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两岸

首页 > 最新文章 > 台海两岸

四项「公投」后台湾政局演变(2022.2)

发布日期:2022-03-07

☉文/莫能御

2021年12月,剑指民进党当局施政争议的4项「公投」被全部否决,被视为民进党的「胜利」。2022年1月,民进党候选人林静仪击败国民党地方派系代表颜宽恒,当选台中第二选区「立委」;同日,亲绿无党籍「立委」林昶佐罢免案未过。1个多月来,台湾政局呈现出「绿强势、蓝散弱」的特点,未来如未改变,不但将进一步固化现有「绿大蓝小」的政治格局,也可能导致2022年底「九合一」选举出现对国民党不利的结果。

一、民进党乘胜追击、巩固强化领导,意图扩大战果

(一)强推行政区划改革。2021年9月,新竹市长林智坚提出新竹市、县合并升格为「院辖市」。同年12月,新竹市「立委」柯建铭提出「地方制度法」修正案,拟突破现有「法律」限制、为合并升格制造新的依据;但以陈亭妃、陈明文为代表的民进党「立委」出于派系斗争或地方利益的考虑不愿支持。4项「公投」被否决次日,兼任民进党主席的蔡英文邀集赖清德、苏贞昌、林锡耀、郑文灿等党政要角研商新竹市、县合并升格及相关修「法」议题;后并做党内不同派系工作,许诺缩小「院辖市」与「省辖县市」发展差距、实现「县市平权」,以争取后者理解支持。经蔡多次协调与施压,陈亭妃、陈明文等对「地方制度法」修正案的态度转变,纷纷表示「尊重且支持」。党内整合完成前后,民进党面对在野党「英人设市、狼狈为坚」的指控和抨击,通过让林智坚宣布放弃连任的方式转移矛盾焦点,逐步扭转舆论场上被动态势,从而为下一步利用「立法院」多数席位优势、强行通过「地方制度法」修正、据此设立「院辖新竹市」营造有利局面。

(二)试探开放日本核灾食品进口。4项「公投」中,被看好通过的「反对含瘦肉精美猪进口公投」意外遭到否决,使得2020年8月蔡英文开放含瘦肉精美猪进口的行政命令获得「民意基础」。这为民进党当局说服台湾民众同意开放日本福岛等5县核灾食品进口提供了契机。民进党当局「趁热打铁」,宣扬开放含瘦肉精肉品和日本核灾食品进口等举措「符合国际贸易惯例」「有助于台湾参与区域经贸整合或与美日洽签自由贸易协议」。近期,日台交流协会人员也以「欢迎台湾加入CPTPP」为诱饵,在第45届台日经济贸易会议上表示「期望台湾依科学证据及国际标准处理福岛食品」。民进党当局则一面否认有开放日本核灾食品进口的时间表,表示「严格把关」「确保民众健康和食品安全」,一面却向岛内民众特别是支持者灌输「CPTPP由日本主导,开放进口有利台湾加入」「不是核食、而叫福食」等信息。

(三)形塑蔡英文掌控全局态势。陈水扁、马英九在开启第二任期后便陷入「跛脚」状态,党内权斗迭起,「领袖」渐失对政局的掌控。蔡英文第二任期现已过半,虽然党内派系已着手「后蔡时代」布局,赖清德、郑文灿、林佳龙隐然形成竞逐接班态势,但蔡始终牢牢掌握政局主导权,而且因4项「公投」被否决、「双林(林静仪、林昶佐)守住」而权位更形稳固。近期,民进党已正式启动年底「九合一」选举相关准备,依据此前党代会通过的「2022年直辖市与县市长提名特别条例」,成立「选举对策委员会」,蔡出任召集人;民进党中执会通过「县市长选举提名候选人征召办法」,规定相关事项均由「选举对策委员会」统筹办理。至此,蔡在事实上独掌民进党19个县市长候选人提名权,仅基隆市、新竹市和屏东县不在此列。这显示蔡继续主导党内派系资源和利益分配,作为各方「共主」的权威「不容挑战」。

二、国民党连遭败绩、士气低迷,权力分散倾向加剧

(一)朱立伦领导效能不彰,能力受到质疑。朱就任国民党主席后,积极发展新党员,实施让失联党员「回家归队」的「同舟计划」,支持社会团体成功罢免「独」派「立委」陈柏惟,一度给支持者带来信心。但在4项「公投」和台中第二选区「立委」补选、台北第五选区「立委」林昶佐罢免案中,由于党内整合不力、策略混乱失误、地方派系形象不佳、民进党强打「抗中保台牌」、蓝绿对决态势形成等主客观原因,国民党「一手好牌打到输」,连战连败,党内要求检讨声浪雀起。而朱立伦卸责推托,一度不愿直面支持者质疑,更引发「深蓝」不满,现已浮现「朱下韩(国瑜)上」「朱下张(亚中)上」的呼声。据《美丽岛电子报》2021年12月民调显示,在可能参加2024年「大选」的政治人物中,信任指数排序居末的是朱,信任朱的民众比率骤跌10%、达到28.2%,不信任朱的民众比率暴增12.1%、达到62.3%。

