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动态

首页 > 最新文章 > 神州动态

寻亲男孩自杀背后媒体难辞其咎(2022.3)

发布日期:2022-04-04

◎萃芝

2022年1月24日0时2分,新浪微博@刘学州a以文字「生来即轻,还时亦净」配发长图自白,疑似有自杀倾向,引起广泛关注。当事人微博认证「河北邢台寻亲男孩 刘学州」,不久前曾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寻亲成功,而后与亲生父母产生纠纷,并因此遭受网络暴力。当日刘学州在三亚海边吞服大量抗抑郁药,被发现后送往医院,凌晨4时许抢救无效死亡。

刘学州事件中,部份媒体缺乏专业性的报道操作方式、网民被点燃的舆论情绪、社交平台的监管失职,共同催化悲剧的发生。互联网时代下,如何降低自杀事件的示范效应?新闻生产如何兼顾效率与伦理?如何制止杀人于无形的网络暴力?

刘学州之死

刘学州在最后的自白中这样描述自己:「学生,一个努力发光的人,坚强男孩,出生被父母卖掉做彩礼,四岁养父母双亡 二年级开始寄宿制学校、校园欺凌受害者、男老师猥亵、寻亲男孩被二次遗弃。被生父母添油加醋颠倒黑白被『网暴』、假笑男孩」。刘学州的寻亲故事走向令人肝肠寸断的结局,然而最初本有一个喜出望外的开端。

2021年12月6日,电影《亲爱的》原型之一孙卓与分离14年的亲生父母认亲成功,一家团聚的温馨画面令网络上的寻亲视频纷至沓来。刘学州也在12月6日这天发布寻亲视频,自称来自河北邢台,于2004年至2006年间出生,在他三个月大时,被养父母从山西大同一家饭店买来。视频发布后,网络上不乏鼓励的声音,也出现恶意评论,说他寻亲是为了成家立业、找父母要钱。对此,刘学州告诉封面新闻与澎湃新闻记者,养父母因烟花爆炸去世之后,4岁的他随姥姥姥爷一起生活,爷爷奶奶也会给予抚养费用。如今他在河北一所专科学校读书,平时会兼职打工,虽然辛苦,但基本可以供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所需,不久前还攒钱买了一台5000元的笔记本电脑,完全不需要亲生父母来帮他成家立业。

12月15日,山西临汾警方通过DNA比对找到了刘学州的亲生父亲。12月27日,刘学州在河北石家庄见到生父丁某,得知亲生父母已离婚并各自成立新的家庭。2022年1月初,刘学州又前往内蒙古见到生母,并参加弟弟的生日宴会。

然而,1月17日,刘学州在新浪微博发布被生母拉黑的截图,而后发文表示,「我只是想要一个属于我的家,你们说是我在逼你们?」「亲生父母活在世界上,却要领着『孤儿补助』……」并告诉新黄河记者,一切都是因为「提到了利益的问题」,「对我来说,我只想要一个不用寄人篱下的地方,我就提出来让他们给我租一个房子或者买一个房子」。

1月18日,刘学州在微博发布长图,表示无法原谅亲生父母,但为保护无辜的弟弟妹妹,暂时不对亲生父母提起民事诉讼,并澄清「与他们沟通交谈中,我并没有咄咄逼人,我找他们要家并没有错,因为寻找他们,我失去了很多!因为追究人贩子责任导致我被同村人道德绑架,所以我没有办法再回去!我这些年一直是在各个亲戚家借住的,一直没有自己的家,养父母是因为爆炸去世的。所以,房子也被炸没了,因为找他们导致我没有地方住了,所以我找他们要个家、要房子并没有错啊。」

1月19日,新京报发视频报道《寻亲男孩刘学州生母谈拉黑隐情:想平静生活 曾借钱让儿子旅游弥补》,红星新闻也发《寻亲男孩要求生父母买房被指白眼狼 生父首发声:愿提供学费生活费,但现在买房做不到,不想再看他的狠话》。刘学州再次被激怒,在微博发两篇报道截图,斥其父母颠倒黑白,并告诉澎湃新闻,他正在为起诉亲生父母做相应的法律程序准备,下一步计划报警,希望司法机关对其进行刑事追诉,「希望能以拐卖儿童罪和遗弃罪提起公诉」。

舆论汹涌而来,涌向刘学州与其亲生父母。网民开始向刘学州大量发送私信、在其微博评论区留言,有人怀疑他利用网友的善良博取同情心,说他在利用寻亲给自己炒作、立人设,「你真的很有心机,不自杀我都瞧不起你,我猜你想借此蹭热度罢了。」

