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动态

首页 > 最新文章 > 神州动态

2022:中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2022.1)

发布日期:2022-02-23

☉文/渔樵夫

2022年对中国来说,将是至为关键的一年。中共二十大举行前后,政治色彩十分浓厚。「换届之年」的经济运行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政治之年」社会的稳定。瘟疫改变历史进程和世界政经版图的事件不胜枚举,在后疫情时代的2022年,中国经济面临诸多问题,这一年中国经济复苏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下好「改革棋」,走好「平衡木」,重构经济与行业版图,均为题中之义。

2022年是人类抗击疫情的第三年,亦将是各国经济政策全面重启之年。这一年,中国不仅将迎来冬奥委会,执政党更进入至关重要的「换届年」——召开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二十大,经济维稳任务可谓不容有失。

2021年尾落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坦承: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内外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

有经济学者分析,当此关键年份,经济至少有九大挑战横亘其前:

其一、疫情延宕

尽管全球抗疫已进入第三个年头,但2022年,全球经济料仍将处在新冠疫情阴影之中,未来疫情如何演绎将决定2022年全球经济复苏图景。

自2021年10月起,疫情进入第四波上升期,「毒王」奥密克戎横空出世,更增抗疫变数。目前,奥密克戎已向欧洲和美洲迅速蔓延,对第四波疫情形成推波助澜效应。

2022年初,中国还将举行冬奥委会和冬残奥委会。根据2021年东京夏季奥运会和夏季残奥委会经验,日本新增病例从奥运会前的每日千例,劲增到奥运会期间的每日过万例、甚至2万多例,可见未来中国冬奥防疫抗疫压力不容小觑。

如奥密克戎病毒爆发和冬奥委会疫情扩散相互迭加,将推动全球第四波疫情由欧洲向其他主要经济体蔓延,全球经济抗疫时间表或延长至2022年下半年。

其二、供应链危机

疫情延宕下,全球范围出现的供应链危机2022年或仍持续。

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美国诸多企业、工厂产能不足,多地出现食品饮料、服装和日用品等不同程度断货情况,多个产品和服务价格的普遍上涨。事实上,2021年4月第二波疫情之后,由于全球供应链中断,几乎所有国家均出现通胀。

受港口防疫加码、码头用工不足等影响,原本紧张的航运局面「雪上加霜」。物流时间拉长、货物周转率变慢,塞港、塞船现象渐成常态,海运费用暴涨。2020年5月以来,全球集装箱运价指数(WCI)大幅上涨380%左右。

国际投行高盛等机构认为,由于各国新旅游限制规定对正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供应链问题的解决将会进一步拖延。

根据牛津经济研究院数据,在全球范围内,2021年只有不到一半的船舶准时抵港,船舶延误使交付时间延迟增加了一周以上。该机构数据还显示,如果奥密克戎冲击供应链,或让2022年亚洲GDP下降1.6%。

OECD在其最新发布的经济展望中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到5.6%,并在2022年和2023年放缓至4.5%和3.2%。

其三、楼市转冷

当前,中国城镇化进程正在放缓,非农就业占整体就业比重已超75%,且城镇新增外来人口逐年下降,主要购房群体(25-44岁)人口日趋减少。由城镇化快速推进带动的楼市超级上行周期已成为过去。

2021年三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快速放缓。7月开始即低于去年同期,进入负增长阶段。

瑞银中国住房问卷调查显示,受访者未来两年购房意愿大幅降低。预计2022年房地产新开工下跌10-12%、房地产投资下跌4-5%。

中国官方的楼市调控亦全面升级,从「三条红线」限制开发商杠杆,到银行业「两条红线」遏制房地产贷款的集中度,再到对地方政府土地拍卖溢价设限,调控金牌可谓一道接一道。

中国过去以房价为龙头,房地产、金融、地方政府基建三角循环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行至末路,亟待转型。在城镇化放缓、人口负增长和房住不炒政策大背景下,2022年房地产投资负增长概率极大。

楼市走弱对中国经济的拖累效应亦引起各方关注。有分析估计,房地产对中国GDP贡献度在20%到30%之间,房地产活动走弱不仅会削弱地方政府财力,更会拖累建材、家电、汽车需求,以及居民消费支出。

