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特稿

首页 > 最新文章 > 封面特稿

香港进入政经风险交织阶段(2018.11)

发布日期:2021-02-03

☉文/柳苏

踏入十月,香港进入政治经济风险交织阶段,其中有两个明显标志:一是特首林郑月娥10月10日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其中「明日大屿」的房屋和经济民生计划,被反对派高度政治化和肆意妖魔化;二是美国国会10月10日发表报告借政治打经济牌,指香港自由「受到打压」,质疑美国在法律上继续赋予香港与中国大陆分开的特殊地位待遇是否合理,企图损港遏华。香港日愈尖锐的政治经济风险交织,使香港的局势变得更复杂。

《施政报告》提出「明日大屿」计划,填海1700公顷建造多个人工岛,被反对派肆意妖魔化。在10月11日的立法会答问大会上,反对派议员群起围攻特首林郑月娥。新民主同盟范国威攻击说:「施政报告用『坚定前行 燃点希望』作主题,说要令市民安居乐业,但你同时公布大规模填海1,700公顷和『明日大屿』这个计划,用5,000亿元,『埋单』分分钟是一万亿元,耗尽香港储备。我说你不是『燃点希望』,你的施政报告是『燃烧储备』。」公民党郭家麒更质疑林郑月娥究竟是「骗子」抑或「败家」。林郑直言,自己已听了十多年这些难听说话,并不介意。

1、反对派妖魔化「明日大屿」

反对派喉舌苹果日报社评耸人听闻称:「林郑瞇埋眼燃烧万亿财储」,「这是继香港高铁、西九故宫文化馆、落马洲河套区创科园等工程后,林郑月娥新一轮献媚中共权贵的大撒币」,「讨好中共权贵,实在居心叵测,如不能悬崖勒马,势成千古罪人」云云。

其实,反对派妖魔化「明日大屿」才是居心叵测。香港竞争优势弱化,深层次矛盾显现,包括经济结构单一、贫富悬殊扩大、社会向上流动性减少,房地产价格高企,不但妨碍市民改善居住条件,而且遏抑各行各业的成长,导致贫富悬殊和社会矛盾加剧。香港的土地房屋困局,导致中产与年轻一代怨气飙升,堵塞了年轻一代向上流动的途径,令他们无法实现人生计划,包括结婚和生育。反对派之所以派妖魔化「明日大屿」,刁难和反对特区政府填海造地,其险恶用心就是要将香港年轻人壅塞在人生困境之中,以激发他们的偏激情绪,培育「愤青」产生的土壤,为反对派争夺香港管治权奠定社会基础。

2、林郑处理手腕既慎重又择善固执

在「明日大屿」的政经交织博弈中,林郑的处理手腕既慎重又择善固执,应对得体。林郑表示,对于艺人刘德华早前为团结香港基金的3分半钟短片担任旁白,支持大屿山东部水域人工岛填海,刘德华勇于表达意见感到敬佩,但不幸有些人对刘德华作出侮辱、人身攻击。林郑对刘德华勇于表达支持填海意见感到敬佩,实际上林郑也以巨大勇气迎难而上,无惧反对派妖魔化填海,提出包括「明日大屿」计划在内的本港长远土地供应蓝图。

林郑出席10月11日立法会《施政报告》答问大会发言时指出,近年填海被严重妖魔化,但香港的成功多年来都是依靠填海得来,而目前填海技术先进,保证不会伤害生态。她重申,大屿山研究工作从未停过,填海涉及法定咨询过程,强调填海是分阶段入账,耗尽储备只是「吓人」讲法,「不要将数目合并说成明日用完储备、明日用完公务员长俸金来吓市民」。

反对派指称,「明日大屿」计划耗资四、五千亿,甚至过万亿,将耗尽香港的储备,这完全是耸人听闻。「明日大屿」工程长达13至14年,投资分期进行,并非一次过支出,每年工程款约四、五百亿,现在立法会每年批准的基建开支已逾千亿,反对派说「一次过用完储备」,只是恐吓市民。

至于将「明日大屿」计划与单程证制度挂钩,指填海「明益」新移民,更是无稽之谈。香港私人楼市自由买卖,公营房屋则有严格的审批制度,一视同仁,内地新移民并无特权。利用填海问题分化社会、制造矛盾,对香港贻害深远。