(二)党内要角各自为战,形成多个权力次中心。除以朱立伦为首的中央党部外,国民党内还存在多个「诸侯」。一是以侯友宜、卢秀燕等县市长为代表的地方实力派。他们一般要淡化政党色彩,对党务尽量「不沾边」,选择性接受党的主张和决定,以求赢得多数选民支持,进而实现连任。4项「公投」中,侯、卢等部份县市长公然与中央党部「四个都同意」要求唱反调。二是以赵少康和部份民意代表为主体的「战斗蓝」。他们多属「青壮派」,与县市长一样具有「民意基础」,而且常常战斗在与民进党当局抗争的第一线,易博人眼球,又有赵的媒体资源支持,有渐成一体、与中央党部分庭抗礼之势。三是「人气王」韩国瑜。一段时间以来,韩以公益为名,渐有复出迹象,近日举办新书发布会,有过万名支持者涌入,显示个人声望依然很高;韩还可吸纳「深蓝」支持。纵使韩已无重返政坛之意,但在朱立伦弱势领导下,韩「被拥戴」参加2024年「大选」的可能性依旧存在。

三、「第三势力」与民进党摩擦加剧、关系趋紧,但发展前景不明

(一)柯文哲及台湾民众党、「时代力量」与民进党渐行渐远。蔡英文上台后,柯文哲逐步与民进党分道扬镳。柯主导的台湾民众党成立后,对民进党当局内外施政多有抨击,两者支持者渐有区隔。「时代力量」虽被长期视为「小绿」,但近些年来党内路线纷争不断,主张亲近民进党的林昶佐、洪慈庸、黄捷等指标性人物退党,留在党内者坚持「政党自主」,不愿再做「民进党侧翼」。4项「公投」动员期间,柯文哲及民众党为彰显自身「中道理性」,要求「两好两坏」,「时代力量」要求「三好一坏」,均与主张「四个不同意」的民进党明显不同。台中第二选区「立委」补选中,柯虽称「保持中立」,但曾批评民进党候选人林静仪,当地民众党员也公开支持颜宽恒。林昶佐罢免案中,「时代力量」未对「旧日同志」予以任何帮助,表示「尊重选民意见」,意在划清界限。对于新竹市、县合并升格议题,柯及民众党、「时代力量」同表反对,均剑指「财税分配不公」、造成「富院辖市、穷省辖市县」现象,认为不应贸然修「法」,导致区域发展更不平衡。

(二)「第三势力」发展态势不明,能否对民进党形成制约尚不确定。4项「公投」后,台湾民意基金会民调显示,民众党支持度为12.1%,比上个月有所减少,与国民党差距不大,但远低于民进党;「时代力量」支持度为2.7%,比上个月大幅下滑,仍维持在第四大党地位。《美丽岛电子报》和《远见》杂志民调均显示,在岛内政治人物中,柯文哲声望虽低于侯友宜、赖清德,但高于朱立伦,与郑文灿在伯仲之间;如柯参加2024年「大选」,可获得10%以上支持。鉴此,岛内政党格局维持「一大一中两小」态势,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仍是国民党、民进党的游戏。「第三势力」的发展主要寄托在柯及民众党身上,如在选战中操作得当,可成为左右政局演变的「关键少数」;但仅就自身实力而言,尚无法与蓝绿抗衡。

四、岛内政局如何演变将对年底「九合一」选举产生影响

如今,岛内主要政党围绕年底「九合一」选举均已展开布局,6个「院辖市」占据台湾近70%的人口,相关市长选举备受瞩目。4项「公投」结果显示:「北蓝南绿」的传统政治版图未有太大变化,民进党执政的桃园市、新竹市、基隆市均是「四个都同意」票数超过「四个不同意」。国民党在台湾北部依然具有优势,可能「收复」台北市、桃园市;如依侯友宜、卢秀燕施政风格,两人分别守住新北市、台中市的可能性较大。民进党在台湾南部拥有极为明显的优势,将延续在高雄市、台南市的执政。选战形势虽貌似总体对国民党有利,但仍有以下观察指标:

一是民进党会否继续营造蓝绿对立、统「独」对决的态势。虽然县市长选举主要涉及岛内经济民生议题,但正如民进党在4项「公投」中所为,将民生议题与「选择中国还是拥抱世界」联结起来、加大对国民党及其候选人「抹红」力度、投入行政资源、组织「网军」围剿等,仍可能实现「翻转」,达到胜选目的。二是国民党领导核心能否稳固、内斗会否加剧。如朝不利方向发展,该党恐重蹈此前「优势变劣势」的覆辙;即使侯友宜、卢秀燕等县市长连任,对中央党部离心力也将增强,致使该党更加散乱。三是柯文哲及台湾民众党、「时代力量」发挥作用如何。柯卸任后,民众党可能提名或支持黄珊珊参选台北市长,可能提名高虹安参选新竹市长,并在各县市推出县市议员参选人。「时代力量」则将重点放在扩大县市议员数量上。因民众党和国民党的支持者之间、「时代力量」与民进党的支持者之间均有部份重迭,在多方竞逐选战中,如民众党候选人获得更多选票,则可能对国民党候选人不利,使民进党候选人「渔翁得利」;如「时代力量」候选人「吸票」能力强大,则民进党县市议员当选数量势必受到影响。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