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首页 > 最新文章 > 特稿

尹晓东:你不去影响世界,世界就来影响你(2021.5)

发布日期:2021-06-03

☉文/张一川

尹晓东,中国戏曲学院院长。1991年自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毕业后,活跃于戏剧演出、创作一线。他曾任中国文化部艺术司戏剧处、演出处处长,中国国家京剧院副院长,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参与组织中国艺术节、中国京剧艺术节、中国儿童戏剧节等多项全国性艺术活动。同时,他还为三十多部戏剧担任作曲,作品曾获专业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奖」音乐创作奖。

尹晓东认为,戏曲是中华文化之集大成者,文学、音乐、美术等都在其中有所体现。戏曲中体现的写意、虚拟的艺术观与中国的哲学思想、文化理念一脉相承。

机缘巧合结戏缘

1966年,尹晓东生于湖北武汉。6岁那年,他开始学习舞蹈,这是他人生中首次接触到艺术。

尹晓东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他们认为男孩学跳舞不如学乐器。父母对戏曲的特殊感情、「文革」时期流行的「样板戏」,恰好尹家又有个邻居会拉京胡——这些因素相叠加,尹晓东就学了京胡。

「文革」结束后,1978年,湖北戏曲学校恢复招生。这是中国中南地区第一个恢复招生的艺术学校。12岁的尹晓东考入湖北戏校学习京剧音乐伴奏。

巧合的是,中国戏曲学院同年也恢复招生,老师曾鼓励尹晓东去北京试一试,但从小照顾他的奶奶舍不得,尹晓东只好作罢,与北京失之交臂。少年尹晓东想不到今后会与这所学校结下深厚的缘分。回望过去,他感叹「人生有很多机缘巧合,都是冥冥之中。」

内地看了十年样板戏,「文革」刚结束时,传统戏受到追捧。但随着改革开放,港台与西方流行文化的涌入,80年代戏曲危机开始显现。

1985年,尹晓东毕业后进入武汉京剧团,但演出机会的匮乏使他燃起外出求学的渴望。为寻找机会,他给上海戏剧学院、中央戏剧学院招生办写信。尹晓东从小热爱戏曲,熟读古诗词,为考上中戏戏剧文学系,自己买书补习。

1986年夏,著名戏剧编剧兼戏曲理论家、表演和导演艺术家阿甲带研究生在武汉讲学。班中戏曲学院的老师向尹晓东介绍学校情况,建议他考中国戏曲学院(以下简称「国戏」);同学则告诉他,国戏有音乐系,学本专业更好。年底尹晓东拿到招生简章,正好作曲系招生,坚定了他报考的决心。

尹晓东拉京胡,是当时京剧团的主力,为此团里并不同意他去考学,将报名机会给了其他两人。尹晓东找到团里的领导,强烈要求让自己试一试,如果考不上就回来。正好又有人退缩,这个名额便给了积极争取的尹晓东。通过专业艺术考试后,21岁的尹晓东如愿进入中国戏曲学院作曲系就读。

办公创作两不误

临近毕业,尹晓东因筹备1991年中共建党70周年庆祝活动被选调至文化部艺术司实习。艺术司下的部门皆按专业划分,如音乐舞蹈处、戏剧处等,岗位需要艺术基础。领导认为尹晓东出自艺术院校,踏实又能干,便希望他毕业后来此正式工作。

尹晓东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文化部艺术司办公室,写简报、沟通联络等事务是工作的主要内容。与其说这份工作与艺术相关,不如说更像是文秘。已过知命之年的尹晓东回忆这段经历,「人生的每一步都是历练」,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个人的行事风格。

1995年,尹晓东回归专业艺术,先后供职于艺术司戏剧处、演出处工作。在演出处工作期间,他担任国家级大型文艺晚会,以及怀仁堂新年京剧晚会等活动的演出总监。

他坦言,这份工作十分辛苦。活动规格高,参加的领导级别高,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压力巨大。「我的前任都是高血压、心脏病,无一幸免。」尹晓东说,那时自己24小时待命,经常半夜两三点接到工作电话。

即便工作强度很大,尹晓东也从未放弃艺术创作。1992年,尹晓东为京剧作品《明镜记》作曲,自此开始创作生涯。「我从小热爱京剧,工作再忙,只要别人找我,我都要做。」尹晓东白天在办公室处理完工作,晚上回家再搞创作。「我从事艺术管理工作,如果我都没从事过艺术创作,那怎么管理?」尹晓东说。

戏剧作曲不同于写作,需要与导演、演员交流,同表演配套,自己闷头搞创作行不通。

尹晓东所在部门的历任领导既是理论家也是实践家,皆是白天办公、晚上创作。他感念于良好的工作氛围与领导的支持,使自己得以在空闲时下到排练场交流实践。

功夫不负有心人。迄今为止,尹晓东为京剧《三寸金莲》《郑和下西洋》《白洁圣妃》《关圣》《无旨钦差》《知音》《钦差林则徐》《陈廷敬》《青衣》《北平无战事》,话剧《关汉卿》,电视艺术片《杨门女将》等三十余部戏剧担任作曲。其中,由冯骥才小说改编的京剧《三寸金莲》获得专业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文华奖」的音乐创作奖;为京剧《郑和下西洋》作曲,助力著名京剧艺术家孟广禄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