10月14日,林郑接受电视节目访问时,详细解读「明日大屿」填海计划,她表示,香港过去10 多年没有进行过大型填海,在大屿山进行大规模、分阶段填海1700公顷并不惊人。她强调,若市民纯粹透过传媒、时事评论员和社交媒体的信息了解施政报告内容,恐怕产生偏颇,如批评「烧晒储备」、「倒钱落海」、「益发展商」和「做大湾区人」等意见都不是事实。因此,她希望市民能花少许时间将整份施政报告阅读一遍。

在反对派的「守护大屿联盟」发起游行前夕,林郑再为「明日大屿」解画,指这只是一个愿景,而非蓝图,需有步骤及制订时间表,又称即使落实计划,亦一定是分阶段填海,首阶段先在交椅洲填海1000公顷,而非一定要填海1700公顷(即90个维园面积)。她又表明现届政府不会大型发展郊野公园,并指填海已是较好的开拓土地方法,如不做会「愧对下一代」。

信报10月11日社评《填海满足房屋需求 讨论取舍不宜失焦》认为:「『明日大屿』被誉为另一个『玫瑰园计划』,玫瑰虽香,却是带刺,处理的手腕最好慎重一点。」明报10月13日社评《填海造地遭妖魔化 建人工岛择善固执》指出:「香港土地供应严重短缺,需要多管齐下,大规模填海是必然选择之一,政府应该择善固执,全力推动,具体做法各界可以从长计议,然而讨论必须理性,不应大搞后真相政治,妖魔化填海。」

对于「带刺」的「明日大屿」,林郑处理的手腕既慎重又择善固执,值得肯定。但在「明日大屿」的政经交织的长期博弈中,撇开反对派妖魔化、阴谋论的抹黑,社会上对「明日大屿」一些疑虑,特区政府确实需要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消除不明朗因素,打消市民不必要的疑虑,更有效反击别有用心的攻击。

面对社会对「明日大屿」计划个方面的担忧,特区政府有需要尽快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以科学理据向公众释疑解惑,让市民明白填海切实可行,避免被似是而非的论调误导。特区政府要清楚阐述为什么非要填海不可,清楚阐述填海造地乃最合乎公众利益的选择,以赢得民意认同,这是特区政府一项长期的细致而艰苦的工作,丝毫不能懈怠。

3、反对派借助「明日大屿」为补选造势

自特区政府考虑引用《社团条例》禁止从事「港独」活动的「香港民族党」运作后,反对派不断搬出「言论自由」、「结社自由」等,为「民族党」及「港独」张目。积极考虑出选11月立法会九龙西补选的「PlanA」刘小丽及其「Plan B」李卓人亦藉此炒作,刘小丽声言这是「政治打压」,香港已步入「政府乱咁讲」的时代,李卓人就声言中央及特区政府可将「国家安全」的「龙门」「点搬都得」。

刘小丽是靠打着「民主自决」旗号急速冒起,她的基本盘就是支持「港独」、「自决」的激进选民。九龙西补选将举行,刘小丽、反对派的选情并不乐观,唯有以阴谋论抹黑「明日大屿」借题发挥,为刘小丽、反对派参选助威造势。

刘小丽12日被选举主任通知其提名无效,即参选资格被取消。刘小丽鼓吹、煽动「民主自决」,与「港独」毫无区别,她处心积虑「漂白」、「洗底」,企图蒙混过关,骗取入闸机会,最终徒劳无功、枉费心机,再次被DQ是咎由自取。刘小丽被DQ,反对派启动「Plan B」,李卓人报名参选。

反对派的「守护大屿联盟」14日举行游行集会,游行人士高呼「明日香港 我哋话事」口号及高举「祸留后代」等标语。有份游行的「本土自决派」议员朱凯迪估计有约一万人参与游行,工党副主席李卓人估计有逾二万人,警方则估计最高峯时有5,800人参与。

代表反对派出战九龙西补选的工党李卓人以及遭政府取消参选资格的刘小丽,在反对东大屿填海游行起步前一小时到铜锣湾呼吁巿民参与。李卓人声称,整个东大屿填海计划将令香港库房「一铺清袋」,而「保皇党」一定在立法会包庇政府,势必支持将公帑输送给红色资本,「我哋(反对派)入去立法会,就系要有一个好坚定的声音,喝停佢(政府)唔可以咁样将香港血汗钱一铺倒入咸水海,令到我哋将来好大镬,因为将来就系巿民埋单」。

