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首页 > 最新文章 > 特稿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打造成为长三角强劲活跃的增长带 (2021.3)

发布日期:2021-03-03




镜报高级记者 颜菁


3月今天上海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邀请上海市常务副市长陈寅、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闵师林、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华杰、市商务委副主任申卫华、市交通委总工程师李俊豪出席,介绍上海落实《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主要举措,并回答记者提问。



陈寅表示,回顾虹桥地区的发展历史,从虹桥商务区到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在地域范围、功能定位、承担的战略使命等三个方面不断演进,内涵在不断丰富。


在地域范围方面,2009年虹桥商务区设立时,面积是86平方公里。2019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将虹桥商务区扩展到151平方公里。2021年,国务院批复《总体方案》,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面积达到7000平方公里,其中上海市域范围2100平方公里,与当年相比大幅提升。


在功能定位方面,2009年,作为世界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建成投运,并设立了虹桥商务区,构建全面对接和服务长三角区域的商务中心。2014年,世界最大的单体会展建筑——国家会展中心在虹桥商务区建成运营,并于2018年以来成功举办三届进口博览会。从大交通、大商务、大会展到如今长三角强劲活跃增长极的“极中极”和联通国际国内市场的“彩虹桥”,虹桥的功能定位在不断升级。


在战略使命方面,最早的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长宁的虹桥”,虹桥镇是“闵行的虹桥”,虹桥商务区是“上海的虹桥”,而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是沪苏浙皖共建的“长三角的虹桥”“面向国际的虹桥”。200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时就鲜明提出“大虹桥”的概念。如今,历经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从虹桥商务区到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提出的“大虹桥”蓝图基本绘就。


因此,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是一件关系长三角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是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成为继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后,上海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又一重要承载地。


把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放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坐标中,就是要打造成为长三角强劲活跃的增长带。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横跨长三角“经济黄金轴线”,已成为全球货物流、商务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汇点和中转站,并迈向要素链接、产能链接、市场链接、规则链接的战略通道,也将更好地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


将进一步加快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充分发挥好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依托区位优势扩大辐射圈,推动长三角区域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另外,华源表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和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都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承载地。总的来看,这三大区域定位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共同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可以概括为四个“互”:


一是地域互连。由东向西,这三大承载地从上海市域东部直抵长三角腹地。向东看,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与上海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相得益彰,直面广袤太平洋和海上丝绸之路;向西看,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珠联璧合,辐射长三角、长江经济带和全国,联动丝绸之路经济带。


二是功能互补。一体化示范区旨在通过一体化制度创新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临港新片区重在通过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打造与高水平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与一体化示范区一左一右就像两部引擎,对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形成“双轮驱动”,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与临港新片区一内一外在协同开放方面“两翼齐飞”,将使长三角真正成为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并为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探索路径、作出示范。


三是政策互鉴。在《总体方案》的研究制定过程中,借鉴了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的一些政策和制度创新举措,例如“允许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设立的境外知名仲裁及争议解决机构在虹桥商务区设立分支机构,就国际商事、投资等领域发生的民商事争议开展仲裁业务”等。下一步推进落实过程中,也将继续借鉴临港新片区和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制度创新成果,同时也将积极分享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过程中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四是项目互通。《总体方案》提出一批重大项目,如“强化虹桥与浦东两机场联动”“规划建设沪苏湖、沪乍杭、通苏嘉甬等高铁”,对三大承载地的互联互通有极大促进作用,将引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