尹晓东笑称自己是「双面人生」,白天理性办公、夜晚感性创作,两者相得益彰,使他受益匪浅。

推动戏剧国际交流

2009年,尹晓东任中国国家京剧院副院长。他秉持着「搞好新编戏剧创作,整理改编传统戏目」的艺术决策,推动传统京剧《满江红》《柳荫记》的演出,推出试验性京剧《曙色紫禁城》。这段经历使他开始思考戏剧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2014年,尹晓东「跨界」担任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简称「中国儿艺」)院长。尹晓东认为,在儿艺的工作最难忘。

儿童剧虽也划归在戏剧类别下,但初来乍到的尹晓东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只能在摸索中寻找前路。通过思考儿童剧在大戏剧格局中的位置、儿童剧对戏剧本身及服务对象的意义,尹晓东树立起「建设国际知名剧院与一流剧院」的目标,并提出帮助实现目标的「四驾马车」,即创作、演出、艺术教育和普及、国际交流。

「中直院团从没有人提出过这样的目标。」尹晓东说,「国家剧院应该有更高的目标。在网上搜索国际公认的世界一流艺术剧院,几乎没有一个是中国的。今天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与我们应该具有的地位是极不相称的。」

任职期间,尹晓东带领中国儿艺开展国际交流,走遍了世界五大洲。「中国儿艺对外交流异军突起。」尹晓东回忆当时上级领导给予的评价,不无骄傲和自豪。他认为,国家艺术建设不能只看到国内的需求,要有国际视野。很多情况下,对一个国家的好感来源于文艺作品,过去对于中国文艺作品的国际推广和宣传是缺失的。中国的艺术家和作品应该走向世界,好东西应该全人类共享。

尹晓东说,「如果你不去影响世界,那世界就来影响你。不去影响世界的孩子,世界就来影响你的孩子。」

2018年,中国儿艺承办国际儿童青少年戏剧协会艺术交流大会,把全世界的儿童戏剧机构和艺术家请到北京。对此,当时很多媒体报道称,「中国儿童戏剧开始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尹晓东想到,许多艺术类的国际组织及联盟都不是由中国人发起的,中国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2020年,是中国儿艺创立的中国儿童戏剧节诞生10周年,尹晓东以此为契机提出成立国际儿童戏剧节联盟,倡导建立儿童戏剧节之间的合作平台,构建各儿童戏剧节之间「人员互访、剧目互演、联合创作」的联动机制,深化各国儿童剧戏剧节之间的密切合作,并酝酿策划了一系列活动,却因突发的新冠疫情而中断。

疫情打乱了原本的工作计划。面对变局,尹晓东决定回到母校中国戏曲学院担任院长一职。在此之前,有关部门领导几次找他,希望他来做院长,但由于时机不成熟而作罢。这次再来邀请,尹晓东笑说,「再不来就有点『不识抬举』了。」

回到学校的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专业设置与学校里的旧相识;陌生的是毕业后离开教育系统近30年,教育的理念、管理方式、发展趋势还有学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尹晓东回忆自己就读音乐系时,全系9个学生面对30个老师,多对一教学,十分幸福。而今一个系两三百个学生,但师资力量却跟不上生源的增长。他认为,戏曲类专业与普通专业不同,由于教学资源有限,应适当压缩学生数量,注重精英化教学、高端化培养。

同时,尹晓东意识到,中国戏曲作为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艺术形式,其价值远未被世界所认识,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目前,他也正在为国戏「十四五」期间着力打造「戏曲人才培养中心、戏曲理论研究中心、戏曲传承与创新中心、中外戏剧交流与合作中心」建设而努力。

「思想思想的思想」

回顾几十年的工作历程,尹晓东坦言自己是乐观主义者,也是完美主义者。「工作中肯定有困难,但这些都随着问题的化解而淡忘。」真正让他经常琢磨的是对发展观念的思考。他认为,「观念上的问题才会成为真正的阻碍。」

尹晓东在研究琢磨自己喜爱的戏曲艺术之余,另一项爱好则是哲学。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写到,「思想思想的思想是反思的思想」。这句话对尹晓东影响很大,他认为,思想思想的能力才是作为领导最需要具备的能力。

在中国京剧院的工作经历与现在学校的工作,使尹晓东关注并思考传统文化应如何面对今天的人与社会。具体而言,一是如何传承传统艺术,保持其根脉;二是传统艺术要不要创新,如何创新。这两个问题经常是对立的。这样观念上的问题在他看来才是最大的困难。尹晓东谈到,他接触的许多艺术家强调继承更重要,因为好东西那么多,这些都没学完,何谈创新?可穷尽个人毕生之力,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学完戏曲800年历史的精华。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即便学完了也救不了戏曲,因为戏曲必须要面对今天的现实,要思考如何贴近现在的年轻人,怎样吸引他们到剧场看戏。

2020年恰逢中国戏曲学院建校70周年,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给国戏师生回信,对他们传承发展好戏曲艺术提出殷切期望。尹晓东认为,习近平在多所院校中选择给国戏回信是有特殊意义的。文化复兴不是简单的文化复古,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若要更好地面对新时代,就需要进行创造性转换、创造性发展。

戏曲自元代出现,几百年的历史就是不断继承与创新的历程。尹晓东感叹,「如果没有当年徽班进京,把昆秦徽汉等多种地方戏的特色融于一身,就没有京剧的诞生。我们走过这条路,但却把这条路忘了。」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