很明显,反对派妖魔化「明日大屿」计划,散播「耗尽储备」、「献媚中共权贵」等论调,偷换概念、恐吓公众,企图利用填海问题分化社会、制造矛盾,为11月25日举行的立法会补选造势,以助反对派「重夺议席」。

明年底区议会选举,反对派为「打一场漂亮的仗」,现在各政团和地区组织已密锣紧鼓部署选举,已陆续在300多个选区中「插旗」开展地区工作,不少「『港独』新军」充斥其中,而为了隐藏其「港独」背景,这些「独」人纷纷改头换面,改旗易帜,刻意打造「小区服务形象」,以骗取选民的支持。

「占中」祸首戴耀廷一手策划的「风云计划」正全速运行,以隐形「独青」为生力军,出击2019年区议会选举,密谋全方位围攻建制派。「风云计划」真正意图是实行「港独」夺权计划,将「港独」分子投放到不同层级选举,左右整个反对派走向,令其结构改变,走上愈趋激进之路。

立法会九龙西第二轮补选11月25日举行,第6届区议会选举将于明年底举行,反对派在这两次选举中的布局,可视为反对派在短中期的动向。明年区选,反对派仍然乞灵于将区选政治化,集中力量狙击「明日大屿」。长期而言,反对派仍然会妖魔化「明日大屿」,作为此后选举的「杀手锏」。

反对派将「明日大屿」与香港高铁、西九故宫文化馆、落马洲河套区创科园相提并论,说成是「新一轮献媚中共权贵的大撒币」,其实也暴露了反对派妖魔化「明日大屿」的底牌,不仅是为反对派参选人造势,而且是赤裸裸的「港独」。反对派打着「反被规划」、「反被吞并」的幌子,抹黑和狙击港珠澳大桥、香港高铁、新界东北发展、西九故宫、落马洲深港科技园,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其底牌就是「港独」。

4、美国国会报告企图损港遏华

香港进入政治经济风险交织博弈阶段,除了反对派妖魔化「明日大屿」,就是美国国会报告损港遏华。

早在中美贸易开战之前,香港已经因为特朗普以国家安全理由大增钢铝制品进口关税,而遭受池鱼之殃。中美贸易战持续升温之际,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10月10日发表年度报告,声称香港高度自治被侵蚀,香港自由「继续受到打压」,包括3月立法会补选提名期间,有参选者因其政党背景及政治信念而被「筛选」,以及高铁西九龙站「一地两检」削弱了外界对「一国两制」的信心。该报告主张美国政府及议员就香港问题发声及「立法」云云。

特区政府作出响应,对于报告的偏颇结论及失实指控感遗憾,重申「港独」没有讨论空间。外国议会不应干预香港内部事务。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响应指,「港独」严重违反宪法及基本法,任何人或组织都不允许打着民主、言论自由等幌子,宣扬「港独」主张,敦促外国机构分清是非,放弃偏见,停止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

美国国会报告内容完全失实,其中更公然维护香港的违法分子,企图破坏香港法治精神。例如,香港社会一直质疑何以至今仍未检控违反违法「占中」搞手,该报告竟反过来质疑特区政府「检控太多」,完全违反事实,是刻意维护违法分子,视法治如无物。

美国国会报告声称,每年就香港状况向国会提交报告,指对香港整体发展作评估非常重要,以便国会判断在香港的自治与法治续受威胁情况下,美国在法律上继续赋予香港与中国大陆分开的特殊地位待遇是否合理。这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子虚乌有抹黑中国的言论,是为了美国引发的贸易战「助攻」,以掩盖美国公然违反世贸规则发动贸易战,破坏全球贸易秩序,力图拖垮世界经济发展步伐的罪名。

民主党主席胡志伟在特首答问大会中对此表示忧虑,指即使美国只是宣布《香港政策法》是否有效,都会动摇投资者信心。林郑借回应胡志伟质询,以四两拨千斤之道,委婉指出美国国会报告损港遏华的企图行不通:「香港是美国全球贸易顺差最高的经济体,现在1300多家美国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地区办事处和本地办事处,有共同利益需要维护。」