终于,1月24日,刘学州「把痛苦倾诉到大海中,也把生命还给这个世界」,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失范的媒体报道

刘学州死后,红星新闻与新京报被推上风口浪尖,舆论指责其不当的新闻报道诱发了网民对刘学州的网络暴力行为。

对于红星新闻的报道《寻亲男孩要求生父母买房被指白眼狼 生父首发声:愿提供学费生活费,但现在买房做不到,不想再看他的狠话(2022年1月19日)》,新浪微博@阶前点滴天未明批评:「将刘学州生父关于刘学州要求购房的言论作为标题,具有很强的舆论导向性,可以将读者的关注点引导至利益纠纷,而非将注意力放在他的生父母的遗弃行为上,同时忽略刘学州仍为未成年,需要生父母支持抚养这一事实。」「原文中也有引用刘学州原话『哪怕是租一个也好,给我一个家』,但是在报道标题中刻意忽视租房的内容,而是仅说『要求买房』,这样的标题是否严重失当?」

新京报「我们视频」的报道《寻亲男孩刘学州生母谈拉黑隐情:想平静生活 曾借钱让儿子旅游弥补(2022年1月19日)》则更加引发「众怒」。有学者批评,该报道仅对刘学州生母一方进行电话采访,试图向刘学州求证未果,但未向第三方求证,未能做到「多方证实,平衡信源,避免事实材料和观点立场过度倾向于某一方,尽可能呈现复杂事实的多面性,从而让读者自己做出判断,保护当事人(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合法利益。」网民多批评该视频未能恪守新闻伦理、未能做到平衡报道,道致刘学州遭遇网暴,因此要为刘学州的死亡负一定责任。

然而,「传媒茶话会」梳理发现,新京报的这则争议报道其实只是多篇报道中的一则,它们共同构成对完整事件的呈现:

①2021年12月13日,刘学州在网络寻亲引发关注,新京报采访了刘学州本人和养父母亲属、刘学州舅妈,刊发视频报道《男生自曝3个月大被买回家发寻亲视频 舅妈:像亲儿子一样照顾他》。

②2021年12月15日,在警方帮助下刘学州寻亲成功,新京报刊发视频报道《3个月大被买回家网上寻亲男生已找到亲人 寻亲者:特别开心 激动得睡不着觉》。

③2022年1月18日,刘学州与其生父母矛盾冲突在社交平台扩散,新京报采访其生母,刊发视频报道《寻亲男孩刘学州生母谈「拉黑」隐情:想平静生活 曾借钱让儿子旅游弥补》。

④2022年1月19日,针对社交平台上对刘学州的网暴,新京报刊发评论员文章《被生母「拉黑」,刘学州「想要有一个家」的愿望并不过分》。

⑤2022年1月20日,新京报采访刘学州舅妈,刊发视频报道《寻亲男孩刘学州将起诉生父母 舅妈:孩子已租房独居 与同父弟弟比心里有落差》。

对此,学者陆晔认为,在传统媒体时代,通过连续报道或系列报道,实现对发展中的新闻事件呈现的动态平衡,是媒体操作之惯例,但这是一种理想状态,前提是受众持续倚赖单一的信源,且每一单篇都可获得差不多的关注度。在新媒体环境下,「我们以为多篇系列报道构成了动态平衡,受众可能只看到其中一篇或者将事件进程理解为前后矛盾的所谓『反转』。那些『反转』之前产生的影响怎么办?最极端的情况,当事人在动态平衡达成前出事了怎么办?」

诚然,移动互联网极大推进了实时新闻传播的速度和范围,流量、分享、转发、点赞等互联网信息行为开始影响甚至决定新京报这样的机构媒体的新闻报道逻辑和方向,这使得机构媒体不得不采用去中心化的节点传播理念来建构自身的信息权威。

但是假如专业媒体放弃了对新闻事实进行抽丝剥茧的挖掘和呈现,就很容易把舆论场交给那些以偏概全、移花接木的虚假信息,而正是这样的舆论氛围和信息环境造就了网络暴力和暴民心态的盛行。「《新京报》不仅需要反思如何更专业地做到单篇报道的平衡、尤其是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恐怕也需要反思为何对网络舆情如此预判不足,毕竟传统机构媒体转型新媒体早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失职的平台监管