如房地产投资负增长,就意味着GDP增长率损失可能高达2%。弥补此缺口将是稳定2022年中国经济关键一环。

其四、消费低迷

疫情冲击下,消费复苏乏力,是经济周期下行的另一隐忧。疫情过后,消费接力复苏,曾一度被寄予厚望。但在多轮疫情反复下,消费遭受「二次打击」,反弹中止。根据西南财大调研显示,2021年三季度随着疫情反复,居民对于未来工作收入稳定程度的预期再次恶化。

另有调查显示,2021年中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0年的低点持续向上修复,但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受疫情影响显著修复更慢,央行城镇储户调查问卷显示居民储蓄意愿仍较强,对应的消费意愿则偏弱。未来数月,鉴于北京冬奥委会和全国两会将接连召开,预计中国疫情防控仍不会放松,交通运输、餐饮等服务性消费仍将受制,并拖累居民部门收入修复,加之楼市继续走弱、教育等行业受到监管收紧影响,居民消费增长将继续承压。

其五、出口下行

延宕不绝的疫情推迟了各国经济转型步伐,发达国家以消费带动贸易增长模疲态已现,传统增长模式面临更大挑战。

与2020年相比,2021年中国贸易条件已呈现恶化趋势。5月以来,制造业PMI新出口订单指数持续位于收缩区间。考虑到基数较高、全球供给改善、东南亚出口经济体生产修复、人民币汇率处于高位等因素,加之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给出口带来的新不确定性,2022年出口增速预计将于上半年显著放缓,并于三季度触及全年低点。按照出口增速对GDP增速弹性,预计出口将在同比增速上拉低中国2022年GDP约1.6%。

此外,中美贸易摩擦具有长期性、隐秘性及复杂性,面对逆全球化和中美脱钩风险,2022年出口形势难言乐观。

其六、滞胀抬头

2021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行推动制造业生产成本持续处于高位,导致制造业增长趋缓、盈利能力减弱,甚至部份企业由此陷入困境。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0月,CPI与PPI同比分别为1.50%和13.50%,较9月分别上升0.80%和2.80%,表明PPI与CPI之间的剪刀差呈现继续扩大态势,生产端成本压力仍然突出,PPI向CPI传导消费端的压力逐步体现。总体看,中国经济运行已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类滞胀」趋势。

造成这轮类滞胀的原因既有实体经济周期因素,但更多来自国际生产贸易环境及金融市场投机因素,以及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造成的不确定性。

从全球范围看,2022年,在悲观疫情态势下,或出现经济停滞与双高的PPI和CPI并存,被视为是「两次石油危机以来又一次真正的全球滞涨」。

其七、信用风险

随着行业景气周期已过,以及中国官方对房地产行业调控不断加码,导致诸多房企,甚至一些头部企业,陷入债务危机,引发市场对房地产行业信用风险的担忧。

2021年前11月,中国新增违约主体25个,违约债券合计规模1938亿元。前50强房企违约数量占到十分之一,大企业信用风险冲击市场情绪。

2021年底,中国恒大发布公告,宣布债券实质性违约。无独有偶,华夏幸福、蓝光发展、协信远创、泰禾、中国泛海、北大资源、阳光100中国、新力控股、花样年等头部房企皆进入违约房企名单之列。

展望2022年,信用风险尤值得关注。2021年四季度房企整体到期债券为1082亿元,2022年上半年到期债券3671亿元。尤其是所波及的低级别企业,钢铁行业、煤炭、新能源等行业信用风险将呈现新特征,偿债压力巨大。

其八、就业压力

进入2022年,中国就业压力亦将持续增大。

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此是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超千万,亦是近几年增长人数最多的一年。

数据显示,中国16-24岁青年失业率,达到15.4%,为总失业率的三倍。除总人口中青年就业压力增大外,创业对就业带动能力亦在趋弱,而劳动力市场亦面临多重失衡和供需错配压力。

统计显示,2015年,中国平均每新增一个市场主体所对应的新增城镇就业数量为0.9个,到2020年,已降至不足0.5个。

从劳动力供给看,疫情反复给民众心理和工作习惯留下了「疤痕效应」,劳动力就业意愿恢复需要更长时间。考虑到2022年经济增长仍面临放缓压力,经济下行压力向劳动力市场滞后传导,全年就业压力或继续抬升。

特别是当前中国经济复苏中,外需为主支撑,而外贸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相关度较高,若后续外需市场回落对就业压力释放将继续构成利空。

其九、能源约束

2022年,全球能源供应或将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冲击:一是极端气候变化或继续伴随;二是地缘政治矛盾激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将影响区域性能源短供,从而进一步传导影响全球能源供需平衡;三是全球正经历能源结构转型阵痛期,未来能源市场脆弱性将提升。