值得警惕的是,反对派政客竟甘愿充当「汉奸」,除勾连海外政治势力抹黑香港外,更主动要求外国政府制裁香港和国家。例如「香港民族党」头目陈浩天向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公开信提出两要求,包括要求特朗普运用《香港关系法》所赋予的权力,暂停将香港列入在中国下的特殊地位,以及推动世贸将香港和中国的成员地位撤销,信中又指该党很高兴见到美国对中国实施关税贸易战。「香港众志」则要求美国加快开展「香港人权民主法案」的立法程序,藉以堂而皇之干预香港事务。「港独」分子乞外力祸港祸国,其心可诛。

但是,美国国会报告损港遏华,「港独」分子乞外力祸港祸国,其企图都难得逞。根据美国政府贸易代表处的数据,去年香港是美国货品第九大出口市场,农产品方面更居全球第六。美国对港货物出口盈余高达326亿美元,再加上服务输出,美国享有的盈余更达347亿美元,而港美贸易为美国人提供了18.8万就业岗位。美国政府要损港遏华,是损人不利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要由美国国民埋单。

实际上,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最近就指出:「美国对外施加的关税,实际上是由美国国民在埋单。美国应该停止继续施加高关税。如果不削减,美国之前所有的,从企业营业税减税以及减少监管所得到的发展上的优势,包括各项节约和投资,都会被关税政策抵销。」

5、政经交织 中美对抗 香港如何应对

香港政经交织博弈的「今天」,是「昨天」延续下来的。今天香港政治矛盾和经济矛盾相互交织,政治上分化和对抗程度日趋严重,经济因素反过来又激化政治分化和对抗。

社会上,支持不同政治阵营的市民对抗,反对派和建制派对抗,和中央对抗,和特区政府对抗,最终演变成难以推动任何有利于香港发展的新政策推出。即使推出,也未必能得到社会的普遍共识;即使得到共识,也未必能在立法会通过。特首林郑月娥施政报告中「明日大屿」的房屋和经济民生计划,被反对派高度政治化和妖魔化,就是一个突出例子。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刘兆佳曾认为,作为一股势力,「港独」不可能成事,但是「港独」会触发其他事态的演变,只要社会上存在不满,就会透过「港独」释放出来,借「港独」而表达。「港独」有可能会变成一个载体,令一些不满情绪得以凝聚,并以政治或社会运动方式表现出来,进一步恶化香港和内地之间的矛盾和关系,恶化港人和特区政府的关系,并且某种程度上有意将香港问题「国际化」,争取一些境外势力对「港独」和「自决」的关注和支持。

实际上,美国国会报告就为「港独」和「自决」分子张目,报告列举了多件事称香港自由「继续受到打压」,包括提出「香港众志」周庭因主张「港独」为「自决」选项之一而被DQ参选资格一事,及「港独」组织「香港民族党」召集人陈浩天在2016年被DQ一事提出的选举呈请被法庭驳回,并形容这是对香港「民主派」的「重大挫折」。报告书并称,特区政府检控违法「占领」参与者及旺角暴乱分子被判入狱,是「秋后算账」,又声言香港的《公安条例》「易被滥用」、「对『泛民主派』和其他人施加『极端刑罚』」云云。报告为「港独」张目,以子虚乌有的罪名肆意抹黑香港和中国,以掩盖美国自己发动贸易战损害世界经济的罪名。

从历史上看,香港从来都是处于中美争斗的漩涡。回归前殖民统治政府要配合英国跟美国联盟的利益,回归后特区政府配合国家发展策略触怒美国,在美国幕后策划和操纵下,香港发生「占中」以至「港独」蔓延,也就不奇怪了。

更为严重的是,在中美争斗愈演愈烈的情况下,香港如何取态?珠海学院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陈文鸿认为:「中美矛盾随时会激化危机,香港有何自处之道?一是防止成为外国反共反中基地;二是保障基层生活,坚持社会稳定;三是经济国际化、多元化,从倚靠欧美,转为面对『一带一路』亚非拉的广大国际市场与社会;四是与内地连手,特别是珠三角,摆脱过于依赖金融地产的风险。」

回归前,香港是属于西方阵营一员,美国愿意维持香港的中立地位。如今香港已是中国一部份,支持「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国策义无反顾,如果贸易战旷日持久兼战火蔓延,相信香港很难再独善其身,支持国家对抗美国霸权,是无可避免的选择。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