新京报等机构媒体在报道中反映出的问题不可回避,但也有媒体人提出,「平台那种看热闹不嫌事儿大,那种唯流量劲儿,才是这些网暴致死事件中的重要推手」。北京百瑞(郑州)律师事务所律师石云昆律师指出,「刘学州的悲剧也因部份平台有意放纵炒作,针对一些骂战、诽谤,部份平台根本没有尽到『通知删除』的义务。明星、社会事件当事人、弱势群体等特定卷标人群的私人事务,因为关注度高,平台常常默许、纵容,甚至成为扩大伤害的帮凶。」

具体而言,其一,在信息呈现方面,社交平台对信息的碰撞和修正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对于刘学州事件这种「家事」类社会新闻,本应置于更具公共性的社会参考框架下展开,比起刘学州是否真的找生父母要房子,生父母是否涉嫌遗弃婴儿、养父母是否涉嫌买卖婴儿、如何上的户口、何时被纳入孤儿救助系统等问题更具公共价值,是社交平台应加以引导的讨论方向。但是社交平台若仅仅将自身当作各异观点实时交锋的场所,任由庞大的信息池和算法主导的信息分发系统进行观点的随机碰撞,就会给事实呈现带来极高的偶然性,给错误信息、误导信息的扩散带来可乘之机。

其二,在制止网络暴力方面,社交平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刘学州的悲剧推动新浪微博关注网络暴力问题,@微博管理员于1月24日表示,站方拟上线两个新功能,一是一键开启「防暴模式」,开启后用户能够在可选时间内,隔离未关注人的评论和私信攻击;二是当用户收到大量非正常评论时,将弹窗提示用户是否开启隐私防护功能。

此前不久,微博平台已针对不友善氛围问题,更新投诉页面,在「人身攻击」一项中增设「地域攻击」、「不友善言论」细项,并增设「泄漏隐私」选项;也已针对「饭圈」行为,在投诉页面设置「饭圈违规」选项,其中包含「互撕谩骂」「侵犯隐私」「造谣爆料」等细项。然而审核投诉为平台带来巨大压力,效率也并不理想。截至2月12日,刘学州生父的电话号码、公司信息等个人隐私仍被网民「人肉」并赫然公开在刘学州微博的评论区中。

其三,在遗书传播方面,社交平台应重视自杀的示范效应问题。

刘学州生前曾多次点赞、转发新浪微博@鹿道森的遗书、自白。@鹿道森是一位颇具才华的艺术博主,饱受原生家庭之痛,于2021年11月28日发布遗书并失踪,遗体于12月1日找到,排除他杀。

而后刘学州的自杀可能引证了「维特效应」,即自杀模仿效应。学者菲利普斯通过对1947年到1968年间美国自杀事件的统计,发现每次轰动性自杀新闻报道后的两个月内,自杀的平均人数比平时多了58个。菲利普斯发现,对轰动性的自杀事件报道,在报道所涵盖的地区,自杀率紧接着就会有大幅度上升。

当前,在抖音平台的投诉页面中,设置有「疑似/唆使自残自杀」选项,效果未知。微博平台未见相关功能设置。

猖獗的网络暴力

刘学州在遗书中说:「这几天一直有人抖音、微博私信攻击我、骂我……而且我想去解释的时候,发现很多、很多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小号和私密账号」,「承受了太多太多『心机婊』『快去死』『恶心』『娘炮』等等各种各样的词……」

石云昆律师指出,《刑法》第246条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相关嫌疑人将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凡是通过互联网被实施了侮辱、诽谤的行为,被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告诉,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包括网暴语言的截屏、网暴人员账户、录音视频等都可以作为被网暴的证据。

只是,由于网络暴力具有危害的扩散性、影响的广泛性、空间的虚拟性、行为的隐蔽性等特点,我国当前网络暴力立法仍不完善,从而导致公安机关在打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活动时与人民法院惩治网暴犯罪「出现分歧」,即网络暴力一旦构成针对公民个人的诽谤犯罪则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而提起刑事自诉被害人又面临取证困难的尴尬境地。如提起民事侵权诉讼,又存在网络平台承担连带责任过小,导致平台怠于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建议加大对网络暴力责任主体的惩治力度,对情节严重的网络暴力行为入刑,严格落实网络实名制,加强对网络运营商的监督和处罚力度。」

河北男孩刘学州终于找到了亲生父母,本是骨肉团聚的幸事,却以男孩自杀身亡告终。其间,部份媒体缺乏专业性的报道操作方式、网民被点燃的舆论情绪、社交平台的监管失职,共同催化悲剧的发生。互联网时代下,如何降低自杀事件的示范效应?新闻生产如何兼顾效率与伦理?如何制止杀人于无形的网络暴力?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