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两岸

首页 > 最新文章 > 台海两岸

蒋经国「革新保台」之我见(2022.3)

发布日期:2022-04-14

◎莫能御

新年伊始,蔡英文一番「肯定」蒋经国的谈话引发台湾政坛热议。事实上,在稍早些蒋经国逝世纪念日,台「退辅会」及其民进党籍副主委李文忠已预作铺垫,可见蔡此举并非临时起意。岛内舆论普遍认为,蔡出「奇招」打「尊蒋牌」,意在将民进党的「抗中保台」与蒋的「反共、革新、保台」相连结,达到合理化现行两岸政策、争取泛蓝和中间选民支持、寻求「全民总统」历史定位等多重目的。以苏贞昌、段宜康、姚人多和「台独联盟」为代表的泛绿势力与蔡并不同调,称「不该因独裁者晚年慈眉善目,忘记他过往的满手血腥」,要求完成「转型正义」。国民党则不甘于「神主牌」被夺,标榜自身才是「蒋经国路线」的真正传人,该党主席朱立伦逐项批驳蔡的谈话,突出蒋「反独保台」,称颂其推动「十大建设」、晚年开启台湾政治改革和两岸交流。

自1972年5月担任「行政院长」起,「蒋经国时代」正式启幕。一方面,蒋长期秉持反共、反「台独」立场,对内推行高压统治,实施「戒严」和「动员戡乱体制」,对大陆坚持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对抗「一国两制」。另一方面,着力改善经济社会民生,重用台湾省籍精英,晚年多有历史性举措:宣布「解严」,开放「党禁」「报禁」,调整「三不」政策,允许部份民众赴大陆探亲。对于蒋的「革新保台」,岛内政治派别不同,认识看法就不同,给予评价也不同。但如能跳脱台湾蓝绿竞逐的思维框架,站在客观历史角度,就能对「革新保台」有较为全面、理性的认识。

「革新保台」既属形势逼迫的产物,也是顺应时势的结果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出于「联华制苏」的战略,基辛格、尼克逊先后访问大陆;随后,联合国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台湾当局代表被驱逐。岛内异议人士十分活跃,并因美国向日本移交钓鱼岛行政管辖权等事件加大对台湾当局的批评力度,要求革新政治、全面改选「中央民意代表」,直接冲击当局「法统」。此外,台湾经济刚刚起步就受到国际石油危机负面影响,岛内物价上涨,民怨极大。对此,甫上任「行政院长」的蒋经国一面重申「光复大陆国策」,一面倚重孙运璇、李国鼎等技术官僚,起用谢东闵、徐庆钟、高玉树等台籍精英甚至党外人士,在推动发展建设的同时缓和省籍矛盾、消弭朝野纷争,并逐步开启本土化进程。

1978年5月蒋经国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后,面临的内外形势依然严峻。1979年元旦中美正式建交,国民党在台统治的「外部合法性」——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与美「外交关系」——全部轰然倒塌;世界上愿意承认「中华民国」的仅有23个国家,台湾俨然成为「国际孤儿」。更严重的是,「内部合法性」不断遭到挑战:一是党外人士逐渐汇集成势,强烈要求结束「戒严」、废除「万年国会」、回归「民主宪政」、实行政党政治,抵制国民党各类选举舞弊行为,而且还出现明显组党倾向,与当局矛盾愈加尖锐,终酿「中坜事件」「美丽岛事件」等一系列官民冲突,重伤国民党内外形象。二是国民党垄断政权,经济上贪腐案件频发,情治机关不受约束、为所欲为,「林宅血案」「陈文成案」「江南案」「十信案」接续发生,岛内民众对国民党滥权妄为深恶痛绝;同时,亚太地区出现一股民主潮流,邻近的韩国、菲律宾发生学生运动、民众起义,推翻威权政府,与台湾党外运动相互激荡、彼此呼应。三是两岸隔绝状态持续数十年,当年跟随国民党退台的大陆军民一天天老去却无法与亲人团聚,而大陆改革开放后提出一系列新的对台方针政策,不少老兵遂发起返乡运动,台湾民间也普遍要求改变僵化的大陆政策、允许两岸民众正常交往;突发的「华航货机事件」更使「三不」政策越来越难以维系。