对中国而言,2022年,中国经济复苏亦将面临更多能源约束。

2022年,中国「双控」政策料将延续连贯性,能耗强度降低目标预计仍在3%左右,这亦是实现「十四五」规划中到2025年能耗强度降低13.5%的目标所需的年均降幅。

由于能源供给弹性小、恢复速度慢,2022年能源供需缺口或持续扩大,进而推动能源价格大幅上涨。

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由于可再生能源和绿色科技发展需要时间,限制现有高能耗、高碳排放行业或导致短期内能源和原材料短缺,从而拖累经济增长、推高物价。一些传统行业的规模收缩亦可能造成失业、资产质量恶化及银行坏账增加。推动绿色能源转型过程中,间歇性能源对经济活动产生不确定性风险,亦是2022年面临的重大难题。

经济突围需「五箭并发」

瘟疫改变历史进程和世界政经版图的事件不胜枚举,为此有学者以「新冠」为历史新纪元的开始。在后疫情时代,中国欲顺利突围多重逆风,迎来「换届年」的2022年将是至为关键的一年。

中央经济会议提出,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2022年,中国经济欲突围内外多重逆风,需「五箭并发」。

其一、新周期走好平衡木

新冠纪年后,中国领先全球进入复苏周期,但亦更早进入增长回落阶段。

2022年,中国经济结构将面临20年来最大巨变,以房地产和传统基建的老周期渐渐落下大幕,属于新能源、新基建的新周期新时代加速到来。

多家机构认为,疫情反复继续影响消费和生产,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对中下游投资形成压力,房地产市场调整将拖累投资和消费,局部金融风险隐患依然存在。

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回落至5%左右。

2022年是冬奥年加执政党换届之年,有效防范系统性经济风险,需在稳增长、保就业、控物价等政策目标间,走好平衡木。

按照官方部署,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将成为2022年中国经济关键词,意味着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势头要有所改变,稳增长的必要性提高。在此当中,提振消费、强化经济内生动能的必要性明显提升。

其二、下好「共富棋」

「共同富裕」是中国官方提出的长期目标,旨在通过贯彻执行一系列政策来减少社会不平等现象、实现共同富裕。2022年,「共富」将迈出实质性步伐,包括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扩大养老保险和医保及其他社保覆盖面,以及酝酿推出包括房地产税试点等税制改革。

「共富」是稳定中国经济增长的长远大计。下好「共富棋」,不仅可助力经济均衡发展,更可支撑长期消费,可谓一石多鸟。

2022年应对疫情冲击和稳增长须考虑如何更多依靠扩大居民消费来实现,此不仅关乎当前,更利好长远。

其三、促「脱虚向实」

2022年,经济复苏离不开实业兴邦。实体经济的强弱,可谓是防止金融风险,抵御经济波动的关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以此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在坚持稳健基调基础上,边际上或适度宽松,保持实体经济流动性合理充裕。再次当中,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建设,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体制机制至关重要。

财政政策方面,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将继续保持「积极」。2022年,中国财政政策既要发挥总量调节功能,更要发挥结构性改革作用,在提振实体经济等目标下行走。

其四、政策「纠偏」

「纠偏」前期政策执行中的过激行为,防止「一刀切」「冒进式」「运动式」政策亦为2022年的当务之急。

例如在「双碳」推进方面,对符合条件的煤电、煤炭企业和项目应给予合理信贷支持,不盲目抽贷、断贷,加强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金融支持,促进更多资金投向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应落至实处。

自2020年底以来,中国对互联网、教培行业的监管风暴,亦有望在2022年迎来政策执行层面的适度纠偏。从最初的疾风骤雨,转为更有序协调的和风细雨,以此有效化解风险,实现软着陆。

其五、跨周期调节

鉴于疫情多轮反复加剧经济周期性波动,拖累经济增长甚至拉低潜在产出水平,2022年,中国经济加强跨周期调节可谓势在必行。

随着经济短周期从峰值滑落低谷,一方面,宏观政策不盲目断档、退出,不转急弯,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继续为经济修复提供必要支持;另一方面不搞大水漫灌,保持宏观政策定力,坚持推进结构性改革和调整,不走「强刺激」老路,均是其中奥义。

受内忧外困多重因素影响,2022年,中国经济复苏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下好「改革棋」,走好「平衡木」,重构经济与行业版图,均为题中之义。惟其如此,中国经济才能走出沼泽谷底,达至浴火重生。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