的经典题材,能实际作场景问答和使用的,恐怕只有皖南或阳朔漓江这样的地方才有可能,在大江大河大平原上则难以实现。但阳朔过去多为少数民族蛮荒之地,怎比皖南一带自古文风昌盛,属汉文化主流一脉,适宜作诗文、发宏愿呢。古人谓人生有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而苏东坡则对应着另写了十六件赏心乐事,如清溪行舟,临溪濯足,雨后看山,山寺闻钟,汲泉茗茶等,基本就是风雅的神仙日子。而这些,在旌德却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写照。

中国的文字和地名,讲究无处不在。再比方说这旌德,「旌德礼贤」,教化的意义很明白。起名就是因为这里原本很逍遥自在、不服拘束,或野性甚多、甲兵易起,冀其邑人从此被「化」。扩大一点,旌德所属宣城市,也有讲究。宣字,大都含有上对下,朝廷对民间的宣谕、宣示、宣扬、倡导之义。所有国内地名中有很多「宣」,如宣化、宣德等。独这宣城单字,无具体指向。每次到宣城,都带着这疑惑。当然,也不是我一个人这样想,杨万里就有诗云:路入宣城便称奇。宣城是千年古郡,亦是名郡。历史悠久,但却一直未曾培育出一个较大城市。在一个红尘翻动的世界是那么的特立独行。它到底在向世人宣什么呢?宣城东有麻姑山,麻姑为八仙之一,她已见东海三为桑田,仍面若少女。众鸟高飞尽,孤云独自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是飘然出世欲成仙的场景。游山谁可游,子明与浮丘。愿随子明去,炼火烧金丹。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这是直白陈情,大胆旌扬。莫不是要通过这里的秀山丽水,宣示成仙的奥妙,宣示人与自然相和合、被人文洇染过的山水就是人间仙境,或这里就是通往仙境的入口和阶梯呢!总知人成仙,不知路何往。天地一牢笼,出世入世都在一念之间,何劳奔波寻找,神仙世界就在眼前、就在脚下、就在这青山绿水间,我们自己不能蒙昧不觉。如此解读历朝历代多少文人墨客的苦苦追寻,是不是更靠谱,我谓友人。友人顾左右回答,王祯曾为旌德县尹六年,捐奉兴学,勘查水系,修益堤坝,垦谷植桑,并着有《农书》,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徽水下游谓泾川,此地曾有万家酒店,十里桃花。泾川土人汪伦,修书邀请李白来游。诡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然后收获了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的千古名篇。重峦迭嶂,献心拱碧。「我来感意气」,李白当然高节。但汪伦也不是俗人。他的得味得趣,使这些诗句落在皖南的山水上,成了与天地同在、永开不败的鲜花。

爱什么就死在什么上。这是老舍说的吗?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