一些泛绿人士称,上世纪80年代蒋经国一系列革新举措是「被迫的」「利己的」,但显然不够全面、客观。虽然蒋的最终目的仍是摆脱上述不利局面、延续在台执政,但其完全可利用牢牢掌控的军政大权暴力镇压党外人士和民间社会的抗争,顽固坚持「反攻复国」的强硬立场,强行压制民间社会对两岸交流交往的呼声,同样可达到杀一儆百、扭转劣势、稳固统治的效果。然而,蒋却采取「开明」「柔性」的策略,顺势而为、主动求变,以免出现暴力革命、玉石俱焚的悲剧。以用人为例,蒋刻意拔擢李登辉、林洋港等台籍精英,其逝世前新一届国民党中常会里,台籍中常委已占近半数;蒋还要求「参谋总长」郝柏村注意培养台籍将领。以民进党组党为例,面对党内保守派予以抓捕的要求,蒋表示「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潮流在变」,要求「避免冲突、冷静处理」。再以「解严」和开放探亲为例,蒋一面多次做党内大老工作、耐心沟通解释,一面不顾党内大量批评与反对,果断做出相关决定,对两岸关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总之,蒋经国的「革新保台」确实使国民党通过政党本土化、选举民主化与和缓台海局势,成功重塑在台执政的「合法性」。近40年来,无论执政还是在野,国民党始终保持大党地位,是「两党竞争游戏」的一个主要玩家,迄今也未像东欧一些国家的政党被彻底清算、分崩离析。从这个角度看,蒋的革新举措无疑是「利己的」。但若没有蒋巨大的勇气和长远的眼光,台湾很难以代价较小的「宁静革命」方式完成政治转型,两岸坚冰的打破也需更长时间。从这个角度看,蒋的革新举措无疑也是「利他的」。

「革新保台」非为谋「独」,而是基于「反攻」无望的「民主割据」

如今,以蔡英文为代表的部份民进党人刻意凸显蒋经国「革新保台」中的反共因素,试图为该党「抗中保台→两岸脱钩→台湾独立」的政策主张背书。也有观点认为,蒋力推本土化、民主化,晚年自认「也是台湾人」,开「台湾主体意识」之滥觞,而本土化、民主化的深化更与「台独」演进相结合,使得两岸统一面临更大困难与障碍。

且不论蒋经国执政前期打击「台独」的态度非常明确,「解严」后,台湾当局立即制定「动员戡乱时期国安法」,规定民众集会、结社不得违反「宪法」,不得主张分裂「国土」。而开放探亲也被认为蒋对取消「党禁」、实施民主的平衡措施,旨在强化两岸连结以制约岛内因民主选举而加剧的分裂倾向。这表明,本土化、民主化并不与「台独」有着天然联系。至于后续李登辉主导6次「修宪」掏空「法统」,通过各层级普选构建「台湾命运共同体」,不断强化民众「台湾是主权国家」的观念,纵容、扶持包括民进党在内各类「台独」势力,是李权位稳固后真实想法的表达和政治企图的体现,不应视为蒋「革新保台」的必然后果。

事实上,蒋经国的「革新保台」指向「民主割据」。国民党退台之初,不但可固守台湾、海南、舟山等岛屿,而且倚仗海空军优势袭扰大陆,「反攻大陆」仿佛尚有一丝希望。然随时势变迁,台湾当局处境愈形不利,国民党「反攻大业」遥遥无期,相关政策已从「三分军事、七分政治」变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待大陆实现自由民主均富」。换言之,蒋经国自主政台湾始至其离世,始终面临两难选择:既不能抛弃国民党意识形态和蒋介石「遗教」,作为「党国」继承者,必须背负「反共反攻」的历史包袱;但又无法「复国」,而且可能连「复兴基地」台湾也不易保住。在此情形下,蒋只能借助本土化、民主化来满足党外人士和民间社会参与政务、分享权力的要求,来抵抗大陆强大的促统压力,来迎合美国对台湾废除「军法统治」、保障民众权利的要求。

「解严」后不久,国民党中央秘书长李焕称,该党不再寻求在大陆取代共产党。据马英九回忆:他曾向蒋经国报告「国民大会」改革进度,表示有人建议设置「大陆代表」以延续「法统」。蒋问「政府迁台时有没有宣布还代表全中国」,马回报,相关资料中找不到这类宣示。蒋听后说,「只要依据宪法产生的代表,就代表中华民国」。上述事例很能说明蒋晚年的想法,即虽不能公开宣示,但已实际放弃对「中国代表权」的争夺。在大陆已对台湾形成压倒性优势、「统一」毫无疑义将由大陆主导的当下,这一决定也不能不说具有进步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蒋经国的「民主割据」有最终方向,但不是民进党期望的「台独」。蔡英文年初谈话虽将蒋形塑为「抗中保台」的先行者,但两人对台湾前途的认知截然不同。蒋在晚年再度表示:「台湾与大陆终究必须统一。两岸若不统一,台湾恐越来越难独立存在。」这就是「革新保台」与「抗中保台」的本质区别。

需要指出的是,蒋经国的「民主割据」有最终方向,但不是民进党期望的「台独」。蔡英文年初谈话虽将蒋形塑为「抗中保台」的先行者,但两人对台湾前途的认知截然不同。蒋在晚年再度表示:「台湾与大陆终究必须统一。两岸若不统一,台湾恐越来越难独立存在。」这就是「革新保台」与「抗中保台」的本质区别。

镜报动态 | 最新文章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关于我们

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镜报文化企业有限公司